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伐匈奴,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的全部经过

北伐匈奴,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的全部经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304 更新时间:2024/1/8 17:35:11

河南之战

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匈奴骑兵进犯上谷(今河北怀来东 南)、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等地。

汉武帝避实就虚,实施反击,派遣年青将领卫青率大军进攻为匈奴所盘踞的河南地。

卫青引兵北上,出云中,沿黄河西进,对占据河套及其以南地区的匈奴楼烦王、白羊王所部进行突袭,全部收复了河南地。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在河南地设置朔方、五

原两郡,并筑朔方城,移内地民众十多万在朔方屯田戍边。汉军收复河南地,具有重要 的战略意义:

抽掉了匈奴进犯中原的跳板,解除了其对长安的威胁,并为汉军建立了一个战略进 攻的基地。

匈奴贵族不甘心失去河南这一战略要地,数次出兵袭扰朔方,企图夺回河南地区。

漠南之战

汉武帝于是决定反击,发起了漠南之战,时在元朔五年(前124年)春。当时卫青任车

骑将军,率军出朔方,进入漠南,反击匈奴右贤王;李息等人出兵右北平(今内蒙古宁

城西南),牵制单于、左贤王,策应卫青主力军的行动。卫青出塞二三百公里,长途奔袭,突袭右贤王的王廷,打得其措手不及,狼狈北逃。汉军俘敌1万多人,凯旋归师。

这一仗的胜利,进一步巩固了朔方要地,彻底消除了匈奴对京师长安的直接威胁,并将匈奴左右两部切断,以便分而制之。次年二月和四月,新任大将军的卫青两度率骑兵出定襄(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前后歼灭匈奴军队一万多人,扩大了对匈奴作战的战果,迫使匈奴主力退却漠北一带,远离汉境。这就为汉武帝下一步实施河西之役并取胜提供了必要条件。

河西之战

河西之战。河西即现在甘肃的武威、张掖、酒泉等地,因位于黄河以西,自古称为 河西,又称河西走廊。它为内地至西域的通路,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这时它仍在匈奴

的控制之下,对汉朝的侧翼构成威胁。汉廷为了打通通西域的道路和巩固西部地区,遂决定展开河西之役,为此,组织强大的骑兵部队,委派青年将领霍去病出征河西匈奴军。

元狩二年(前121年)三月,霍去病率精骑万人出陇西,越乌鞘岭,进击河西走廊

的匈奴。他采取突然袭击的战法,长驱直入,在短短的6天内连破匈奴五王国。接着翻

越焉支山(今甘肃山丹大黄山)千余里,与匈奴军鏖战于皋兰山下,连战皆捷,歼敌近9000人,斩杀匈奴名王数人,俘虏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多人,凯旋而还。

同年夏天,汉武帝为了彻底聚歼河西匈奴军,再次命令霍去病统军出击。为了防止 东北方向的匈奴左贤王部乘机进攻,他又让张骞李广等人率偏师出右北平,攻打左贤

王,以策应霍去病主力的行动。

这一次,霍去病率精骑数万出北地郡,绕道河西走廊之北,迂回纵深达1000多公里,远出敌后,由西北向东南出击,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大破匈奴各部,在祁连山与合黎山

之间的黑河(今弱水上游)流域与河西匈奴主力展开决战,杀敌3万余人,取得决定性胜利。霍去病共俘获匈奴名王5人及王母、王子、相国、将军等百余人,收降匈

奴浑邪王部众4万,全部占领河西走廊地区。汉廷在那里设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移民实边戍守生产。

河西之战的伟大意义

河西之战,给河西地区的匈奴军以歼灭性打击,使汉朝统治延伸到这一地区,打通 了汉通西域的道路,实现了“断匈奴右臂”的战略目标,为进一步大规模反击匈奴提供

了可能。

漠北之战的雏形

经过漠南、河西两大战役的打击,匈奴势力遭到了重创,汉军已完全占 有了这场旷日持久反击战争的主动权。然而匈奴不甘心失败,仍继续从事南下袭扰的活

动。匈奴单于采纳汉降将赵信的建议,准备引诱汉军主力至沙漠以北地区,寻机加以歼灭。

漠北之战的作战方针

汉武帝为了彻底歼灭匈奴主力,从根本上解决这一边患问题,针对匈奴认为汉军不 能度幕(沙漠)轻留(轻入久留)的心理,将计就计,在经过充分准备后,决定对匈奴

采取更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并且因势利导,乘敌不备,确定了集中兵力、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的具体作战方针。

武帝集中了精锐骑兵10万人,组成两个大的战略集团,分

别由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统率。另以步兵几十万,马匹十余万配合骑兵主力的行动。卫青、霍去病受命后,各率精骑5万分别出定襄和代郡,沿东西两路北进,决心

在漠北与匈奴进行会战。

漠北之战

匈奴单于闻报汉兵将至,采纳赵信建议,将部众、牲畜、辎重转移到更远的北方,“以精兵待于幕北”。卫青出塞后,得知匈奴单于的战略意图,即率主力直扑单于所在,

横渡大沙漠,北进几百公里,寻歼单于本部。同时命令李广、赵食其率所部从东面迂回 策应。

不久,卫青部主力与匈奴单于相遭遇。卫青下令用武刚车环绕为营,以防匈奴军的袭击,接着便指挥5000精骑向单于军发起猛攻,单于即遣一万骑应战。双方鏖战至黄昏,大风骤起,飞沙扑面,两军难辨彼此。卫青乘势分轻骑从左右迂

回包抄。单于见汉军人多势众,自度无法取胜,遂带数百精骑突围,向西北逃遁。卫青 发现单于潜逃,即派轻骑连夜追击,自率主力随后跟进。是役虽然未能擒服单于,但一

举歼俘匈奴军19000人,挺进到寘颜山(今蒙古杭爱山南端)的赵信城,尽烧其城和匈奴积粟而还。

在另一个方向,霍去病率军出代郡和右北平,北进1000余公里,渡过大漠,与匈奴

左贤王部接战,尽歼其精锐,俘获屯头王、韩王以下70400余人。左贤王及其将领弃军

逃逸,霍去病乘胜追杀,直抵狼居胥山(今蒙古乌兰巴托东),然后凯旋班师。漠北之役是汉匈间规模最大,战场距中原最远,也是最艰巨的一次战役。是役,汉

军虽然付出了很大代价,但共歼匈奴9万余人,严重地削弱了匈奴的势力,使得其从此 无力大举南下,造成了“是后匈奴远遁,而幕南无王庭”的局面。

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至此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更多文章

  • 霍去病一生未尝败绩,被封狼居胥成为后世所有武将的最高追求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霍去病,封狼居胥

    霍去病,西汉战神名将。17岁为冠军候,19岁为骠骑将军,卫青的亲外甥,17岁从征,24岁病亡,短暂一生未尝败绩,战功无数!南宋词人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抒怀:“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这里,“封狼居胥”就是典出霍去病,此为霍去病征战生涯的巅峰,也

  • 一代战神霍去病:17岁闪电奇袭,22岁封狼居胥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封狼居胥

    近期,卫青霍去病回到教材的事,引发了不少关注。是的,中国的青少年怎么能够不了解卫青、霍去病呢?尤其是霍去病,在今天的大学生刚刚毕业走上社会的年龄,已经在长城之外建立了不朽功勋。他的生命很短暂,但就像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际,点亮了中华民族一个骄傲自豪的青春时代,一个血性时代。“冠军侯”——这是汉武帝

  • 封狼居胥:中华民族武将的最高荣誉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霍去病,封狼居胥

    狼居胥,即今蒙古国境内肯特山。封狼居胥指西汉大将霍去病登狼居胥山筑坛祭天以告成功之事,后来封狼居胥成为中华民族武将的最高荣誉之一。长期以来,凡是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冲突都是以游牧民族胜利而告终,就像狼和羊的关系一样。但汉武帝时期,骠骑将军霍去病深入荒漠草原几千里,将匈奴打得七零八落,实现了农耕民族对

  • 从私生子到封狼居胥的骠骑将军 缘何英年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霍去病,汉武帝,封狼居胥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塞下曲》是唐代诗人卢纶写的一首描写汉武帝刘彻发起的“漠北之战”的诗。“漠北之战”是西汉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对抗匈奴的战争,也是最成功的一次战争。这次战争的胜利有着汉武帝雄才大略所制定的远途奔袭战争计划,但是也离不开实施计划的两员大将---卫青与霍去病

  • 燕然勒石,比肩封狼居胥的战功(燕然勒功)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窦宪,燕然勒功

    相关记载《张璠后汉纪·和帝纪·永元二年》窦宪字伯度,拜车骑将军,与北单于战于稽落山,大破之。宪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以纪汉功,纪威德也。《后汉书》卷二十三〈窦融列传·窦宪〉宪惧诛,自求击匈奴以赎死。会南单于请兵北伐,乃拜宪车骑将军,金印紫绶,官属依司空,以执金吾耿秉为副,发北军五校、黎阳、雍

  • “燕然勒石”有没有资格与“封狼居胥”并列汉民族最高军功?(燕然勒功)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窦宪,匈奴,燕然勒功

    近日,一条来自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的信息,让一份在历史中埋藏了许多年的文物原件重出江湖——那便是为了纪念公元89年东汉将军窦宪大破北匈奴,著名史学家,《汉书》的作者班固亲笔题刻的《燕然山铭》。一直以来,“封狼居胥,勒石燕然”都被认为是汉民族的最高军功,因此也成为中国历代英雄豪杰或者诗人骚客所梦想

  • 李治和武则天夫妻同心,共同摧毁关陇贵族终结五百年门阀政治(关陇贵族军事集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武则天,关陇贵族军事集团

    上期说到,贞观末年,虽然唐太宗李世民想通过台前幕后权利分配,及扶持科举寒士庶族来牵制削弱三大门阀势力的想法。因魏徵和房玄龄的死,导致关东高门旧士族势弱,寒士庶族一时沉寂冲击不上来,又因太子叛乱,长孙无忌一系主导易储君,而让关陇新贵族一时独大。平衡再次被打破,各势力暗流涌动,随着李世民驾崩,高宗李治登

  • 宇文泰简介 西魏王朝实际建立者权臣宇文泰生平(关陇贵族军事集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宇文泰,南北朝,西魏权臣,关陇贵族军事集团

    宇文泰(507—556年),字黑獭(一作黑泰),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鲜卑族,西魏王朝的实际建立者和权臣,也是北周政权的奠基者,掌权22年。西魏禅周后,追尊为文王,庙号太祖,武成元年(559),追尊为文皇帝,杰出的军事家、军事改革家、统帅。北周太祖文皇帝宇文泰。小字黑獭(一作黑泰)。先出于匈

  • 尔朱荣简介 南北朝北魏末年将领权臣尔朱荣生平(关陇贵族军事集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尔朱荣,南北朝,魏将领,关陇贵族军事集团

    尔朱荣(493—530),字天宝,北秀容(今山西岚县)人,契胡族,北魏末年将领、权臣。早年,他袭父爵做契胡部第一领民酋长,是很有地位的部落贵族。后招兵买马,力量发展壮大,北魏统治者笼络他镇压农民起义。尔朱荣于乱世中南征北战,逐渐弄清魏朝的虚弱,加之自己势力的不断强大,最终得以挟帝自重、权倾天下。最终

  • 自称清朝最强特种兵,曾称霸一时,却惨败在英军的枪下(虎衣藤牌兵)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虎衣藤牌兵,清朝

    特种部队一般指的是一个国家战力最强的一小批人,这些人往往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毫不夸张的说甚至有以一当十的战力,但历史上有这么一支令人大跌眼镜的特种部队,在主动出战的情况下竟死伤数百仅杀敌一人,那就是清朝第一特种部队虎衣藤牌兵。创立由来:这支在清朝历史上有着辉煌过去的虎衣藤牌兵是由康熙下令所组织的,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