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四大悲剧的作者是谁?莎士比亚生平及写作特点简介

四大悲剧的作者是谁?莎士比亚生平及写作特点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972 更新时间:2023/12/16 9:43:36

威廉·莎士比亚(英语: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华人社会尊称为莎翁,清末民初鲁迅在《摩罗诗力说》(1908年2月)称莎翁为“狭斯丕尔”,是英国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家,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

莎士比亚在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出生长大,18岁时与安妮·海瑟薇结婚,两人共生育了三个孩子:苏珊娜、双胞胎哈姆尼特和朱迪思。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的20多年期间莎士比亚在伦敦开始了成功的职业生涯,他不仅是演员、剧作家,还是宫内大臣剧团的合伙人之一,后来改名为国剧团。1613年左右,莎士比亚退休回到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3年后逝世。

1590年到1600年是莎士比亚的创作的黄金时代。他的早期剧本主要是喜剧和历史剧,在16世纪末期达到了深度和艺术性的高峰。接下来1601到1608年他主要创作悲剧,莎士比亚崇尚高尚情操,常常描写牺牲与复仇,包括《奥赛罗》、《哈姆雷特》、《尔王》和《麦克白》,被认为属于英语最佳范例。在他人生最后阶段,他开始创作悲喜剧,又称为传奇剧。

莎士比亚流传下来的作品包括39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两首长叙事诗。他的戏剧有各种主要语言的译本,且表演次数远远超过其他所有戏剧家的作品。

人物生平

少年时期

威廉·莎士比亚,出生于英国中部瓦维克郡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1564年4月26日受洗礼。其父约翰·莎士比亚是经营羊、皮革制造及谷物生意的杂货商,1565年接任镇民政官,3年后被选为镇长。

莎士比亚7岁时被送到当地的一个文法学校念书,在那里读了六年的书,掌握了写作的基本技巧与较丰富的知识。除此之外,他还学过拉丁语和希腊语。因父亲破产,他未能毕业就走上独自谋生之路。

1577年,被父亲从学校接回,不得已帮父亲做了一段时间的生意。他当过肉店学徒,也曾在乡村学校教过书,还干过其它各种职业这使他增长了许多社会阅历。

莎士比亚读书时就卓尔不凡,与众不同。有传言说他曾在一个叫托马斯·露西的富裕财主兼地方行政长官的土地上偷猎,结果被露西的管家发现,他为此挨了揍。出于报复,他写了一首讥讽大财主的打油诗。这首诗没过多久便传遍了整个乡村。大财主无论走到哪里,总有人用这首打油诗来嘲笑他。托马斯乡绅非常恼火,于是就想惩罚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因此被迫离开斯特拉福德小镇,到伦敦避难。

剧团生涯

莎士比亚还在斯特拉福德小镇居住时,就对戏剧表演已经非常熟悉。经常有一些旅行剧团到斯特拉福德小镇表演。

1582年与一个农民之女安妮·海瑟薇结婚,1585年育有一子哈姆尼特·莎士比亚。1586或1587年他到了伦敦,当时戏剧正迅速地流行起来。他先在剧院当马夫、杂役,后入剧团,做过演员、导演、编剧,并最终成为剧院股东。

1588年前后开始写作,先是改编前人的剧本,不久即开始独立创作。到1590年年底,莎士比亚已经成为伦敦一家顶级剧团——詹姆斯·伯比奇经营的“内务大臣供奉剧团”——的演员和剧作家。后来,莎士比亚人证实了自己是一个脚踏实地、品行端正之人,他成为了剧团的股东,很快赢得了同仁们的尊敬和爱戴。

从1594年起,他所属的剧团受到王宫大臣的庇护,称为“宫内大臣剧团”。詹姆斯一世即位后也予以关爱,改称其为“国王的供奉剧团”,因此剧团除了经常的巡回演出外,也常常在宫廷中演出,莎士比亚创作的剧本进而蜚声社会各界。

1596年,他以他父亲的名义申请到“绅士”称号和拥有纹章的权利,又先后3次购置了可观的房地产。1597年,莎士比亚重返家乡购置房产,度过人生最后时光。他虽受过良好的基本教育,但是未上过大学。

剧作巨匠

1598年大学人士F.米尔斯已在其《智慧的宝库》中,列举莎士比亚35岁以前的剧作,称赞他的喜剧、悲剧都“无与伦比”,能和古代第一流戏剧诗人们并称。写作的成功,使莎士比亚赢得了骚桑普顿勋爵的眷顾,勋爵成了他的保护人。莎士比亚曾把他写的两首长诗《维纳斯与阿都尼》、《鲁克丽丝受辱记》献给勋爵,也曾为勋爵写过一些十四行诗。借助勋爵的关系,莎士比亚走进了贵族的文化沙龙,使他对上流社会有了观察和了解的机会,扩大了他的生活视野,为他日后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

1599年莎士比亚参加了伦敦著名的环球剧院,并成为股东兼演员。莎士比亚逐渐富裕起来,并为他的家庭取得了世袭贵族的称号。1612年他作为一个有钱的绅士衣锦还乡。

1603年,詹姆士一世继位,莎士比亚的剧团改称“国王供奉剧团”,他和团中演员被任命为御前侍从,常常在宫廷中演出。当时的剧坛为牛津、剑桥背景的“大学才子”们所把持,一个成名的剧作家曾以轻蔑的语气写文章嘲笑莎士比亚这样一个“粗俗的平民”、“暴发户式的乌鸦”,竟敢同“高尚的天才”一比高低。但莎士比亚后来却赢得了包括大学生团体在内的广大观众的拥护和爱戴,学生们曾在学校业演出过莎士比亚的一些剧本,如《哈姆雷特》、《错误的喜剧》。

晚年逝世

莎士比亚在伦敦住了二十多年,而在此期间他的妻子仍一直呆在斯特拉特福。他在接近天命之年时隐退回归故里斯特拉特福。

1616年莎士比亚在其52岁生日那天不幸去世,葬于圣三一教堂。死前他留有遗嘱。他的两个据说比较可靠的肖像是教堂中的半身塑像和德罗肖特画像,手迹则有6份签名和《托马斯·莫尔爵士》一剧中三页手稿。

莎士比亚最早的剧作是以当时常见的风格写成的。他采用标准的语言书写,常常不能根据角色和剧情的需要而自然释放。

诗文由扩展而定,有时含有精心的隐喻和巧妙构思,语言通常是华丽的,适合演员高声朗读而不是说话。一些评论家的观点认为,《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中庄重的演说词,经常阻碍了情节,《维洛那二绅士》的台词则被评论为做作不自然。

莎士比亚从传统风格转向他自己的特点。《理查三世》开幕时的独白开创了中世纪戏剧中的邪恶角色。同时,理查生动的充满自我意识的独白延续到莎士比亚成熟期剧作中的自言自语。

没有单独一个剧本标志着从传统风格到自由风格的转换,莎士比亚的整个写作生涯中综合了这两种风格,《罗密欧与朱丽叶》可能是这种混合风格最好的诠释。

到1590年代中期创作《罗密欧和朱丽叶》、《理查二世》和《仲夏夜之梦》时期,莎士比亚开始用更自然的文字写作。他渐渐将他的隐喻和象征转为剧情发展的需要。莎士比亚惯用的诗的形式是无韵诗,同时结合抑扬格五音步。实际上,这意味着他的诗通常是不押韵的,每行有10个音节,在朗读时每第二个音节为重音。他早期作品的无韵诗和后期作品有很大区别。诗句经常很优美,但是句子倾向于开始、停顿、并结束在行尾,这样有可能导致枯燥。

当莎士比亚精通传统的无韵诗后,他开始打断和改变规律。这项技巧在《朱利叶斯·凯撒》和《哈姆雷特》等剧本的诗文中,释放出新的力量和灵活性。

《哈姆雷特》之后,莎士比亚的文风变化更多,尤其是后期悲剧中更富有感情的段落。英国文学评论家安德鲁·塞西尔·布拉德利将这种风格描述为“更紧凑、明快、富有变化,并且在结构上比较不规则,往往错综复杂或者省略”。

在创作生涯后期,莎士比亚采用了很多技巧来达到这些效果,其中包括跨行连续、不规则停顿和结束,以及句子结构和长度的极度变化。完整地理解意思对听众是挑战。

后期的传奇剧,情节及时而出人意料地变换,创造了一种末期的诗风,其特点是长短句互相综合、分句排列在一起,主语和宾语倒转、词语省略,产生了自然的效果。

莎士比亚诗文的特征和剧院实际效果有关。 像那个时代所有的剧作家一样,莎士比亚将弗朗西斯克·彼特拉克和拉斐尔·霍林斯赫德等创作的故事戏剧化。

他改编了每一个情节来创造出几个观众注意的中心,同时向观众展示尽可能多的故事片段。设计的特点保证了莎士比亚的剧作能够被翻译成其他语言,剪裁宽松地诠释,而不会丢失核心剧情。

当莎士比亚的技巧提高后,他赋予角色更清晰和更富有变化的动机以及说话时独一无二的风格。然而,后期的作品中他保留了前期风格的特点。在后期的传奇剧中,他故意转回到更虚假的风格,这种风格着重了剧院的效果。

莎士比亚创作的艺术特色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第一,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认为戏剧是反映人生的一面镜子。

第二,追求自然的表演理论,认为演剧要真实,切忌过火。

第三,情节生动丰富,一个剧里常有几条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线索,悲喜剧因素结合在一起。

第四,塑造了一系列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形象。如哈姆雷特、福斯塔夫。

第五,人物语言性格化,如哈姆雷特的话富有哲理和诗意,御前大臣波洛涅斯的语言矫揉造作,伊阿古的语言充满秽言秽语。据电子计算机统计,莎士比亚创作的词汇量有29066个

标签: 英国四大悲剧莎士比亚

更多文章

  •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Hamlet)》讲的是什么故事?哈姆雷特剧情及艺术特点解析(四大悲剧)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英国,哈姆雷特,四大悲剧,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Hamlet)》是由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创作于1599年至1602年间的一部悲剧作品。戏剧讲述了叔叔克劳狄斯谋害了哈姆雷特的父亲,篡取了王位,并娶了国王的遗孀乔特鲁德;哈姆雷特王子因此为父王向叔叔复仇。《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所有戏剧中篇幅最长的一部,也是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剧本,具有深

  • 什么是屯田制?曹操为什么实行屯田?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曹操,屯田,屯田制

    屯田制指的是利用士兵和农民垦种荒地,以取得军队供养和税粮。其中兵屯好处很明显,不打仗和操练的时候就去开荒种田,相当于充分利用劳动力,不浪费薪水,而且自己自作供应粮草。而屯田制就是以屯田为目的而建立的一种制度。 既可解决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之下自力更生,又可使兵力在守防时亦不白花人力,乃一举两得之构想。但

  • 庚戌土断在什么背景下实施的?有哪些措施以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庚戌土断,刘裕,南朝,东晋

    土断这两个字的含义就是在东晋时期实行的废掉之前的侨置郡县,开始将暂居在当地的流民也编加进当地郡县户籍的方法。当时正处于桓温担任大司马并且掌管朝政的时期,为了可以改变国家的财政状况,所以实行了土断法,并且根据实行的事件称这次事件为庚戌土断。而之所以实行这种方法和当时庚戌土断的背景也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

  • 庚戌土断:国家控制的户口大量增加,赋税收入增多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庚戌土断,刘裕,南朝,东晋

    土断是东晋废除侨置郡县、使侨管土著编入所在郡县户籍的办法。东晋曾在其管辖地区内用北方地名设立郡县(即侨置郡县),安置北方士族,保持其封建特权。当时侨置郡县无一定的边界,不征租税徭役。这些士族广造田园,兼并激烈,影响朝廷财政收入。咸康七年(公元341年),晋成帝司马衍为了整理户籍,增加财政收入,命侨寓

  • 什么是土断?为什么要实行土断?(庚戌土断)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土断,东晋,刘裕,庚戌土断

    历史由来 两晋、南朝时重要措施之一,即以土著为断。指以现居地为准,将人户著之于籍。其旨意、方法因时而有差异。西晋武帝太康五年(284),汝南王司马亮、司空卫瓘上疏,咸用土断,使举善进才,各由乡论,以纠九品中正制之流弊,是为土断之始。西晋时已出现土断概念。晋初司空卫瓘主张恢复汉代乡举里选法。户籍都按住

  • 绿林赤眉起义的原因:农民起义反压迫的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绿林赤眉起义

    绿林赤眉起义大概是在西汉末年时期也就是公元十七年爆发的,当时因为西汉末年王莽想要该朝篡位而引起的战争,这也是一场有农民引起的起义。绿林赤眉起义图片王莽掌控政权后,使得民众苦不堪言,民不聊生,农民百姓的生活一天不如一天,加上地方官员的欺压,这也使得民众们心生不满。而赤眉军是因为某地的一个官差被县令命令

  • 绿林赤眉起义为什么会以失败告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赤眉起义,绿林赤眉起义

    绿林赤眉起义是什么时候爆发的绿林赤眉起义大概是在西汉末年时期也就是公元十七年爆发的,当时因为西汉末年王莽想要该朝篡位而引起的战争,这也是一场有农民引起的起义。绿林赤眉起义图片王莽掌控政权后,使得民众苦不堪言,民不聊生,农民百姓的生活一天不如一天,加上地方官员的欺压,这也使得民众们心生不满。而赤眉军是

  • 绿林赤眉起义是什么时候爆发的?王莽的覆灭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赤眉起义,汉代,绿林赤眉起义

    绿林赤眉起义是什么时候爆发的?王莽的残酷压榨,加上一连串的天灾,逼得农民走投无路,纷纷起义。东方和南方都有大批的农民起来反抗官兵。公元17年,南方荆州闹饥荒,老百姓不得不到沼泽地区挖野荸荠充饥。人多野荸荠少,引起了争夺。新市(今湖北京山东北)有两个有名望的人,一个叫王匡,一个叫王凤,出来给农民调解,

  • 更始帝刘玄的一生有着怎样的故事呢?(刘玄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玄,刘玄称帝

    更始帝时期是西汉向东汉过度的一个时期,也是消灭新莽政权的起义军首领,然而当时军阀混战,天下大乱,虽然起初各路人马已经汇聚,但是还有一些人马想要自立为王,其中就有赤眉军,最终更始帝的软弱败在了赤眉军的阴狠之下。到底更始帝一生做了些什么事情,且听小编一一道来。更始帝刘玄简介刘玄,出生年月不详,是汉景帝之

  • 这是一个乱世:刘秀称帝,刘盆子称帝,更始帝​刘玄​被赤眉(刘玄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玄,刘秀,刘玄称帝

    刘秀刘秀平定河北,马武(云台二十八将)向刘秀提议称帝,刘秀惊讶地说:“谁出的主意?该把他杀了!”马武回答:“众将都这么说。”刘秀再三推辞。耿纯说:“您早日称帝,跟随您的士大夫们就会死心塌地地为您效命了;迟迟不称帝,恐怕有的士大夫会离开您另投他处。”刘秀回答:“我考虑一下。”公元25年六月,刘秀三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