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夏战争的第三战:熙河元丰永乐城三战定乾坤(永乐城之战)

宋夏战争的第三战:熙河元丰永乐城三战定乾坤(永乐城之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961 更新时间:2023/12/23 0:38:02

熙河之战

宋神宗即位以后,任用王安石为相,“奋然将雪数世之耻”,变法图强,励精图治。熙宁年间向西攻取青唐吐蕃和角厮罗等政权,拓地两千余里,建立熙河路,对西夏逐渐开始占据战略主动。与熙河拓边同时,宋神宗也开始尝试攻取夏土。他先是选取了横山方向对西夏发起进攻。治平四年 ( 1067) ,宋将知青涧城种谔率兵逼降西夏绥州嵬名山部。熙宁四年 ( 1071) ,韩绛统兵建抚宁、啰兀城以期尽城横山,实 现进攻西夏的战略构想,但这一军事行动却以西夏军队先后攻破二城而告终。在这一形势 下,神宗采纳了王韶等人的建议,兵出秦州,招抚、攻占熙河地区散居的羌和吐蕃部族,以期达到东西两路夹击西夏的军事构想。但随后相继发生的辽宋边境争端和交趾侵宋事件,以及熙河路羌、蕃部族的反宋战争,却打乱了这一军事部署的继续实行,宋神宗被迫停止了西征的脚步。

元丰五路伐夏

元丰四年 ( 1081) ,西夏梁太后囚禁夏惠宗秉常导致国内政乱。宋神宗认为攻占西夏的良机已至,趁此发动五路伐夏大战。宋神宗部署李宪部出熙河路,种谔部出鄜延路,高遵裕部出环庆路,刘昌祚部出泾原路(刘昌祚受高遵裕的节制),王中正部出河东路,欲一举攻克西夏兴、灵二州[1] 。按作战计划,泾原、环庆两路合取灵州,河东、鄜延两路先会师夏州,再攻怀州,最后四路合攻兴州。宋廷还请吐蕃出兵渡黄河攻取凉州,以牵制西夏右厢兵力。五路中,李宪以大将李浩为先锋,由今临洮出发,翻越马衔山,至康古城(今榆中境内),进而取西市新城(今榆中三角城),九月二日,攻克兰州。李宪设帅府于城内,并建置兰州,李浩为知州。次年正月,宋廷改熙河路为熙河兰会路。兰州归入北宋版图。种谔作战积极,率所部沿无定河西进,起初势如破竹,通过一系列间接攻城战略的运用,先后攻取了西夏的米脂寨、石州、夏州、银州等地。但很快就因为军粮供应不继,又逢大雪,部队非战斗减员达三分之二以上。泾原路刘昌祚部作战勇猛,乘胜直抵灵州城下,但高遵裕缺乏对战局的整体把握,在缺乏攻城器械、后勤不足的情况下盲目命令刘昌祚直接攻城、宋军屯兵坚城之下,围攻十八日不克。而西夏军放黄河渠水灌淹宋军营地,又断绝其粮饷之道,宋军士兵因冻溺饥饿而死者极多。宋廷因此下令班师。此战宋军只占领了银、石、夏、宥诸州和横山北侧一些军事要点,使西夏在横山沿边地带不敢耕者二百余里 。但相比于消灭西夏的初衷,战果确实一般。

永乐城之战

元丰五年(1082年)9月给事中徐禧、鄜延道总管种谔带兵攻夏,准备一举灭夏。徐禧等人攻入西夏横山地区,直逼西夏首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为了灭夏,徐禧等人在永乐川筑永乐城(今宁夏境内)。西夏梁氏遣统军叶悖麻、咩讹埋等,领六监军司兵三十万攻永乐城,徐禧不听部下高永亨突袭敌军的正确谋略,而以兵万人列阵城下。夏军渡河后,向宋军发动猛攻,宋军战败,退入城中。夏军兵围永乐城,截断流经城中的水源;沈括以及宦官李宪等人的救兵受阻。由于怨恨徐禧,种谔未予援救。夏军终攻破永乐城,徐禧等人死难,宋军二万多士卒役夫阵亡。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北伐 操之过急以后穷兵黩武干蠢事(诸葛亮南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诸葛亮,诸葛亮南征

    蜀汉毕竟没什么资本,这种疯狂的军事行动虽然强烈表明诸葛亮统一天下的决心,也符合他先发制人的战略,但却给蜀汉带来无以估量的损失。夷陵之战过后不久,又病又恼的刘备就一命呜呼,大败之后的烂摊子就全都堆到了诸葛亮面前。经济不景气,军队元气大伤本来就已经够让诸葛亮头疼的了,可偏偏云贵一带的南蛮又蠢蠢欲动,再加

  • 马谡是刘备叮嘱不能用的人 诸葛亮却委以重任(诸葛亮南征)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马谡,刘备,诸葛亮南征

    马谡不可重用,刘备早就看出来了,诸葛亮眼光不在刘备之下,为什么还是违背了蜀汉公司前任老总的遗嘱,将马谡推上了业务第一线,委以最重要的大任呢?历史疑云读《三国演义》就知道,诸葛亮在杀马谡的前后,其心情极其纠结,刘备生前对于诸葛亮的嘱咐不是小说家之言,确实是史有记载的,既然诸葛亮已经得到预警,马谡不能重

  • 为什么诸葛亮三兄弟分别要在魏国蜀国吴国任职?(诸葛亮南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诸葛亮,诸葛亮南征

    各位,看三国的人都知道,诸葛亮在蜀国当丞相、武乡侯,诸葛瑾在吴国做大将军、宣城侯。还有个族弟诸葛诞在魏国也是相当的牛逼,任大司徒、骠骑将军、寿春侯 。诸葛兄弟成就了得,在三个国家都能封侯拜相,可相信各位一定和小编有一样的困惑,为什么他们不在一起,集合力量保一个主公而要各自为政互相伤害呢?网络配图三公

  • 魏灭蜀之战:三国结束前的最后一场倾国大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三国,魏灭蜀之战

    魏灭蜀之战,是一场强者消灭弱者的战争,这是弱肉强食的战争世界里的必然发展,也是必然结果。魏灭蜀之战原因,就是因为三国后期,魏蜀吴三国力量变化而导致崩溃。蜀国地位动摇,吴国实力削弱,而魏国则实力大大增强。网络配图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谁都想称霸一方,特别是强者越来越强,弱者越来越弱之后。公园263年,强

  • 魏灭蜀之战:三国结束的最后一场倾国大战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魏灭蜀之战

    魏灭蜀之战,是一场强者消灭弱者的战争,这是弱肉强食的战争世界里的必然发展,也是必然结果。魏灭蜀之战原因,就是因为三国后期,魏蜀吴三国力量变化而导致崩溃。蜀国地位动摇,吴国实力削弱,而魏国则实力大大增强。魏蜀地图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谁都想称霸一方,特别是强者越来越强,弱者越来越弱之后。公园263年,强

  • 魏灭蜀之战的原因 魏灭蜀之战城池兵力部署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魏灭蜀之战

    公元263年,一场战争爆发,就此结束了豪杰倍起的时代,三国鼎立的局势被打破。而此时魏国皇威不在,那魏朝谁坐拥大权呢?或者说谁操控者魏国的一切事物呢?魏灭蜀之战魏朝的哪位皇帝党政呢?原来自高平陵事变后,大权便旁落至司马氏之手。所以司马氏才是魏朝的皇帝,统治者。司马昭像公元260年,曹髦甍,魏元帝曹奂登

  • 为什么同治皇帝学无所成 同治回民起义的过程(云南回民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同治皇帝,云南回民起义

    同治可以说是大清最悲惨的皇帝之一了,他虽说在位总共有14年,但是真正执政不过一年,而且这段时间也是一直受到慈禧的掣肘,很多朝内外的大事都是由慈禧做主,轮不到他。而且同治学无所成,没有什么雄心大志,整天流连于灯红酒绿之中,最后甚至憋屈的因为梅毒去世,但是同治真的一开始就是这样吗?同治为什么一直学不成什

  • 清朝七和卓之乱的经过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七和卓之乱

    七和卓之乱经过七和卓之乱是中国清朝历史上一次外来民族入侵事件,发生在清朝道光二十七年,在浩罕汗国流亡的白山派和卓后裔入侵中国新疆。在19世纪,有的的文献认为,七和卓之乱这次入侵以迈买的明、倭里罕、阿布都拉、塔瓦克尔、萨比尔、阿克恰甘、依山七人为主要领导人物。七和卓之乱七个人都是和卓家族波罗尼都的后裔

  • 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张格尔为何发动叛乱?(清平张格尔叛乱)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张格尔,清平张格尔叛乱

    张格尔是生活在清朝时期的人,他本来是新疆地区伊斯兰教白山派的领导人,也算是逃到了国外居住的伊斯兰教的贵族人物,后来却回到清朝进行了反叛,最终因此而死亡。他曾经引起过清朝的战争,因此在那个时期也算是著名人物,关于这个人物的信息在张格尔简介中有着相关的介绍,那么张格尔简介中是如何介绍这个人物的呢?张格尔

  • 揭秘:张格尔与大清皇帝道光有哪些恩怨纠分?(清平张格尔叛乱)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道光,嘉庆,咸丰,张格尔,清平张格尔叛乱

    张格尔是生活在清朝时期的人,他本来是新疆地区伊斯兰教白山派的领导人,也算是逃到了国外居住的伊斯兰教的贵族人物,后来却回到清朝进行了反叛,最终因此而死亡。他曾经引起过清朝的战争,因此在那个时期也算是著名人物,关于这个人物的信息在张格尔简介中有着相关的介绍,那么张格尔简介中是如何介绍这个人物的呢?张格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