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勒洛雷伏击战的战略部署?盟军有着怎样的经验教训

勒洛雷伏击战的战略部署?盟军有着怎样的经验教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09 更新时间:2023/12/19 4:15:21

首先,勒洛雷伏击战的成功与诺曼底的战场环境是密不可分的。战场灌木丛生,树篱水沟遍布,没有苏德战场北非战场那样开阔的地形,所以装甲部队无法展开,因此战斗多在营、连、甚至单车间爆发,而这种环境却十分有利于德军装甲兵发作战经验丰富和坦克性能较的优势,也便于坦克在伏击后能够成功撤退。德军装甲兵经过苏德战场血与火的历练,早以百战成钢,因此巴克曼车组能够比较准确的判断战场形式并采取应措施。而盟军装甲兵从北非战役后就从未与德军装甲兵交过手,在安齐奥战役中又没有吸取坦克战中的教训。在北非战役期间,除了虎式坦克参加的少数几场战斗外,在决大多数的坦克战中盟军坦克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都超过了德国。甚至有人断言,谢尔曼坦克足以用到战争结束。当盟军装甲兵在诺曼底突然发现德国装甲兵无论在作战技术还是战备上都超过了自己时才匆匆开发M26兴重型坦克。

其次,双方的装备也是战斗成败的关键,豹式坦克无论在火力、机动和防护上都超过了谢尔曼,尽管被命中多次,但巴克曼和他的车组都是安然无恙,假如换成IV号坦克,那么即使是魏特曼那样的顶尖高手估计也难逃车毁人亡的命运。同时德国后勤分队技术精湛,能够及时修复坦克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美军在兵力上无疑占有绝对优势,假如坦克队形能够展开,那么战局完全有可能是另外一种结果。美军装甲兵缺乏作战经验也是他们在战斗中落下的原因之一。尽管美军拥有很大的火力优势,并掌握了制空权,但是诺曼底的地形不利于精准的瞄准射击以及修正弹点,再加上美军坦克自身的火力和装甲也不足,所以德军装甲分队经能够对美军实施部分的小规模反击,并使对手蒙受较大的损失。不过美军在火炮和制空权上的优势并不是无法体现,一般的美军部队在遭受伏击后都能迅速得到地面炮兵火力和空军的支援,因此德军装甲小分队在攻击得手后无法及时扩大战果。

纵观在诺曼底战场上德军装甲兵以少胜多的战术性胜利比比皆是,中的巴克曼不过是其中的一个代,但是德军没有制空权以及火炮优势,所以其发动大规模反击包围并消灭盟军力的企图是无法实现的。

更多文章

  • 勒洛雷伏击战的详细经过?最后结果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勒洛雷伏击战,诺曼底登陆,德国,盟军

    1944年6月6日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后未能迅速达成突破,全线陷入与德军的艰苦争夺战,战线成胶着状态,对于盟军将军来说,这当然不是他们所愿意看到的事,德军的指挥官们自然不是笨蛋,双方均不遗余力地向这个小小的登陆场派去大量部队,以求打破僵局。 圣洛是诺曼底西南部的重要交通枢纽,N-172和N-174两条过

  • 意大利北部战役有着怎样的作战计划?战略部署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意大利北部战役,意大利

    1944年秋,盟军第15集团军群突破哥特防线后,因人员、弹药不足和天气恶劣被迫于同年12月转入防御,与德军“C”集团军群在科马基奥湖、韦尔加托、维亚雷焦一线对峙。德军“C”集团军群(辖第10、第14集团军和意大利利古里亚集团军,编有坦克400辆、火炮2500门、飞机130架,共59.9万人,司令为H

  • 意大利北部战役双方将领分别是谁?参战将领人物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意大利北部战役,意大利

    克拉克克拉克KelakeClark,MarkWayne 生于公元1896年5月1日,卒于公元1984年4月17日。美国陆军上将。生于纽约州。1917年美国陆军军官学校(西点军校)毕业后,前往法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1919年回国后,任陆军部长助理参谋、印第安纳州国民警卫队教官等。1935年毕业于指挥

  • 意大利北部战役的详细战斗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意大利北部战役,意大利

    激战克拉克指挥的美第5集团军在萨勒诺湾登陆后,遭到德军的猛烈抵抗。德军南线总司令凯塞林元帅将所属8个师中的6个师编组为第10集团军,由菲廷霍夫指挥,在萨勒诺抵抗盟军并试图将其赶下海去。9月12日,德军发起反攻,当天冲进了美第6军和英第10军之间的缺口。13日在对美军左翼发动的一次攻击中将美军逐出佩萨

  • 意大利北部战役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意大利北部战役,意大利

    1943年7月,盟军在西西里岛的登陆迫使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政府垮台,由巴多格利奥组成的新政府开始与美英秘密谈判,但由于在是否“无条件投降”问题上双方讨价还价,一再延误,使希特勒获得了充足的时间来加强其在意大利的兵力。希特勒在墨索里尼垮台后的次日便下令占领德意边境和法意边境的阿尔卑斯山的所有山口,并从法

  • 南特敕令:近代欧洲历史上第一个保证宗教宽容的文献(法国宗教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南特敕令,法国,亨利四世,法国宗教战争

    南特敕令(法语:Édit de Nantes),又称为南特诏令、南特诏书、南特诏谕,法国国王亨利四世大致在1598年4月30日签署颁布的一条敕令。这条敕令承认了法国国内雨格诺教徒的信仰自由,并在法律上享有和公民同等的权利。而这条敕令也是世界近代史上第一份有关宗教宽容的敕令。不过,亨利四世之孙路易十四

  • 法国宗教战争一共发生了多少次?法国宗教战争的最终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法国宗教战争,法国

    法国天主教势力同新教胡格诺派(即加尔文派)在1562-1598年(另一说则为1559-1594年)之间进行了一场长期战争。它虽然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但就其性质和内容而言,则是法国的一场内战。这场战争使正在上升的王权面临崩溃,贵族分裂势力有所抬头。这场战争是法国历史上的一段无政府状态时期,战争的结果是

  • 法国宗教战争什时候爆发的?法国宗教战争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法国宗教战争,法国

    法国宗教战争(les Guerres de religion)(1562-1598年,一说1559-1594年),又名胡格诺战争/雨格诺战争。为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经济的复兴创造了条件。16世纪40年代,加尔文教开始在法国传播,称为胡格诺教。法国南部的大封建贵族信奉加尔文教,企图利用宗教改革运动来达到夺

  • 法国国王亨利四世的人物事迹,亨利四世的生平简介(法国宗教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法国,亨利四世,法国宗教战争

    亨利是 旺多姆公爵安托万·德·波旁的第三子,母为纳瓦拉女王让娜·达布雷特(即胡安 娜三世),生于法国—西班牙边境的 波城。他自青年时代起就卷入了法国残酷的宗教战争。作为 胡格诺派的领袖他逐渐拥有了很高的声望。但是 圣巴托洛缪惨案之后,他被软禁在法国宫廷里,接受法王 查理九世的庇护。1584年,由于王

  • 卡西诺战役:二战中最大最激烈的山地战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卡西诺战役,德国

    二战盟军的一段失败的战役,只因邱吉尔的私心造成的。在怎样在欧洲大陆开辟第二战场,英美联军一直伤透脑筋考虑这个问题。邱吉尔想从巴尔干半岛登陆,免得以后这里被苏联先占领。由于邱吉尔性格强硬固执,美国也就答应在意大利登陆。而希特纳并不担心这里的战事,仍把陆军主力放在苏联战场上,原因是从这里进攻德国需要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