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缅战争中南荒小夷击败大清朝足以见得清军落后

清缅战争中南荒小夷击败大清朝足以见得清军落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963 更新时间:2023/12/22 5:28:04

清缅战争起因最早是因为缅甸贡榜朝对中国云南等边境地区进行频频挑衅,当时乾隆正集中全力平定准噶尔,并没有将他们的挑衅放在眼里,也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阻止他们,这使得缅甸变本加厉,在乾隆三十年的时候,他们的侵略行为空前频繁,清军开始反击,清缅战争正式拉开帷幕。

清缅战争时期乾隆画像

缅甸的贡榜王朝建立后军事力量强大,在迅速征服中缅边境的一些小土司后,他们开始中国境内的土司进行军事威胁,让他们向贡榜王朝交出贡赋粮钱,迫于自身安全,这些土司不得不听之任之。这是清缅战争起因之一。有些不愿屈服的土司派出人马给当地官府报告此事,朝廷听说后却采取绥靖政策,以忙于平定准噶尔、没有空闲时间顾及南方为由拒绝了土司们的请求。直到乾隆完成了平定新疆之后才开始对缅甸的行为进行反击,中缅的关系越来越向着无法挽回的紧局势进展。

乾隆二十七年的时候,缅甸的贡榜王朝再次向中国境内的土司征收贡赋被土司拒绝,恼羞成怒的缅甸军方直接派兵侵入云南,这一事件成为清缅战争的导火索,正式引起了两国边境问题的冲突。入侵的缅甸军队不仅焚烧中国土司的房屋,更是进行财物掠夺,虽然当地军民奋起反抗,但由于清政府的不作为缅甸的军事压迫,他们最终不得不屈服于缅甸。乾隆三十年,由于缅甸在暹罗战场上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他们就将目光转向了中国车里,车里成为他们掠夺物质的总目标,这件事成为最终的清缅战争起因,至此,长达七年的清缅战争正式开始。

清缅战争过程

清缅战争持续长达七年之久,这期间清军一共进行了四次出击,每次出击的结果都不尽人意,使得清朝在这次战争中损失惨重,虽然最后取得了名义上的胜利,但是对于征战数年的乾隆来说,这次战争却是一场完全失败的战争。那么,清军是经历了怎样的清缅战争过程,才让清军在国力强盛、兵力强大的时候没能完全战胜一个东南亚小国呢?

在清缅战争中,清军一共进行了四次出击。前两次都犯了轻敌的错误,被缅军逼得退守到云南。第三次出击,乾隆派出了自己的又一大将明瑞,将清缅战争的过程推向高潮。明瑞身经百战,在多次受创后决定直接攻打缅军的强兵并取得了最终胜利。然而明瑞依然没有重视这个对手,依然抱着轻敌的态度与他们交战。缅军抓住这个机会,采取诱敌战术,将清军诱至地形复杂的地区,使得来自北方的士兵在这种地形下发挥不出自己的优势,最终被缅军所灭,死伤严重,明瑞也战死沙场。第四次出击的结果也是不尽人意,缅甸由于无法顾及长期的战争,与中国签订了合约,战争结束。

这就是清缅战争的过程,从这个过程中看来,清朝之所以没能打败缅甸,正是因为政府上下的刚愎自用和轻敌。在这样的心态的影响下,装备较好的清军在双方交战过程中频频受挫,也让他们失去了本可以获得的胜利。

清缅战争为什么会清朝输了

有的人看到一些与清缅战争相关的评价后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清缅战争为什么会清朝输了?最后两国不是以握手言和的方式解决了这场战争吗?其实不然,虽然在名义上,中国的清王朝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但是严格来说,这场战争是清朝输了,乾隆在晚年的时候也认为没能打赢缅甸是他抱憾终身的事情。

乾隆画像

那么为什么说清朝输了呢?其实在双方交战的时候,清朝屡屡受挫。首先说兵器,当时的清军使用的武器以兵器为主,尤其善于骑射,但清缅战争的战场在如今的中国云南地区,那里地形复杂,气候潮湿,并不适合在北方生活、训练的清朝骑兵,而且由于空气过于湿润影响了弓弩的劲力,在缅甸的火枪面前自然没有任优势。其次是作战心态,清朝上至乾隆、将领,下至普通士兵,都认为缅甸只不过是一个“南蛮小夷”,军事力量、作战能力远远不如国力强盛的清军,在这样的轻敌情况下,清军作战没有规划,最终被敌人诱致深处、大举歼灭,清军伤亡严重,将领明瑞也战死沙场。

所以清军输了的原因就是清军根本没有在战场上大获全胜,派去六万多士兵与缅甸军队抗战七年也没能将他们彻底打败,更是失去了中缅边境的一些领土,最后还是因为缅甸没有精力与清军进行长久战而采取谈和的措施,所以这场战争就是清朝输了。

清缅战争的影响

清缅战争爆发于乾隆三十年,历时七年,双方损失惨重,最后以双方握手言和的方式结束了这场战争,双方也签订了一系列条约。站在清朝的角度,清缅战争影响了乾隆的战绩,成为他“十全武功”中最受争议的一项,而站在历史的角度上,清缅战争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对整个东南亚局势的改变。

在发动清缅战争之前,缅甸一直在与自己的死对头——暹罗,也就是现在的泰国进行战争,本来他们想把中国边境的一些小土司作为自己人力物力的供应者,不断对他们进行掠夺,他们这种行为最终使得本来坚持绥靖政策的清王朝派兵往南,与缅军交战。这场战争持续了七年,由于清缅战争的战场上需要兵力,缅军不得不把一部分兵力从暹罗调出,只留下九千多人驻扎在暹罗,更多的人都去与清军交战。缅军的离开给了暹罗喘息的机会,郑信在击败暹罗国内的割据势力后又将缅军从暹罗击退,成功重建了暹罗。可以说,清缅战争的影响就是改变了东南亚的局势。

清缅战争结束后,清朝将领看到了缅军西方兵器的厉害之处,所以就提议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来改造自己的军队和兵器,但是没有得到乾隆的重视,本来可以成为清缅战争战果总结的提议却没能改变中国,中国还失去了一些边境的土司,即使这样朝廷上下依然刚愎自用,为清王朝后来的覆灭埋下了隐患。

标签: 清缅战争

更多文章

  • 清缅战争为什么清朝会输?清缅战争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缅战争

    清缅战争爆发于乾隆三十年,历时七年,双方损失惨重,最后以双方握手言和的方式结束了这场战争,双方也签订了一系列条约。站在清朝的角度,清缅战争影响了乾隆的战绩,成为他“十全武功”中最受争议的一项,而站在历史的角度上,清缅战争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对整个东南亚局势的改变。在发动清缅战争之前,缅甸一直在与自己的死

  • 清缅战争:清朝的对外战争的又一败战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缅战争

    清缅战争,是十八世纪末中国清朝和缅甸贡榜王朝两国围绕边境地区的领土和资源控制权发生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以1762年冬缅甸入侵中国云南普洱地区,清军自卫反击为开端,以1769年11月16日双方签订停战合约收场。历时7年,国力强盛的清王朝虽然取得了缅甸名义上的臣服,但是并未能获得战争的真正胜利且损失惨重

  • 博斯沃思战役的过程是怎样的?揭秘博斯沃思战役的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博斯沃思战役,英格兰,约克王朝,兰开斯特王朝

    博斯沃思战役发生在公元1485年,是兰开斯特王朝和约克王朝之间战争中最重要的一场战役,导致了约克王朝最后一任国王理查三世的死亡。是英国历史上重定乾坤的重要战役。亨利从什鲁斯伯里推进到斯塔福德,然后折向东南,经利奇菲尔德和塔姆沃思向阿瑟斯通推进。在利奇菲尔德和塔姆沃思,他收集了一些大炮,这些辎重影响了

  • 博斯沃思战役是什么时候爆发的?博斯沃思战役的发生地点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博斯沃思战役,约克王朝,兰开斯特王朝

    博斯沃思战役发生在公元1485年,是兰开斯特王朝和约克王朝之间战争中最重要的一场战役,导致了约克王朝最后一任国王理查三世的死亡。是英国历史上重定乾坤的重要战役。爱德华四世1483年4月9日去世时,他的儿子爱德华年仅12岁,不过此前他已指定他的兄弟格洛斯特公爵理查作为小国王未成年时期的摄政官。爱德华四

  • 约克王朝是如何走向灭亡的?揭秘约克王朝的灭亡原因(博斯沃思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约克王朝,英格兰,博斯沃思战役

    约克王朝是英国的一个王朝,该王朝于15世纪后半叶与兰开斯特王朝争夺王位,其起因在于约克王朝和兰开斯特王朝均是金雀花王朝的旁支,最后这场争夺导致了玫瑰战争。战争命名的原因是两个王朝的家徽上均有一朵玫瑰:约克王朝的是一朵白玫瑰,兰开斯特王朝的是一朵红玫瑰。从1399年金花雀王朝到1485年都铎王朝建立,

  • 兰开斯特王朝什么时候建立的?兰开斯特王朝的简介(博斯沃思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兰开斯特王朝,英格兰,博斯沃思战役

    兰开斯特王朝(House of Lancaster),金雀花王室的幼支。在15世纪中出现3位英格兰国王--亨利四世 、亨利五世和亨利六世 。1267年亨利三世的幼子驼背埃德蒙( 1245~1296 )被封为兰开斯特伯爵时 ,这个家族的名称第一次出现。在埃德蒙的第二个妻子阿图瓦的布朗歇所生的儿子中,有

  • 抚顺之战详细经过是怎样?战斗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抚顺之战,明朝,清朝

    四月初八日后金召开秘密军事会议,决定利用十五日抚顺大开马市,边防松弛之机,扮作商人混入城中,实施内外夹攻。并作出四项决策:一以厚赏收买守城士卒,令作向导;二派人鼓动西部宰赛、暖兔等蒙古24营至抚顺讨赏,以牵制守城明军;三派努尔哈赤的两个儿子前往广宁(今辽宁北镇),窥探明军统帅部的意向;四大造入市经商

  • 清太祖努尔哈赤破抚顺后俘获汉人如何安置?(抚顺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努尔哈赤,抚顺之战

    在满洲社会,阿哈(奴婢)没有披甲从戎的权力,他们只能追随主人出征,充任“库图勒”(kutule),也就是凡是所说的厮卒、跟役,在战争中或者打草喂马,采薪煮饭,或者协助家主抢掠人畜财物。网络配图 八旗兵没有巨大的后勤体系,缘由就是随征的库图勒们划分承当了这项事情。? 在如许的汗青情况中,汉兵的组建,也

  • 大明满清辽东第一战:抚顺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大明,满清,辽东,抚顺之战

    清王朝定鼎北京后,为了追念先人,更重要的是为了让后世子孙不忘创业之艰,康熙、乾隆、嘉庆、道光等四位皇帝曾九次赴清永陵祭祖,途经抚顺时,乾隆、嘉庆、道光都曾留下过诗篇,笔者认为,其中当以嘉庆的为最佳。抚顺城嘉庆征明应运启前麾,天佑皇清时雨师。境逼孤城围劲旅,书持一纸竖降旗。永芳向化遵王道,抚顺安生沐帝

  • 第二次美英战争的过程,第二次美英战争:英军火烧华盛顿(美国第二次独立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第二次美英战争,第二次美国独立战争,美国第二次独立战争

    美国在1775—1783年的独立战争获胜后,英国不甘心其失败,一直在虎视眈眈,妄图卷土重来,使美国重新沦为自己的殖民地。从1783年后,英国不断从经济、军事和政治上对美国施加压力。在拿破仑战争期间,英国还在公海上任意劫持美国商船,捕捉美国水手。美国有近6000艘商船和近万名水手被英国扣押,损失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