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元朝李璮叛乱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

揭秘元朝李璮叛乱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310 更新时间:2023/12/23 0:37:31

李璮简介中介绍到李璮是金末期山东的重要军阀李全的儿子,小字名叫松寿,李全在1227年的时候降蒙古,被任命为益都行省,四年之后李全去世他的儿子李璮得到了他的权利,在得到他的父亲的权利之后的二十几年里他一直在默默地集中兵权擅自组建军队准备反叛蒙古,到了一二九五年的时候李璮加快了准备叛乱的步伐,一方面向南宋进犯,想要取得江苏连云港一代,另一方面加固益都城的军事力量,储存大量粮草为叛变做了充足的准备。

李璮叛乱图片

李璮简介中还提到,中统元年,忽必烈成为了统治者,但是当时的情形下忽必烈还有一个兄弟在漠北自立为,两兄弟在继承皇位上产生了分歧,于是暂时没有空闲来惩治李璮的所作所为,但是忽必烈为了能够有效的牵制住李璮,先封他为江淮大都督,希望能够用更大的权力牵制住他,并且对他之前的所作所为置之不理,李璮则趁着忽必烈在全力防御阿里不哥的南犯之时举兵反叛,南宋虽然封了李璮为齐郡王,但是却没有给他实质上的权利,也没有为他提供更多的军事协助。

李璮在后来进攻济南的时候曾经多次向河北地区请求过援助,希望能够得到华北地区的军事支持,但是响应他的人没有几个,所以最后他免不了被搁置在一个完全隔离的状况之下,忽必烈在此时迅速集中兵力,联合诸君共进济南,并且成功取得胜利拿下叛军李璮,而在七月时李璮被史天泽赐死。

李璮之乱

李璮之乱是发生在元朝的一场叛乱,李璮之所以能够发起这场叛乱,是因为他的父亲是山东的一个军阀,统治了山东三十多年,积累了很多的人脉。在李璮接替了父亲的职位后,他便自己创建军队,准备反叛蒙古。

李璮之乱图片

在表面上李璮依旧对蒙古皇族是毕恭毕敬的,这是为了给他自己增添更多的实力。在忽必烈登上皇位后,李璮更加猖狂,他不仅不上朝廷,而且还私下招兵买马,已经有了明显的叛乱的迹象。可是忽必烈因为还有北方战事困扰着他,根本没心思来治理李璮的问题,对李璮是一再的纵容。在李璮有了一定的实力后,他便结合涟海蒙古兵发起了叛乱。很快李璮就把益都占领了,益都的将领很快也都逃走了。可是李璮在此次叛乱中进展的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顺利,他本来想着自己凭借着父亲的那一层关系,和当时的很多世族都有联系,在叛乱中会得到他们的支持,可结果是仅有很少的人支持他。这是因为这些世族早已经和忽必烈有了利益关系,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是不会轻易选择和李璮叛乱的。

很快忽必烈就知道了李璮的叛乱,便问他的手下姚枢该怎么办。最后忽必烈听取了姚枢的建议,使用缓兵之计把李璮发起的叛乱制止住了,李璮陷入一个孤军的境地,很快就被降服了,他本想投河自杀,可是因为水浅还是被俘获了。这也就意味着李璮之乱以失败告终了。

李璮为什么叛乱

李璮是金末期军阀李全的儿子,也有传闻说他是李全的养子,在1261年的时候李璮开始背叛蒙古忽必烈的统治,虽然这一次叛变并没有成功,但是在中国的历史上却有重要的影响。而现如今对于李璮为什么会叛变的讨论也越来越激烈。

李璮叛乱图片

李璮为什么会叛变这个问题在历史记载中并没有具体的说明,但是在后人的总结之中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导致了他的叛乱。首先要说到的是汉人的民族情结,当时的中国因为长时间受到汉人的统治,在思想上就是非常鄙夷其他种族的,忽必烈想改变这种根深蒂固的民族意识本身就是非常困难的,再加上他没有改变原有的统治方式,在他执政的两年中中国北方的一些人民对他的不满越来越严重,其中为首的就是李璮,这在某种意义上奠定了李璮叛变的基础。

李璮在统治山东益都地区时就积累了大量的兵力和财力,所以这个时候的忽必烈已经开始防备李璮,在李璮提出要忽必烈准许他越过淮河去骚扰南宋的时候忽必烈虽然赞赏他的想法但却没有授予他实质上的权利,这一点使李璮意识到忽必烈已经开始防备自己,1261年的时候李璮正式开始叛变,有人推测说他是得到了宋军的保证,也有可能是和南宋的贸易上他能取得更大的利益所以他才选择了背叛忽必烈。所以,综合上述几个可能性从而导致了李璮最后的叛变。

标签: 李璮叛乱

更多文章

  • 李璮之乱是怎么回事 李璮叛乱对元朝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璮之乱,李璮叛乱

    李璮之乱是发生在元朝的一场叛乱,李璮之所以能够发起这场叛乱,是因为他的父亲是山东的一个军阀,统治了山东三十多年,积累了很多的人脉。在李璮接替了父亲的职位后,他便自己创建军队,准备反叛蒙古。李璮之乱图片在表面上李璮依旧对蒙古皇族是毕恭毕敬的,这是为了给他自己增添更多的实力。在忽必烈登上皇位后,李璮更加

  • 造成灭国的奸臣黄皓是历史上最臭名远扬的宦官(黄皓专权)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灭国奸臣黄皓,黄皓专权

    黄皓对于是蜀汉而言,是灭国奸臣,其虽官阶卑微,权利有限,但仍能玩弄权术,搅得蜀汉朝政混沌不堪,实属历史上又一宦官乱政的典型范例。蜀汉后主刘禅即位后,有蜀汉四相之一之称的董允去世,陈祗取代其侍中的职位,成为了后主的宠臣,手握重权。陈祗支持姜维的北伐,但因为逐渐与宦官黄皓交好,使得黄皓开始干预政事。陈祗

  • 灭国奸臣黄皓是历史上最臭名远扬的宦官(黄皓专权)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黄皓,黄皓专权

    黄皓对于是蜀汉而言,是灭国奸臣,其虽官阶卑微,权利有限,但仍能玩弄权术,搅得蜀汉朝政混沌不堪,实属历史上又一宦官乱政的典型范例。蜀汉后主刘禅即位后,有蜀汉四相之一之称的董允去世,陈祗取代其侍中的职位,成为了后主的宠臣,手握重权。陈祗支持姜维的北伐,但因为逐渐与宦官黄皓交好,使得黄皓开始干预政事。陈祗

  • 刘禅与宦官黄皓真实关系揭秘:压制蜀国北伐派(黄皓专权)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蜀汉,黄皓,刘禅,,黄皓专权

    皓善于投皇帝所好,为取得刘禅的欢心,他玩弄权术,不择手段,起初他对刘禅百依百顺,这使刘禅有一种做皇帝的满足与快乐就蜀汉的政治腐朽而言,黄皓仅是其中一分子,他罪责难逃,但说他是罪魁祸首,则又显然是不公允的。恰恰是在朝诸公容身自保,不进正言的状况,为黄皓的售奸创造了大好条件。至于“民皆菜色”,恐怕极难叫

  • 宋夏战争的第三战:熙河元丰永乐城三战定乾坤(永乐城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夏战争,宋朝,西夏,永乐城之战

    熙河之战宋神宗即位以后,任用王安石为相,“奋然将雪数世之耻”,变法图强,励精图治。熙宁年间向西攻取青唐吐蕃和角厮罗等政权,拓地两千余里,建立熙河路,对西夏逐渐开始占据战略主动。与熙河拓边同时,宋神宗也开始尝试攻取夏土。他先是选取了横山方向对西夏发起进攻。治平四年 ( 1067) ,宋将知青涧城种谔率

  • 诸葛亮北伐 操之过急以后穷兵黩武干蠢事(诸葛亮南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诸葛亮,诸葛亮南征

    蜀汉毕竟没什么资本,这种疯狂的军事行动虽然强烈表明诸葛亮统一天下的决心,也符合他先发制人的战略,但却给蜀汉带来无以估量的损失。夷陵之战过后不久,又病又恼的刘备就一命呜呼,大败之后的烂摊子就全都堆到了诸葛亮面前。经济不景气,军队元气大伤本来就已经够让诸葛亮头疼的了,可偏偏云贵一带的南蛮又蠢蠢欲动,再加

  • 马谡是刘备叮嘱不能用的人 诸葛亮却委以重任(诸葛亮南征)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马谡,刘备,诸葛亮南征

    马谡不可重用,刘备早就看出来了,诸葛亮眼光不在刘备之下,为什么还是违背了蜀汉公司前任老总的遗嘱,将马谡推上了业务第一线,委以最重要的大任呢?历史疑云读《三国演义》就知道,诸葛亮在杀马谡的前后,其心情极其纠结,刘备生前对于诸葛亮的嘱咐不是小说家之言,确实是史有记载的,既然诸葛亮已经得到预警,马谡不能重

  • 为什么诸葛亮三兄弟分别要在魏国蜀国吴国任职?(诸葛亮南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诸葛亮,诸葛亮南征

    各位,看三国的人都知道,诸葛亮在蜀国当丞相、武乡侯,诸葛瑾在吴国做大将军、宣城侯。还有个族弟诸葛诞在魏国也是相当的牛逼,任大司徒、骠骑将军、寿春侯 。诸葛兄弟成就了得,在三个国家都能封侯拜相,可相信各位一定和小编有一样的困惑,为什么他们不在一起,集合力量保一个主公而要各自为政互相伤害呢?网络配图三公

  • 魏灭蜀之战:三国结束前的最后一场倾国大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三国,魏灭蜀之战

    魏灭蜀之战,是一场强者消灭弱者的战争,这是弱肉强食的战争世界里的必然发展,也是必然结果。魏灭蜀之战原因,就是因为三国后期,魏蜀吴三国力量变化而导致崩溃。蜀国地位动摇,吴国实力削弱,而魏国则实力大大增强。网络配图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谁都想称霸一方,特别是强者越来越强,弱者越来越弱之后。公园263年,强

  • 魏灭蜀之战:三国结束的最后一场倾国大战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魏灭蜀之战

    魏灭蜀之战,是一场强者消灭弱者的战争,这是弱肉强食的战争世界里的必然发展,也是必然结果。魏灭蜀之战原因,就是因为三国后期,魏蜀吴三国力量变化而导致崩溃。蜀国地位动摇,吴国实力削弱,而魏国则实力大大增强。魏蜀地图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谁都想称霸一方,特别是强者越来越强,弱者越来越弱之后。公园263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