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五代十国中后蜀是怎么灭亡的?后蜀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五代十国中后蜀是怎么灭亡的?后蜀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161 更新时间:2024/1/17 13:54:13

由于蜀将畏缩不前,丧失战机,这些叛乱相继被平定,后蜀一事无成,仍旧龟缩于两川之地。待到北宋建立之后,全国统一的形势更加成熟,后蜀的灭亡遂不可避免了。

后蜀灭亡

孟昶与前蜀王衍不同,并不是宋人所说的昏庸之主。他幼年即位,不能亲政,将相大臣多为孟知祥的故人,骄横不法,夺人田宅,穷奢极欲,视孟昶如无物。孟昶要想整顿政治,必须首先铲除这些元老勋臣。经过激烈的斗争,孟昶终于如愿以偿,铲除了这些旧臣,开始了亲政。

后晋末年,契丹攻入汴梁,四处烧杀抢掠,引起了中原人民的反抗,中原陷入一片混乱。此时南唐由于在伐闽战争中实力受到极大削弱,无力北伐,而后蜀虽然实力未损,却丝毫也没有夺取中原的雄心,只能贪图眼前一些小利。

后蜀广政十七年(947年)十月,原后晋晋昌节度使赵匡赞向后蜀请降,并请求出兵终南山以接应。后蜀根本没有进图关中的思想准备,所以没有及时反应。两个月后,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后蜀才有所行动,派兵接应长安方向的赵匡赞。这时刘知远已经称帝,建立了后汉王朝,岂能允许关中落入他人之手。在后汉军队的打击下,后蜀军队败退大散关,损兵折将,而未获尺寸土地。此后,后汉镇守关中的大将李守贞、赵思绾相继叛乱,并请求归降后蜀,由于蜀将畏缩不前,丧失战机,这些叛乱相继被平定,后蜀一事无成,仍旧龟缩于两川之地。待到北宋建立之后,全国统一的形势更加成熟,后蜀的灭亡遂不可避免了。

后蜀广政二十八年(965年),北宋大将王全斌率大军攻打后蜀,很快兵临城下,孟昶率众投降。宋军从出兵到灭亡后蜀,前后不过六十六天时间,可见后蜀是如何的不堪一击。但之后当地公推文州刺史全师雄为蜀王坚持抗战,直到第二年才被镇压下去。

后蜀末代皇帝

孟昶(chǎng)(919年―965年7月12日),初名孟仁赞,字保元,祖籍邢州龙岗(今河北邢台沙河孟石岗),生于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后蜀高祖孟知祥第三子,五代十国时期后蜀末代皇帝(934年—965年)。

广政二十七年(964年),宋太祖赵匡胤派王全斌等伐蜀。次年,孟昶降宋,被俘至京师,拜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封秦国公。旋卒,追赠尚书令、楚王,谥号“恭孝”。

标签: 五代十国后蜀孟昶

更多文章

  • 加拿大战役中的指挥官——菲利普·斯凯勒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菲利普·斯凯勒,加拿大战役

    菲利普·斯凯勒Philip John Schuyler (1733年11月11日-1804年11月18日)美国军人,政治领袖、大陆会议代表,出身于纽约名门。法国印第安人战争中(1755-1760)升任少校,战后赴英格兰谈判殖民地战争赔偿问题,1768-1775年出任纽约州众议员,第二次大陆会议(17

  • 加拿大战役什么时候发生的?结果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加拿大战役,美国

    北美独立战争期间,为了防止英军利用加拿大这个战略基地,也为了扩大北美反英阵线,把加拿大变为抗击英军的"第14个殖民地州",大陆会议决定派遣菲利普·斯凯勒(后由理查德·蒙哥马利代替)和本尼迪克特·阿诺德率军分东西两路远征加拿大。西路1000余人在菲利普·斯凯勒率领下,于1775年8月从提康德罗加北上,

  • 北美独立战争:只是一场新旧奴隶主的博弈(加拿大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独立战争,美国,莱克辛顿的枪声,加拿大战役

    国朝知识人熟悉这样一个美国独立建国的神话:一群在旧大陆受到迫害、走投无路的清教徒,坐着船到新大陆上寻找他们的乐土。他们在北美建立了殖民地并推行"孤立主义"的路线,不想干涉他人,只希望他人"leave me alone" ("别理我")。然而宗主国英国仍然步步紧逼,征收重税却不给政治代表权。最终,迫于

  • 62岁反贪老太张秀芳,立“贪官碑”以警示后人(贪官遗臭碑)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现代,中国,贪官碑,贪官遗臭碑

    2010年3月份,山东平度62岁农妇张秀芳偶然在电视上看到一个电视节目,其主要内容是讲述各地贪官犯下的重大案件,剖析案情,并分析出贪官的“堕落路线”,虽然只有小学四年级的文化,但张秀芳立即被这档节目所吸引,并萌生了将这些贪官的名字和故事记录下来的想法。从那以后,她就开始写“贪官笔记”,之后被各大媒体

  • 中国史上最大的贪官是谁?明朝太监贪污1600亿(贪官遗臭碑)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瑾,贪官遗臭碑

    明代的刘瑾是著名的宦官,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贪官、大老虎。2001年,《亚洲华尔街日报》曾将明朝太监刘瑾列入过去1000年来,全球最富有的50人名单。刘瑾本来姓谈,因为是被刘姓太监养大,因此改姓刘,他依仗着明武宗的宠爱,大肆贪污腐化,根据《明史》记载“瑾故急贿,凡入觐、出使官皆有厚献。给事中周钥勘事

  • 古代贪官离任时当地百姓会为其立贪官遗臭碑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遗臭碑,贪官遗臭碑

    中国古代官员离任,可谓五花八门。清官、好官离任令百姓恋恋不舍,恨不能长期留住;人虽走,却留下了好名声。贪官、坏官离任则令百姓欢呼雀跃;人走了,骂名却难以消除。本篇专门说说贪官离任的趣事。相传唐朝大历年间,有一县太爷离任,当地绅民送匾一块,上书“天高三尺”。县官不解其意,还以为是乡绅对自己的颂扬,便满

  • 我国最早的指南针是什么?司南是什么样子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指南针,司南,罗盘,战国

    我国最早的指南针是司南。早在两千多年前汉(公元前206-公元220年),中国人就发现山上的一种石头具有吸铁的神奇特性,并发现一种长条的石头能指南北,他们管这种石头叫做磁石。古代的能工巧匠把磁石打磨凿雕成一个勺形,磁石的南极(S极)磨成长柄,放在青铜制成的光滑如镜的底盘上,再铸上方向性的刻纹。这个磁勺

  • 明明指向北方 为什么要叫指南针而不叫指北针?(司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指南针,司南

    指南针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四大发明之一,有些常识的人都知道。但是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平常我们用的指南针,甚至是智能手机里的指南针,红色的箭头都是指向北方的。而且指南针的前身“司南”也是指向北方的,并不指向南方,那为什么要叫指南针而不叫指北针呢?网络配图这与我国对方位的认识有关。在我国古代文化里,南为

  • 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是谁发明的?(司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指南针,,司南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作出的一项重大贡献。它是根据物理学上磁学原理研制而成。它最早发明于何时,是谁人发明的,目前还没有定论,但是传统的说法,也是权威性的说法是有熊国(今河南新郑市)的轩辕黄帝发明的。西晋崔豹《古今注》说:“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雾,兵

  • 日晷有哪些种类?分别有什么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日晷,司南,指南针,火药

    日晷依晷面所放位置、摆放角度、使用地区的不同,日晷可分成地平式、赤道式、子午式、卯酉式、立晷等多种,应用范围也不尽相同。按晷面的摆放角度,可分为:地平式、垂直式、赤道式。地平式日晷亦称水平式日晷(The Horizontal SundialE),地平日晷的晷面必须严格水平,晷面和晷针之间的夹角就是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