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远征军的血泪史——北非登陆战役

中国远征军的血泪史——北非登陆战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06 更新时间:2024/1/19 0:47:56

1942年11月的火炬行动,又称北非登陆战役,是美英盟军在法属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实施的登陆作战。众所众知,在这次登陆作战中,美英盟军在北非取得了巨大的胜利,然而在这场巨大的胜利背后却有着一段中国远征军的血泪史,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日本偷袭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日本胆大包天地偷袭了美国的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使美国从一个战争的观望者变成了战争的参与者。美英两国制定的战略规定:德国是主要的敌人,主要战场在欧洲,北非的战略地位也排在了中缅印战区之前。虽然丘吉尔嘴上同意了罗斯福提出的英、美、苏三国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提议,但丘吉尔对地中海地区更感兴趣。因为北非、中东和巴尔干直接关系着英国的殖民地利益和势力范围。

北非登陆

1942年夏,苏联对美英施压,要求他们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以缓解苏联的压力。而丘吉尔以及他的英军指挥官认为这类型行动将会导致灾难,并且此时的英国在北非战争失利,为了保住英国在北非和中东的殖民地利益,因此建议以进攻法属北非来代替,以消灭在北非的轴心国军队、改善在地中海的制海权及为准备在1943年解放欧洲南部作准备。随即美英两国不顾苏联的不满,决定在1942年秋季在北非实施代号为“火炬”的登陆战役。

蒙哥马利的胜利

与此同时,在1942年初,日军入侵缅甸,印度受到威胁,英国在远东的形势变得相当危急。应英国政府要求,1942年2月,为了保卫中国唯一的生命线滇缅公路,中国远征军赶赴缅甸作战,当然英美两国为了让国民政府出兵,给予了一定援助承诺。然而为了北非登陆作战的胜利,英美两国违背了当初请求中国出兵缅甸作战的承诺,英国人将曾经答应支援中国军队的400架飞机投入了北非战场,而美国英军提供的1800架飞机,1700辆坦克和25000辆军车中大多数原来是准备用于中缅印战区的,更是将实力强大的美国第10航空队紧急增援地中海和北非,致使中国远征军作战彻底失去空中掩护,一群失去空军保护的陆军,就是一群等着挨揍的移动靶子而已。北非战场的制空权是用放弃缅甸战场的制空权换来的。中国远征军用悲壮的失败换来了蒙哥马利的第八集团军在北非战场的决定性胜利。

中国远征军

然而中国远征军在缅甸的表现是出彩的,打出了中国军人的威风。1942年3月,日军2个步兵大队将7000多英军包围在仁安羌,英军告急,中国远征军新38师第113团连夜增援,击退日军,救出被围英军。仁安羌大捷,不仅使远征军,也使中国在国际上取得了良好的声誉。随着日军不断向缅甸增兵,吓破胆的英军急于向印度撤退,不顾友军直接先撤到了印度,致使中国远征军的处境急剧恶化,1942年5月中国远征军开始向云南和印度撤退。这次撤退中,杜聿明由于执行蒋介石向云南撤退的命令,由于后路被日军切断,只能从人烟罕至的野人山撤退,一路损失惨重,几乎全军覆灭。

北非登陆战役是非顺利的,盟军迅速地掌握了北非的一些重要战略基地,随后更是一举击败了号称沙漠之狐的隆美尔领导的轴心国军队,保全了英国在北非的利益,使西方盟国能够通过苏伊士运河从大西洋向印度洋进行海上运输。事实上,在北非登陆战役中,北非战场的制空权是用放弃缅甸战场的制空权换来的,而中国远征军用悲壮的失败换来了蒙哥马利的第八集团军在北非战场的决定性胜利,在这胜利的背后却是中国远征军的一段血泪史,令人叹息、无奈!最后,只能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英雄们致敬!

更多文章

  • 北非登陆战役过程简介 北非登陆战役对战争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直布罗陀海峡,二战,美国,英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北非战场,北非登陆战役

    1942年11月4日载着部队的运输船分别从美国港口和英国港口出航,11月5日会合后通过直布罗陀海峡向东航进,驶至预定登陆地段以北海域后转向南航,途中未遇阻挠,于11月7日夜间开始登陆:西部特混舰队在卡萨布兰卡地域、中部特混舰队在奥兰地域、东部特混舰队在阿尔及尔,并达成战役突然性。1942年11月7日

  • 北非登陆战役简介 北非登陆战战前背景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北非登陆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英国

    北非登陆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1942年11月美英盟军在法属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实施的登陆作战。1942年夏,苏联对美国及英国施加压力,要求尽快在欧洲展开军事行动及开辟第二战场以减轻纳粹德国军队对苏联红军的压力,当美军指挥官赞同大锤行动——尽快在欧洲占领区登陆时,英军指挥官相信这类型行动将会导致灾难

  • 集合论的创始人:格奥尔格·康托尔的生平事迹简介(第三次数学危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格奥尔格·康托尔,德国,数学家,第三次数学危机

    格奥尔格·康托尔(Cantor,Georg Ferdinand Ludwig Philipp,1845.3.3-1918.1.6)德国数学家,集合论的创始人。生于俄国列宁格勒(今俄罗斯圣彼得堡)。父亲是犹太血统的丹麦商人,母亲出身艺术世家。1856年全家迁居德国的法兰克福。先在一所中学,后在威斯巴登

  • 德国伟大的逻辑学家:弗里德里希·路德维希·戈特洛布·弗雷格(第三次数学危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弗里德里希·路德维希·戈特洛布·弗雷格,德国,数学家,第三次数学危机

    弗里德里希·路德维希·戈特洛布·弗雷格(德语:Friedrich Ludwig Gottlob Frege,1848年11月8日-1925年7月26日),德国数学家、逻辑学家和哲学家。他是数理逻辑和分析哲学的奠基人,代表作为《概念演算--一种按算术语言构成的思维符号语言》。弗雷格(Gottlob F

  • 第三次数学危机发生于哪一年?第三次数学危机是如何解决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第三次数学危机

    数学史上的第三次危机,是由1897年的突然冲击而出现的,到现在,从整体来看,还没有解决到令人满意的程度。这次危机是由于在康托尔的一般集合理论的边缘发现悖论造成的。由于集合概念已经渗透到众多的数学分支,并且实际上集合论成了数学的基础,因此集合论中悖论的发现自然地引起了对数学的整个基本结构的有效性的怀疑

  • 罗素悖论的出现为什么引发了第三次数学危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罗素悖论,英国,第三次数学危机

    数学基础的第三次危机,是由1897年的突然冲击而出现的;到现在虽然已经超过了一个世纪,但从整体来看,还没有解决到令人满意的程度。这次危机是由于在康托的一般集合理论的边缘发现悖论而造成的。由于集合概念已经渗透到众多的数学分支,并且集合论在实际上已经成为了数学的基础,因此集合论中悖论的发现自然地引起了对

  • 康托尔集是什么,康托尔什么时候提出康托尔集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康托尔集,德国

    在数学中,康托尔集,由德国数学家格奥尔格·康托尔在1883年引入(但由亨利·约翰·斯蒂芬·史密斯在1875年发现),是位于一条线段上的一些点的集合,具有许多显著和深刻的性质。康托尔集是个测度为0的集,用简单的解析几何说法就是这函数图像面积为0。通过考虑这个集合,康托尔和其他数学家奠定了现代点集拓扑学

  • 集合论的创始人:格奥尔格·康托尔的生平事迹简介(康托尔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格奥尔格·康托尔,德国,数学家,康托尔集

    格奥尔格·康托尔(Cantor,Georg Ferdinand Ludwig Philipp,1845.3.3-1918.1.6)德国数学家,集合论的创始人。生于俄国列宁格勒(今俄罗斯圣彼得堡)。父亲是犹太血统的丹麦商人,母亲出身艺术世家。1856年全家迁居德国的法兰克福。先在一所中学,后在威斯巴登

  • 第三次数学危机发生于哪一年?第三次数学危机是如何解决的(康托尔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第三次数学危机,康托尔集

    数学史上的第三次危机,是由1897年的突然冲击而出现的,到现在,从整体来看,还没有解决到令人满意的程度。这次危机是由于在康托尔的一般集合理论的边缘发现悖论造成的。由于集合概念已经渗透到众多的数学分支,并且实际上集合论成了数学的基础,因此集合论中悖论的发现自然地引起了对数学的整个基本结构的有效性的怀疑

  • 圣文森特角海战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圣文森特角海战,英国

    概述1787年法国革命战争期间,英国分舰队和西班牙分舰队在葡萄牙圣维森特角附近进行的海战。亦称加的斯湾海战。1796年,法国与西班牙结成反英同盟。1797年2月14日,西班牙D.J.d.科多瓦海军中将指挥地中海分舰队(战列舰27艘,旗舰为“圣西玛·特林尼达”号)由地中海驶向布雷斯特,以期与法国大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