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英国汉诺威王朝与温莎王朝是什么关系?

英国汉诺威王朝与温莎王朝是什么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204 更新时间:2024/1/19 1:02:39

血统渊源

时间回到公元1714年,英国女安娜逝世后,没有后嗣,为了寻找一位新教徒的国王,议会请了安娜的表兄、德国汉诺威侯选之子乔治·路德维希·冯·汉诺威到英国即位,史称乔治一世。这就是英国汉诺威王朝的开始,也是英国王室日耳曼血统的开始。

当年54岁的乔治很不情愿地离开位于德国北部的汉诺威,前往泰晤士河边的伦敦参加加冕仪式。他在位13年都不曾将英语学通。由于对英语的掌握非有限,这位曾经的“英国国王”与大臣都是用法语进行交流,不能亲自主持也很少参加内阁会议,这使得内阁首相的作用开始变得突出起来。不仅如此,乔治一世作为统治者,大部分时间都在德国度过。1727年,他告别人世,长眠于德国。

乔治一世使英国王室从此有了日耳曼血统,也使他的子孙们有了扯不断的德国情缘。他的儿子乔治二世父亲一样,继位后仍经常出没于汉诺威,还在52岁的时候找了一个德国情妇。

与祖辈父辈不同的是,乔治三世在英国出生并接受教育,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在执掌英国王位期间,他倒是从没访问过汉诺威,但却娶了一位德国公主做王后。乔治四世则为了得到国会协助还清巨债,迎娶了德国表妹卡洛林。

乔治三世的孙女维多利亚女王是汉诺威家族的最后一位君王,由她而开始了一个新的朝代,即萨克森-科堡-哥塔王朝,但这并没有切断英国王室与德国的联系。恰恰相反,她的母亲、家庭老师以及作为监护人的舅父莱奥波德都是德国人,都来自德国的科堡家族,而女王自己也认为她是那个家族的成员之一。更重要的是,1840年她嫁给了她德国的表哥萨克森-科堡-哥塔家族的尔伯特王子。

维多利亚女王的长女嫁给了日后的德皇弗雷德里克三世,她的儿子就是后来“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爱德华八世——温莎公爵。

但据近年来逐渐解密的官方件显示,爱德华八世离位的主要原因是“美人”沃利斯·辛普森支持纳粹,使英国无法面对美法盟国。在放弃王位后,温莎公爵1937年还在慕尼黑会见了阿道夫·希特勒。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对温莎公爵夫妇的亲纳粹倾非常担心。在夫妇俩流亡国外的日子里,英国和美国的情报部门都曾对他们的行踪进行监视。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嫁了多半血统为德国人的菲利普伯爵。这位伯爵不仅能说流利的德语,而且与德国有着很深的渊源。他曾在德国上过一年学,他的4个姐妹全部嫁给了德国人。

血统风波

来自德国的萨克森-科堡-哥塔家族的英国王室在200多年前就曾宣布具有日耳曼血统。直到20世纪开始前,英国王室都一直在德国贵族中寻求伴侣,和亲政策对他们来说不但不陌生,而且可说是王室生存的一种方式。

但是两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的作为却让他们有失体面,于是开始在姓氏上改头换面,并对血统的问题谨言慎行。

一战时,英国民间反德情绪强烈,英伦三岛上的人们痛恨所有带有德国印记的东西,甚至包括面包。为了表示对德皇维廉二世的讥讽和不恭,英国人将Wihlelm的昵称Willy用作口语上指称男性生殖器的某一部位。

英国王室对血统的说辞也变得小心翼翼。为了体面,也为了表示与臣民共同反对德国的决心,英国王室认为有必要寻找出一个正宗英国的姓氏。1917年,英王乔治五世就宣布放弃家族名字中“萨克森-科堡-哥达”一节,杜撰出听起来更加英国化的“温莎”姓氏,温莎王朝从此开始。

到了他的儿子乔治六世在位时(1936-1952年),更是不惧德军轰炸呆在白金汉宫,表现出与德国的疏离。他的妻子,即谢世不久的伊丽莎白王太后一生都未能改变对德国的某种敌意。直到临终,她也没有改变把德国人称为“匈奴人”的习惯。他们便是当代伊丽莎白二世的父母。

更多文章

  • 宁锦之战中皇太极为什么没有打赢袁崇焕?输在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袁崇焕,皇太极,清朝,宁锦之战

    战争中往往总是出其不意和兵不厌诈,在一个朝代衰落另一个朝代兴起时总有些爱国将领涌出,他们要么战死沙场要么力挽狂澜,今天小编就来说说明朝的”袁崇焕”。明熹宗朱由校一既皇位就结手一个烂摊子,和一个飘飘欲坠的王朝,川中张献忠老谋深算外部又有女真骚扰。朱由校无异是心灰意冷毕竟龙椅还没做热就要替国为民,而此时

  • 宁锦之战起因是什么?在什么背景下开始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袁崇焕,皇太极,清朝,宁锦之战

    天启初年,后金军继沈辽之战获捷后,又克广宁(今北镇)等40余城堡,并企图进兵山海关。面对后金的凌厉攻势,明辽东经略王在晋等人主张退守山海关;而宁前兵备佥事袁崇焕则主张保关内必守关外,保关外必守宁远,得到前往山海关巡视的明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孙承宗支持。不久,明廷任用孙承宗取代王在晋。后来锦州、右屯和

  • 宁锦之战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袁崇焕,皇太极,清朝,宁锦之战

    1627年(明天启七年、后金天聪元年)五月初九日,皇太极率兵到了广宁的旧边,命贝勒德格类、济尔哈朗、阿济格、岳讬、萨哈廉、豪格率护军精骑为前队,攻城诸将率绵甲军等携带云梯、盾牌等器械为后队,亲自同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率领大军居中,八旗三队,鱼贯而行。后金军行进,分为前、中、后三队;

  • 宁锦之战:火器与冷兵器的碰撞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袁崇焕,皇太极,清朝,宁锦之战

    宁锦之战发生于1627年(明天启七年、后金天聪元年),是在明与后金的战争中,明辽东巡抚袁崇焕等率军击退后金大汗皇太极围攻锦州(今属辽宁)、宁远(今辽宁兴城)的作战。1627年(明天启七年、后金天聪元年)五月,皇太极亲率后金军围锦州,攻宁远。袁崇焕等率众固守,城得保全。五月十一日,后金军直抵锦州,四面

  • 雅典十年战争中雅典执政者——伯里克利,伯里克利的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雅典十年战争,雅典

    伯里克利(希腊文:Περικλῆς,英文:Pericles,约公元前495-公元前429),古希腊奴隶主民主政治的杰出的代表者,古代世界著名的政治家之一。伯里克利毕生致力于经营奴隶主民主政治,扩张雅典的势力。他促进了雅典奴隶制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的繁荣,在历史上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他倡导的泛希腊事

  • 雅典十年战争的过程是怎样的?雅典十年战争的结果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雅典十年战争,雅典

    十年战争是形容一场战争接连不断持续十年之久,历史上有两场被称为十年战争的史实,分别是雅典十年战争和古巴十年战争。十年战争(公元前431年~公元前421年)。公元前431中3月,伯罗奔尼撒盟国底比斯袭击雅典盟邦布拉底,引起战端。同年5月,斯巴达国王阿基丹姆二世率军入侵阿提卡,战争全面展开。斯巴达拥有步

  • 雅典十年战争的爆发时间?雅典十年战争的起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雅典十年战争

    十年战争是形容一场战争接连不断持续十年之久,历史上有两场被称为十年战争的史实,分别是雅典十年战争和古巴十年战争。概况十年战争(公元前431年~公元前421年)。公元前431中3月,伯罗奔尼撒盟国底比斯袭击雅典盟邦布拉底,引起战端。同年5月,斯巴达国王阿基丹姆二世率军入侵阿提卡,战争全面展开。斯巴达拥

  • 明末己巳之变清军有多少人?袁崇焕负主要责任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己巳之变,袁崇焕,皇太极,朱由检

    己巳之变结果最大的责任是明廷对于蒙古剧变,林丹汗西迁的应对无力,同时皇太极对宁锦防线的无奈,导致其击破内部重重反对声,冒险绕过袁崇焕辖区,自大安口,龙井关破口入关,之后袁崇焕轻骑9000千里入援,在蓟州与皇太极主力至少数万之众对峙,之后皇太极绕过蓟州,直趋京师,袁崇焕以偏师先于皇太极抵达京师,背城而

  • 己巳之变的胜利竟然是取决于君臣之间的信任度?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己巳之变

    己巳之变背景努尔哈赤在1616年的时候自立为可汗,三年之后开始向明朝发动进攻,这场战争持续了十年,1629年清朝军队兵临北京城下,这场战争被称为己巳之变,那么己巳之变背景是什么呢?己巳之变形势图这场己巳之变的主战双方分别是以皇太极为主的后金,以及以崇祯皇帝为主的明朝。双方在这场己巳之变发起的时候,各

  • 袁崇焕的五年平辽大梦被皇太极戳破:己巳之变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袁崇焕,崇祯皇帝,五年平辽,己巳之变

    崇祯二年己巳之变发生的背景:历史学家通常把皇太极于崇祯二年(1629)的第一次入口征掠称为“己巳之变”。这次战役在明清易代史上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从宏观上来说,它标志着双方战略形势的又一次重大转变。明朝的堡垒推进、经济封锁和外交联盟政策都在此役后逐渐瓦解,永久性地失去了战略主动。从微观上来说,此役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