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英国内战是什么时候爆发的?英国内战的历史背景

英国内战是什么时候爆发的?英国内战的历史背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502 更新时间:2023/12/29 14:33:55

英国内战(英语:English Civil

War),是1642年至1651年在英国议会派与保皇派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武装冲突及政治斗争;英国辉格党称之为清教徒革命(英语:Puritan

Revolution)。

此事件对英国和整个欧洲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由此将革命开始的1640年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内战背景

英国是欧洲资本主义摇篮之一。

与欧洲其他国家相比,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显著特点是:农业中资本主义因素发展比较早,农村与市场的联系比较密切。

13~14世纪,英国农村成为尼德兰南部的佛兰德和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呢绒业的羊供给者。15世纪末16世纪初,羊毛的价格进一步上涨,更加刺激了养羊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贵族将农田改为牧场饲养羊群,以谋取更多的利润。

圈地运动

早在13世纪就已开始的圈地运动英国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东南部地区迅速展开。

这一方面因为羊毛价格上涨,圈占土地饲养羊群更为有利可图;另一方面,新大陆发现后,大量金银从美洲流入欧洲,引起"价格革命",即货币贬值,物价上涨。那些收取固定货币地租的贵族,因货币贬值而收入相对减少。而那些采取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场的人,收入却日益增加,经济地位不断提高。

圈地运动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后果:第一,它加速了英国的封建农业资本主义农业的转变。随着圈地运动的发展,英国农村中出现了许多资本主义农场;第二,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一无所有的无产者,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市场;第三,农村中出现了一批与资本主义市场有密切联系的新贵族,新贵族与资产阶级有共同的利益,后来成为革命中的领导力量。

重大变化

到17世纪初,英国农村的社会经济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封建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已经瓦解,农业越来越密切地与市场联系在一起;封建的土地经营已逐步转化为资本主义经营;从封建贵族地主中分化出一个与资本主义有密切联系的新贵族,他们在大规模的土地转手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土地和财富,成为英国社会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工商业发展

在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工商业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除了原有的工业部门,如羊毛加工业、炼铁业、采矿业和造船业发展较快以外,一些新的工业部门,如纺织业、丝织业、肥皂业等也建立和发展起来。工业的进步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新大陆发现后,西方贸易中心由地中海逐渐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的贸易地位直线上升。

1588年,英国海军击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从而确立了英国的海上优势,加速英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包括城市中的工商业资本家、手工工场主、部分行会的行东和农村中从事资本主义经营的农场主)的力量进一步增强。他们对封建专制权不满,要求分享政治权利。

17世纪初的英国,农民仍然占全国居民的大多数。根据社会地位的不同,农民分为自由农和公簿持有农。前者是在封建时代保持了自由地位的农民的后裔。他们拥有自己的土地,其中多数人拥有必要的选举权资格。后者是从封建时代的农奴转化而来的。他们虽然获得了人身自由,但仍然没有自己的土地,只能租用地主的土地。他们负担的封建义务较重,社会地位较低。

农民是英国革命的主力军,是议会军的基本力量。手工工场工人是现代无产阶级的先驱,受压迫最深,革命性最强,但在革命中尚未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

清教产生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增强,反映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意识--清教产生了。

当时,宗教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占据着统治地位。自从亨利八世实行宗教改革以后,英国国教成了国王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16世纪后半期,"不奉从国教者"提出了清除国教中天主教的残因素,其主张被称为"清教",这些人被称为"清教徒"。清教徒提出了不同于英国国教的新的教义、仪式和组织原则,其实质是反对封建统治的精神枷锁。因此,清教徒一再遭到封建统治者的迫害。

斯图亚特王朝时代

1603年,伊丽莎白女王去世,苏格兰的詹姆斯六世继位为英王,称詹姆斯一世,从此开始英国历史上的斯图亚特王朝时代。

在詹姆斯一世(1603~1625年在位)和查理一世(1625~1649年在位)统治时期,国王加强了封建统治,提倡"王权神授说",多次解散议会,大肆迫害清教徒,千方百计搜刮民财,激起社会各阶层人民的不满。

议会中反映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代表逐渐形成了与封建专制王权对立的反对派。

1628年,议会通过了限制王权的《权利请愿书》,重申未经议会批准不得任意征税;没有法律依据和法院判决,不得任意逮捕任人,不能剥夺其财产。查理一世为了得到议会的拨款,勉强批准了《权利请愿书》。但他随后又不经议会同意而继续征税。当议会号召抗税不交时,查理一世就于1629年解散了议会。此后11年间,议会一直未再召开。

苏格兰起义

在此期间,以查理一世为首的统治者肆无忌惮地迫害清教徒,并强行征收"船税"。英国人民的不满情绪与日俱增,拒交"船税"发展成为群众性的抗议运动。

在此时刻,发生了苏格兰起义,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出现严重危机。

苏格兰当时为一个独立的苏格兰王国。从詹姆斯成为英王后,苏格兰与英国共有一个国王,但两国并没有合并,苏格兰有自己独立的议会和教会组织。

1637年,查理一世下令苏格兰采用稍加修改的英国国教祈祷书和英国国教祈祷仪式。这道命令引起了苏格兰人普遍的愤慨。

1639年,苏格兰人起义,并攻英国境内。查理一世为筹措军费,对付苏格兰起义军,于1640年4月召开了议会。但议会拒绝征税,反而提出了权利问题。查理一世一气之下于5月初将其解散。这届议会存在不到1个月,史称"短期议会"。

标签: 英国内战英国保皇派

更多文章

  • 纳西比战役爆发的背景是什么?跟英国内战有关系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纳西比战役,英国内战

    英国内战(英文:-{English Civil War}-),是1642年至1651年在英国议会派与保皇派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武装冲突及政治斗争;英国辉格党称之为清教徒革命(英文:-{Puritan Revolution}-),马克思主义史观称之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English Bourgeois

  • 哈尔科夫反击战:德军的反击续命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哈尔科夫反击战,德国,苏联

    1943年2月,在斯大林格勒城下的保卢斯,带领着残余的德国第六集团军,向苏军投降了。冰天雪地中的近十万战俘为保卢斯换来了“元帅”级别的战俘待遇,这位参谋出身的第三帝国元帅倒在了他自己起草的“巴巴罗萨”计划中。就在不到一个月之前,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司令曼施坦因还在拼死拯救他们,只是由于戈林空军的运输问题

  • 哈尔科夫反击战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哈尔科夫反击战,德国,苏联

    战役序幕1943年2月1日,被苏军包围在斯大林格勒的第六集团军主力,在其司令保卢斯陆军元帅率领下向苏军投降;而前一天保卢斯刚被希特勒晋升为元帅。二月二日,在斯大林格勒地区轰鸣了200多天的炮声终于停止了。取得了斯大林格勒胜利的苏联军队并没有停止进攻,从高加索到顿河上游,从俄罗斯南部到乌克兰,苏军都进

  • 哈尔科夫反击战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哈尔科夫反击战,德国,苏联

    总体背景1942年11月,在苏德战场的南翼,上百万的苏军向被已拖在斯大林格勒达四个月之久的德国陆军第六集团军,及其侧翼掩护部队发动了钳形攻势。随着苏军钳形攻势在三十万德军后方的合拢,苏德战场的战略转折开始了。德军优势首先,从战场态势来看。虽然此时占领了哈尔科夫和库尔斯克的苏军沃罗涅日方面军正从正面压

  • 福尔诺沃战役什么时候爆发的?福尔诺沃战役的最终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福尔诺沃战役,意大利

    福尔诺沃战役是第一次意大利战争的首场主要战役,于1495年7月6日发生于离帕尔马西南50公里的福尔诺沃进行。威尼斯联盟在这次战役中能将法军驱逐出意大利半岛。1495年7月,进入意大利半岛的法国国王查理八世,在福尔诺沃地区(帕尔马东南)遭受到由英国、神圣罗马帝国、米兰公国、威尼斯共和国、教皇国组成的神

  • 查理八世:法国瓦卢瓦王朝嫡系的最后一位国王(福尔诺沃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查理八世,法国,福尔诺沃战役

    查理八世 Charles VIII lAffable (1470年6月30日~1498年4月7日),是法国瓦卢瓦王朝嫡系的最后一位国王(1483~1498年在位)。他是个年轻的军事家。查理八世是"蜘蛛国王"路易十一和萨伏依的夏洛特的独子,生于安布瓦城堡。在查理八世年幼时,他的姐姐法兰西的安妮与丈夫波

  • 亨利八世是谁?亨利八世的生平简介(福尔诺沃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亨利八世,英格兰,福尔诺沃战役

    亨利八世(Henry VIII,1491年6月28日-1547年1月28日),是英格兰亨利七世次子,都铎王朝第二任国王,1509年4月22日继位。他也是爱尔兰领主,后来更改成为爱尔兰国王。亨利八世推行宗教改革,使英国教会脱离罗马教廷,自己成为英格兰最高宗教领袖,对国家政府机构作了全面改革,在欧洲以均

  • 重耳流亡事件简介,经过了哪些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重耳流亡

    晋文公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国君,姓姬,名重耳,晋献公的儿子,公元前636年到公元前628年在位。他和齐桓公齐名,为春秋五霸之一。晋献公有五个儿子,申生是太子,是晋献公所娶大戎族女子狐姬生的儿子。重耳、夷吾为狄人所生,奚齐、卓子分别是妃子骊姬和她陪嫁的妹妹所生。献公晚年宠爱骊姬,骊姬为了让奚齐继承君位,害

  • 晋文公重耳逃亡的故事 晋文公欲伐卫指什么(重耳流亡)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晋文公重耳逃亡,晋文公欲伐卫,重耳流亡

    能在历史上留名的人必然是有他的过人之处,比如南唐后主李煜据说是双瞳,朱元璋长相奇丑无比。但是晋文公这个我就不清楚了,在最开始知道他名重耳的时候,我以为他的耳朵有什么问题,然而事实证明,他是个很正常的人,并且很有能力。在外流亡这么多年,最终还能回来成为晋国的君主,最终带领自己的国家走向巅峰,这一切除了

  • 晋文公重耳逃难二十年竟在七个老婆帮助下成就霸业(重耳流亡)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春秋战国,重耳,历史,重耳流亡

    老婆多有的时候真的挺好的,看看春秋战国时的,晋文公重耳。话说当年晋国骊姬乱政太子申生被杀,聪明的晋国公子重耳选择了逃亡。这一年重耳四十三岁。和重耳一起选择逃亡的是这么几个人,赵衰、狐偃咎犯(重耳的舅舅,狐季姬的兄弟)、贾佗、先轸和魏武子。这五个人都是贤能之人,特别是赵衰我日后在谈到《赵国女事之赵氏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