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塞班岛战役的过程如何 塞班岛战役的历史意义

塞班岛战役的过程如何 塞班岛战役的历史意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019 更新时间:2024/1/21 11:38:36

战争经过

塞班岛是马里亚纳群岛的主要岛屿,面积185平方公里。守岛日军为第三十一军(司令小畑英良中将)所辖陆军第43师团、第47独立混成旅团等,以及海军中太平洋舰队司令部(司令南云忠一海军中将)所属第55海军警备队、横须贺第1特别陆战队等共4.3万人,有55艘舰艇630架飞机。美军登陆部队为第2陆战师、第4陆战师和第27步兵师共6.7万人,由北部突击舰队(司令特纳海军中将)的470余艘舰艇和近2000架飞机负责海上输送和掩护支援。

美军从6月11日起实施航空和舰炮火力准备,摧毁岛上的大部地面工事。15日,美国第2陆战师、第4陆战师在塞班岛西岸查兰干诺地区登陆,傍晚占领登陆场。当日和16日夜,日军多次实施小规模反击,均被击退。17日夜,日军再次发起反击,一度突入美军阵地,但由于缺乏后续梯队,次日晨被击退。美军巩固登陆场后,第27步兵师登陆增援,并赶修机场和部署炮兵。6月19-20日,美、日海军在马里亚纳以西海域激战,日本海军惨败,守岛日军完全陷于孤立。26日,美军攻占该岛中部制高点塔波乔山,随后北发展进攻。经20天激战,日军伤亡惨重,只剩3000人。1944年7月7日凌晨,日陆军残部4000余人向美军反扑,遭到全歼。8日,南云忠一与第43师团师团长斋藤义次中将自杀。次日,美军占领全岛。

1944年5月29日和1944年5月30日,北部登陆编队分两批从夏威夷先后出发,1944年6月7日和1944年6月8日到达埃尼威托克补充燃料和淡水,然后继续向塞班岛航行。

1944年6月15日凌晨,北部登陆编队到达塞班岛海域,开始换乘。八个营编成的第一登陆波分乘600辆履带登陆车和两栖坦克开始突击上陆,登陆滩头是在西南部的查兰卡诺正面宽度约64公里海滩,虽然受到潮汐影响,比预定登陆时间晚了十多分钟,美军依然保持了良好的秩序,担负舰炮火力支援的战列舰、巡洋舰和驱逐舰在距岸边仅1000米处抛锚,对日军阵地进行猛烈炮击;护航航母起飞的70余架飞机对日军防御工事实施航空火力压制;编在登陆艇队中的炮艇以40毫米火炮实施伴随火力支援;两栖坦克则在履带登陆车队的两翼和中间,扫清日军障碍,掩护履带登陆车上岸。在这些火力掩护下八时四十四分第一批部队抵岸,但日军炮火非凶猛,履带登陆车难以开上指定地点,只得在水线附近卸下所载人员,尽管如此在二十分钟里,就有8000人上陆。由于美军登陆前的炮火准备不够充分,很多日军的火力点没被消灭,正猛烈轰击滩头上的美军,虽然美军顺利登上了岸,但滩头上拥挤了大量的人员和物资,又处在日军炮火威胁下,美军的进展非常迟缓,更严重的是在陆战二师和陆战四师之间出现了宽达900米的空隙,这是因为陆战二师在突击上陆时遇到了强烈的潮汐,航向出现了偏差所致。按照计划,美军在登陆当天,应该占领滩头后方约两公里的丘陵地带,但在日军激烈抵抗下,推进最远的陆战四师二十三团到达了菲纳苏苏山,却被山上日军猛烈炮火压制,只得又后退了百余米,至天黑时,美军虽然上陆部队已有两万余,伤亡2000余,夺取的登陆场却只有计划的一半,难以形成有效的防御态势。当晚,日军趁美军登陆场狭小,立足未稳之机,发动了夜袭,企图将美军一举赶下海。日军以36辆坦克掩护1000多步兵发起冲锋,美军早有防备,照明弹一发接一发,将夜空照得如同白昼,日军的反击刚开始就被发现,美军随即召唤舰炮火力支援,在猛烈密集的舰炮射击下,日军白白损失700余人,一无所得。

1944年6月16日,斯普鲁恩斯与特纳、史密斯商议后,决定第58特混编队先迎击日军舰队,以保证登陆作战的顺利实施,预备队第27师部队立即投入作战,推迟1944年6月18日进攻关岛的计划,进攻关岛的南部特混编队部分军舰加入第五十八特混编队迎击日军舰队,部分军舰则加入支援塞班岛的北部特混编队;登陆部队和登陆舰艇、运输舰船则退往埃尼威托克礁湖,作为留船预备队待命。因此,这天美军忙于将两个陆战师的部队和所属炮兵部队运上岸,步兵第27师也在中午过后开始上岸,所以登陆场没有扩展,实力却大大提高。从1944年6月16日深夜到1944年6月17日凌晨,日军又以44辆坦克和500人发动夜袭,结果遭到了沉重打击,坦克被全部消灭,步兵也损失大半。

1944年6月17日,美军粉碎了日军的反击后,以护航航母舰载机、舰炮、坦克和地面火炮支援地面部队发动攻击,进展很快,登陆场几乎扩大了一倍,恰兰卡诺机场也被攻占,黄昏前,美军的炮兵弹着观测机等轻型飞机已经开始在该机场降落。斋藤见两次夜袭均告失利,知道已无法将美军赶下海,只好改变战术,命令岛上部队依托有利地形进行坚强防御,并调提尼安岛部队前来支援,可美军完全控制了塞班岛与提尼安岛之间的海域,援军在航行途中就被美军驱逐舰所消灭,根本无法到达塞班岛。1944年6月18日,美军继续发展进攻,陆战四师攻至南部的马基奇思海滩,第27师的一六五团轻而易举夺下了最大的机场——阿斯利洛机场,两天后陆战队的战斗机就开始进驻该机场。因为日军已在收缩防线,斋藤已经放弃机场将守军撤到了纳富坦角,准备持久防御。深夜,日军从塞班岛西海岸中部的塔那巴戈港出动13艘驳船,运载一支部队,企图实施反登陆,但在半路上就被美军驱逐舰发现,随即被消灭。斋藤终于意识到由于双方实力相差悬殊,反击已不可能有什么作用,转而重新调整部署,依托岛上最高峰塔波乔峰组织防线。

1944年6月19日,美军第27师向东海岸步步进逼,将日军压缩到纳富坦角附近狭小地区。陆战四师也推进到楚楚兰村,占领了斋藤以前的指挥所。而美国海军在马里亚纳海战中的辉煌胜利,彻底消除了日本海军对塞班岛的海上增援,塞班岛日军已经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而且第五十八特混编队可以毫无后顾之忧全力支援陆上作战。

1944年6月20日,陆战第五军军长史密斯正式接过陆上作战的指挥权,特纳全力负责组织物资的卸载,以保障登陆部队的后勤供应。

日军大本营千方百计组织对塞班岛的增援,1944年6月16日就命令特鲁克的部队抽调一个大队,关岛部队抽调两个大队增援塞班岛,但特鲁克没有运输船只,无法进行运输;而关岛的援军只有步兵两个小队和炮兵一个小队,1944年6月21日到达罗塔岛后,就由于美军的严密封锁根本无法上岛,1944年6月22日,史密斯将塞班岛上的美军部署调整完毕,陆战二师在左,陆战四师在右,步兵第27师以一个营肃清纳富坦角日军残部,主力居中,三个师齐头并进,肩并肩向前推进。早晨六时,美军第五十二和第五十八特混编队的所有军舰、舰载机和十八个地面炮兵营的火力一起向日军阵地实施火力准备,弹如雨下,地动山摇,在前所未有的炮火支援下,两个陆战师首先发起了攻击,至傍晚,陆战二师推进到了塔波乔峰西侧山坡下,陆战四师到达了马基奇思湾北岸,形成了对塔波乔峰的夹击之势。6月23日,美第27师也加入了战斗,三个师从西、南、东三面攻击塔波乔峰,但27师师长拉尔夫·史密斯少将担心部队在夜间行军迷失方向,所以在1944年6月22日夜间没有及时出发,结果在1944年6月23日拂晓发动总攻时,27师第一梯队的三个突击营都无法按预定时间发起攻击,最早的一个营晚了55分钟,最晚的一个营足足晚了两小时又十五分,直接影响了对塔波乔峰的总攻。而且这一天,27师进展缓慢,一六五团只前进了百余米,一零六团几乎没有进展,在纳富坦角的一个营也没能肃清日军残部,全师拖了全局的后腿。而两个陆战师已经突破日军防线,直入日军纵深,整个战线形成了U字形,两翼突出中间滞后,由于27师的迟缓,致使两翼的陆战师侧翼暴露,也不能继续向前,只得停顿下来。

造成这一原因是海军陆战队是美军专门为实施登陆作战而组建的部队,不仅接受过两栖战的专项训练,而且其军官都明白登陆作战是背水之战,必是险恶异常,而且陆地上每延误一天,就会造成海面上掩护登陆的舰队多一份损失,取胜的关键就在于行动迅速果断,基于这一战术思想,其部队在日常训练中就非常注重战斗作风的培养,战斗意志的锻炼,所以海军陆战队战斗作风之顽强、战斗意志之坚韧,一直在美军所有地面部队中首屈一指,太平洋战争中,初期的威克岛防御战,中期的瓜达尔卡纳尔岛争夺战,后期的硫磺岛进攻战,在激烈无比的战斗中创造辉煌的,无一不是海军陆战队!反观陆军,平时训练中过分强调避免伤亡,过于依赖炮火支援,遇到日军阻击,不像陆战队要么勇猛冲击,要么绕道迂回,而是停下来等待炮火支援,有时甚至日军一个机枪火力点就可以阻止一个营的部队前进,这就是军种之间的差异,尽管27师配属海军参加过几次登陆战,仍未改变陆军那种根深蒂固的保守战术,所以在这次战役中暴露最为明显。

正因为如此,脾气暴躁有着“疯子”之称的史密斯军长与斯普鲁恩斯和特纳商议后,撤换了27师师长,由塞班岛驻军司令桑德福特·贾曼陆军少将在新师长到来之前代理指挥,这引起了陆军的强烈不满,引发了陆海军之间的争执。但随后,27师攻击也变得雷厉风行,战况开始好转。1944年6月26日,经过数天的激战,美军终于攻下了最高山峰——塔波乔峰。接着向地形比较狭窄的北部地区继续猛攻。1944年6月30日,斋藤在美军越来越大的压力下,率余部退至塔纳帕格村一线的“最后抵抗线”,负隅顽抗,做最后的垂死挣扎。1944年7月3日,陆战二师占领加特角和木特乔,这两地经过异常惨烈的战斗,已经成为一片废墟。1944年7月4日,27师攻占了福劳里斯角水上飞机基地,将残余日军压缩至东北角的狭小地域,至此日军的最后防线终于被突破,守军大部被歼。

1944年7月6日,斋藤和南云向东京大本营发出了最后的诀别电,然后将岛上残余的5000官兵集中起来,部署了最后的决死攻击,史称“塞班突击”。当晚斋藤剖腹自杀,南云则用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史密斯预见到日军肯定会在最后失败前进行自杀攻击,特意到27师师部,叮嘱部属要加强戒备,严密防范日军的自杀冲锋。但27师不以为然,麻痹大意,缺乏必要的迎战准备,甚至在两个营的结合部之间存在近300米宽的大空隙。1944年7月7日四时四十五分,5000多日军突然发起了进攻,军官挥舞着武士道军刀,身先士卒带头冲锋,士兵们有枪的带枪,没枪的拿着刺刀和棍棒,甚至头裹绷带、手拄拐棍的伤员也一瘸一拐地冲上来,全然不顾美军的射击,日军从27师两个营的空隙间突入美军战线,美军一零五团一个营在日军的疯狂冲锋下溃散,该团另两个营则遭到了己方炮火的误击,损失惨重,战斗持续了数小时,美军将后方勤杂人员也编入战斗部队,投入战斗,终将日军这次丧失理智的自杀冲锋粉碎,美军伤亡很大,伤亡几小时内达2000人,而日军则超过4000人战死,美军只得挖掘一个大坑,再用推土机将这些尸体推入坑中集体掩埋。

1944年7月9日,美军推进到了塞班岛最北端的马皮角,基本占领全岛。但令美军无法想象的是,在马皮角的悬崖边,发生了骇人听闻的大规模自杀,不仅日军士兵拉响手榴弹,不少平民也跳海自尽,甚至很多母亲抱着孩子跳下悬崖,美军一再通过翻译、日军俘虏和平民表示:等待他们的不会有屠杀,只有食物和安全。但自杀依然没有停止,共有数千人丧生。

1944年9月30日,幸存的日军在大场荣大尉(原步兵十八联队中队长)的带领下进入踏破潮山进行游击作战,直到日本投降后近四个月的1945年12月1日才带领48人下山向美军投降,在塞班岛沦陷后抵抗美军512天。至此,塞班岛日军有组织的抵抗全部结束。

在塞班岛登陆战役中,美军阵亡3400余人,伤1.31万人。日军塞班岛守备部队中4.1万人阵亡(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增援路上葬身大海),其中陆军2.61万人,海军1.5万人,被俘2000余人。此外还有2.2万平民,几乎占全岛居民的三分之二丧生。

美军在战斗中伤亡较大,主要原因是进攻前的火力准备不够充分,日军在抗登陆地域上构筑在反斜面的炮兵阵地、永备火力点、坚固支撑点和伪装的堑壕等防御工事多半没有被摧毁,日军凭借着这些工事,采取歼敌于水际滩头的作战方针,使美军在登陆前的最初几天中,蒙受了巨大的伤亡。

战争意义

在塞班岛战役中,日陆、海军伤亡4.1万余人,被俘近2000人,美军伤亡1.6万余人。美军夺取塞班岛,为攻占马里亚纳群岛其他岛屿创造了条件,大大奋了美军士气,打击了日本法西斯同盟国的嚣气焰,也为B-29远程战略轰炸机轰炸日本本土提供了基地。

更多文章

  • 二战中最为惨烈的塞班岛战役,自杀人数是伤亡的两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塞班岛战役,日本,美国

    塞班岛战役美军登陆在塞班岛战役中美军投入的主要兵力为:海军陆战队第2、第4师及美军第27步兵师,总兵力71000人。日方守岛部队则为陆军第43师团,兵力32000人。战后,美方伤亡13790人,其中死亡或失踪3426人,10364人受伤;日方伤亡29000人,其中阵亡24000人,自杀5000人,俘

  • 塞班岛战役简介:海军大将南云忠一的最后演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塞班岛,南云忠一,二战,,塞班岛战役

    塞班岛是马里亚纳群岛的主要岛屿,面积185平方公里。守岛日军为第三十一军(司令小畑英良中将)所辖陆军第43师团、第47独立混成旅团等,以及海军中太平洋舰队司令部(司令南云忠一海军中将)所属第55海军警备队、横须贺第1特别陆战队等共4.3万余人,有55艘舰艇和630架飞机。美军登陆部队为第2陆战师、第

  • 为什么会爆发达格尼斯海战?达格尼斯海战的最终结果(波特兰海战)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达格尼斯海战,英国,荷兰,波特兰海战

    达格尼斯海战 或称 邓杰内斯海战(英语:Battle of Dungeness;荷兰语:Slag bij de Singels),这是第一次英荷战争的组成部分,发生于1652年12月10日。 英国在取得了肯梯斯诺克海战的胜利后,可能出现了轻敌心理:将舰队分成了几个部分,并抽出20艘军舰前往支援地中海

  • 波特兰海战什么时候发生的?波特兰海战的结果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波特兰海战,英国

    波特兰海战 或称 三日海战(英语:Battle of Portland;荷兰语:Driedaagse Zeeslag)发生在1652年2月28日-3月2日,这是第一次英荷战争的组成部分。 达格尼斯海战的失利使得英国将分散为几部分的海军力量重新集中,加之国内又新建了多艘战舰,海峡方面双方军事实力的对比

  • 英国海军上将:罗伯特·布莱克,罗伯特·布莱克的生平(波特兰海战)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罗伯特·布莱克,英国海军上将,波特兰海战

    罗伯特·布莱克(1599年~1657年)英国海军舰队司令,海军上将,海军战术革新家。出生在英格兰西部一个富商和船主的家庭。年轻时曾就读于牛津大学。1626年,27岁的布莱克继承父亲遣业,致力于海上贸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后,他追随克伦威尔从事军事工作。由于精明强干,学识渊博,信仰清教,受到克伦威尔

  • 班固在东汉并非独步天下:班固与他的“一生之敌”(汉赋四大家)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朝,班固,汉赋四大家

    作为东汉最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班固赢得了后世学者的广泛赞誉。在史学界,他与司马迁一起被称为“班马”或“马班”;在文学界,他又与扬雄、张衡一起被称为“班扬”、“班张”,也有人将他与马融并称“班马”。可这些人虽与班固齐名,却不与之同时。难道班固的学问在当时真是独步天下,没有对手吗?其实不然。与班固同期

  • 张衡简介 东汉章帝时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汉赋四大家)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张衡,汉朝,东汉著名天文学家,汉赋四大家

    张衡(78~139),东汉科学家,天文学家,哲学家。字平子。河南南阳西鄂(今河南省南召县石桥镇)人。少游西京长安和东京洛阳,通五经,贯六艺,永初五年(111)徵拜郎中。自元初二年(115)至永建初,两次为太史令。精通天文、历算,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水力转动的浑天仪和测定地震的候风地

  • 司马相如简介 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汉赋四大家)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司马相如,汉朝,西汉大辞赋家,汉赋四大家

    司马相如(约前179年—前127年),字长卿,蜀郡(今四川省)成都人。西汉大辞赋家。其代表作品为《子虚赋》。作品词藻富丽,结构宏大,使他成为汉赋的代表作家,后人称之为赋圣。他与卓文君的私奔也广为流传。司马相如少年时喜爱读书与剑术,崇敬战国蔺相如,遂改名相如。汉景帝时,武骑常侍。景帝不好辞赋,梁孝王刘

  • 艾因贾鲁战役战前做了哪些准备?双方的兵力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艾因贾鲁战役,埃及,蒙古,阿音扎鲁特战役

    埃及马木鲁克骑兵马木鲁克骑兵采取的是终身训练制度,使得他们身体健壮,军事格斗技能十分娴熟,且是重骑兵,头戴铁盔,身披锁子甲。马木留克骑兵的盔甲比欧洲骑士的链甲骑兵轻便很多,但防护效果并不差。武器装备包括一张强弓,一支长矛,一柄锋利的大马士革弯刀和一面盾牌。坐骑是世界闻名的阿拉伯马,冲刺速度惊人,耐力

  • 艾因贾鲁战役的详细战斗经过?对历史有着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艾因贾鲁战役,埃及,蒙古,阿音扎鲁特战役

    1260年7月26日,马木鲁克先头部队在拜伯尔斯(Baibas)统率下离开埃及前往巴勒斯坦,击溃了加沙一小支由拜答儿(Baidar)指挥的蒙古军。阿迦的法兰克人不但未帮助蒙古军,反而允许马木鲁克军过其境并在阿迦城下补充粮草。依据多桑蒙古史,忽都思的马木鲁克本部约1万2千人,叙利亚阿拉伯人与突厥蛮部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