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战国时期吴国贪以误国的一根“歪梁”:伯嚭(黄池之会)

春秋战国时期吴国贪以误国的一根“歪梁”:伯嚭(黄池之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326 更新时间:2023/12/6 6:48:40

导读:贪以死贿,以身殉贪者的恶报至多一死;但贪以误国的恶果,却是某些身居高位的贪墨者百死而不能抵偿的。春秋末年,吴越争霸,为吴国最终灭亡埋下祸根的,正是伯嚭这样一个巨贪。其所谓巨贪,并不因所贪货贿为巨,而在于其身为吴国太宰的权重一时,以及由此给其贪贿后果带来的可怕的放大效应。以官为称的习惯看来自古就有,伯嚭见于史书多为“太宰嚭”。东汉袁康、吴平《越绝书》记伯嚭身世:“太宰者,官号;嚭者,名也。伯州之孙。伯州为楚臣,以过诛,嚭以困奔于吴,是时吴王阖闾伐楚,悉召楚仇而近之。” 可见一开始,他只是个被敌国利用的流亡贵族。

春秋末年,这种“政治避难”的情况并不鲜见。在伯嚭之前,以类似原因由楚国逃到吴国的,还有著名的武将伍子胥,他的父兄也是在楚国被平王所冤杀。同为“楚仇”,但两人心术不同,忠奸有别:“嚭为人览闻辩见,目达耳通,诸事无所不知。……阖庐用之伐楚,令子胥、孙武与嚭将师入郢,有大功。还,吴王以嚭为太宰,位高权盛,专邦之枋。”伍子胥、孙武都是史上卓越兵家,攻楚大捷,直捣郢都,居功至伟,没想到最终获益升官进爵的,却是有着“览闻辩见”之口才的伯嚭,并且位极人臣,专擅一国权柄。巧言令色鲜于仁,果然:“未久,阖闾卒,嚭见夫差内无柱石之坚,外无断割之势,谀心自纳,操独断之利,夫差终以从焉,而忠臣龠口,不得一言。”阖闾伐越在姑苏战死后,伯嚭益得专权之利,竟能玩弄新主于股掌。

按司马迁的说法,夫差继位伊始的表现倒还没那么糟:《史记·吴太伯世家》载,“王夫差元年……习战射,常以报越为志。二年,吴王悉精兵以伐越,败之夫椒,报姑苏也。”由此也可见,吴国的忠臣良将们尽管口才不佳,也还是很有战斗力的。勾践被困会稽山,派大夫文种前往求和,以让出国家、献出妻室宝物、向吴国俯首称臣等为缓兵之计,被伍子胥当场揭穿。“伍子胥谏曰:‘……今不灭,后必悔之。’”

文种碰壁而回,勾践几近崩溃。《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说:“勾践欲杀妻子,燔宝器,触战以死。种止勾践曰:‘夫吴太宰嚭贪,可诱以利,请间行言之。’于是勾践以美女宝器令种间献吴太宰嚭。嚭受,乃见大夫种于吴王。”越大夫文种不愧一代名臣,如此“慧眼识贪”,又好个“可诱以利”!伯嚭也看出文种是个“明白人”,二人一起找到“老大”,一番花言巧语,吴王“卒赦越,罢兵而归”。

因贪误国的吴国太宰伯嚭

吴国破楚服越称雄一时,找上门求伯嚭办事的自然也多。伯嚭之贪,左丘明也有证词:《左传·哀公十二年》记载,卫国因故得罪了吴国,卫出公被吴兵困于行馆,子贡受人之托带了五匹锦去走伯嚭的门路,“大宰嚭说(悦),乃舍卫侯。”而《左传·哀公二十四年》亦载:鲁国权臣季孙试图阻挠哀公娶越公子之女,情急之下派使者行贿伯嚭,“使因大宰嚭而纳赂焉,乃止。”看来,这个伯嚭,还颇有几分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信誉。

伯嚭接受越国重贿后,先是救越国于危难,其后又多次不遗余力为越国帮忙。汉赵晔著《吴越春秋》对此记述甚丰,归纳有三:一是越王勾践战败被羁吴国期间,伯嚭不断说服吴王,终于释放勾践回国;二是勾践返回越国卧薪偿胆期间,吴王夫差在伯嚭蛊惑下,置伍子胥绝越除患的谏言于不顾,还将以矛头指向齐国,连年伐齐耗尽吴国的国力,越国却得以休养生息;三是妖言惑主陷害忠良,误导吴王枉杀伍子胥,吴国失去明鉴和栋梁。

伍子胥被枉杀,正是因多次谏阻夫差伐齐而祸起,而伯嚭的离间亦作用甚大。《史记·伍子胥列传》载,当初伍子胥谏言无效被命出使齐国,曾将其子寄养在朋友鲍牧家。伯嚭据此在吴王面前大做文章:“嚭使人微伺之,其使于齐也,乃属其子于齐之鲍氏。夫为人臣,内不得意,外倚诸侯,自以为先王之谋臣,今不见用,常鞅鞅怨望。愿王早图之。”一句话:伍子胥就是个仕途无望,随时准备叛逃国外的“裸官”!“吴王曰:微子之言,吾亦疑之。乃使使赐伍子胥属镂之剑,曰:子以此死。”伍子胥含冤而死,伯嚭也终有恶报:看到大厦将倾的吴国只剩下伯嚭这样的歪梁支撑,“……越王勾践遂灭吴,杀王夫差;而诛太宰嚭,以不忠於其君,而外受重赂,与己比周也。”正义,竟被敌人申张了。

吴王夫差国破身亡,关于其身后事,《吴越春秋》所述耐人寻味:“越王乃葬吴王以礼于秦余杭山卑犹 。越王使军士集于我戎之功,人一隰土以葬之 。宰嚭亦葬卑犹之旁 。”勾践的意图很明显:让这昏君奸臣的一对永久相伴吧。至于伯嚭当初所受越国之贿,查《国语·越语》:“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曰: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 于此,吴王夫差也是毫不逊色,《吴越春秋》记勾践十二年:“越王谓大夫种曰:孤闻吴王淫而好色,惑乱沉湎,不领政事,因此而谋,可乎? 种曰:可破 。夫吴王淫而好色,宰嚭佞以曳心,往献美女,其必受之 。惟王选择美女二人而进之 。越王曰:善 。乃使相者国中得苎萝山鬻薪之女,曰西施、郑旦 。饰以罗毂,教以容步,习于土城,临于都巷 。三年学服而献于吴 。”这就是如今家喻户晓的西施故事的源头。不论其史料可信度如何,“上梁不正下梁歪”的道理却是永存的。

更多文章

  • 西班牙抵御外敌收复失地运动的意义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收复失地运动

    西班牙是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一个国家。在正式统一之前,一直被外来民族侵入和占领。西班牙最初是罗马帝国的殖民地,罗马帝国灭亡后中世纪之初,西班牙又被阿拉伯人占领。为抵抗外敌入侵,西班牙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西班牙收复失地运动整整持续了七百多年,才取得最终的胜利。收复失地运动画像西班牙收复失地运动的经过是

  • 收复失地运动:旧欧洲与新大陆的第一次碰撞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收复失地运动

    西班牙是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一个国家。在正式统一之前,一直被外来民族侵入和占领。西班牙最初是罗马帝国的殖民地,罗马帝国灭亡后中世纪之初,西班牙又被阿拉伯人占领。为抵抗外敌入侵,西班牙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西班牙收复失地运动整整持续了七百多年,才取得最终的胜利。收复失地运动画像西班牙收复失地运动的经过是

  • 收复失地运动:西哥德王国的统治终于被终结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收复失地运动

    西班牙是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一个国家。在正式统一之前,一直被外来民族侵入和占领。西班牙最初是罗马帝国的殖民地,罗马帝国灭亡后中世纪之初,西班牙又被阿拉伯人占领。为抵抗外敌入侵,西班牙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西班牙收复失地运动整整持续了七百多年,才取得最终的胜利。收复失地运动画像西班牙收复失地运动的经过是

  • 西班牙收复失地运动:开启近代欧洲的海外扩张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西班牙,收复失地,海外扩张,,收复失地运动

    西班牙在收复失地运动中所获得的经验使其有能力征服和管理新大陆,对其基督教化和欧洲化。无论是好还是坏,收复失地运动标志旧欧洲与新大陆的第一次碰面,从而改变了15 至16 世纪的世界面貌。这场战争(格拉纳达战争)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教会取代王室成为战争主导和战争经费的主要资助来源,职业军人亦参与其中,参战

  • 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查理·马特的生平事迹简介(普瓦提埃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查理·马特,法克兰,普瓦提埃战役

    查理·马特(Charles Martel,Charles "the Hammer"铁锤查理,德语:Karl Martell)(688年8月23日-741年10月23日),法兰克王国宫相,任职时也是法兰克王国实权的掌握者。他出生于埃斯塔勒(位于现在比利时的列日附近),是丕平二世的私生子,丕平三世的父亲

  • 普瓦提埃战役的过程 普瓦提埃战役的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普瓦提埃战役

    发生在公元七百三十二年的普瓦拉提战役是阿拉伯与法兰克两个王国之间的一次战役,最终以法兰克王国的最终胜利而结束。此次战役在整个西方文明历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它被称作是“决定西方文明命运之战”。下面是普拉提埃战役简介。普瓦提埃战役画像公元七世纪的阿拉伯正是伊斯兰教兴起之时,阿拉伯民族在伊斯兰宗教的

  • 解密:阿拉伯帝国是如何同中土进行交流的?(普瓦提埃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阿拉伯帝国,阿拉伯,伊斯兰国家,,普瓦提埃战役

    据说,穆罕默德曾经告诫他的弟子们说:“知识即使远在中国,亦当往求之。”据《旧唐书·西域传》记载,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阿拉伯帝国第三任正统哈里发奥斯曼派遣使节抵达长安与唐朝通好,唐高宗即为穆斯林使节赦建清真寺。此后双方来往频繁。在中国史书的记载中,大食使节来访次数达37次。751年,阿拉伯帝国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战役盘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战役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敦刻尔克大撤退,阿拉曼战役,冲绳岛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

    主要战役波兰战役波兰战役,也称为波德战争或德波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区的起点,亦是世界战争史中一场著名的“闪电战”。波兰称为“1939年保卫战”或“1939年九月战役”,而德意志第三帝国称其为“波兰战役”,作战代号为“白色方案”。波兰战役是德意志第三帝国、捷克斯洛伐克与苏联军队于1939年9月

  • 第二次世界大战起因是什么 第二次世界大战起因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第二次世界大战,九一八事变,第一次世界大战,广田弘,希特勒

    战争起因经济危机1929年10月,美国华尔街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市崩盘,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华尔街证券交易所出现抛售股票的狂潮,收盘时转手的股票达到1300万股,创历史最高纪录。随之而来的是股票市场的崩溃和银行的挤兑风潮,使美国经济陷入绝境,资本主义发展史

  • 第二次世界大战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希特勒,张伯伦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亦可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和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等仆从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