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晋文公重耳逃亡的故事 晋文公欲伐卫指什么(重耳流亡)

晋文公重耳逃亡的故事 晋文公欲伐卫指什么(重耳流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613 更新时间:2023/12/29 7:02:14

能在历史上留名的人必然是有他的过人之处,比如南唐后主李煜据说是双瞳,朱元璋长相奇丑无比。但是晋文公这个我就不清楚了,在最开始知道他名重耳的时候,我以为他的耳朵有什么问题,然而事实证明,他是个很正常的人,并且很有能力。

在外流亡这么多年,最终还能回来成为晋国的君主,最终带领自己的国家走向巅峰,这一切除了运气以外,还有能力。再者,在流亡的时候,重耳的桃花运也不错。

当然他也有黑点,这件事情一直让我觉得很荒诞。

在他流亡的时候又一个忠臣一直跟他到最后,名为介子推。在他快被饿死的时候,介子推甚至割下自己的肉来给晋文公充饥。我个人觉得臣子能做到这儿份上,真的是忠心到一个极致。但是晋文公在成功之后,不知道是工作太忙还是什么,所有人都封赏了唯独少了介子推。所有人都在为介子推感到不平,这么多怨念终于促使晋文公想起了这么件事儿,这么个人。他赶紧去给他补上迟来的各种封赏,但是介子推这人也搞笑,宁死不屈,我就不接受你的封赏。

甚至带着自己的母亲躲到了山上,就是为了做个普通人。真是越看越觉得这里面有什么更深的内情,然而我们无从得知。最后晋文公放火烧山想逼介子推下来,没想到的是推最终抱着母亲在一颗大树下被烧死了。临死的之前还留下遗言,只愿晋文公是个明君。

晋文公心有愧疚,便定下这一天为寒食节。

晋文公欲伐卫的故事介绍

各位看官看清这标题,“欲伐”。这意思就是并没有讨伐成功。这就奇怪了,晋国一势头正强劲的国家,去讨伐一个卫国,怎么还能突然就回去了呢?毕竟这说攻打一个国家肯定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决定的,必然是深思熟虑的。那么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自己的国家有危险。

晋文公这人的文化素养绝对高,简言之就是有文化。那会儿的人都不喜欢好好说话,非要弄出点儿深奥的东西或者是比喻,让你自己去领悟其中的深意。你说这要万一遇到个木头,那不是太耽误事儿了吗?

在晋文公出兵攻打卫国的路上,就有这么一个人,公子锄。你说一个人看到一大批军队向你走来,不躲反而在那边哈哈大笑,怎么能不引起领头人的疑问。于是晋文公就向他发问了。公子锄也是个不会好好说话的人,在那边说:“我有个邻居,送自己的老婆回娘家,半路上碰到个采桑女就去调戏,可是他不知道的是自己的老婆在背后也在被人调戏。这难道不可笑吗?”作为一个有文化的君主,晋文公立马有不详的预感,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事儿,但是他决定不讨伐卫国了,转身回家。

而在他还没到家的时候,就听到秦国跑来攻打晋国北方的事儿。

真是好险,要不是这晋文公聪明,及时收手。到时候这晋国可能就是两头烦的局面,也不可能在之后称霸了。

所以这人时刻都要有危机意识。

重耳之亡讲了什么典故

重耳当初国家内乱,父子离间,没有办法之下,他就带着对他忠心的几个臣子逃走了。他最先去了狄国,正巧狄国在打仗,俘获了部落统领的两个女儿,顺水推舟的把她们给了重耳。在狄国一段时间之后,重耳就离开狄国,到齐国去了。

经过卫国的时候,卫国不是很友好,没有办法,重耳只好继续走。

到了齐国之后,齐国国君对重耳也不错,也给他娶了个妻子。后来齐桓公死了,重耳本来不想离开温柔乡,被自己深明大义的妻子灌醉装上马车送走了。木已成舟,只好继续前行。

下一站是曹国,曹国的国君对重耳很不尊重,但是大夫僖负羁的妻子觉得重耳是个人才,僖负羁很听妻子的话,派人给重耳送饭吃,这不是普通的饭,里面藏了好东西的。重耳收到饭菜后,把饭菜吃了,但是把里面的宝玉还给了它本来的主人。

重耳到宋国之后,宋国国君觉得大家都送东西,自己不送不好,就给了重耳二十辆马车。

到了郑国,虽然大臣劝告,但是郑文公太倨傲,并不依礼接待重耳。

再到楚国,楚国国君和他有了著名的退避三舍的典故,这个就不必详说了吧。

总而言之,重耳去了很多很多的国家,有的国家把他当作贵宾款待,有的国家对他不是特别的友好。后来重耳成为了有名的晋文公,有仇报仇,恩人就报恩,赏罚分明。当初的不自在,全部改回来了。

更多文章

  • 晋文公重耳逃难二十年竟在七个老婆帮助下成就霸业(重耳流亡)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春秋战国,重耳,历史,重耳流亡

    老婆多有的时候真的挺好的,看看春秋战国时的,晋文公重耳。话说当年晋国骊姬乱政太子申生被杀,聪明的晋国公子重耳选择了逃亡。这一年重耳四十三岁。和重耳一起选择逃亡的是这么几个人,赵衰、狐偃咎犯(重耳的舅舅,狐季姬的兄弟)、贾佗、先轸和魏武子。这五个人都是贤能之人,特别是赵衰我日后在谈到《赵国女事之赵氏孤

  • 晋文公重耳六十岁登基:历经磨难周游列国终称霸(重耳流亡)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晋文公,重耳,春秋五霸,,重耳流亡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竭,群龙无首,狂魔乱舞。国力强者,说话铿锵,干涉他国内政没有商量;国力弱者,自己的地位都靠大国支撑,就不得不沦落为某位老大跟班,而且,跟得屁颠屁颠。哪怕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周天子,也不过就是天下诸侯的工具,如此而已。春秋时期的那个天下,就是国力强悍者说话的天下。就在齐桓公励精图治处心积

  • 晋文公重耳登位后做了些什么使他成为春秋五霸?(重耳流亡)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晋文公,春秋五霸,重耳,,重耳流亡

    有道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六十二岁即位的晋文公凭借着多年的政治经验和多年的流亡生涯,即位后就先烧了三把火。第一把火首先是安定人心,晋惠公的旧臣吕省和郄芮害怕遭到晋文公的报复,就想谋杀他。他们计划放火烧他的宫室。寺人披听到了他们的阴谋,想预告晋文公,但是文公拒绝让他觐见,因为他有曾经两次刺杀文公的案底在。

  • 骊姬之乱: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逃亡之路(重耳流亡)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晋文公,重耳,骊姬之乱,重耳流亡

    晋文公,生于公元前697,卒于公元前628年,名重耳,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晋国国君,与齐桓公齐名,为春秋五霸之一。公元前六七六年,晋武公的儿子姬诡诸继承了君位,号称晋献公。晋献公还是太子的时候,武公为他娶妻贾姬。贾姬无子。后来他又娶过两位夫人,一个叫狐姬,是大戎主的侄女,生子重耳,一个是小戎允姓女

  • 春秋时期霸主齐桓公两次葵丘会盟登上人生顶峰(葵丘之会)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春秋时期霸主齐桓公,葵丘之会

    春秋战国时期,各种会盟结盟都层出不穷,而这也是一些大国用来增加自身威望的良好方式,齐桓公作为春秋时期的霸主自然也经历过很多次的会盟,这里小编就简单的为大家介绍一下那场让齐桓公登上人生顶峰的葵丘会盟。葵丘会盟是齐桓公人生的重要转折点,这场会盟成就了齐桓公的霸业巅峰,而且在这之后的第六年,诸侯们学着这次

  • 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为何被活活饿死?(葵丘之会)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齐桓公,葵丘之会

    齐桓公是春秋时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吕氏,名“小白”。公元前698年,齐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公元前681年,齐桓公在齐国北杏(今山东聊城东)召集宋、陈、蔡、邾等诸侯会盟,是历史上第一个代替周天子充当盟主的诸侯,是春秋五霸之首。但是,您一定想不到堂堂

  • 齐桓公两次葵丘会盟介绍 齐桓公饮酒醉出了什么丑事(葵丘之会)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葵丘会盟,齐桓公饮酒,葵丘之会

    春秋战国时期,各种会盟结盟都层出不穷,而这也是一些大国用来增加自身威望的良好方式,齐桓公作为春秋时期的霸主自然也经历过很多次的会盟,这里小编就简单的为大家介绍一下那场让齐桓公登上人生顶峰的葵丘会盟。葵丘会盟是齐桓公人生的重要转折点,这场会盟成就了齐桓公的霸业巅峰,而且在这之后的第六年,诸侯们学着这次

  • 三国时期的吴国解烦兵真的存在吗?孙吴第一精锐部队解烦兵相关历史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三国,解烦兵,吴国

    解烦兵,又做“解烦卫”,由解烦营负责管理,是三国东吴一支直接隶属中央的精锐部队。公元221年(蜀章武元年),蜀主刘备从白帝东征吴国,孙吴方面由于兵力短缺,组建了一支新的精锐部队,番号“解烦”,寓意“战无不胜,能解困危”,其最初意在解刘备东征之烦。在小说《三国谍影》中曾多次出现。公元221年,蜀先主刘

  • 公孙瓒手握解烦兵 战场上勇猛酒桌上放纵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公孙瓒,解烦兵

    有人说同窗之谊是人际关系中最为牢固的一种。大家知根知底,即便多年未见,相逢时仍是一片欢笑,毫无其他关系中的诸多顾忌和造作。有人事业有成,大都也会拉无条件的拉同学一把。这样的例子古今中外举不胜举。网络配图汉末三国时期,草根刘备之所以能崛起,与当年落魄时投靠同窗公孙瓒有着密切的联系。正是公孙瓒给了刘备一

  • 黄池之会简介,历史上的黄池之会是什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黄池之会

    吴国服越国后,成为东南无与匹敌的强国,遂北上中原与诸国争霸。夫差趁齐景公新死,伐齐,在艾陵打败齐军。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率军沿水路北上,会晋定公于黄池(今河南封丘路南),欲争中原霸主之位。”。《东周列国志》记载晋提出吴先歃的明确条件:吴必须去王号,称公。于是夫差去王号改称“吴公”,主盟黄池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