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寒食节和寒衣节是什么关系?寒衣节和寒食节的区别

寒食节和寒衣节是什么关系?寒衣节和寒食节的区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400 更新时间:2024/1/13 19:10:14

每年农历十月初一是我国传统的寒衣节,北方地区多在这一天祭祖扫墓,凭吊已故亲人。那么这个为了先祖献寒衣的节日,与一字之差的寒食节有什么不同呢,就让老黄历为你介绍,寒食节寒衣节的区别。

寒食节的具体日期,古俗讲究在冬至节后的一百零五天。现在山西大部分地区是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寒食节。榆社县等少数地方是在清明节前两天过寒食节。垣曲县还讲究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前二天为小寒食。

关于寒食节的来历,据传是为缅怀晋国大夫介子推。当时,晋国公子重耳为逃避其父妃子郦姬的迫害而流亡国外,行至五鹿,在最困难的时候,随臣介子推“割股奉君”。

十九年后,重耳返回晋国做了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对于当年随他流亡不离不弃的功臣,晋文公当然重赏,但唯独忘了介子推。介子推认为自己顺应天命辅君复国,不愿再同那些邀功争赏之人同朝为伍,便携老母隐居到介休绵山。

晋文公听说此事后,羞愧莫及,便亲自来到绵山寻找介子推母子,但一无所获。文公无奈,听从旁人的计策,放火烧山,本来想逼介子推出来,但大火烧了整整三天三夜,仍不见介子推的身影。

直到大火熄灭后,人们才发现介子推母子已经被烧死,临死前紧紧抱着一棵烧焦了的大柳树。为了悼念介子推,晋文公下诏,把绵山改为“介山”,并在介子推忌日这一天,禁止生火,只能吃寒食,是为寒食节的由来。

寒衣节是十月初一,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新收时祭奠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古人们也在农历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寒衣节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

因为寒衣节正逢进入寒冬季节的第一天,为使先人在阴曹地府免挨受冻,人们不仅要为亡者烧纸钱,还要焚烧用五色纸做的衣服,为先人送去御寒的衣物,谓之“送寒衣”,后来有的地方不再烧寒衣,而是“烧包袱”,是把许多冥纸封在一个纸袋之中,写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应称呼,这就叫“包袱”。

早在周朝时,十月初一这天便会举行重要的祭祀活动,《礼记·月令》中描述了周代腊祭的情形:以猎物为祭品,天子在社坛上祭祀日月星辰众神,在门闾内祭祀五代祖先,同时慰劳农人,颁布新的作息制度。《诗经·豳风·七月》曾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说从九月开始天逐渐要冷了,人们该添置御寒的衣裳了,因此十月初一又俗称授衣节。

在唐朝天宝二年时,唐玄宗发布诏令:“自今以后,每至九月一日,荐衣于寝陵,贻范千载,庶展孝思。”这一诏令直接影响到民间拜墓送衣的习俗。由于十月方入冬,九月稍嫌早,这一习俗在代便推移到十月朔日。宋代十月朔的习俗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授衣、祭祀和开炉。

明代对寒衣节的详细记载:“十月一日,纸肆裁纸五色,作男女衣,长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缄,识其姓字辈行,如寄书然。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门,曰送寒衣。新丧,白纸为之,曰新鬼不敢衣彩也。送白衣者哭,女声十九,男声十一。”

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送寒衣》则描绘了清代寒衣节的情形:“十月朔……士民家祭祖扫墓,如中元仪。晚夕缄书冥楮,加以五色彩帛作成冠带衣履,于门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

更多文章

  • 寒衣节祭祖有哪些禁忌?寒衣节民间活动及注意事项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现代,中国,寒衣节

    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秋祭”,民众称为鬼头日。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新收时祭祀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故人们也在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今天江南的许多地区,还有十月初一

  • 汉族节日 汉族寒衣节与孟姜女的传说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族,汉族民俗节日,寒衣节,孟姜女

    山海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号称“天下第一关”,关旁有孟姜女庙,根据“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建造。相传,秦时江南松江府孟、姜两家,种葫芦而得女,取名孟姜女,配夫范杞良。后来,杞良被抓去修筑北疆长城,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寻到长城脚下,不想丈夫已死,被埋筑城墙里。孟姜女悲愤交加,向长城昼夜痛哭,终于感天动

  • “传说中的阿姆斯特朗炮竟真存在”,原型竟是这个!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阿姆斯特朗炮

    还记得在很多人口中的那门阿姆斯特朗回旋加速喷气式阿姆斯特朗炮吗?这个最早出自一部动漫中被虚构出来的产物,却被人们广为流传,其所为的原型被赋予上了诸如打开一个时代的决定性武器由于外形猥琐威力强大,甚至参加过星际战争,最后因为邪恶猥琐的外形

  • 阿姆斯特朗的起源与优势,历史上的阿姆斯特朗炮是什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阿姆斯特朗炮

    有种说法,英国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清王朝的大门,其中利炮其实指的是一种名为阿姆斯特朗炮(Armstrong Gun)的英国火炮。这种火炮也是近代中国购买和仿制最多的一类火炮,国内现在还留存着一些江南制造总局所造的阿姆斯特朗炮。一、 阿姆斯特朗的起源与优势阿姆斯特朗炮原产于英国,最初是一种后装线膛炮,其

  • 后膛炮是什么?阿姆斯特朗大炮八里桥打垮3万蒙古骑兵!(阿姆斯特朗炮)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阿姆斯特朗大炮,阿姆斯特朗炮

    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炮兵在欧洲国家列为军队正式的独立编制。1732年,法国皇家政令通过了瓦利埃尔炮兵体系,替代了先前法国陆军中繁杂炮兵体制,精简了各种繁杂弹药口径,加农炮与臼炮身管标准化,炮兵训练和战术体系化,此时欧洲炮兵的技战术水平远远超过了东方的中国。由于治金技术限制,18世纪的前膛火炮多以青

  • 神机营实被吹上天?明朝火器或只是个神话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神机营,明朝火器

    今天小编无意中看到了明朝当年的宣战书,顿时被其中的气势震撼了。想想明朝漫漫数百年,从未割地求和。“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气节实在是可歌可涕。明朝同样也是一个不缺乏创造力的朝代,明代统治者十分注重与西方的交流,时刻吸取先进技术。尤其在热武器方面,明代早已取得了很多突破。对比之下,后代的清朝“闭关锁

  • 第二次希土战争:希腊军队被赶出小亚细亚半岛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希土战争,希腊,土耳其

    第一次希土战争第一次希土战争是希腊和奥斯曼帝国为争夺克里特岛的所有权而进行的一场战争。发生在1897年的这场战争只持续了三十天就以希腊的失败而告终。第一次希土战争之后,奥斯曼帝国又重新拥有了克里特岛的管辖权。第一次希土战争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奥斯曼帝国的强大和希腊的失败,若不然,战争也不会在短暂的三十天

  • 为什么两次希土战争希腊都输了?第一次希土战争和第二次希土战争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希土战争,希腊,土耳其

    希土战争是发生在希腊和奥斯曼帝国(也就是现在的土耳其)之间的战争。在关于希土战争哪年爆发的问题上,大家意见不一,各执其词,各抒己见。其实,究其根本,希土战争哪年爆发这个问题是可以这样理解。它是由两次相隔数年的战争所组成的,分别是第一次希土战争和第二次希土战争。在相关的史料记载上,对希土战争哪年爆发的

  • 第二次希土战争什么时候爆发的?第二次希土战争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希土战争,希腊,土耳其

    希土战争(英文:Greek- Turkish War,希腊文: Ελληνικό-Τουρκικό πόλεμο,土耳其文: Türk-Yunan savaşı )1897年与1919~1922年期间希腊与土耳其之间发生的两次战争。第一次战争又称三十天战争。第二次战争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爆发。当时土耳

  • 历史上有几次希土战争?第一次希土战争发生于什么时候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希土战争,希腊,土耳其

    希土战争(英文:Greek- Turkish War,希腊文: Ελληνικό-Τουρκικό πόλεμο,土耳其文: Türk-Yunan savaşı )1897年与1919~1922年期间希腊与土耳其之间发生的两次战争。第一次战争又称三十天战争。第二次战争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爆发。当时土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