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伯温死前留下的最后一计《百战奇谋》,让朱元璋整日担惊受怕

刘伯温死前留下的最后一计《百战奇谋》,让朱元璋整日担惊受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942 更新时间:2023/12/22 15:32:11

俗话说的好,“伴君如伴虎”,中国古代君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掌控天下人的生杀大权,衣食住行用的都是最好的。尤其是,很多皇帝每天要处理一国之事,遇到一些坏消息的时候,难免心情不好,脾气也大,遇到一些残暴的君主,一个不小心,大臣就要丢了性命。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作为皇帝,他严于律己,爱国爱民,打击贪官污吏,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皇帝。但是,作为一个常人,在许多人眼里,朱元璋却是寡恩薄情,大肆屠杀开国功臣,并恢复了残忍的殉葬制度。

朱元璋之所以能打下天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身边的兄弟,都为他舍身忘死地拼命,更重要的是,有刘伯温等一大帮谋士为他出谋划策。然而,这些人在朱元璋登基以后,大部分都被朱元璋残忍地杀害了。

刘伯温以辅佐明太祖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保持国家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授资善大夫、上护军,封诚意伯。正德时追赠太师,谥文成。

洪武八年(1375年:刘伯温64岁),刘基不良于行,但仍和京官参加元旦的早朝,随后在奉天殿做了一首《乙卯岁早朝》,这虽属于歌功颁德的应酬文字,但诗中仍可以看见刘基的心情。正月中旬,宋濂的门人刘刚来到刘基的住处,商请刘伯温将宋濂的百余卷作品,摘选并编辑成书,又请刘基为之序。正月下旬,刘基偶感风寒,朱元璋让胡惟庸派医生来给他治病,刘基吃了药后,腹中便出现了像拳头大的石头一般的异物[26]。二月中,刘基抱病觐见朱元璋,婉转地向他禀告胡惟庸带着御医来探病,以及服食御医所开的药之后更加不适的情形。朱元璋只是讲些安慰话,这使刘基相当的心寒。

洪武八年,64岁的刘伯温临死前,将两个儿子,刘琏刘仲竟叫到跟前,告诉他们,当今皇帝生性多疑,我所写下的这本《百战奇谋》,如果献给皇上,恐怕会使全家人陷入危险,倒不如烧了它,来保全家人。次日,刘伯温就去世了,只给朱元璋留下一封书信和一本《郁离子》。

《百战奇谋》这本书是刘伯温穷尽一生精力编写的神书,上面记载了刘伯温生平的所见所闻,以及刘伯温一生中经历过的大小战事。当时,民间就有传说,说得到此书就能有推翻大明王朝的能力。

后来,朱元璋得知此书的存在,于是就派人前去找来。当刘伯温发丧的时候,朱元璋派了两位使者前去吊唁刘伯温,其实,主要目的是为了找这个书,但是找了一圈,没有收获只能空手而归。

这件事让朱元璋寝食难安,生怕有了得到此书推翻他的王朝,不过直到现在,也没有人见过这本书,估计这是刘伯温为了报复朱元璋,故意留的障眼法,目的就是让朱元璋在担惊受怕中过日子。

标签: 《百战奇谋》

更多文章

  • 刘伯温死前究竟把《百战奇谋》藏哪了?后世一人得到差点造反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伯温,百战奇谋

    刘伯温是一个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很有名气的人物,有人将他跟诸葛亮相比,其实刘伯温留给人最多的印象不是辅佐皇帝的才能,而是“神算子”。刘伯温比起诸葛亮更是神话般的存在,因为刘伯温离我们这个时代比较近,他的预言也与我们现在的生活息息相关,他甚至指导过老蒋,也预言过国家未来的趋势,而且句句应验。诸葛亮作为年代

  • 左顺门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存在呢?当初死过多少人?(左顺门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左顺门案

    明朝中期曾经因为朱厚照的离世而差点没了皇帝,朱厚照一生放荡不羁随心所欲,最后却英年早逝,他的离世还给在座的大臣们留下了一个千古难题,因为朱厚照一生放荡到死的时候竟没留下一个孩子,最终大臣们决定将皇位传给朱厚照的堂弟朱厚璁。朱厚璁是一位机灵的皇帝,他不喜欢听大臣的话,更不喜欢任何事都接受大臣的安排,即

  • 王竑制造明朝血案“左顺门事件”,成威震边疆的铁血儒将(左顺门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左顺门,左顺门案

    1,迅速蹿红的愤怒青年大明正统十四年八月十五日,土木堡惨案。这是一场任性皇帝(明英宗)受权阉(王振)撺掇,御驾亲征被打得全军覆没的惨祸:明英宗朱祁镇沦为俘虏,大明江山岌岌可危,北京城乱作一团。伴随这场惨案发生,迅速在北京城里蹿红的,却还

  • 嘉靖帝打了范鏓一顿板子,百年后被他子孙带兵杀进皇宫(左顺门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范鏓,左顺门案

    1524年,即嘉靖三年,明朝发生了前所未闻的怪事:100多名文武官员,在皇宫左顺门前排队等着打板子。随着一声声响亮的板子声音,鲜血横飞,呻吟声不绝于耳。板子打完,共计16名大臣丧命。这就是著名的左顺门廷杖事件。下令廷杖之人,自然是当朝皇帝明世宗朱厚熜,即我们熟悉的嘉靖帝。嘉靖帝为什么要打大臣屁股呢?

  • 揭秘日本五一五政变,谋杀推动“改革”(五·一五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日本,五一五政变,五·一五事件

    最终,法院以“爱国忧国之至情,有可鉴赏之处”为由,判处主犯三上卓15年监禁,其他人等只轻判了10年及以下徒刑。一帮军人光天化日之下公然刺杀国家领导人,本属大逆不道的死罪,但只要高喊爱国,便是“政治正确”,可供“鉴赏”。“摧毁一切现存的丑恶制度!伟大的建设之前都需要彻底的破坏!”这句话并非来自中国人熟

  • 日本五一五政变(五·一五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日本,五·一五事件

    【历史上的今天】1932年5月15日,日本海军少壮派法西斯军官发动武装政变,称“五·一五”事件。1930年前后,日本经济危机日趋严重,社会动荡不安。军部与民间法西斯相互勾结,标榜改造国家并以恐怖手段加速法西斯化。1932年2月海军法西斯军人古贺清志、中村义雄与桔孝三郎为首的爱乡塾等民间法西斯组织制定

  • 五一五政变:首相犬养毅遭刺杀 政党时代的终结(五·一五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日本,犬养毅,军国主义,,五·一五事件

    建川回去以后的9月22日,关东军总参谋长三宅光治、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作战参谋石原莞尔,和奉天特务机关长、刚被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任命为“奉天市长”的土肥原贤二,还有关东军参谋片仓衷大尉(陆大40期),就开了一个会,讨论下一步怎么办。这个会议,后来被指定为甲级战犯、由于自杀而未被追究的关东军司令官

  • 中国历史上的传国玉玺现在下落何处?找到的话,能值多少钱?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朝,秦始皇,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据说是用著名的“和氏璧”制作的。这“和氏璧”可是古今罕有的绝世宝玉。历史上的玉玺是秦朝以后历代帝王相传的印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下令镌造一枚皇帝玉玺,称之为“天子玺”。据史书记载,此玺用陕西蓝田白玉雕琢而成,方圆四寸,螭虎纽,一说龙鱼凤鸟纽。玉玺正面刻有丞相李斯以大篆书

  • 和氏璧为什么是无价之宝?解读关于传国玉玺的传说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和氏璧,传国玉玺

    和氏璧是无价之宝的原因有以下 :1,文化价值:东周时楚国人最先发现,先后历经了楚厉王,楚武王,楚文王等,最终人称和氏璧。 所以廉颇蔺相如列传里边记载在赵国得到楚国和氏璧后,秦王愿意拿十五城去换,最后留下了完璧归赵的故事,这里和氏璧 的历史文化价值已经超过了和氏璧本身了,已经成为了一个象征。2,历史价

  • 揭秘秦始皇嬴政的传国玉玺 最后流落何方?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国玉玺

    历史上的玉玺是秦朝以后历代帝王相传的印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下令镌造一枚皇帝玉玺,称之为“天子玺”。据史书记载,此玺用陕西蓝田白玉雕琢而成,方圆四寸,螭虎纽,一说龙鱼凤鸟纽。玉玺正面刻有丞相李斯以大篆书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的信物。从此,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