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晋文公重耳六十岁登基:历经磨难周游列国终称霸(重耳流亡)

晋文公重耳六十岁登基:历经磨难周游列国终称霸(重耳流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619 更新时间:2024/1/20 6:42:08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竭,群龙无首,狂魔乱舞。国力强者,说话铿锵,干涉他国内政没有商量;国力弱者,自己的地位都靠大国支撑,就不得不沦落为某位老大跟班,而且,跟得屁颠屁颠。哪怕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周天子,也不过就是天下诸侯的工具,如此而已。

春秋时期的那个天下,就是国力强悍者说话的天下。

就在齐桓公励精图治处心积虑争霸天下的时候,晋国王室却发生内乱。

呵呵,搞建设,N多代人呕心沥血,都还不一定到达理想的境界。搞破坏,就那几个正好有些权势的家伙弄弄“理乱”,即大功告成。晋国,从周王室开始分封起,就是一个与王室关系非常紧密,地位非常重要的一个封国。它的立国始祖乃是周武王的儿子,也是周成王的弟弟叔。到曲沃武公和其儿子献公的时代,经过父子两人披肝沥胆,承上下的共同努力,最终也使晋国在东周那个时代,走向了勃兴之路。但是,本可以争霸天下的晋国,却因为晋献公晚年宠信年轻漂亮的夫人骊姬,上演了一出以庶位而血肉相残的悲剧。

唉,怪不得我们中国人会说,女人是祸水,有很多惨剧,女人还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骊姬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公元前656年,骊姬的儿子奚齐被立为储君,长子申被逼自杀,另两位公子重耳和夷吾亡命异乡。

不得不逃啊,不逃,当然还有一条路可以走:与申一样,死路。

中国人相信预兆,据说,重耳公子在逃亡的路上,就碰到了预兆。

重耳显然是仓皇出逃的,也就是说,在他得到仅有死路的信息时,已经没有时间作充裕的逃亡准备。得到消息,他已经离死不远,如果腿脚儿慢一个半拍,恐怕早就死翘翘矣。还好,手下人行动迅速,总算簇拥着他蜂拥而去。只不过太匆忙矣,随身既无粮也无钱,而且还无依无靠,那个狼狈啊……好在保住了性命。幸运的是重耳公子十分爱好结交贤士,一批重要的贤人始终跟着他,不离不弃。

可是,贤人也不能当饭吃啊。

逃亡路上,他饥肠辘辘,却正好看见一群农夫在田野里吃饭,也许年份较好,也许野菜正香,一伙人欢天喜地大快朵颐。看得重耳那个口水啊……实在是止不住矣。于是,跟班狐偃就去讨饭。

农夫们见一帮贵族打扮的人讨饭,便没了好气:我们连野菜都不够,哪有多余食物……给你?

其中一农夫更是缺德,起身捧来一大块泥土,塞到重耳手上:这个给你吧!

原来贵族也有没饭吃的时候,活该。

哇塞,原来仇富心理在春秋的时候就有啊。

囧哟,要饭不成,却要来一块土。

重耳气得要命,举鞭就要打。狐偃立刻阻拦:公子,好兆头啊!得土不就是得国家吗?这是上天对您恩赐的预兆啊。

啊,原来这样!

重耳翻身下马,恭敬地向农夫行大礼,然后带着他的跟班们,头也不回策马而去。

留下傻愣愣的农夫,自顾自地……瞠目结舌。

呵呵,重耳公子可把农夫弄糊涂矣。

贵族也,不可理喻。

他当然不会明白,一块土,对失国公子来说,意味着什么?

公元前651年,就是齐桓公蔡丘会盟诸侯的那一年,晋献公死翘翘也。奚齐继承君位,但还没有过上国君瘾儿,即被大夫里克等刺杀,在晋献公灵前,也死翘翘矣……这下子,晋国更乱。

公子夷吾运气好,公元前650年回到晋国继位,即晋惠公。

这小子继位后,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决定刺杀同是天下沦落人的难兄难弟重耳。

唉,都是权力惹的祸,特殊状态和特殊境遇下,亲兄弟比敌人还可怕。

不是亲兄弟,还真不会派人刺杀。

那个时候,重耳已经逃到狄国避难。重耳的跟班听说杀手来也,再次簇拥了重耳,仓皇出逃。这一回,他们逃去了齐国。这个时候,齐桓公刚刚当上天下老大不久,当然礼贤下士,而且还把女儿齐姜嫁与重耳公子。这下安逸也,饱暖思淫欲……重耳失去斗志,安享于寓公呢。

7年后,齐桓公去世,齐国乱矣。但重耳公子迷恋安逸的生活,不愿离开齐国。

呵呵,伟大的人物,也有安享快乐意志消沉的时候。

人啊,都有弱点,重耳公子也不例外。

跟班们急啊,灌醉重耳,抬上车……逃之夭夭。

等重耳醒来,他们已经到“外国”也。

重耳发一通脾气,然后再次在逃亡路上奔命。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命苦啊,老天不让他休息。

他们先后到过曹、宋、郑等国,最后到了楚国。楚成王用国君的礼遇接待重耳?

这就是声誉的重要啊。重耳公子17岁的时候,就有闻名天下的五贤士跟从。而且,就是颠沛流离长时间亡命天涯,这五人依然冒着生命危险始终不离不弃。重耳的个人魅力可见一斑。

仅凭这一点,就不得不让当时天下所有的诸侯同志刮目相看。

如果今天的人有不服气的,你看看左右,瞧瞧邻居,有退休的或者曾经的位高权重者,看看他的门前,曾经的车水马龙是不是已经门可罗雀?

呵呵,不然,为什么会有人哀呼世事炎凉?

但重耳同志就算失魂落魄,就算天涯亡命饥寒交迫,他的跟班也没有一个离他而去。

凝聚力啊,就是这样形成的。

所以,楚成王重礼接待。一个落魄公子,却享受国君礼遇……

风光吧?

酒过三巡,楚成王曰:您若复国为君,该怎样报答我啊?

呵呵,古代人淳朴,直接问如何报答,好似在追讨回报一样,动机不纯。

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花言巧语天花乱坠,除了虚伪之外,还不如直接就问出来,明码实价,倒还心安理得。

重耳说了:鸟羽牛尾,象牙犀角,珍珠玛瑙绢帛……大王无所不有,而且绰绰有余,一时之间,我还真想不到用什么报答。

楚成王不依:尽管我什么都不缺,但重耳公子至少应该表示一下下啊。总不至于白吃白喝,然后什么都忘记了吧?

呵呵,这楚成王可爱,哪有直接就索要报答的道理嘛?

重耳沉吟,吃人家嘴软拿人家手短,今日里美酒山珍大吃海喝还礼遇风光,总得有所表示啊。于是就“曰”了:如果真要讲报答的话……我在想,倘若有朝一日与大王各领兵车相会于平原旷野,我愿为大王退避三舍。

呵呵,这一“曰”不打紧,典故“退避三舍”出场矣。

古时候的计算单位:1舍=30里。

一语中的。在重耳的眼里,今后的中原,就是晋楚争霸的中原。

楚国将军子玉即借势发怒:君王重礼款待重耳,重耳却出言不逊,请赐死。

各为其主。子玉已瞧出重耳之霸主风范。欲杀之,以绝后患。

把那些貌似可能的竞争对手,扼杀在摇篮之中,古今中外,基本上都是一些心地阴狠人物的惯用手段。20世纪,我们伟大的喜剧大师卓别林先生,就干过一次这样的蠢事,把一位貌似的可能的会要赶超自己的喜剧天才,生生扼死,在自己辉煌灿烂的一生中,留下了一滴永远无法洗去的污点。

楚成王可不愿干这样的蠢事,他大量:重耳公子尽管在外困顿多年,但贤能明理,其跟随者,无一不是治国能才……这都是老天的安排,难道我们可以违反天意?况孤一言既出,又岂能出尔反尔?

其实,楚成王心里明白,重耳说出一句大实话,今后的天下,晋楚争霸不可避免,但杀掉重耳,难道晋国就不予争锋?反倒还让天下诸侯瞧出,他楚成王不守信用不说,还阴毒狠辣心胸狭窄,连一位落魄逃难的公子,也不放过。这样的人,能被天下拥为老大?

要成为天下老大的第一要素,归纳起来就两个字:信誉。

要成为天下老大的第二要素,归纳起来也两个字:大度。

这天下老大,楚成王也想当当。

他当然得用实际行动告诉天下诸侯,他楚成王不仅有信用,而且天生大度。

这一点,楚成王明白,重耳公子也明白。因为就在不远的将来,晋楚之间的确来了一场影响后世军事领域的著名战役:城濮之战。

信誉和大度,将最终检验这两位,谁能成为天下老大。

重耳还真是信守承诺的好同志,一言九鼎。

当晋楚两国大军相遇时,已经是晋文公的重耳即向自己的军队下令:退避三舍。

很不幸,城濮之战后,楚成王的霸主梦被彻底击破。

呵呵,这世界,永远都会出现有人兴奋欢庆,有人黯然垂泪的场景。

当然,这是后话矣。

在楚国平和地居住几月之后,西边的秦穆公因怨恨作为人质的晋太子逃亡,决定迎重耳公子入秦。当重耳到达秦国后,秦穆公不仅感觉重耳公子贤能,还发现他竟然是一风流倜傥的帅哥……老帅哥矣,那个时候,重耳公子差不多都要满60岁矣。

呵呵,我们的中老年朋友,如果你看到这里,会不会增加意气风发的底气?

道理非常简单,秦穆公竟将宗室5位公主同时嫁与了重耳。

安逸也,十多年的逃亡,一不留神竟然同时拥5位美人入怀。

呵呵,成语“秦晋之好”的出处就在这里。

不仅如此,公元前636年,秦穆公见晋国新任国君晋怀公多行不义,人心离散,即亲率秦军护送重耳归国。重耳回来也。

春秋时期的第二位真正的老大,晋文公登上历史舞台。

标签: 晋文公重耳春秋五霸重耳流亡

更多文章

  • 晋文公重耳登位后做了些什么使他成为春秋五霸?(重耳流亡)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晋文公,春秋五霸,重耳,,重耳流亡

    有道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六十二岁即位的晋文公凭借着多年的政治经验和多年的流亡生涯,即位后就先烧了三把火。第一把火首先是安定人心,晋惠公的旧臣吕省和郄芮害怕遭到晋文公的报复,就想谋杀他。他们计划放火烧他的宫室。寺人披听到了他们的阴谋,想预告晋文公,但是文公拒绝让他觐见,因为他有曾经两次刺杀文公的案底在。

  • 骊姬之乱: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逃亡之路(重耳流亡)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晋文公,重耳,骊姬之乱,重耳流亡

    晋文公,生于公元前697,卒于公元前628年,名重耳,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晋国国君,与齐桓公齐名,为春秋五霸之一。公元前六七六年,晋武公的儿子姬诡诸继承了君位,号称晋献公。晋献公还是太子的时候,武公为他娶妻贾姬。贾姬无子。后来他又娶过两位夫人,一个叫狐姬,是大戎主的侄女,生子重耳,一个是小戎允姓女

  • 春秋时期霸主齐桓公两次葵丘会盟登上人生顶峰(葵丘之会)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春秋时期霸主齐桓公,葵丘之会

    春秋战国时期,各种会盟结盟都层出不穷,而这也是一些大国用来增加自身威望的良好方式,齐桓公作为春秋时期的霸主自然也经历过很多次的会盟,这里小编就简单的为大家介绍一下那场让齐桓公登上人生顶峰的葵丘会盟。葵丘会盟是齐桓公人生的重要转折点,这场会盟成就了齐桓公的霸业巅峰,而且在这之后的第六年,诸侯们学着这次

  • 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为何被活活饿死?(葵丘之会)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齐桓公,葵丘之会

    齐桓公是春秋时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吕氏,名“小白”。公元前698年,齐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公元前681年,齐桓公在齐国北杏(今山东聊城东)召集宋、陈、蔡、邾等诸侯会盟,是历史上第一个代替周天子充当盟主的诸侯,是春秋五霸之首。但是,您一定想不到堂堂

  • 齐桓公两次葵丘会盟介绍 齐桓公饮酒醉出了什么丑事(葵丘之会)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葵丘会盟,齐桓公饮酒,葵丘之会

    春秋战国时期,各种会盟结盟都层出不穷,而这也是一些大国用来增加自身威望的良好方式,齐桓公作为春秋时期的霸主自然也经历过很多次的会盟,这里小编就简单的为大家介绍一下那场让齐桓公登上人生顶峰的葵丘会盟。葵丘会盟是齐桓公人生的重要转折点,这场会盟成就了齐桓公的霸业巅峰,而且在这之后的第六年,诸侯们学着这次

  • 三国时期的吴国解烦兵真的存在吗?孙吴第一精锐部队解烦兵相关历史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三国,解烦兵,吴国

    解烦兵,又做“解烦卫”,由解烦营负责管理,是三国东吴一支直接隶属中央的精锐部队。公元221年(蜀章武元年),蜀主刘备从白帝东征吴国,孙吴方面由于兵力短缺,组建了一支新的精锐部队,番号“解烦”,寓意“战无不胜,能解困危”,其最初意在解刘备东征之烦。在小说《三国谍影》中曾多次出现。公元221年,蜀先主刘

  • 公孙瓒手握解烦兵 战场上勇猛酒桌上放纵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公孙瓒,解烦兵

    有人说同窗之谊是人际关系中最为牢固的一种。大家知根知底,即便多年未见,相逢时仍是一片欢笑,毫无其他关系中的诸多顾忌和造作。有人事业有成,大都也会拉无条件的拉同学一把。这样的例子古今中外举不胜举。网络配图汉末三国时期,草根刘备之所以能崛起,与当年落魄时投靠同窗公孙瓒有着密切的联系。正是公孙瓒给了刘备一

  • 黄池之会简介,历史上的黄池之会是什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黄池之会

    吴国服越国后,成为东南无与匹敌的强国,遂北上中原与诸国争霸。夫差趁齐景公新死,伐齐,在艾陵打败齐军。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率军沿水路北上,会晋定公于黄池(今河南封丘路南),欲争中原霸主之位。”。《东周列国志》记载晋提出吴先歃的明确条件:吴必须去王号,称公。于是夫差去王号改称“吴公”,主盟黄池大会。

  • 吴王夫差和西施的爱情:吴王夫差失败得原因(黄池之会)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夫差,黄池之会

    吴王夫差,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人物。他是姬姓,大家应该都熟悉,就是西周王室的后裔。因为是吴氏,继承了祖宗的产业,也就成了吴王了。他生活在春秋的时候,也是末期了,阴差阳错下就成了亡国之君。本来不该的,但是命运造化弄人。吴国在他的手中强大,也在他手中灭国了。他的父亲叫做阖闾,大家应该也熟悉的,毕竟五霸之一嘛

  • 春秋末期的黄池之会,标志着吴国霸业的终结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黄池之会

    《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指国家的公祭仪式,"戎"是国家的军事行动。检阅自己的武装力量目的在于誓师(比如二战期间苏德战争时,苏联检阅检阅后,部队就直接开往前线)和示威(我们的隔壁邻居深谙此道)我国古代有几次比较有名的检阅:盟津誓师(武王伐纣),践土之盟(晋楚争霸)和黄池耀武(吴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