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历史上东晋时期的王与马共天下是指什么?

揭秘:历史上东晋时期的王与马共天下是指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614 更新时间:2023/12/31 18:26:25

“王与马,共天下”是说东晋时期琅琊王氏家族与当时皇室力量势均力效,甚至还有过之,当时百姓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琅琊王氏进入极盛时期。

司马睿从东渡到登基,主要依赖了北方大族王导王敦兄弟的大力支持。在此期间,王导位高权重,联合南北士族,运筹帷幄,纵横捭阖,政令己出。王敦则总掌兵权,专任征伐,後来又坐镇荆州,控制建康。王氏兄弟权倾内外,司马睿不过是徒有虚名而已。登基大典那天,皇帝司马睿突然拉住大臣王导同升御床,一同接受群臣的朝贺,表示愿与王氏共有天下的意向。但天无二日,王导吓了一跳,连忙推辞说:“太阳岂能与万物同辉,君臣名分是有区别的”,晋元帝才没有勉强他。

但司马睿对王导始终十分尊敬,称王导为“仲父”。历元、明、成三朝,王导的地位一直十分崇高。成帝给王导的手诏总是用“惶恐言”、“顿首言”、“敬白”之类的语言,他还亲自驾临王导的府邸,礼敬王导的妻子。王导每次上朝,晋元帝都要起立相迎。所以"王与马,共天下"的典故有着实际的历史含意,反映了东晋门阀政治的特殊背景。

更多文章

  • 陈平忍辱苦读书的故事 陈平如何解白登之围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陈平如何解白登之围

    陈平是西汉有名的丞相,在大汉建立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早年的时候陈平可不是这么一帆风顺的,因为家贫,因为读书,反倒是受到了很多的冷嘲热讽,还诞生了一出陈平忍辱苦读书的励志故事。陈平的游戏形象陈平是秦末汉初人,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双双去世了,留下他和哥哥相依为命,虽然家里很穷,但是陈平却不喜欢耕

  • 还原西汉初年白登之围的起因与战争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白登之围的起因与战争过程

    关于什么是白登之围这个问题,史料有很多记载。白登之围是公元前200年,匈奴把汉高祖刘邦围困在白登山的一次事件。白登之围画像对于什么是白登之围这一问题,史料记载公元前201年,韩信勾结匈奴发动叛乱,企图攻打中原,这样的行为激怒了汉高祖刘邦,刘邦亲率32万大军出击匈奴,起初战斗是比较顺利的,连连取胜,先

  • 白登之围的真相:刘邦为何会陷入白登之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邦,白登之围

    刘邦白登之围分别是汉朝高祖以及和刘邦有关的一次事件,对于刘邦白登之围这个问题,史料中有很多记载。网络配图白登之围是刘邦进攻匈奴时,犯了轻敌冒进的错误而引起的一次危机。当时韩信因为敌不过匈奴大军,多次派出使者向匈奴求和,引起了汉高祖刘邦的怀疑,刘邦怀疑韩信勾结匈奴对汉朝不利,也因此事责备韩信。韩信害怕

  • 文言文名篇,【唐太宗吞蝗】原文及翻译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太宗吞蝗

    原文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咒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选自《贞观政要》译文贞观二年,京师大旱,蝗虫四起.唐太宗进入

  • 唐太宗吞蝗后唐朝蝗虫真的不再成灾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太宗,唐太宗吞蝗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被各民族冠以“天可汗”的称号,在对外和对内上他都有着一套方针。对外他积极开拓疆土不仅重创了高句丽,也将东突厥灭了,更是征服了很多部落。在国内他就劝课农桑,奉行节约,并且主张以文治天下。作为一代君王,能任人唯贤,多次听取谏官魏征的逆耳忠言,并作出相应的改变,这些使得唐朝能够国泰民

  • 唐太宗李世民替民受罪生吞蝗虫 唐太宗吞蝗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吞蝗

    导读:唐太宗吞蝗的故事:古时认为蝗虫有灵异,闹蝗灾是上天降下的惩罚。京城大旱闹蝗灾,唐太宗视察粮食损失情况,他见蝗虫为害而勇于承担责任,替民受罪。近读《隋唐嘉话》,真为唐太宗的以人为本所感动。有两则小故事,抄录于下:太宗阅医方,见明堂图,人五脏之系咸附于背,乃怆然曰:“今律杖笞,奈何令髀背分受?”乃

  • 宋夏战争的第三战:熙河元丰永乐城三战定乾坤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宋夏战争,宋朝,西夏

    熙河之战宋神宗即位以后,任用王安石为相,“奋然将雪数世之耻”,变法图强,励精图治。熙宁年间向西攻取青唐吐蕃和角厮罗等政权,拓地两千余里,建立熙河路,对西夏逐渐开始占据战略主动。与熙河拓边同时,宋神宗也开始尝试攻取夏土。他先是选取了横山方向对西夏发起进攻。治平四年 ( 1067) ,宋将知青涧城种谔率

  • 宋夏战争的第一战:庆历和议与三川口定川寨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宋夏战争,宋朝,西夏

    北宋仁宗景祐五年(1038年),宋朝的藩属党项政权首领李元昊脱宋自立,自称皇帝,去宋封号,改元“天授礼法延祚”,建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宋仁宝元二年(1039年),西夏景宗李元昊写信通知宋政府,希望他们承认这一事实。可是宋朝大多数官员主张立刻出兵讨伐西夏,兴师问罪。于是宋仁宗于当年六月下诏削去

  • 宋夏战争的简介:决定大宋和西夏命运的五次大战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夏战争,宋朝,西夏

    第一次战争:北宋仁宗景祐五年(1038年),宋朝的藩属党项政权首领李元昊脱宋自立,自称皇帝,去宋封号,改元“天授礼法延祚”,建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宋仁宗明道二年(1039年),西夏景宗李元昊写信通知宋政府,希望他们承认这一事实。可是宋朝大多数官员主张立刻出兵讨伐西夏,兴师问罪。于是宋仁宗于当

  • 吕后称制专权八年总揽天下大事为何不立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吕后,吕后称制

    吕后称制简介记载吕后称制是指西汉惠帝死后,吕后把持朝政,总揽天下大事。吕后名雉,山阳单父人,她是汉高祖刘邦的原配夫人,也是汉朝首位皇后。刘邦称帝之后册立吕雉为后。吕雉天性聪慧果断,但是心肠毒辣,在刘邦铲除异姓王的过程中立下很大的功劳。当时太子为刘盈,刘邦嫌弃太子刘盈太过优柔,想要立宠姬戚夫人的儿子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