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经济大萧条对世界的影响 1929大萧条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经济大萧条对世界的影响 1929大萧条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468 更新时间:2024/1/8 13:48:53

在大萧条期间,银行家们名声狼藉,以至于江湖大盗如邦妮克莱德成为了传奇英雄。

大萧条的普遍影响导致了:提高政府对经济的政策参与性,如罗斯福新政时期实行的一些经济政策及建立的一些监管机构。以关税的形式强化了经济的民族主义。激起了作为共产主义替代物的浪漫-极权主义政治运动(如德国纳粹)。大萧条相对于其他单一原因来说是最能够解释为什么在1932年到1938年之间欧洲大陆和拉丁美洲各国政治逐渐右翼化。独裁者的崛起(如希特勒、墨索里尼),极权统治的盛行,间接造成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德国

德国魏玛共和国受到了大萧条极大的重击,其中美国对德国的援助贷款因衰退而停止供给。失业率飙升,特别是在大城市中,政治转了极端主义。1932年,失业率逼近了30%,民众疯狂地支持这纳粹党和共产党,两党在当年7月的选举中共同占据了国会的多数席位。1932年的洛桑会议上,德国的战争赔款一案被搁置。此时,德国支付了赔款中的1/8。1933年1月,希特勒的纳粹党上台执政,建立了独裁政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铺垫了道路,该冲突是人类历史上最具毁灭性的战争性灾难。

日本

大萧条并没有严重影响日本经济。在1929-1931年间,日本经济衰退了8%。大藏大臣高桥是清是第一个采纳凯恩斯主义的官员:第一,通过大量财政政策,包括赤字支出来刺激经济;第二,将日元贬值。高桥是清通过日本央行进行赤字开支,并将随之而来的通胀压力最小化。计量经济学研究显示这些财政刺激十分有效。

货币的贬值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日本纺织品在出口市场上取代了英国纺织品成为了第一。赤字开支的影响深远。这些支出被用来购买武器军备。在1933年,日本已经摆脱了萧条。到1934年,高桥是清意识到经济可能出现过热的危险。为了避免通货膨胀,他削减了武器军备上的赤字开支。

这个做法导致了民族主义者的强烈负面反应,特别是军队的意见强烈,并导致了二二六事件的爆发,高桥是清的遇刺。这引发了日本职官僚中的寒蝉效应。自1934年起,军队对政府的控制持续加强。政府非但没有削减赤字开支,反而进行了物价控制和配给方案,没有对通货膨胀进行控制。这一问题一直遗留到二战结束以后。

赤字开支对日本产生了改革效果。日本工业产值在30年代翻倍。不但如此,在1929年,日本的上榜企业中,轻工业,特别是纺织业占据了主流(丰田公司是以纺织起家的)。到1940年轻工业取代了重工业,在日本经济中的规模最大。

美国

政治影响

危机带来了许多政治影响,其中一个是结束了经济自由主义,罗斯福新政用凯恩斯主义将其取而代之。新政扩大了联邦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在1933年到1939年间,联邦开销翻了三倍,而罗斯福的批评家则攻击他将美国转变成了社会主义国家。

大萧条则导致了二战后欧洲列国普遍实施了社会民主主义和计划经济(参见马歇尔计划)。虽然奥地利学派在20年代就开始挑战凯恩斯主义,但直到70年代,在米尔顿·弗里德曼的影响之下,凯恩斯主义才被政治所质疑。

文学

二十世纪20年代被称为“新时代”,财富和机会似乎向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获胜的美国人敞开了自己吝啬的大门。整个社会对新技术和新生活方式趋之若鹜,“炫耀性消费”成为时代潮流。胡佛总统也认为,“我们正在取得对贫困战争决定性的前夜,贫民窟将从美国消失”。

1929年10月24日的美国股灾在黑色星期二开始(或Black

Tuesday)。这一天,股票一夜之间从顶巅跌入深渊,价格下跌之快连股票行情自动显示器都跟不上。在大萧条中,当时的纽约流行一首儿歌:“梅隆拉汽笛,胡佛敲车钟。华尔街发信号,美国往地狱冲!”可怕的连锁反应很快发生:疯狂挤兑、银行倒闭、工厂关门、工人失业、贫困来临、有组织的抵抗内战边缘。

农业资本家和大农场主大量销毁“过剩”的产品,用小麦和玉米替煤炭做燃料,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使这条河变成“银河”。城市中的无家可归者用木板、旧铁皮、油布甚至牛皮纸搭起了简陋的栖身之所,这些小屋聚集的村落被称为“胡佛村”。流浪汉的要饭袋被叫做“胡佛袋”,由于无力购买燃油而改由畜力拉动的汽车叫做“胡佛车”,甚至露宿街头长椅上的流浪汉上盖著的报纸也被叫做“胡佛毯”。而街头上的苹果小贩则成了大萧条时期最为人熟知的象征之一。在那些被迫以经营流动水果摊讨生活的人中,有许多从前是成功的商人和银行家。

1929年经济危机的确对资本主义世界影响至大,使其前后的两个10年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从"一战"结束后到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前,战胜的帝国主义国家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资本主义处于相对稳定与和平发展时期.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引起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德国,日本相继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成为欧亚战争的策源地.从1931年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开始,德意日疯狂对外侵略扩,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逐渐解体,世界又"走向战争".

标签: 美国经济大萧条

更多文章

  • 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究竟有多穷?美国是如何走出大萧条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美国,大萧条,经济,罗斯福

    920年代被称为“新时代”,财富和机会似乎向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获胜的美国人敞开了自己吝啬的大门。整个社会对新技术和新生活方式趋之若鹜,“炫耀性消费”成为时代潮流。胡佛总统也认为,“我们正在取得对贫困战争决定性的前夜,贫民窟将从美国消失”。1929年10月24日,美国迎来了它的“黑色星期四”(美国华

  • 马克吐温的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讲的是什么故事?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作品鉴赏(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续集,首次出版于1885年。故事的主人公是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就跟读者见面的哈克贝利·费恩。哈克贝利是一个聪明、善良、勇敢的白人少年。他为了追求自由的生活,逃亡到密西西比河上。在逃亡途中,他遇到了黑奴吉姆。吉

  • 马克吐温小说苦行记讲的是什么故事?苦行记剧情及创作背景解析(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美国,马克吐温,苦行记,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

    《苦行记》是马克·吐温的半自传性游记。《苦行记》于1871年春天动笔,1872年2月完成。该作品黑色幽默背后所隐含的是对社会欺骗实质的揭露,从中可以看到当时美国社会的那种尔虞我诈以及互相倾轧等丑陋现象。马克·吐温以其独特的黑色幽默文体,揭示了幽默背后的虚假和荒诞。内容简介《苦行记》是马克·吐温的一部

  • 马克吐温四大名著是哪四本小说?马克吐温四大名著讲的是什么故事?(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

    马克吐温四大名著分别是《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苦行记》。具体介绍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小主人公哈克贝里·芬是个孤儿,无人管束,但心地善良,爱憎分明。他帮助黑奴吉姆逃往废奴区,一路上遇见了各式人等,遭遇了许多艰难险阻,终于获得了胜利。道格拉斯寡妇要收他作

  • 温莎王朝第一任国王——乔治五世,乔治五世的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乔治五世,温莎王朝

    乔治五世(英语:George V,1865年6月3日-1936年1月20日),全名乔治·弗雷德里克·恩斯特·阿尔伯特(George Frederick Ernest Albert),爱德华七世和亚历山德拉皇后的次子。英国国王及印度皇帝,温莎王朝的开创者。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表弟。现时在位的英女王伊丽莎

  • 温莎王朝的历代君王介绍,他们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温莎王朝,英国

    温莎王朝(The House of Windsor),自1917年统治英国和其海外领地的家族,其前身为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而其家族实际姓氏为韦廷(Wettin)。1914年8月4日,英国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 ,与德国作战。由于经历多年复杂的联姻,此时欧洲各国的君主,多是表兄弟的关系。但英国王室带有

  • 温莎王朝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英国温莎王朝的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温莎王朝,英国

    温莎王朝(The House of Windsor),自1917年统治英国和其海外领地的家族,其前身为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而其家族实际姓氏为韦廷(Wettin)。1914年8月4日,英国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 ,与德国作战。由于经历多年复杂的联姻,此时欧洲各国的君主,多是表兄弟的关系。但英国王室带有

  • 英国汉诺威王朝与温莎王朝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诺威王朝,英国,温莎王朝

    血统渊源时间回到公元1714年,英国女王安娜逝世后,没有后嗣,为了寻找一位新教徒的国王,议会请了安娜的表兄、德国汉诺威侯选之子乔治·路德维希·冯·汉诺威到英国即位,史称乔治一世。这就是英国汉诺威王朝的开始,也是英国王室日耳曼血统的开始。 当年54岁的乔治很不情愿地离开位于德国北部的汉诺威,前往泰晤士

  • 宁锦之战中皇太极为什么没有打赢袁崇焕?输在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袁崇焕,皇太极,清朝,宁锦之战

    战争中往往总是出其不意和兵不厌诈,在一个朝代衰落另一个朝代兴起时总有些爱国将领涌出,他们要么战死沙场要么力挽狂澜,今天小编就来说说明朝的”袁崇焕”。明熹宗朱由校一既皇位就结手一个烂摊子,和一个飘飘欲坠的王朝,川中张献忠老谋深算外部又有女真骚扰。朱由校无异是心灰意冷毕竟龙椅还没做热就要替国为民,而此时

  • 宁锦之战起因是什么?在什么背景下开始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袁崇焕,皇太极,清朝,宁锦之战

    天启初年,后金军继沈辽之战获捷后,又克广宁(今北镇)等40余城堡,并企图进兵山海关。面对后金的凌厉攻势,明辽东经略王在晋等人主张退守山海关;而宁前兵备佥事袁崇焕则主张保关内必守关外,保关外必守宁远,得到前往山海关巡视的明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孙承宗支持。不久,明廷任用孙承宗取代王在晋。后来锦州、右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