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功臣邓愈英年早逝朱元璋竟然亲自祭奠(明朝开国六公爵)

明朝功臣邓愈英年早逝朱元璋竟然亲自祭奠(明朝开国六公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469 更新时间:2024/1/5 11:48:12

我们唯一能够了解邓愈的途径,也只有从记录邓愈一生的言文《明史邓愈传》中了解一二了。文言文阅读起来总是那么费劲,在这里小编就把它翻译成白话文吧。

邓愈生长于乱世,他的父亲就是个重信讲义之人,那时候民间有很多自发形成的民兵队伍来保家卫国,邓愈的父亲当时就被推举为团长,带领队伍英勇对敌。后来,他的父亲战死,邓愈的哥哥继承了队伍,可惜,不久后,他的哥哥也因病去世,随后邓愈继承兵权,亲自带兵打仗,那时候邓愈年仅十六岁。邓愈有领军的头脑,作战的本领,每次出征,他都是冲在最前线,军队里的将士因此也很信服他。两年后,邓愈率军投靠朱元璋,连邓愈这个名字也是朱元璋赐的,原来,邓愈原名叫邓友德。不负朱元璋所望,邓愈为其打了无数胜仗。

文言文《明史邓愈传》记载,邓愈治军严格,当他得知的部下抢夺百姓后,马上下令凡掠夺百姓者,斩。那些被抢来的百姓,把他们安置在一间空屋内,还自己煮粥给他们吃。可还是有一些贪婪的士兵出现,他们趁晚上打劫,被邓愈知晓后,大街鞭打这些士兵示众,以儆效尤。邓愈将这些被抢来的孩子送回给了各家各户,从此,百姓也渐渐认可了邓愈。

对于那些归降的战士,或占领的地区,邓愈让他们保留于原籍,还让后面的人耕田种地,一边种地,一边打仗,对百姓也相当仁爱,因此,那些百姓也相当爱戴他。

可惜的是邓愈英年早逝,去世的时候才41岁。文言文中提到,朱元璋对他的死非悲痛,三天没有上朝,亲自祭奠他,亲自为他选墓地,最后邓愈被安葬与南京雨花台。

邓愈墓是明孝陵的一部分,位于江苏南京,作为明朝功臣墓,2006年被列入了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他的墓保存的还是比较完好的,不过经历千百年的沧桑,还是难以掩盖岁月与历史的痕迹,许多地方都有开裂的痕迹。在石牌坊上,正中写着“山高水长”四个大字,两侧赫然写着“高密前勋传铁券,宁河懋绩著金书”这几个字,将他的戎马一生描绘的尽致。沿着台阶而上,没走几步就能看见两侧各有一排的石像。它们分别是石马、马倌、石虎、石羊、文臣、武将,各一对,相对而立。这对石马跟其他臣子墓前的马不一样,肚子下面是实心的,两侧还刻着精致的“云朵”图案,仿佛一批骏马驰骋在七彩祥云之上,人们称之为“天马”。这也是朱元璋对邓愈极高的评价了吧。

再往前就是邓愈的墓冢了,他的冢不知为看起来有点像一只匍匐着的昂首前的乌龟,一块高耸的墓碑树立在上面,而最上面的墓碑上又刻着精美的图纹。

作为明朝排名第五的功臣,在这里不得不回顾一下这个历史人物,在太祖朱元璋的一生中,邓愈是一个不可磨灭的记忆,朱元璋能够打败元朝一统天下,邓愈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如今,围绕着邓愈墓南京市政府还建了一座邓府山公园,公园的正中就是邓愈墓。不远处就是一座观涛亭。

可惜的是,现今很多人还并不能真正懂得人文纪念的真正含义,由于并没有像景点那样严格管理,邓愈墓遭到了荒废,今年十月,有新闻媒体曝光邓愈墓内杂草丛生,破败不堪,随处可见的垃圾,还有在石碑上的乱涂乱刻。更有甚者,墓区还变成了一些民工的临时住所。一代名将功臣最后尽落得如此衰败,也是可叹可悲啊。虽然曝光后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若没有看清本质,我想,过上一段时间,还会出现类似的情形。

为何我们不懂得保护他?因为我们不了解,不了解历史,不了解他的贡献,所以我们不懂得敬畏。如果他们这些功臣能够被世人所熟知,我想不用去刻意的管制,就能够让墓园保持宁静了吧。

更多文章

  • 宋国公冯胜为何会被明太祖赐死 冯胜后人有何作为(明朝开国六公爵)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冯胜,宋国公,朱元璋,明朝,明朝开国六公爵

    宋国公冯胜是明朝时期著名的开国将领,早年间名为国胜,冯国用的弟弟,定远人。冯胜与冯国用兄弟二人都十分喜爱读书,特别是兵书之类的,更是爱不释手。因此兄弟二人都十分精通兵法,在元朝末年的乱世之中,二人筑寨自保。明太祖打仗打倒冯胜与他哥哥的这座山头时,冯胜就与哥哥二人一起归附了明太祖,并且还受到了重用。冯

  • 明朝开国名将李文忠之死是正常病亡故还是毒杀?(明朝开国六公爵)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元璋,李文忠,开国名将,,明朝开国六公爵

    1384年12月明朝开国名将、朱元璋的外甥、曹国公李文忠患病不起。新年过后,李文忠的病情仍不见好转,于是朱元璋于1385年2月29日(文中日期为阴历)派遣皇太子朱标前去探视。第二天朱元璋亲自驾临曹国公府,并命淮安侯华中督理太医进行诊治。期间他们这对这对君臣、甥舅、父子相谈甚久。朱元璋离开后,李文忠召

  • 李善长简介 明朝开国功臣谋士丞相李善长生平(明朝开国六公爵)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善长,明朝,明朝丞相,明朝开国六公爵

    李善长(1314—1390),明朝开国丞相。字百室,汉族,濠州定远(今属安徽)人。少读书有智谋,策事多中。元末迎谒朱元璋,从下滁州,为掌书记。拜右相国。洪武初任左丞相,封韩国公。四年致仕。十年复命与李文忠总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二十三年,以胡惟庸党追问,一门七十余人被杀。李善长是一个悲剧性人物。他功

  • 徐达简介 明朝开国军事统帅大将军中山王徐达生平(明朝开国六公爵)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徐达,明朝,中山王,明朝开国六公爵

    徐达(1332~1385年),中国明朝开国军事统帅。字天德,汉族,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初朱元璋为郭子兴部将,往归之。从南略定远,取和州。渡江攻城拔寨,皆为军锋之冠,后为大将,统兵征战。吴元年,为左相国,拜大将军。洪武初累官中书右丞相,封魏国公,追封中山王。徐达(1332~1385),明朝开国军

  • 气候导致明朝灭亡?明朝灭亡的真相与小冰河期的关系(明朝小冰河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小冰河,明朝小冰河时期

    明朝亡于“天灾”“人祸”明朝的灭亡令许多人磋叹不已,悲哀的王朝,悲哀的时代,许多人都在探讨明朝为什么会灭亡?几乎每个人都想穿越时空做回崇祯,来挽救大明王朝。流行的观点认为明朝灭亡的原因争议颇多,我们从各类宫廷剧中就可以归纳出“党争”、“

  • 中国最冷的时期,揭秘历史上的小冰河时期(明朝小冰河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小冰河期,明朝小冰河时期

    历史上,最冷的天气是什么时候?据查阅,历史上,明朝小冰河时期指的是明朝末年以后、清代康熙年间以前,当时整个中国的年平均气温都比现在要低,夏天大旱与大涝相继出现,冬天则奇寒无比,不光河北,连上海、江苏、福建、广东等地都狂降暴雪。明末清初《阅世》、《庸闲斋笔记》,以及《明史·五行志》、《清史稿·灾异志》

  • 明清时期的小冰河究竟是什么样?中国死了多少人?(明朝小冰河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清小冰河,明朝小冰河时期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明清小冰期,明清小冰期可以说是世界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大的一次自然灾害,关于明清小冰期的形成,至今仍然是个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明清小冰期还是一场神秘的天灾,下面我们来详细说一说这件事:自明朝嘉靖二十九年至清朝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550年至公元1770年),全球气温出现了一

  • 第聂伯河会战有着怎样的历史意义?对它的评价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第聂伯河会战,二战,苏联

    此次会战,苏军在预有准备的情况下,从行进间连续克服数道江河障碍,同时在几个方向实施进攻,重创德南方集团军群主力和中央集团军群一部,完全收复第聂伯河左岸乌克兰和基辅,收复最重要的经济区,并在第聂伯河和普里皮亚季河右岸夺得25个登陆场,从而为全部收复白俄罗斯、右岸乌克兰和克里木并把德军逐出苏联国境创造了

  • 第聂伯河会战的详细战斗经过是怎样的?战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第聂伯河会战,二战,苏联

    1943年8月,德军在库尔斯克会战中失败后实施退却并转入防御,利用中间地区的江河屏障顽强阻击,企图继续控制第聂伯河以东一些最重要的经济区;同时在纳尔瓦河、维捷布斯克、奥尔沙、索日河、第聂伯河、莫洛奇纳亚河一线加紧构筑工事,建立一条称作“东方壁垒”的战略防线,并以第聂伯河一段作为防御重点。苏军参战兵力

  • 第聂伯河会战的战争背景是怎样的?双方投入了多少兵力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第聂伯河会战,二战,苏联

    下第聂伯河攻势(也称为“下第聂伯河战役”)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3年。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其中一场最大的军事行动,涉及双方接近400万人的部队和全长1400千米长的战线。在4个月的军事行动期间,苏联5个方面军从德军手中解放第聂伯河东岸,包括进行了数次渡河攻击在西岸建立数个桥头堡。随后,基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