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陆元方人物生平简介,轶事趣闻一览(陆元方卖宅)

陆元方人物生平简介,轶事趣闻一览(陆元方卖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25 更新时间:2023/12/19 6:44:35

陆元方最初中明经科,足以为官,补三水、扶风、渭南三县尉,又连中八科制举,多次升迁后任监察御史。武则天革唐旧制,派陆元方作为使者安抚岭外。完成使命归来很称武则天的心意,任命他为殿中御史。在同一月升任凤阁舍人,仍兼侍郎之职。不久,他被来俊臣陷害,武则天手敕特赦他。

长寿二年(693年),升任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延载元年(694年),又加任凤阁侍郎。

证圣元年(695年),内史李昭德获罪,因陆元方附会李昭德,被贬为绥州刺史。不久,又官复春官侍郎,又调任天官侍郎、尚书左丞。有人弹劾他只选拔朋友做官,武则天愤而免其官,只许他白身履职。陆元方继续如以前一样推荐官员,武则天问他怎敢如此,他答:“臣只知道举荐自己了解的人,不在乎是朋友还是仇人。”并推荐朋友崔玄暐,称他有宰相之才。武则天相信他没有偏袒。

圣历二年(699年)八月,再任他为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武则天曾问他宫外有什么事发生,他回答道:“臣任宰相,有大事立即上奏;不敢拿民间琐事烦扰陛下。”因此违忤了旨意,改任太子右庶子,免去宰相之职。不久转任昌左丞,因病去世。追赠越州都督。

开元十八年(731年),又追赠扬州大都督。

轶事典故

无私动神明

武则天年间,陆元方曾受任出使岭南,当时这是需要走海路的。船起航后,风浪大作,船中人很害怕。陆元方说:“我是受命,不是图私利,神岂会害我?”下令船继续前行,果然不久就风平浪静了。

陆元方卖宅

关于陆元方卖宅有两个版本。

其一为陆元方曾要在洛阳城卖一栋房子,家里人正要把房子卖了换钱,买房子的人要求拜见。于是陆元方告诉那人说:“这房子非常好,只是没有排水的地方罢了。”买房子的人听到他说的话后,立刻决定不买了。子侄们埋怨了他几句,陆元方说:“不这样,就是欺骗对方了。”

其二为陆元方家境日益衰落。于是想卖掉祖传房产“锦秀园”,陆元方与商人谈妥价格,商人付了定金。岂料太守也看中了陆元方的“锦秀园”,打算以高价陆元方购入。太守过去曾有恩于陆家,又愿出高价,本以为十拿九稳,没想到陆元方表示不愿失信于商人,不假思索便回绝了。后来,陆元方的母亲得知消息,把儿子叫去责备一番,要求儿子知恩图报,将锦绣园转让给太守,陆元方还是坚持不让。但锦绣园不愿以高价卖给太守的事传到坊间,引起纷纷议论,大家都在猜测是否宅院中有什么问题,于是付了定金的商人又去勘察究竟,确定整个房舍园林都没问题,才放下心。而且踌躇满志地向陆元方谈起日后要在锦绣园开设酒家的计划。不料陆元方一知道此事,马上摇手反对,诚恳地对商人说:“锦绣园的格局设计本为民居,要来做酒楼并不合适!”商人见陆元方如此诚恳与不护短,大受感动,决定先以高价买下锦绣园,解除陆家经济的困窘。

标签: 陆元方陆元方卖宅

更多文章

  • 卖屋不欺,陆元方教子以诚(陆元方卖宅)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陆元方,陆元方卖宅

    唐代陆元方,字希仲,苏州(今属江苏)人。陆元方由科举入仕,官一直做到监察御史。他素有胆略,为人正直。武则天曾派他出使南方,他第一次到海上乘船,遇大风狂浪,船上人都吓得要死,陆元方却镇定自若,丝毫也不害怕,后来果然平安返回。出使回来后,武

  • 陆元方子女是谁? 如何评价陆元方?(陆元方卖宅)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陆元方,陆元方卖宅

    陆元方出生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的望族之家,家族多为当朝高官,其子陆象先是唐玄宗时期的宰相。陆元方曾任监察御史、凤阁舍人、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等职,唐德宗时期续图凌烟阁。陆元方子女儿子陆象先,本名景初,唐玄宗宰相。陆景倩,右台监察御史。陆景融,工部尚书。陆景献,屯田郎中。陆景裔,光禄卿。如何评价

  • 东汉董卓的“财政改革”:曾把五铢钱改铸小钱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董卓,改革,金融,,五铢钱

    什么是“十二金人”?据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有人在临洮看见12个身穿奇装异服的巨人,秦始皇听说后觉得是大吉的兆头,就将收集缴获的六国兵器,铸造了12个巨大的铜人,竖立在秦宫大门口。一些当代人写的著作里说,这12个“金人”中有10个被东汉末年的董卓销毁,铸造成铜钱,剩下的两个十六国时期被前秦天王苻坚销

  • 南朝混乱的金融市场:梁武帝曾发“缩水”五铢钱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南朝,金融,梁武帝,,五铢钱

    东西两晋这个一度“一统天下”的王朝,是中国帝王时代里,延续时间最长的“无钱时代”,尽管钱币始终在合法使用、流通,但王朝本身从未发行过一枚法定钱币。有钱的市场需求,无钱的正常供应,终究是非常不方便的一件事,正因如此,晋朝刚刚结束仅10年(刘宋文帝刘义隆元嘉七年,公元430年),定都在建康(南京)的刘宋

  • 汉朝货币介绍 汉朝时期五铢钱的流通及其特征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汉朝货币,汉朝,五铢钱

    导读:秦灭以后,刘邦建立了汉朝。汉承秦制,货币制度也一如其旧。所不同的是,汉初半两钱的实际重量开始变轻了,如汉文帝时半两钱只重四铢(二十四铢合一两)铸币的名称和重量,两者由相符到有差距,这是世界各国货币史上共同的现象。这一方面是统治阶级为了节省币材,另一方面也标志着货币地位的进一步确立。西汉初年,曾

  • 蜀国灭亡是因为剑阁道之战吗?剑阁地理位置有多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蜀国,剑阁道之战,剑阁

    东汉末年,三国鼎立,曹魏、蜀汉、东吴互相牵制,共存了约60年之久,直到263年,曹魏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加速了三国灭亡的进程。而魏灭蜀之战,也是三国史上非常有名的一场战役,又称“剑阁道之战”。“剑阁道之战”的称谓,来源于这场战役的地点——剑阁,作为通往蜀汉首都成都的主要通道,剑阁在这场战

  • 剑阁道之战的详细经过是怎样?最后谁赢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姜维,邓艾,钟会,刘禅,黄皓,剑阁道之战

    魏军伐蜀263年8月,十八万魏军分三路南下:西路军由邓艾所率的三万多人,出狄道向甘松、沓中直接进攻姜维;中路军由诸葛绪率三万多人马,自祁山向武街、阴平之桥头切断姜维后路;而东路军由钟会率主力十余万人,再分三路分别从斜谷、骆谷、子午谷进军汉中。刘禅闻讯后,忙命廖化增援姜维;派张翼和董厥到阳平关防守钟会

  • 剑阁道之战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和宦官黄皓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姜维,邓艾,钟会,刘禅,黄皓,剑阁道之战

    三国后期,魏、吴、蜀并立抗争的局面因三方力量的消长变化而渐趋崩溃。蜀汉自诸葛亮死后,蒋琬和费祎辅政,他们遵行诸葛亮的既定方针,团结内部,又不轻易用兵,曾一度使蜀汉维持着比较稳定的局面。247年至262年间,蜀汉经过将领姜维不断向魏发动战争,力量日渐消耗,加上后主刘禅宠信宦官黄皓,朝政日非。姜维曾对黄

  • 诸侯讨伐董卓之战真实情况是怎样的?最后赢了吗(董卓讨伐战)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董卓讨伐之战,诸侯,曹操,董卓讨伐战

    少帝昭宁元年,董卓占据洛阳以后,将何进、何苗等人的部队并入帐下,同时买通丁原部将吕布,杀死丁原,兼并了丁原的部众,于是兵势转盛(董卓进京之初只有步骑三千多人)。秋九月,董卓两次大会群臣,讨论废立之事,大儒卢植就公开反对,在蔡鬯等人的劝阻下,董卓才没有杀掉他,但卢植也因此遭到罢免。于是董卓最终废掉了少

  • 董卓讨伐战的详细经过?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董卓讨伐战,董卓,曹操,袁绍

    诸侯会盟初平元年(190年)正月,各地群雄起兵,打出讨董的旗号,当中包括:勃海太守袁绍、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当时袁绍与王匡屯兵河内,张杨亦率数千人投靠;张邈、刘岱、桥瑁、袁遗与鲍信屯兵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