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凯塞林山口战役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凯塞林山口战役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511 更新时间:2024/3/6 6:14:22

根据隆美尔的指令,德军1943年2月18日开始对凯塞林山口进行侦察。这种情况使得美军相信德军将很快发起一场进攻。美军第26步兵团团长亚历山大·N·斯塔克上校受命指挥邻近的各支部队,这就是著名的“斯塔克部队”。

2月19日,德军果然对斯塔克的部队发起了攻击,企图夺取控制凯塞林隘口。德军对毫无实战经验的美军部队发起了异猛烈的进攻。第二天上午10时许,美军防线开始崩溃,不得不哈姆拉山撤退,大量尚未使用的武器装备落入德国人之手。面对德国人的这些胜利,盟军对于自己的处境忧心忡忡。当时,由于恶劣的天气条件,盟军飞机无法起飞对防线实施支援。

2月21日,德军向塔莱和哈姆拉山进发,结果被盟军B装甲战斗群阻止在哈姆拉山。但是,英军第26坦克旅却被击退到塔莱以南4英里的地方。当晚22时左右,德军终于开始撤退。盟军立即制定出一项临时的防御计划,其中包括将英美两军的炮兵部队编组成一支部队。当时,整个战场形势异常危急,但事实上,这种紧局势很快就会缓解。德军逐渐认识到,要想突破盟军防线几乎是不可能的。到了2月22日下午,隆美尔明确指出,他认为继续进攻已经毫无意义。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首先,隆美尔深信盟军损失惨重,在一定时间内无法再次发起攻势;第二,隆美尔认为凯塞林隘口不适宜进行更多的机动作战(尤其由于天气恶劣,路面状况非常糟糕);第三,他认为最好的方案是暂停进攻凯塞林山口,将注意力转向南部突尼斯,进攻英国第8集团军。最终,隆美尔命令德军返回出发地。就这样,1943年2月24日上午,凯塞林山口再一次回到了盟军手中。

拉曼战役失败以后,隆美尔率领的非洲军团不断向西撤退,在巧妙地避过了蒙哥马利的几次追击后,已经逐渐向非洲军团的增援部队汉斯·冯·阿尼姆(Hans

von

Arnim)大将率领的在突尼斯的第5装甲集团军靠拢——在旁人看来,非洲军团已经是落日残烛,被盟军部队两面夹击最终全军覆没已经是迟早的事了。但是,“沙漠之狐”从来没有这么想,在两支盟军部队做向心运动而自己的部队在不断收缩靠拢时,自己其实已经享有了中央位置的战略利益——他们可以集中全力来打击任一个对手。此时的隆美尔元帅因操劳过度,早以是一个病人,但作为一个进攻型的将领,他绝对不甘心以连续几个月的撤退作为自己非洲之行的结束礼;另外,隆美尔已经得知元首希特勒考虑用阿尼姆大将取代他在非洲作战德军的指挥权,因此,无论如何他也急需一场胜利来证实自己“沙漠之狐”是名不虚传的。

更多文章

  • 有着传奇开挂人生的马蒂尔达皇后:掀起英国内战二十年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英国内战,马蒂尔达皇后,英国

    今天跟大家聊聊这个奇女子的婆婆,同样是有着传奇开挂人生的马蒂尔达皇后(Matilda,1101年2月7日-1167年9月10日),婆婆与媳妇都彪悍到名垂千史,只能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故事得从马蒂尔达八岁那年说起。八岁的小女孩搁今天还是上小学二年级的年纪,然而八岁的马蒂尔达已经被英格兰诺曼王朝的国

  • 英国内战是什么时候爆发的?英国内战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英国内战,英国,保皇派

    英国内战(英语:English Civil War),是1642年至1651年在英国议会派与保皇派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武装冲突及政治斗争;英国辉格党称之为清教徒革命(英语:Puritan Revolution)。此事件对英国和整个欧洲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由此将革命开始的1640年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 纳西比战役爆发的背景是什么?跟英国内战有关系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纳西比战役,英国内战

    英国内战(英文:-{English Civil War}-),是1642年至1651年在英国议会派与保皇派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武装冲突及政治斗争;英国辉格党称之为清教徒革命(英文:-{Puritan Revolution}-),马克思主义史观称之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English Bourgeois

  • 哈尔科夫反击战:德军的反击续命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哈尔科夫反击战,德国,苏联

    1943年2月,在斯大林格勒城下的保卢斯,带领着残余的德国第六集团军,向苏军投降了。冰天雪地中的近十万战俘为保卢斯换来了“元帅”级别的战俘待遇,这位参谋出身的第三帝国元帅倒在了他自己起草的“巴巴罗萨”计划中。就在不到一个月之前,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司令曼施坦因还在拼死拯救他们,只是由于戈林空军的运输问题

  • 哈尔科夫反击战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哈尔科夫反击战,德国,苏联

    战役序幕1943年2月1日,被苏军包围在斯大林格勒的第六集团军主力,在其司令保卢斯陆军元帅率领下向苏军投降;而前一天保卢斯刚被希特勒晋升为元帅。二月二日,在斯大林格勒地区轰鸣了200多天的炮声终于停止了。取得了斯大林格勒胜利的苏联军队并没有停止进攻,从高加索到顿河上游,从俄罗斯南部到乌克兰,苏军都进

  • 哈尔科夫反击战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哈尔科夫反击战,德国,苏联

    总体背景1942年11月,在苏德战场的南翼,上百万的苏军向被已拖在斯大林格勒达四个月之久的德国陆军第六集团军,及其侧翼掩护部队发动了钳形攻势。随着苏军钳形攻势在三十万德军后方的合拢,苏德战场的战略转折开始了。德军优势首先,从战场态势来看。虽然此时占领了哈尔科夫和库尔斯克的苏军沃罗涅日方面军正从正面压

  • 福尔诺沃战役什么时候爆发的?福尔诺沃战役的最终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福尔诺沃战役,意大利

    福尔诺沃战役是第一次意大利战争的首场主要战役,于1495年7月6日发生于离帕尔马西南50公里的福尔诺沃进行。威尼斯联盟在这次战役中能将法军驱逐出意大利半岛。1495年7月,进入意大利半岛的法国国王查理八世,在福尔诺沃地区(帕尔马东南)遭受到由英国、神圣罗马帝国、米兰公国、威尼斯共和国、教皇国组成的神

  • 查理八世:法国瓦卢瓦王朝嫡系的最后一位国王(福尔诺沃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查理八世,法国,福尔诺沃战役

    查理八世 Charles VIII lAffable (1470年6月30日~1498年4月7日),是法国瓦卢瓦王朝嫡系的最后一位国王(1483~1498年在位)。他是个年轻的军事家。查理八世是"蜘蛛国王"路易十一和萨伏依的夏洛特的独子,生于安布瓦城堡。在查理八世年幼时,他的姐姐法兰西的安妮与丈夫波

  • 亨利八世是谁?亨利八世的生平简介(福尔诺沃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亨利八世,英格兰,福尔诺沃战役

    亨利八世(Henry VIII,1491年6月28日-1547年1月28日),是英格兰亨利七世次子,都铎王朝第二任国王,1509年4月22日继位。他也是爱尔兰领主,后来更改成为爱尔兰国王。亨利八世推行宗教改革,使英国教会脱离罗马教廷,自己成为英格兰最高宗教领袖,对国家政府机构作了全面改革,在欧洲以均

  • 重耳流亡事件简介,经过了哪些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重耳流亡

    晋文公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国君,姓姬,名重耳,晋献公的儿子,公元前636年到公元前628年在位。他和齐桓公齐名,为春秋五霸之一。晋献公有五个儿子,申生是太子,是晋献公所娶大戎族女子狐姬生的儿子。重耳、夷吾为狄人所生,奚齐、卓子分别是妃子骊姬和她陪嫁的妹妹所生。献公晚年宠爱骊姬,骊姬为了让奚齐继承君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