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是谁发明的?(司南)

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是谁发明的?(司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554 更新时间:2023/12/28 13:22:00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作出的一项重大贡献。它是根据物理学上磁学原理研制而成。它最早发明于何时,是谁人发明的,目前还没有定论,但是传统的说法,也是权威性的说法是有熊国(今河南新郑市)的轩辕黄帝发明的。西晋崔豹《古今注》说:“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雾,兵士皆迷。于是作指南车以示四方,遂擒蚩尤而即帝位。”

宋代刘恕的《通鉴外记》记载:“蚩尤作大雾,军士昏迷。轩辕作指南车以示四方。”南朝梁沈约的《宋书·舆服志》有更为详细地记载:“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雾,弥三日,军士皆惑。黄帝令风后作指南车,以别四方。指南车,一名司南车。上有仙人,车虽转而手常南指。”许多史书上说黄帝造的指南车是在车上站着一个木制的人,他一只手举起来,指着南方,任凭车子怎样转换方向,那只举起的手总是指向南方。当然这些还只是根据古代传说记载的,还不是当时人记当时事。而最早见于史书记载的还是河南新郑人韩非的《韩非子·有度篇》:“夫人臣之侵其主也,如地形焉,即渐以往,使人主失端,东西易面而不自知。故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韩非这段话作为国君怎样才不受臣子的迷惑而能明辨方向:就像人走路一样,由于地形地貌的变换,行人不知不觉地就迷失了方向,因此,要做一个司南以定其方向。它的作用和近代的指南针略同。

《韩非子》说“先王立司南以端夕”,“先王”很可能是韩王,也可能是泛指。“端朝夕”是正方向的意思,就是明确方向。这个记述是在公元前3世纪,实际上“司南”还要更早。与此同时的《鬼谷子·谋篇》一书作了这样的记载:春秋时,郑国人到远处深山密林中采玉,怕迷失方向,便把司南装在车子上,用它来指示方向。

至于“司南”是什么样子,张文彬编著的《简明河南史》是这样表述的:“司南用天然磁石经过加工制成的,象一把小汤勺一样的东西,然后把它放在一个光滑的木盘上,勺柄即自动指向南方。”由此看来,在春秋时期我们新郑人已使用了这种指南仪器。以后西汉刘安的《淮南子·万毕术记》也有记述,不过没有东汉王充的《论衡·是应篇》记述具体:“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还证说:司南是用天然磁石琢磨而成勺形,勺底呈球状,将其南极磨成勺子的柄,然后放在地盘上,盘的四周刻着“八干”、“十二支”和“四维”二十四方位,盘子中央有直径5厘米至10厘米磨得很光滑的地方用来放勺,使用时,将勺轻轻一拨,使之转动,等勺停下来,它的长柄便指向南方。再后是北宋曾公亮著的《武经总要》记载的是:“指南鱼”。沈括《梦溪笔谈》则记载为指南针,说:“方家以磁石针锋,则能指南。”由此可见到宋代“司南”已演化为指南针了。

标签: 指南针司南

更多文章

  • 日晷有哪些种类?分别有什么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日晷,司南,指南针,火药

    日晷依晷面所放位置、摆放角度、使用地区的不同,日晷可分成地平式、赤道式、子午式、卯酉式、立晷等多种,应用范围也不尽相同。按晷面的摆放角度,可分为:地平式、垂直式、赤道式。地平式日晷亦称水平式日晷(The Horizontal SundialE),地平日晷的晷面必须严格水平,晷面和晷针之间的夹角就是当

  • 日晷是怎样看时间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日晷,司南,指南针,火药

    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垂直地穿过圆盘中心,起着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针又叫“表”,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于天赤道面,这样,晷针的上

  • 日晷是用来干什么的?日晷有什么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日晷,司南,指南针,火药

    日晷,本义是指太阳的影子。现代的“日晷”指的是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又称“日规”。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通常由晷针(表)和晷面(带刻度的表座)组成。利用日晷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沿用达几千年之久。日晷有两层含义,一般指的是第

  • 基普湾登陆战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基普湾登陆战的过程及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基普湾登陆战,美国,独立战争

    基普湾登陆战(英语:BattleofKipsBay),是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与英国发动的一场登陆战。战斗发生于1776年9月15日。 长岛会战后,大陆军撤回曼哈顿岛,但在撤离纽约市一事上仍然犹豫不决。至于英军也没有即时包围大陆军,以至延误战机。9月11日,英国与美国代表举行斯塔滕岛和议,但未有成果。翌日

  • 美洲英军总司令——威廉.豪子爵,长岛战役中英军的指挥官(基普湾登陆战)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威廉.豪子爵,长岛战役,基普湾登陆战

    威廉何奥,美国独立战争指挥官,官至美洲英军总司令。于1746年入伍,并经历了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和七年战争的洗礼。1775年3月他被派往北美,于5月抵达,此时美国独立战争已经开始。豪带领英军在邦克山战役艰难取胜,并在同年9月从托马斯·盖奇手中接过英军总司令一职。他先后夺取纽约和费城,但1777年的战略

  • 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影响:该如何评价独立战争?(基普湾登陆战)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美国,独立战争,影响,,基普湾登陆战

    1782年11月30日.英国新政府与美达成停战协议。1783年9月3日,双方在巴黎签订和约,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美国独立战争是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这一胜利为后来的法国大革命和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的独立开辟了道路。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对欧洲大陆及拉丁美洲地区的现代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起了推

  • 美国第一任总统:总统乔治·华盛顿生平简介 (基普湾登陆战)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美国,总统,华盛顿,简介,基普湾登陆战

    华盛顿档案:姓名:乔治·华盛顿英文名:George Washington尊称:美国国父,美国之父出身:种植园主学历:毕业于威廉玛丽学院军衔:六星上将(1976年美国第38任总统杰拉尔德·福特以资深美国官员象征的理由授予其特级上将荣誉,另一说是六星上将军衔,原来General of the Armie

  • 华盛顿堡攻城战与白原战役有何联系?华盛顿堡攻城战的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盛顿堡攻城战,白原战役,美国

    华盛顿堡攻城战(英语:Battle of Fort Washington),是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英国与美国之间的一场战斗,发生于1776年11月16日。 英军在白原战役取胜后,北美英军总司令威廉·何奥未有北上追击大陆军,而时调头向南,将驻守曼哈顿华盛顿堡的3,000名大陆军包围。至于大陆军总司令乔治·

  • 白原战役爆发的原因,白原战役的结果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白原战役,美国

    白原战役(英语:BattleofWhitePlains),是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英国与美国之间的一场战斗,发生于1776年10月28日。在基普湾登陆战后一个月,北美英军总司令威廉·何奥发动新一轮军事行动,派军登陆布朗克斯,试图包围驻守曼哈顿岛的大陆军。由于何奥在沛尔岬之战受到大陆民兵阻延,行军有所延误,

  • 特伦顿战役什么时候爆发的?特伦顿战役的过程(白原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特伦顿战役,美国,白原战役

    特伦顿战役爆发于1776年12月26日,在乔治·华盛顿强渡德拉瓦河至特伦顿后爆发的一场美国独立战争的战役。在不利的天候下进行危险的渡河后,华盛顿的大陆军主力碰上了驻扎在特伦顿的黑森佣兵。经过短暂的交火后,几乎整群黑森佣兵都遭俘虏,而美军则几乎毫无损失。这场战斗提振了大陆军的士气,并鼓舞更多人重新入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