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马赫迪起义过程的详细介绍,马赫迪起义的结果及影响

马赫迪起义过程的详细介绍,马赫迪起义的结果及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864 更新时间:2024/2/21 10:46:34

苏丹民族英雄马赫迪领导的反抗英埃统治的斗争。1881年1月爆发,1898年4月因英国殖民军镇压而失败。

起义沉重地打击了英国殖民主义者,是非洲近代反帝斗争史上的重要篇章,马赫迪也被苏丹人民尊为"独立之父"。

起义经过

开端

1881年6月,马赫迪在白尼罗河的阿巴岛上,苏丹各地发布信函,宣称他就是众所期待的救世主马赫迪(根据伊斯兰教的经典《圣训》预言:他是世界末日来临前的一个有宗教领袖性质的人物,是穆斯林的领袖,他降临世间,根据神圣的教法治理乱世,伸张正义,铲除暴虐,整顿伊斯兰教内部的全部分歧,复兴伊斯兰教的信仰,开创新纪元,在位7年。他出自先知穆罕默德的女儿发图买的后代中。什叶派对马赫迪的看法与逊尼派有分歧,什叶派认为隐遁的伊玛目就是必将再降世的马赫迪),将给充满压迫与谬误的世界带来公正与平等。他号召恢复伊斯兰教的纯朴和正统,还提出"推翻异教徒"、"不交一税"的口号。从而赢得了人民的爱和拥护,阿巴岛的群众纷纷参加起义的行列。

发展

1881年8月,马赫迪的宣传让苏丹总督非恼怒,他立即命令艾哈迈德到喀土穆解释自己的行为,遭到了他的断然拒绝。苏丹总督怒不可遏,马上派出两百多人的讨伐队前去阿巴岛抓捕马赫迪。马赫迪沉着机智,当即带着一支由农民、渔民和手工业者组成的三百多人的起义队伍撤出村庄,在村外的一片树林里隐蔽起来。

1881年8月12日,当讨伐队大摇大摆地进入伏击圈,马赫迪一声令下,手持棍棒、石头的起义者勇猛出击,打得讨伐队溃不成军,丢下一百多具尸体,残的敌人落荒而逃。

马赫迪首战告捷,揭开了全国武装起义的序幕。但是,他的头脑非常静,他深知起义军的力量还很弱小,要避免与强敌过早地交锋,因此,他果断地指挥起义队伍,向西部的卡迪尔山区转移。那里群山连绵,地形险要,周围的穷苦百姓纷纷前来投奔起义军。

马赫迪在起义后,率领群众迅速转移到科尔多凡山区。以此为基地,积蓄力量,训练队伍,接连战胜前来讨伐的政府军,并于1883年1月攻占科尔多凡省首府乌拜伊德城。英国以埃及政府名义,派遣前英国驻印度上校军官W.希克斯率军镇压。希克斯与苏丹总督阿拉丁率军1万于1883年9月从白尼罗河上的杜怀姆出发,11月5日在欧拜依德南部的希甘附近的乌拜伊德地区,遭到马赫迪军的伏击,经过一上午的鏖战,敌军除了二百五十人逃生外,其余全被歼灭,希克斯上校和所有的军官都被当场打死。希甘之役(也叫乌拜伊德战役)后,起义军声威大。12月,达尔富尔省省长、奥地利人R.von斯拉丁投降,赤道省省长、德国人E.施尼策尔退至中非地区,起义者直逼苏丹首府喀土穆。

高潮

1884年1月英国政府决定派戈登固守喀土穆,以便等待时机,卷土重来。2月,戈登到达苏丹首府,他先后发布法令、公告,许诺解放奴隶、减税和自治,以图收买人心,另外以英援军即将到来进行恫吓。他还用高官厚禄诱降马赫迪,允诺委任马赫迪为科尔多凡省的统治者,还随信送去了一份委任状和一套华贵的长袍。但被拒绝。与此同时,戈登在喀土穆开挖战壕、修建城墙,在城市周围树起铁丝网,并派武装汽船巡航,加强防卫,以待援军。3月,喀土穆与开罗间的联系中断,4月加扎勒河省省长F.M.勒普顿投降,5月起义军占领北部重要城市柏柏尔,1885年1月26日,马赫迪率军攻下喀土穆,击毙戈登。两天后,英援军被迫撤出苏丹。

经过4年的武装斗争,起义军已占领了苏丹的绝大部分土地,攻下喀土穆之后,以马赫迪为元首,建立起新的马赫迪派国家--马赫迪国,设首都于恩图曼。在马赫迪之下,任命三大哈里发(继承人之意)。三大哈里发各拥有标志不同的军队,而以哈里发阿卜杜拉权力最大。此外,还设有金库总管及大法官各一名,负责财政及司法事务。为促进经济繁荣,在苏丹历史上第一次发行货币。

失败

1885年6月22日,马赫迪突然逝世。临去世前,他指定哈里发阿卜杜拉作为继承人。阿卜杜拉统治时期(1885~1899),对内粉碎哈里发沙里夫的夺权阴谋,清除政敌在各地的残余势力,成为全国唯一的哈里发,并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他还仿照西方国家制度,建立了参众两院制国会,两院国会;对外则坚决抵御外敌入侵。在国家连年战争、饥荒时疫频繁的情况下,捍卫民族独立达13年之久。

1896年,使用新式武器的英国殖民军再次向苏丹发动进攻,在1896年9月的栋古拉战役和1898年9月的喀土穆战役中,起义者战败。1898年4月,喀土穆陷落。阿卜杜拉率残部退守科尔多凡省,继续进行游击战,直至战死。

1899年英国和埃及签订英埃共管苏丹的协定,苏丹再次丧失独立地位,马赫迪派教徒转入地下活动,成为秘密教派。

起义影响

马赫迪起义历时18年,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是近代非洲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反对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在非洲近代反帝斗争史上谱写了重要的一章。

标签: 马赫迪起义

更多文章

  • 马赫迪起义什么时候爆发的?马赫迪起义的背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马赫迪起义,苏丹

    苏丹民族英雄马赫迪领导的反抗英埃统治的斗争。1881年1月爆发,1898年4月因英国殖民军镇压而失败。起义沉重地打击了英国殖民主义者,是非洲近代反帝斗争史上的重要篇章,马赫迪也被苏丹人民尊为"独立之父"。起义背景19世纪20年代初,苏丹沦为奥斯曼帝国名义上的藩属国--埃及的属地。19世纪70年代,来

  • 意大利战争背景是怎样的 意大利战争起因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意大利战争

    十五世纪末至十六世纪中叶,一场扩日持久的意大利战争,成为欧洲历史上一段挥之不去的阴影。有关意大利战争背景,可追溯到十五世纪欧洲的局势和政治形态。意大利战争图片十五世纪初,正处于文艺复兴洗礼下的意大利是一个经济与文化都达到空前繁荣的富庶国家,然而,与之不相匹配的是,这个国家的政治体系却破败不堪。由于其

  • 成就拿破仑一生的远征:拿破仑远征意大利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拿破仑,法国,远征,意大利战争

    拿破仑·波拿巴:1769年出生在科西嘉岛的阿雅克肖城,他的家族是一个意大利贵族世家,科西嘉岛刚刚被卖给法兰西王国后,法王承认其父亲为法兰西王国贵族。在父亲卡洛·波拿巴的安排下,拿破仑10岁时就到法国布里埃纳军校接受教育。178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后,被选送到法国皇家陆军学院,专攻炮兵学。拿破仑一开始自

  • 法国二月革命中奥地利帝国首相——梅特涅,梅特涅的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法国二月革命,奥地利,梅特涅

    克莱门斯·文策尔·冯·梅特涅(Klemens Wenzel von Metternich,1773年5月15日-1859年6月11日),十九世纪著名奥地利外交家。生于德国科布伦茨,从1809年开始任奥地利帝国的外交大臣,1821年起兼任奥地利帝国首相。任内成为"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的核心人物,反

  • 法国二月革命:法国二月革命后为什么没有遭到欧洲各国的干涉?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法国,二月革命,法国二月革命

    1848年法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1830年7月上台的七月王朝,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并把1848年欧洲革命推向高潮。法国二月革命的发生,引起了欧洲各国统治者的极大恐惧,他们对当年拿破仑征服欧洲大陆的场面还记忆犹新,担心法国会进一步破坏维也纳会议建立起来的欧洲统治秩序,并进而援助欧洲其他国家的革命

  • 法国二月革命的过程是怎样的?法国二月革命的结果和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法国,二月革命,法国二月革命

    法国二月革命是1848年欧洲的革命浪潮的重要部分之一,法国人民面对奥尔良王朝的失政,成功推翻当时的法国国王路易·菲利普,鼓励欧洲其他地区的革命运动,令十九世纪时由奥地利帝国首相梅特涅组织的机制受到进一步打击。"二月革命"是法国推翻七月王朝,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七月王朝是由银行家、交易

  • 为什么会爆发法国二月革命?法国二月革命的背景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法国,二月革命,法国二月革命

    法国二月革命是1848年欧洲的革命浪潮的重要部分之一,法国人民面对奥尔良王朝的失政,成功推翻当时的法国国王路易·菲利普,鼓励欧洲其他地区的革命运动,令十九世纪时由奥地利帝国首相梅特涅组织的机制受到进一步打击。背景七月革命胜利后,资本主义在法国的发展使广大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更加贫困。工业革命的进展,

  • 扎马之战之后发生了什么?迦太基是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扎马之战,第二次布匿战争,汉尼拔·巴卡

    扎玛一战之后,罗马人即可围攻加太基城。此城即无保护,又无存粮,西庇阿现在可使迦太基立刻遭受汉尼拔欲加之于罗马的厄运。但西庇阿没有这么做,他允许加太基人议和,不过条件要改变。除了上一个条约所规定的条件,迦太基人现在还需于此后的50年间,每年向罗马纳贡200塔兰特(约4.5万英镑);迦太基人须约定不对罗

  • 扎马之战的详细战斗经过?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扎马之战,第二次布匿战争,汉尼拔·巴卡

    扎马会战发生于第二次布匿战争中,是第二次布匿战争的最后一次会战。在这次会战中,普布利乌斯·科尔内利乌斯·西庇阿(后尊称为阿非利加努斯)打败了迦太基名将汉尼拔·巴卡。迦太基被迫与罗马签订合约,55年后,迦太基城被夷为平地。开始起初,迦太基元老院在遭到新的沉重打击后,仍然异常镇静。他们向西庇阿的舰队发动

  • 扎马之战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战前双方有着哪些准备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扎马之战,第二次布匿战争,汉尼拔·巴卡

    到公元前6世纪中叶以前,迦太基已成为西地中海的主要大国。在这以后的数世纪期间,迦太基进行了频繁的征战,并把它的商业帝国扩展到了北非、西班牙、西西里岛和撒丁岛。但是,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它和与之保持了几乎300年同盟关系的罗马发生了冲突。那时,罗马主宰着整个意大利半岛,它对迦太基人距自己如此之近深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