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货币详细介绍 明朝各阶段的货币有哪些?

明朝货币详细介绍 明朝各阶段的货币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110 更新时间:2023/12/5 20:29:54

明代以白银作为法定的流通货币,一般交易大数用银,小数用钱,白银和铜钱组成了货币主体。但明代初期曾用钞不用钱,后改为钞钱兼用,以纸币为主,奇怪的是明代只发行一种"大明宝钞"纸币。明代基本是一个皇帝铸一种年号钱(亦有几代未铸钱),共有十个皇帝铸过年号钱。因避讳皇帝朱元璋之"元"字,明代所有钱币统称通宝,忌用元宝。

由于明代与日本及欧洲间出口贸易的发展,大量白银从海外通过东南沿海流入内地。国初虽然铸有“洪武通宝”铜钱,洪武八年(1375)又发行宝钞作为法定货币,但铜钱形制滥恶、使用不便,宝钞贬值严重,白银不可遏止地成为公私交易的主要通货。碎银通货的便捷,使得前期由于币制混乱造成的通货膨胀得到抑制,货币经济得以发展。

大明宝钞

明朝钱币叫“大明宝钞”。它是明朝官方发行的唯一纸币,该低币贯行于明朝二百七十多年。明太祖洪武八年(1375年)始造。由于当时缺铜,于是明洪武七年颁布“钞法”,设宝钞提举司,其下再设抄纸、印钞二局和宝钞、行用二库。并于次年以中书省南京名义发行。

大明宝钞印框高约30厘米、宽约20厘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纸币。宝钞分六等:壹贯、五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

由于当时纸质较差,大明宝钞难以耐久,且明代纸币只发不收,既不分界,也不回收旧钞,致使市场上流通的纸币越来越多,宝钞泛滥成灾,发行当年就通货膨胀,贬值极快,人民纷纷弃之。可见,这项钱币改革以失败告终。

明朝各阶段货币

元末群雄并起,各自为政,并自铸货币,俨然一朝之政,但这些政府都是昙花一现,铸造的货币也是显现一时,后来均臣伏朱氏大明。

元末张士诚据高邮,号大周,自至正十三年改元天佑、毁铜佛铸天佑通宝。

徐寿辉铸天,天定二钱。

除友谅杀徐寿辉后,改元大义,铸大义通宝。

朱元璋起兵后,铸大中通宝。

以上各钱,除大中之外,均极少见。明代币制以纸币为主,但也铸造了不少铜钱,且品类繁杂。朱氏铸钱,自大中始,开始背文纪地纪值,这是明代铜钱的一个特征,一直影响到清末铸钱。且明代钱币,一反往朝,均为通宝,而无元宝,主要避朱元璋之“元”字讳。

自洪武之后又铸了永乐、宣德、弘治、嘉靖、隆庆、万历、仄昌、天启、崇祯等货币。

到了明朝末期诸候封王,各自为政,割据称雄,自铸货币展示出一朝暮景。

鲁王铸大明,福王在南京造弘光。唐王据福州铸隆武,永明王在肇庆改元永历,铸永历通宝。明末,李自成张献忠,雄据南北,加速了明的灭亡,李自成在西安称王时曾铸永昌通宝,张献忠在成都即位,改元大顺,铸大顺通宝。张献忠义子孙可望入滇进黔,称东平王,铸兴通宝。

1674年吴三桂铸利用通宝,耿精忠在福建铸裕民通宝;1678年吴三桂昭武通宝;吴世番铸洪化通宝。

更多文章

  • 罗斯巴赫战役:普鲁士对法奥联军决定性一战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罗斯巴赫战役,普鲁士

    罗斯巴赫会战发生在七年战争时期,是普鲁士皇帝腓特烈二世对法国和奥地利联军的决定性一战。1740年5月,24岁的腓特烈二世继承王位,他有着过人的胆识和才智,他深知普鲁土的国情,作为一个内陆国家,四周强国林立,虎视眈眈的外敌没有一刻不准备吞噬普鲁士这块肥肉,他不能坐坐以待,只有主动出击才能成为真正的赢家

  • 关于罗斯巴赫战役的评价是怎样的?对历史有着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罗斯巴赫战役,普鲁士

    罗斯巴赫战役是一场一边倒的胜利,经此一战,路易十四朝和路易十五朝早期法军勇敢善战的形像被毁坏殆尽,路易十五竟然还在战后授予罗昂亲王法国元帅军衔,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当年杜伦尼和孔代屡次入侵德意志,予取予求的时代,给德意志诸邦留下痛苦的记忆,而这次胜利大大振奋了德国人的民族精神。而且罗斯巴赫战役是腓特

  • 罗斯巴赫战役的详细战斗经过是怎样?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罗斯巴赫战役,普鲁士

    罗斯巴赫会战是七年战争中普鲁士与法国、神圣罗马帝国联军在1757年11月5日的战役,以普军大胜作结,伤亡情况为普军169死379伤;法奥联军5000死伤,5000被俘;此战被誉为是腓特烈大帝最辉煌的战绩,18世纪欧洲经典战役之一。面对四方大军云集,腓特烈留下贝费恩公爵的41,000人,命令他在西里西

  • 罗斯巴赫战役的战前形势是怎样的?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罗斯巴赫战役,普鲁士

    1740年5月30日,24岁的腓特烈威廉继承普鲁士王位,史称腓特烈二世,又称弗里德里希二世或腓特烈大帝。普鲁士是欧洲新兴的强国,因它是一个内陆国家,四周都受到敌国的包围,在这种环境之下,为了要维持其强国的地位,就必需向外扩张。腓特烈即位后,继续执行其父腓特烈一世的扩张政策。1740年12月16日,腓

  • 关于艾劳会战的评价是怎样的?对历史有着怎样的影响(埃劳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艾劳会战,法国,埃劳战役

    本尼格森的计划从一开始就存在漏洞,执行情况更糟。他在进行战术机动时向法军暴露了自己的位置,随后却按兵不动达2天之久,致使本可能被优势俄军分割歼灭的内伊和贝尔纳多特两军成功逃逸。拿破仑制定的相应的反击计划可谓技高一筹,却因给贝尔纳多特的命令被俄军哥萨克骑兵缴获而功亏一篑,拿破仑被迫把兵力分散开来寻歼俄

  • 艾劳会战的详细战斗经过是怎样的?双方是如何部署的(埃劳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艾劳会战,法国,埃劳战役

    看过艾劳会战的地图的人都不禁要问,这么重要的一场战役,为什么要会在此地打响呢。这里没有足以为一支大军提供隐蔽地的场所。本尼格森部队的两翼都一览无余地暴露在旷野中,只有一些矮树丛、小高地和河流作屏障。该地区到处分布着小的林地,但它们无一足以阻碍部队的机动。最大的丛林位于克莱因佐斯加滕和安克拉彭之间。还

  • 艾劳会战中法军是如何反击的?最后结果如何(埃劳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艾劳会战,法国,埃劳战役

    拿破仑方而的部队由于1806年秋天作战的消耗,各部兵员都不充足。其可投入战斗的兵力总计在10-11万之间。因此,他在兵力数量上略占优势,但不是压倒性的。第一场小战发生于1月19日的斯希派拜尔。米歇尔·内伊手下的一支骑兵遭俄军进攻,在遭受轻微损失后被赶跑了。本尼格森率军继续前进,于21日与莱斯托克的普

  • 艾劳会战中俄军是怎么突击的?有着哪些战斗目标(埃劳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艾劳会战,俄国,埃劳战役

    在1807年2月,拿破仑一世和第四次反法同盟在东普鲁士境内发动著名的埃劳战役。1806年10月,拿破仑率法军在耶拿战役中击溃普鲁士王国军队主力,在占领柏林后继续向东推进,与援助普鲁士的俄国军队相遇。1807年1月,贝尼格森率领的约7万人俄军和8000普鲁士军队从东普鲁士首府哥尼斯堡出发,进击米歇尔·

  • 两税法、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的区别在哪里 简述三者意义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明朝,税法,一条鞭法

    1 两税法、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的比较两税法、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都是中国古代史上重要的赋役制度。三者的实施在中国赋役制度的演变史上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同时三者在内容和形式上也存在着继承性,因此在命题上有深度可挖。下面,本文拟从产生、内容、意义以及相互联系等方面对三者略做简要的叙述和分析,希望对同学

  • 明朝张居正提出的“一条鞭法”主要指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明朝,张居正,一条鞭法

    在一条鞭法实施以前,明朝传统的赋役制度是将赋和役分开征调的。赋以田为对象,分成夏税和秋粮,向田主征收;役的对象是人丁,官府需要力役时,按户出丁,轮流应役。官府分别把每户的田地和户口,记录在鱼鳞图册和黄册上,作为征调赋役的依据。随着土地兼并的扩展,户丁逃亡,田地隐匿,使得这两个文册的记载十分混乱和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