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践土之盟的历史背景和事件经过,践土之盟简介

践土之盟的历史背景和事件经过,践土之盟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108 更新时间:2024/2/4 2:13:58

周襄王命令王室大臣尹氏、王子虎和内使叔兴父策命晋文公为“侯伯”,还赏赐给晋文公许多东西,其中有“大辂”、“戎辂”两种车辆及车辆上的服装和配备、红色的漆弓一件和一百个红色箭镞、一千个黑色箭镞。

此外,周襄王还赏赐称为“虎贲”的勇士三百人给晋文公。周襄王给晋文公的命辞是“敬服王命,以绥四国,纠逖王慝”,意味让晋文公恭敬地服从天子的命令,以安抚四方诸侯,并惩治不忠于王室的邪恶之人。

对于周天子的恩宠,文公辞谢三次,然后才接受命令,并且说道:

“重耳谨再拜叩头,接受和宣扬天子的赐命!”晋文公三次之朝觐周襄王表示尊敬。城濮之役后,晋文公的这些措施,换得了周王室对他的支持,他的霸主地位由此而得已确立。

过程

公元前632年夏,晋文公在践土大会诸侯,一跃而为春秋时代的第二位霸主。

五月丁未日,周襄王应晋文公之邀,移驾践土。晋文公遵照周礼,将战俘和战利品献给周王,包括一千名步兵、一百乘披甲的驷马战车、兵器盔甲数十车。周王大喜,设享礼用甜酒招待文公,命王室卿士尹氏、王子虎和内史叔兴父劝酒助兴。命晋文公为诸侯之长,并用策简记载了这一命令。

同时,赏赐文公祭祀用的大辂车、礼服及物品,作战用的戎辂车,红色弓一副,红sè箭一百支,黑sè弓十副,黑色箭一千支,黑黍酿造的香酒一坛,玉器及三百名勇士。周王作了《晋文侯令》说:“希望晋侯恭敬地服从天子的命令,安定四方诸侯,惩治邪恶。使周王世代继承祖业,永葆王位。”晋文公再三辞谢,才接受了策简及馈赠。

五月癸亥日,王子虎代表周王,在王宫的庭院与诸侯盟誓,宣布盟约:“共同辅佐周王,不得互相伤害!胆敢违背盟约,神灵自会诛杀!摧毁他的军队,不能享受国家,直到他的玄孙、无论老少,违背此盟,都会受到丧师亡国的惩罚。”

卫成公胆怯,派摄政大夫元咺护送弟弟叔武前来接受盟约。

“践土之盟”与齐桓公的“葵丘之盟”正好相距二十年,这是标志着第二位新霸主产生的又一次盛会,晋文公由此称霸。

六月,晋文公摈弃前嫌,恢复了卫成公的君位。

卫成公外逃时,有人诬陷元咺想要扶立成公的弟弟叔武为君,卫成公信以为真,便杀了跟随他逃亡的元咺之子元角。复位以后,又杀了忠心守国的弟弟叔武。元咺逃奔晋国避祸,国人哗然。

此时,晋文公正在庆贺胜利,大赏功臣,卫大夫元咺却跑来哭哭啼啼,倾诉冤情。文公本来就对卫成公不满,听了元咺的诉说,大为恼火,遂安排元咺暂时住下,准备严惩卫成公。

赏赐功臣的事情仍在继续,狐偃获头功,先轸次之。

有人进谏说:“先轸应为头功,假如没有他的谋略,城濮会战就不能取胜。”文公解释说:“城濮之役,先轸为我出谋划策,狐偃劝谏我坚定信心,仗义兴师。我采纳先珍的计谋取胜,但计谋只能利用一时,狐偃的话却可以成就千秋万代的功业。”晋国人心中不服,认为文公偏心自己的舅父。

是年冬天,晋文公召集秦、齐、鲁、宋、蔡、陈、莒、邾等国诸侯,在温地会见,商议讨伐不驯服的国家。

卫成公与大夫元咺在会上进行辩讼。元咺指控卫成公陷害大夫,滥杀无辜,卫成公因无可否认而败诉。晋文公行使霸主的职权,处死卫成公的答辩人士荣,砍了代理人针庄子的脚,以此代替卫君受刑。

并当场拘捕了卫成公,派军士押送京师,投进周王的大牢。晋文公认为卫成公的诉讼人甯武子忠诚,无罪赦免。于是元咺返回卫国,扶立公子瑕继位。

这次盟会,晋文公以巡狩为名,邀请周襄王来温地会见诸侯。后来孔子看到这段记载时说:“诸侯无权召唤天子,《春秋》说周王巡狩河阳,是故意隐讳此事。”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周天子的地位,已经衰落到听任霸主摆布的程度。

不久,因许国投靠楚国,晋文公率领诸侯联军围攻许国。

进军途中,晋文公病了。曹君身边的小臣侯獳贿赂占筮的官吏,让他故意对晋侯说:“我替君主分析一下病因。从前齐桓公会盟诸侯,关爱同姓之国,扶助异姓之国,您现在反而要消灭同姓国家。许、曹两国和晋国都是姬姓,消灭他们不合乎礼。您曾经答应曹、卫一起复国,如今却只恢复了卫国,这就是失信。

相同的罪过,惩罚却不同,这不符合刑法。礼,用以行义;信,用以守礼;刑,用以正邪。现在这三样东西都被抛弃了,您应该明白患病的原因了吧?”晋文公信以为真,觉得上筮官说得很有道理,就释放了曹君,并恢复了他的封地。于是,曹君便在许国参加了诸侯之盟。

公元前631年,晋文公谋划伐郑。派狐偃与周王室的王子虎、宋国的公孙固、齐国的国归父、陈国的辕涛涂、秦国的小子憖,在翟泉会面,重温践土之盟,商议攻打郑国。

次年春,晋军先攻入郑国,试探其实力。九月,秦、晋两国合力围攻郑国,晋军驻扎函陵,秦军驻扎汜南。晋国人给郑伯传话说:“郑大夫叔瞻背离周王,亲近楚国,请把他把交出来示众!”叔瞻听到这个消息后就自杀了。郑国把叔瞻的尸首献给晋国,晋国人又说:“郑伯帮助楚国侵扰中原,一定要捉住郑伯才算了事。”于是,便包围了郑国都城。

郑国危在旦夕,郑大夫佚之狐向郑伯进谏说:“君主不可等死啊!烛之武多谋善辩,何不派他去游说秦君?也许还会有救。”于是,郑伯派烛之武去拜会秦穆公。烛之武却推辞说:“微臣年轻时,尚且被人蔑视,如今老迈昏庸,岂敢承担此等大事?臣无能为力,请主公另选高明吧!”郑伯说:“国家有难,匹夫有责。

寡人未能及早重用先生,还望见谅,这全是寡人的过错。可是郑国一旦灭亡,老先生将会是什么感受啊?”烛之武也只是发发牢骚而已,最终还是答应郑伯前去拜会秦穆公。

秦、晋兵临城下,郑都四门皆被封锁,烛之武无法出城,只好等到深夜,让守城的士兵把他用绳索从城头吊下。烛之武出城后,东躲西藏,一直等到天亮,才偷偷溜进秦君大营,对秦穆公说:“秦、晋大军围攻郑国,外臣很清楚,这次难逃厄运,郑国肯定要灭亡了。但是君主想到没有,郑国灭亡,只能使晋国越来越强,却不能给秦国带来任何好处。”

“为什么不能?”秦穆公问。

“秦国据守关内,郑国远在中原,君主焉能越过别的国家,将敝邑揽入秦国之境?君主一定知道,这是很难做到的。相反,晋侯却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到,因为晋、郑仅一河之隔。所以说,这场战争只对晋国有利。晋国的实力增强,等于削弱了秦国。一旦占领敝邑,晋侯的野心还会膨胀,谁敢保证他不会向秦国下手呢?如果不损害秦国,他向哪里扩展地盘?君主为什么不能放弃对郑国的围攻,保留一个东路的朋友呢?”

秦穆公拍了拍脑门,有如大梦初醒之感。他十分感激烛之武,赏酒款待,对老先生大加赞赏。当即决定,私下与郑国订立盟约,命杞子、逢孙、杨孙留在郑国协助戍守,大军撤回。

晋国发现秦军不战而退,十分恼火。狐偃请求追击,晋文公认为不妥,说:“如果没有秦国的援助,就没有寡人的今天。依赖了别人,反过来又伤害人家,这是不仁。过河拆桥的事情,我做不出来。咱们也撤兵吧!”于是晋军也解除了对郑国的包围,班师回国。

由于狄人不断侵扰中原,晋文公在三军之外,又组建了三个步兵军,专门对付狄人。分别由荀林父、屠击、先蔑带领。后又增加为五军,由赵衰领新上军,胥婴领新下军。重拳打击进犯的狄人,北方的狄患才得以缓解。

楚国见晋国日益强盛,不得不向晋国寻求和解,派大夫斗章前往晋国访问,晋国也派阳处父回访,晋、楚关系开始改善。郑国为了取悦晋国,将逃亡晋国的公子兰立为太子,晋、郑矛盾也得以缓和。

卫成公羁押在洛邑,始终是晋文公的一块心病。公元前630年夏天,晋文公派医衍去牢里探视,想让他设法毒死卫成公。卫国人甯俞贿赂医衍,求他手下留情。医衍得了好处,便减少了毒药的分量,结果卫成公没死了。鲁僖公受人之托,替卫成公求情,向周王和晋文公行贿,送给每人十対美玉。周王首先答应了。等到秋天,晋文公才释放了卫成公。卫成公出狱后,用重金买通卫大夫周歂、冶堇,并给他们许愿说:“假如能帮助我复位,就赐你们为卿。”周、冶二人便设计谋杀了元咺和公子瑕,卫成公回国复位。

秦、晋两国因伐郑夭折,关系逐渐疏远。

公元前628年冬天,晋文公去世,儿子驩继位,是为晋襄公

晋襄公继承文公的霸业,公开与秦国抗衡,秦、晋关系再度恶化。不久,秦军远袭郑国,在肴山(今河南陕县东)遭遇晋军伏击,全军覆没。

——这就是著名的“肴之战”

标签: 践土之盟

更多文章

  • 践土之盟的影响,晋文公由此称霸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践土之盟

    城濮之战影响深远,各方势力在这次战争及战后进行了角逐。导致了这场投入人员不多,作战时间不长的普通战争,成为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一场战争。先说晋国,霸权建立。晋军歇兵三天,吃楚军留下来的粮食,到四月初八方才返回。四月二十九日到达衡雍,在践土建造了一座周天子的行宫,准备践土之盟。由于败退的楚军退回原有之桐

  • 晋文公的称霸原因:晋文公如何成为春秋五霸?(践土之盟)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晋文公,春秋五霸,国家,,践土之盟

    晋文公重耳是春秋五霸之一,他使晋国成为霸主,是经历了一番艰难曲折的历程的,开始,他受到父亲的宠妃骊姬的陷害,被迫逃出晋国,在许多国家流浪,经历了19年的磨难,增长了见识,积累了经验,开阔了眼界,更重要的是磨炼了他的性格。公元前636年,由于晋国发生内乱,没有了国君,重耳结束了在外国流亡的生活,在秦国

  • 晋文公简介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五霸之晋文公生平(践土之盟)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晋文公,春秋战国,春秋五霸,践土之盟

    晋文公简介:晋文公,晋朝国君,生卒与公元前671年—公元前628年父亲是晋献公,姓姬,名重耳。初为公子,谦而好学,善交贤能智士。因受迫害而离开晋国,游历诸侯。漂泊19年后终复国,杀怀公而立。作三军六卿,勤王事于洛邑、败楚师于城濮,盟诸侯于践土,开创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文治武功,昭明后世,显达千秋,与

  • 周襄王姬郑简介 平定子带之乱册封霸主的周襄王(践土之盟)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周襄王,周朝皇帝,践土之盟

    周襄王姬郑,周惠王死后,姬郑继承了王位,是为周襄王。帝王档案姓名:姬郑性别:男民族:华夏族生卒年:公元前?年~公元前619年在位时间:33年最大成就:册封霸主最大错误:没有提防隗王后,使其向子带提供情报最大妥协:听从晋文公的要求,参加践土会盟最大武功:平定子带之乱帝王故事:子带之乱与晋国称霸周惠王死

  • 突尼斯会战:盟军在北非的胜利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突尼斯会战,二战

    1942年7月,英美首脑决定实施进攻北非的“火炬”行动计划,并任命艾森豪威尔将军为“火炬”行动的盟国远征军总司令。9月下旬,美英两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在伦敦确定了实施“火炬”作战计划的细节,决定两国军队于11月8日在法属北非的阿尔及尔、奥兰和卡萨布兰卡实施登陆,占领沿海主要港口,然后由阿尔及尔登陆部队向

  • 突尼斯会战的详细战斗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突尼斯会战,二战

    1942年7月,英美首脑决定实施进攻北非的“火炬”行动计划,并任命艾森豪威尔将军为“火炬”行动的盟国远征军总司令。9月下旬,美英两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在伦敦确定了实施“火炬”作战计划的细节,决定两国军队于11月8日在法属北非的阿尔及尔、奥兰和卡萨布兰卡实施登陆,占领沿海主要港口,然后由阿尔及尔登陆部队向

  • 突尼斯会战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突尼斯会战,二战

    1942年7月,英美首脑决定实施进攻北非的“火炬”行动计划,并任命艾森豪威尔将军为“火炬”行动的盟国远征军总司令。9月下旬,美英两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在伦敦确定了实施“火炬”作战计划的细节,决定两国军队于11月8日在法属北非的阿尔及尔、奥兰和卡萨布兰卡实施登陆,占领沿海主要港口,然后由阿尔及尔登陆部队向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启了英国日不落帝国的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革命

    根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领导人的记载人们可以得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领导人是奥利弗·克伦威尔。克伦威尔1599年4月25日出生,曾经在英国剑桥大学上过学,是当时资产阶级新贵族的典型代表。克伦威尔画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领导人克伦威尔的介绍中提到克伦威尔曾经参加了《大抗议书》的书写,而且克伦威尔本人主张反对封建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背景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史料中关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记载中指出,在17世纪中期的时候,英国已经有了许多的殖民地,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海上强国,随着英国航海业不断地发展,英国的贸易越来越发达,英国人民变得越来越富有。当时英国国内的工场手工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同时也催动了英国资产阶级的迅速发展,新贵族的势力也不断的扩大,随着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新航路开辟引发的经济动荡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新航路,经济,

    在17世纪的欧洲,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价格革命”。价格革命促进了欧洲国家阶级关系的变化。在价格革命的影响下,受到严重损害的有两部分人。一部分是按传统方式收取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地主,他们的实际收入因货币贬值而减少,渐渐陷于贫困和破产的困境;另一部分人是城乡的雇佣工人,由于他们处于被雇用的地位,而国家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