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时期霸主齐桓公两次葵丘会盟登上人生顶峰(葵丘之会)

春秋时期霸主齐桓公两次葵丘会盟登上人生顶峰(葵丘之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26 更新时间:2024/1/23 19:27:16

春秋战国时期,各种会盟结盟都层出不穷,而这也是一些大国用来增加自身威望的良好方式,齐桓公作为春秋时期的霸主自然也经历过很多次的会盟,这里小编就简单的为大家介绍一下那场让齐桓公登上人生顶峰的葵丘会盟。

葵丘会盟是齐桓公人生的重要转折点,这场会盟成就了齐桓公的霸业巅峰,而且在这之后的第六年,诸侯们学着这次会盟还举行了另一次会盟,可见这次葵丘会盟的影响之大。这一年对于齐桓公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一年齐桓公已经65岁了,可以说是已经到了人生的后期,虽然这次会盟成果斐然,但是过程却不是一帆风顺的。

根据《史记》记载,有两次葵丘之盟,夏季秋季各一次,在夏季葵丘之盟上齐桓公不顾年老体弱下拜周王室,得到了所有人的尊重,但是到了秋季的葵丘之盟的时候,齐桓公却变得非常的骄纵,在盟约签订支护还要封禅泰山,可见当时的齐桓公已经是志得意满,忘乎所以了。而这样的举动也招来了当时作为周王室使者的宰孔的不满,宰孔对于齐桓公这样骄纵的行为感到不爽就没等结束先回去了。在路上宰孔碰上了晋献公,当时晋国也算是大国,国力不弱,宰孔对着晋献公讲了很多齐桓公的坏话,说什么“好大喜功啊,人品不好啊,还说以后齐桓公可能会攻打晋国。”

于是晋献公就回去了,回去之后国内大乱,刚刚会盟结束的齐桓公立马带兵介入晋国内乱,这也为之后齐晋之间的争斗埋下了伏笔。可以说两次葵丘会盟都是有惊无险,最后成就了齐桓公的霸业。

齐桓公称霸的标志是什么

齐桓公在春秋时期最早称霸大家都很清楚,齐桓公为何能够称霸很多人也都能够说出几条理由来,那么齐桓公称霸有着什么样的标志呢?什么事件的发生正式确立了齐桓公的春秋霸主地位呢?

一般来说,现在认为葵丘之盟是齐桓公正式成为霸主的重要事件。当时周惠王希望废掉自己的太子,转而立他的爱妃生的小儿子丰子带为太子,这件事引起了很大的轰动,齐桓公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为了保住太子的地位,就以诸侯需要拜见太子为由,召集了很多诸侯一起会盟,太子郑当时也在那儿和诸侯们会面了。当时周惠王不能抵抗齐桓公,就偷偷的让人劝告郑国不要结盟,郑国听从了周惠王的话,就不来结盟。

齐桓公觉得郑国这样的举动是对于自己威严的一种冒犯,于是就起兵攻打郑国,迫使郑国也参与到辅助太子的盟约当中来。之后周惠王去世,太子郑被扶上了王位,是为周襄王。周襄王对于齐桓公当年的帮助非常满意,就派人送了很多礼物给他,齐桓公借着这次机会就召集了很多诸侯一起招待周襄王的使者。趁此机会和诸国签订盟约,史称葵丘之盟。

在这次会盟之中,诸侯达成了共识,签订了一份合约,大致内容如下:不准祸水东引,不准因为别国饥荒就刻意不卖粮食,不准随意更换太子,妇女不能参政等等,这些内容是诸侯们达成共识之后定下的,而作为代表宣读盟约的齐桓公也从此踏上了巅峰,成为了当世霸主。

齐桓公逐白鹿发生什么故事

一般来说,小说电视剧里面的主人公就能够经常碰到老爷爷来指点他们,齐桓公也就像是主角一样,经常在外面碰上老人家,比如他追一只鹿遇到一个“愚公”的老人指点了他应该整顿吏治,这次出去又是追一只鹿,又碰着了一个老人。

话说这一天齐桓公趁着天气好出去打猎,遇上一只白鹿,就一直追着去,追到了麦丘,看到了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家,齐桓公看到老人家就问:“老人家多大了啊?”那人回答说:“83了。”在那个时代83岁很长寿了,于是齐桓公感叹道真长寿啊。于是就和老人家坐下来喝喝酒什么的,喝着喝着,齐桓公说:“老人家您祝福我一下吧。”于是老人家用自己的方式祝福齐桓公,第一句是“让我的国君更加长寿,金银都不足为贵,只有百姓更加珍贵。”齐桓公听了觉得说的很有道理就让老人话再说一句。

老人家接着说:“让我的国君能够好学且不耻下问,手下都是贤者能臣。”齐桓公觉得这个老人家肯定是来指点自己的就说再来一句,于是老人家又说了:“希望百姓能够不得罪君王,君王也不得罪百姓。”齐桓公觉得这句话说得不如前两句有水平,就请老人家换一句,但是老人家哭着说:“这句话比前两句更加重要呢。百姓得罪了君王,还有为他开脱的,君王得罪了百姓现在都没有为他们辩解的啊。”听到老人家这么情真意切的话,齐桓公觉得自己能够碰上这么一个智者,真是天大的福气,于是举荐他为官,而齐桓公能够称霸天下,不只是因为管仲,也是因为这次的遭遇啊。

更多文章

  • 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为何被活活饿死?(葵丘之会)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齐桓公,葵丘之会

    齐桓公是春秋时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吕氏,名“小白”。公元前698年,齐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公元前681年,齐桓公在齐国北杏(今山东聊城东)召集宋、陈、蔡、邾等诸侯会盟,是历史上第一个代替周天子充当盟主的诸侯,是春秋五霸之首。但是,您一定想不到堂堂

  • 齐桓公两次葵丘会盟介绍 齐桓公饮酒醉出了什么丑事(葵丘之会)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葵丘会盟,齐桓公饮酒,葵丘之会

    春秋战国时期,各种会盟结盟都层出不穷,而这也是一些大国用来增加自身威望的良好方式,齐桓公作为春秋时期的霸主自然也经历过很多次的会盟,这里小编就简单的为大家介绍一下那场让齐桓公登上人生顶峰的葵丘会盟。葵丘会盟是齐桓公人生的重要转折点,这场会盟成就了齐桓公的霸业巅峰,而且在这之后的第六年,诸侯们学着这次

  • 三国时期的吴国解烦兵真的存在吗?孙吴第一精锐部队解烦兵相关历史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三国,解烦兵,吴国

    解烦兵,又做“解烦卫”,由解烦营负责管理,是三国东吴一支直接隶属中央的精锐部队。公元221年(蜀章武元年),蜀主刘备从白帝东征吴国,孙吴方面由于兵力短缺,组建了一支新的精锐部队,番号“解烦”,寓意“战无不胜,能解困危”,其最初意在解刘备东征之烦。在小说《三国谍影》中曾多次出现。公元221年,蜀先主刘

  • 公孙瓒手握解烦兵 战场上勇猛酒桌上放纵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公孙瓒,解烦兵

    有人说同窗之谊是人际关系中最为牢固的一种。大家知根知底,即便多年未见,相逢时仍是一片欢笑,毫无其他关系中的诸多顾忌和造作。有人事业有成,大都也会拉无条件的拉同学一把。这样的例子古今中外举不胜举。网络配图汉末三国时期,草根刘备之所以能崛起,与当年落魄时投靠同窗公孙瓒有着密切的联系。正是公孙瓒给了刘备一

  • 黄池之会简介,历史上的黄池之会是什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黄池之会

    吴国服越国后,成为东南无与匹敌的强国,遂北上中原与诸国争霸。夫差趁齐景公新死,伐齐,在艾陵打败齐军。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率军沿水路北上,会晋定公于黄池(今河南封丘路南),欲争中原霸主之位。”。《东周列国志》记载晋提出吴先歃的明确条件:吴必须去王号,称公。于是夫差去王号改称“吴公”,主盟黄池大会。

  • 吴王夫差和西施的爱情:吴王夫差失败得原因(黄池之会)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夫差,黄池之会

    吴王夫差,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人物。他是姬姓,大家应该都熟悉,就是西周王室的后裔。因为是吴氏,继承了祖宗的产业,也就成了吴王了。他生活在春秋的时候,也是末期了,阴差阳错下就成了亡国之君。本来不该的,但是命运造化弄人。吴国在他的手中强大,也在他手中灭国了。他的父亲叫做阖闾,大家应该也熟悉的,毕竟五霸之一嘛

  • 春秋末期的黄池之会,标志着吴国霸业的终结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黄池之会

    《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指国家的公祭仪式,"戎"是国家的军事行动。检阅自己的武装力量目的在于誓师(比如二战期间苏德战争时,苏联检阅检阅后,部队就直接开往前线)和示威(我们的隔壁邻居深谙此道)我国古代有几次比较有名的检阅:盟津誓师(武王伐纣),践土之盟(晋楚争霸)和黄池耀武(吴晋争

  • 吴王夫差打败越王勾践后,为什么还要选择放过他呢(黄池之会)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战国,夫差,勾践,,黄池之会

    夫差心慈手软,主要是因为吴国实力不足以保证灭亡越国,他也并没有贪财好色、得意忘形这些性格弱点。公元前 494 年,为父报仇的吴王夫差,在夫椒(今江苏省境内太湖一带)打败越王勾践,挥师攻占了越国。▍春秋时期地图,吴国与越国位于中原诸夏的东南方向(图中右下方)出乎人们意料的是,在提倡甚至赞许血亲复仇的春

  • 春秋战国时期吴国贪以误国的一根“歪梁”:伯嚭(黄池之会)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伯嚭,春秋战国,吴国,误国,黄池之会

    导读:贪以死贿,以身殉贪者的恶报至多一死;但贪以误国的恶果,却是某些身居高位的贪墨者百死而不能抵偿的。春秋末年,吴越争霸,为吴国最终灭亡埋下祸根的,正是伯嚭这样一个巨贪。其所谓巨贪,并不因所贪货贿为巨,而在于其身为吴国太宰的权重一时,以及由此给其贪贿后果带来的可怕的放大效应。以官为称的习惯看来自古就

  • 西班牙抵御外敌收复失地运动的意义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收复失地运动

    西班牙是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一个国家。在正式统一之前,一直被外来民族侵入和占领。西班牙最初是罗马帝国的殖民地,罗马帝国灭亡后中世纪之初,西班牙又被阿拉伯人占领。为抵抗外敌入侵,西班牙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西班牙收复失地运动整整持续了七百多年,才取得最终的胜利。收复失地运动画像西班牙收复失地运动的经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