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褚裒北伐为什么会失败了?对晋朝有着怎样的影响

褚裒北伐为什么会失败了?对晋朝有着怎样的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887 更新时间:2024/1/21 19:40:50

褚国舅于永和元年获准镇守拱卫东南的重镇京口,经过几年的经营发展,褚国舅的势力大涨。永和五年,后赵石虎终于断气去见儿子石宣了。得到消息的褚国舅马上乘机上表

, 请伐后赵 ,并得到东晋朝廷的许可。

永和五年六月 , 征北大将军褚裒 “遣前锋督护王颐之 等径造彭城 , 示以威信 , 后 遣都护麋嶷 进军下 邳 ” , 在北伐初期战争取得了一定胜利

, “河朔士 庶归降者 日以 千计 , 裒 抚纳 之 , 甚得 其 欢心”。鲁郡民有 500 余家 , 也起 兵求援于褚 裒 。但是 永和五年七月 ,

褚裒进军彭城 , 先遣督护王龛伐沛 , 军次代陂 , 为石遵将李农所败 , 王龛遇害 。八月 , 褚裒退屯 广陵 , 西中郎将陈逵焚寿春积聚 , 毁城遁还

。前后不到三个月,虎头蛇尾,输的糊里糊涂。褚裒退回京口 , 没多久就忧郁而死了 。

褚裒以及殷浩的北伐是司马氏王室与其他辅政的世家大族用以抑制桓温的手段 , 因而 , 褚裒

、殷浩北伐不可避免地受到桓温牵制。荆州等八州的人力物力受桓温控制 , 朝廷无法调用;

长久以来东晋士族内部的腐败不守法,使得东晋的财力、物力困顿,国力较、虚竭,自守有余进取不足。庾翼曾经拿余姚长山遐为例谴责过士族豪强的腐败行为,并认为这都是政敌前宰相王导的过错。“今军破于外

, 资竭于内” , “劳役无 时 , 征求日 重 , 以区 区吴 、 越经纬 天下十 分之 九 , 不亡何待 !”王羲之的这两句话可谓公允;

褚国舅自己不精熟于军事,而且前锋这把刀也没选好。

石虎死后,能继续大体上保持作为一个军国主义政权的后赵的团结和统一的继任者只有石遵和石斌两人。

石斌被杀,石遵篡位后,后赵内部依然大体上维持着稳定,军队的战力依然强大。等石遵一死,后赵集团的土崩瓦解也就不可避免了。褚裒北伐不早不晚挑在短暂的石遵在位期,正好踢到了铁板。

东晋内耗不小。褚裒北伐并没能集中足够的力量。

褚裒本人的军事水平暂且不提,这次北伐的起因是东晋听说了石虎的死讯。从晋军得知消息到出兵,北伐的准备时间非常短暂。北伐的具体战略方针不明,整个北伐显得马虎又仓促。

标签: 褚裒北伐祖逖北伐晋朝

更多文章

  • 褚裒北伐详细经过是怎样?最后成功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褚裒北伐,祖逖北伐,晋朝

    永和二年(346年),褚裒向朝廷荐举前光禄大夫顾和、前司徒左长史殷浩。不久,朝廷就任命顾和为尚书令,殷浩为扬州刺史。永和五年(349年),石虎去世,后赵大乱。褚裒向朝廷上表,请求讨伐后赵,并从当天开始进入临战的戒备状态,目标直指泗口。朝廷商议考虑到褚裒肩负着镇守京口的重大责任,不应过于深入,而应当先

  • 东晋褚裒北伐与代陂之败之间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褚裒北伐

    褚裒在东晋是一位非常有名望有能力的人物,他在苏峻之乱的时候被封为了参军,后来又因为立下功劳而被升为了都乡亭侯,并且担任了从事中郎、豫州太守的职位。而他的女儿也成为了东晋的王后,可是褚裒却并没有因为这些事而傲慢狂妄,反而比以前更加的谦虚谨慎。后来他拒绝了朝廷的封赏宁愿外放做个地方官。后来在后赵的武王石

  • 褚裒北伐的简介 褚裒北伐与代陂之败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褚裒北伐

    褚裒是东晋时代非常有名望的一个人,他的女儿嫁给了当时的帝王并且成为了王后,所以褚裒也是当时的外戚。但是他为人谦虚谨慎并不曾经有过一丝的傲慢。在苏峻之乱发生之后成为参军,后来又成为了都乡亭侯,担任过许多重要的职位。褚裒在349年还曾经带领着军队北伐,但是最终还是失败了。很多人对当时褚裒北伐背景并不是十

  • 从曹刿论战一文中可以看出平民曹刿的性格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曹刿论战

    《曹刿论战》是《左传》中的一篇文章,又称为“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这场战争发生在公元前684年,是历史上著名的战争之一。主要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作战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在这篇文章中紧靠“论战”来当背景材料,实质上是为了表现出曹

  • 曹刿抗击齐军的历史故事:曹刿论战机智退敌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曹刿,曹刿论战

    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时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吕氏,名“小白”。齐桓公是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齐僖公第3子、齐襄公弟,其母为卫国人。在齐僖公长子齐襄公和僖公侄子公孙无知相继死于齐国内乱后,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位成功,即国君位。齐桓公即位后

  • 曹刿论战的主旨是什么 曹刿论战作者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曹刿论战的主旨,曹刿论战作者

    《曹刿论战》一文出自于作者左丘明的《左传·庄公十年》。讲述了曹刿在长勺战争中对着次战争进行的一次评论,并且运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在这篇文章里,主要说明了在战争中要如何正确的利用战略部署来打败敌人。这篇文章主要写自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齐国与鲁国是邻国关系。在公元前69

  • 募兵制与征兵制的区别在哪里?募兵制利弊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募兵制,征兵制

    募兵制与征兵制都是古代的聚集士兵的一种军事制度,那么募兵制与征兵制又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呢?究竟是募兵制更有优势还是征兵制更适应社会的发展呢?唐玄宗画像在古代,征兵制是指以农业为主的国家为了军事战争的需要,强迫要求百姓参军已达到扩充军队的目的。在这样的条件下,百姓的观念中开始有了一种参军打仗实际上是一种

  • 唐朝为什么由盛转衰,和征兵制度脱不了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征兵制

    现在人们讲历史有个有意思的特点,谈到唐朝,一般都只对唐朝前半部分感兴趣。从唐朝建立,到安史之乱开始只有137年时间,这137年里唐朝国势走过了一个不断上升而又突然下降的大起伏。而之所以唐朝国势能在建国后急剧增长,而到唐玄宗末年却急剧下降,直接原因是由于国初相当有用的军政制度----府兵制溃散了。那府

  • 募兵制简介:征募兵勇改革征兵制 形成职业军队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募兵制,军事制度,征兵制

    中国古代兵制之一。自唐五代以后,募兵制取代征兵制,为封建时代兵制的一大变革。宋朝不论禁兵、厢兵,还是南宋的屯驻大军等,一般都采用招募的办法。灾年招募流民和饥民当兵,是宋朝一项传统国策。统治者认为,将壮健者招募当兵后,老弱者就不可能揭竿反抗,这是防止灾年爆发农民起义的对策。招募军伍子弟,也成为宋朝重要

  • 四大悲剧之《麦克白(Macbeth)》讲的是什么故事?麦克白创作背景及人物剧情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英国,四大悲剧,麦克白,莎士比亚

    《麦克白(Macbeth)》是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创作于1606年。自19世纪起,同《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被公认为是威廉·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由朱塞佩·威尔第于1847年在佛罗伦萨完成谱曲,后又经过多次修订。《麦克白》的故事,大体上是根据古英格兰史学家拉斐尔·霍林献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