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尼卡暴动:东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堡的市民暴动

尼卡暴动:东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堡的市民暴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900 更新时间:2024/1/26 19:10:29

532年年初,君士坦丁堡城中蓝党与绿党之间发生了冲突。蓝党认为查士丁尼一世登基是自己的功劳,因此蛮横骄纵,对居民实施恐怖手段,而对其政敌绿党成员迫害尤甚。在一个竞技日(通认为是儒略历1月11日),绿党责骂当时在场的查士丁尼一世偏袒蓝党,结果把蓝党也卷入了骚乱,两党党徒在赛车竞技场爆发了激烈的斗殴。

两天后,1月13日,君士坦丁堡市长下令逮捕在竞技场闹得最凶的人,并判了几个人死刑。其中两人在被施以绞刑的时候,绳子断了三次,在场群众要求刽子手饶恕他们。刽子手本想再吊第四次,这时群众抢走了那两个死囚。两名死囚一是蓝党,一是绿党,于是两派联合起来,要求皇帝宽恕这两人。蓝党绿党汇合起来,涌上梅塞大道,齐声高呼“尼卡!”(希腊语“胜利”之意)。

1月14日,示威者包围皇宫,要求罢免行政长官和侍从长的职务,尤其要求将东方大区长、卡帕多西亚的约翰免职,因为后者制订了一系列偏袒蓝党贵族的法令。守卫皇宫的哥特人卫队冲散了示威群众,民众多人受伤,但奥古斯都广场附近几个区的居民闻讯赶来,哥特人卫队面对狂怒的民众,不得不步步退却,迅速撤回宫内。暴民们无法冲入皇宫,于是在城内四处放火,焚毁了元老院、圣索非亚大教堂、圣伊琳娜教堂、亚历山大浴场、提奥多西市场,以及位于奥古斯都广场和君士坦丁广场之间的整个豪华住宅区,君士坦丁堡最漂亮的四分之一地区在大火中化为乌有。

皇宫被围困三天之后,查士丁尼一世决定在1月17日上午11点去赛车竞技场民众发表演说,但是情绪激昂的民众高声骂皇帝是“蠢驴、伪君子、下流胚”,并向皇帝和皇后投掷石块。紧急时刻,查士丁尼见大势不好,在哥特人卫队的掩护下,从皇族看台下面的秘密地道逃回皇宫。正午时分,民众推举纳斯塔西斯皇帝的侄子伊帕迪奥斯为帝,从他的家中把他拉了出来。伊帕迪奥斯的妻子拽住他的大礼服,不让他被暴乱分子抢走,但是他还是被带到了君士坦丁广场,被推上一座防御工事,上一只金项圈充作皇冠。

在皇宫里,查士丁尼命令太监把御库的财宝运到御码头的一艘船上。皇后狄奥多拉见状火冒三丈,以断然的口气向其丈夫说出了一段被各种编年史纷纷录载的话:“如果只有在逃跑中才能寻求安全、而没有其他办法的话,我不选择逃跑的道路。头戴皇冠的人不应该在失败时苟且偷生。我不再被尊为皇后的那一天是永远不会到来的。如果你想逃,陛下,那就祝你走运。你有钱,你的船只已经准备停当,大海正开怀抱。至于我,我要留下来。我欣赏那句古老的格言:紫袍是最美丽的裹尸布。”根据拜占廷史料记载,皇后说完这番话后,查士丁尼的脸羞愧得通红,决定留在首都。

皇后派太监总管纳尔西斯带着现金离开皇宫,潜入蓝党住宅区,收买该党领导人支持皇帝。名将贝利萨留将军带着一支刚从波斯返回的部队离开沙尔克宫,穿过正在冒烟的废墟,从蓝党门廊抵达竞技场。他的副手带着一支蛮族部队绕竞技场转了一圈,便从“死门”冲了进去。两支部队在竞技场的两端同时出现,对场内的民众发动了血腥屠杀,弓箭兵则从暗梯登上了观众席后面的通道,向人群放箭。大约有3.5万人被杀死在赛车竞技场中,结束了震撼帝国的“尼卡暴动”。

在随后的清算中,查士丁尼对异己势力展开了报复,许多支持起义或态度犹豫不决的贵族被处死,在皇后的要求下,伊帕迪奥斯及其家族也被诛杀殆尽。查士丁尼的镇压改变了罗马公民参与政治的传统,甚至连赛车这种传统的体育活动后来也被逐渐取消了。

532年1月在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城爆发的平民起义。尼卡为希腊语,意即胜利。起义因参加者高呼“尼卡”而得名。拜占庭期举行赛车会,并且形成特殊的组织——吉莫。它依驾车人的服色分为蓝党(以东正教徒为主)和绿党(以一性派教徒为主)。

532年年初的政治观点和宗教观点不同,因而经常发生斗争。政府则利用吉莫间的敌对关系进行操纵。在532年的赛车会上,两党下层因对官吏的横暴和苛税不满,要求罢免特里博尼安和卡帕多西亚的约翰两个暴吏,释放两党被囚禁的成员。遭拒绝后爆发了声势浩大的起义,起义群众捣毁监狱,焚烧官邸。大火持续3天,焚毁了圣索菲亚大教堂等公共建筑物,并蔓及皇宫。查士丁尼一世撤换两个宠臣后,亲赴赛车场说服起义者,未能奏效。训练有素的政府军节节败退,全城除皇宫外均被起义者控制。随后,查士丁尼一世施用阴谋,一面派贝利萨留组织蛮族雇佣军,一面派人收买蓝党。起义的第八天,蓝党突然倒戈,起义军阵脚顿乱。蛮族雇佣军屠杀起义群众约3万人。绿党领袖希巴提乌斯被处决。起义失败。

更多文章

  • 东罗马帝国的都城君士坦丁堡爆发尼卡起义(尼卡暴动)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东罗马帝国的都城君士坦丁堡爆发尼卡起义,尼卡暴动

    532年1月在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城爆发的平民起义。尼卡为希腊语,意即胜利。起义因参加者高呼“尼卡”而得名。尼卡起义拜占庭期举行赛车会,并且形成特殊的组织——吉莫。它依驾车人的服色分为蓝党(以东正教徒为主)和绿党(以一性派教徒为主)。蓝绿两党的政治观点和宗教观点不同,因而经常发生斗争。政府则利用吉莫

  • 汉匈百年战争对中国有着怎样的影响?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汉匈百年战争,汉匈战争,汉朝,匈奴

    首先,从土地来说,匈奴世代生息繁衍的地方,如河套、阴山、河西等,接连为汉军所占领,并徙民实边,使之彻底汉化。而这些地方水草丰美,是最适于游牧之所在,失去之后,匈奴只能远遁漠北,但漠北苦寒,环境极为严苛,在这种自然环境的约束之下,匈奴生存都已经成为了问题,所以才有“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

  • 一次泄密的发生,导致汉匈百年战争,泄密者竟然还能封为天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马邑之谋,汉武帝,匈奴,聂壹,军臣单于,王恢,汉匈百年战争

    马邑之谋:汉武帝与匈奴首战,30万军为什么一兵未发?六月间,汉武帝以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军将军,作为统帅统辖诸将;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太中大夫李息为材官将军;大行王恢为将屯将军。数将共出,汉军总人数在三十万以上,分五路大军。军事安排方面,韩安国、李广、公孙贺三将分别埋伏于马邑旁句

  • 汉匈战争格局的传奇将领揭秘霍去病的骑兵部队(汉匈百年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霍去病,汉匈百年战争

    作为农耕文明的中华大地,其实一直缺乏培养骑兵部队的沃土,骑兵作为一种贵族部队,除了战马培养贵以外,骑兵的人才培养也是一种需要长期投入的成本。而中国历代上,能够长期延续这种贵族传统的时期本就不多。而且因为各种政治因素,出身边疆的骑士很难成为朝中重臣,朝中无人不好办事,这就导致历代中华朝代在与草原民族的

  • 汉匈战争数百年:汉军借军事优势屡发动战略进攻(汉匈百年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匈奴,汉军,战争,,汉匈百年战争

    汉匈几百年的大战,引起了当代军事学术界的关注,对汉匈双方谁是主动进攻方、谁是防守方有过许多争论,大多认为匈奴是主动进攻方。笔者认为:从战争的起因看,匈奴是主动进攻方,但从战争的实践过程和战略意图来看,汉朝是主动进攻方。判断战争谁是主动进攻方,一般是根据战场的位置和双方战略决战时谁是主动进攻方。汉匈几

  • 阿孙平克溪战役过程及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阿孙平克溪战役,美国

    阿孙平克溪战役(英语:BattleofAssunpinkCreek),或称为第二次特伦顿战役(英语:SecondBattleofTrenton),是美国独立战争于1777年的一场战役,发生于新泽西州特伦顿市。英军部署正当华盛顿进驻特伦顿市之际,英军已经开始行动。北美英军总司令威廉·何奥爵士在12月2

  • 阿孙平克溪战役什么时候发生的?揭秘阿孙平克溪战役的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阿孙平克溪战役,美国

    阿孙平克溪战役(英语:BattleofAssunpinkCreek),或称为第二次特伦顿战役(英语:SecondBattleofTrenton),是美国独立战争于1777年的一场战役,发生于新泽西州特伦顿市。1776年12月26日,大陆军在特伦顿战役俘虏了接近900名黑森士兵,于翌日撤返宾夕法尼亚州

  • 第二次特伦顿战役什么时候发生的?结果怎么样(阿孙平克溪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第二次特伦顿战役,美国,阿孙平克溪战役

    第二次特伦顿战役(英语:Second Battle of Trenton),是美国独立战争于1777年的一场战役,发生于新泽西州特伦顿市。美国开国总统乔治·华盛顿1776年圣诞节夜率兵横渡特拉华河奇袭驻守特伦顿的英军雇佣兵,扭转了美国独立战争初期的不利局面 。1776年12月26日,大陆军在特伦顿战

  • 为何称特伦顿战役军事史上最伟大的战役之一?(阿孙平克溪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特伦顿战役,阿孙平克溪战役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1776年8月底,英军3.2万人在海军舰队配合下进攻纽约。战至8月22日,华盛顿输掉了长岛战役,几乎全军覆没,英军占领纽约。美军仓皇撤至新泽西州,此时美国革命的未来岌岌可危。 美国大陆军遭受了几场败战,军队的士气低落,为了尝试拯救士兵并在乐观的情况下度过年尾,大陆军的首席指挥官乔治

  • 东汉统一战争有着怎样的历史背景?战略决策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东汉统一战争,东汉,刘秀

    更始元年(23年),绿林、赤眉大起义推翻新莽王朝反动统治后,由于农民阶级自身的阶级和历史局限,不可能建立起自己的政权。这样,整个中国依旧陷于混战状态。然而人民渴望平息战乱,恢复安定的生活,所以统一全国,重建社会秩序也就成为历史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刘秀顺应历史的潮流,开始了统一全国,恢复刘家天下的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