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募兵制与征兵制的区别在哪里?募兵制利弊分析

募兵制与征兵制的区别在哪里?募兵制利弊分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271 更新时间:2024/1/14 15:46:36

募兵制与征兵制都是古代的聚集士兵的一种军事制度,那么募兵制与征兵制又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呢?究竟是募兵制更有优势还是征兵制更适应社会的发展呢?

唐玄宗画像

在古代,征兵制是指以农业为主的国家为了军事战争的需要,强迫要求百姓参军已达到扩充军队的目的。在这样的条件下,百姓的观念中开始有了一种参军打仗实际上是一种义务的认知,扩充军队也更加容易被百姓所接受。

募兵制在这一方面恰好是与征兵制是相对的,唐五代之后开始实行的募兵制,以雇佣的形式扩充军队的一种制度。募兵制在唐朝的实行中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唐玄宗在位期间为了加强军事力量,结合当时的社会状况后采用的征兵制度。募兵制是以国家的名义进行雇佣招兵的方式,对参军的士兵供给衣食,免征赋役。这不仅减轻了农民沉重的赋税压力,更加节省了府兵来回奔走的物资消耗,对国家的生产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虽然其存在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消极作用,募兵制中士兵更加专业化,即是一种职业军队。这使得将领在长期统帅一支军队时非常容易想成割据,从而独霸一方。征兵制在中国历史上的实施与否可以看做是对国家强盛的一种评判标准。秦朝、西汉与唐朝实行的征兵制,可以推测出当时的朝代强盛。而相反的东汉、宋朝以及清末时期实行的募兵制,则被视为是国力衰退的原因。

募兵制利弊

募兵制是指国家以雇佣的形式招募士兵的一种军事制度,而被招募的士兵则应该是一种比较专业化的长期的进行士兵工作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属于中国古代的兵制之一,那么募兵制的利弊各是什么呢?

戚继光募兵制

戚继光募兵制在历史上十分有名,它使得戚继光在短期内培养出了一支能征善战的戚家军,使得东南沿海不被日寇骚扰,江南居民能够安居乐业,自己也成为了名扬后世的抗日英雄。

戚继光画像

明朝开国初期,太祖皇帝朱元璋实行的是军户制,但是这种制度本身有很多隐患和缺陷。朱元璋和朱棣都是马上天子,手里的军队都是常年征战的沙场精锐,军户制本身的弊端在他们的时代还没有过于明显的显露出来。因此明朝开国前七十年,大明兵锋强劲,无坚不摧。可是事情坏在了明英宗朱祁镇的身上,他年轻气盛好大喜功,悍然发动了对瓦剌的土木堡战役,结果五十万精锐全军覆没。这一下就造成了国内兵源空虚,而剩下的军队都是老弱病残的兵油子,潜逃回家的更是不可胜数。

深通治军之道的戚继光明白,军户制已经不能满足战争的需要了,当务之急是改革招兵制度,于是就有了流传后世的戚继光募兵制。戚继光募兵制大体上实行的是唐朝时期的府兵制。众所周知,大唐帝国是中国汉人建立的统一朝中唯一一个不修长城的朝代,因为整个大唐三百年几乎都是处于对外进攻的态势,一直到安史之乱后。大唐雄兵之所以如此骁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府兵制,这种募兵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大唐锐士的战斗力极其强悍。历史证明,戚继光募兵制是正确的。

唐玄宗画像

自唐玄宗时期开始实行的募兵制利弊均有,但它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这些被招募的士兵都属于专业化的士兵,有着精良的设备,并不同于原来的府兵制,更加专业化的特点,使得军队战斗力明显提高。另一方面,兵源问题容易得到解决,一些没有土地的农民,会选择将士兵作为一种职业,这样就有助于解决了兵源问题。募兵制利弊均有,虽然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军队战斗力的增强,但是它还是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军队中存在着并不服从管理的现象,统治秩序比较混乱,存在着“谁给钱听谁的”的现象,士兵中军心不齐,缺乏统一的领导管理,并且时常存在着叛乱情况等的发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安定。在刚开始招募士兵时,政府负担较小,招募制度促进了兵源的充足。但是后来,随着士兵的精神涣散,军心不齐等存在着一些反抗的现象,由此国家政府等就必须要付出巨大的财力物力去平息,而这些则对社会的发展形成了巨大的阻碍作用。虽然募兵制利弊两个方面的均有,但是它的出现与使用是顺应了当时社会背景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标签: 唐朝募兵制征兵制

更多文章

  • 唐朝为什么由盛转衰,和征兵制度脱不了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征兵制

    现在人们讲历史有个有意思的特点,谈到唐朝,一般都只对唐朝前半部分感兴趣。从唐朝建立,到安史之乱开始只有137年时间,这137年里唐朝国势走过了一个不断上升而又突然下降的大起伏。而之所以唐朝国势能在建国后急剧增长,而到唐玄宗末年却急剧下降,直接原因是由于国初相当有用的军政制度----府兵制溃散了。那府

  • 募兵制简介:征募兵勇改革征兵制 形成职业军队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募兵制,军事制度,征兵制

    中国古代兵制之一。自唐五代以后,募兵制取代征兵制,为封建时代兵制的一大变革。宋朝不论禁兵、厢兵,还是南宋的屯驻大军等,一般都采用招募的办法。灾年招募流民和饥民当兵,是宋朝一项传统国策。统治者认为,将壮健者招募当兵后,老弱者就不可能揭竿反抗,这是防止灾年爆发农民起义的对策。招募军伍子弟,也成为宋朝重要

  • 四大悲剧之《麦克白(Macbeth)》讲的是什么故事?麦克白创作背景及人物剧情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英国,四大悲剧,麦克白,莎士比亚

    《麦克白(Macbeth)》是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创作于1606年。自19世纪起,同《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被公认为是威廉·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由朱塞佩·威尔第于1847年在佛罗伦萨完成谱曲,后又经过多次修订。《麦克白》的故事,大体上是根据古英格兰史学家拉斐尔·霍林献特的《

  • 四大悲剧之一的《李尔王》讲的是什么故事?李尔王剧情及人物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尔王,四大悲剧,莎士比亚,英国

    《李尔王》是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是其四大悲剧之一。故事来源于英国的一个古老传说,故事本身大约发生在8世纪左右。后在英国编成了许多戏剧,现存的戏剧除莎士比亚外,还有一个更早的无名氏作品,一般认为莎士比亚的李尔王是改编此剧而创作的。故事讲述了年事已高的国王李尔王退位后,被大女儿和二女儿赶到荒郊野外,成为

  • 四大悲剧之一的《奥赛罗(Othello)》讲的是什么故事?奥赛罗剧情及作品主题解析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四大悲剧,奥赛罗,莎士比亚,英国

    《奥赛罗(Othello)》是莎士比亚创作的四大悲剧之一,大约于1603年所写作的。这出戏最早于1604年11月1日在伦敦的Whitehall Palace首演。作品讲述奥赛罗是威尼斯公国一员勇将。他与元老的女儿苔丝狄梦娜相爱。因为两人年纪相差太多,婚事未被准许。两人只好私下成婚。奥赛罗手下有一个阴

  • 四大悲剧的作者是谁?莎士比亚生平及写作特点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英国,四大悲剧,莎士比亚

    威廉·莎士比亚(英语: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华人社会常尊称为莎翁,清末民初鲁迅在《摩罗诗力说》(1908年2月)称莎翁为“狭斯丕尔”,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家,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莎士

  •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Hamlet)》讲的是什么故事?哈姆雷特剧情及艺术特点解析(四大悲剧)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英国,哈姆雷特,四大悲剧,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Hamlet)》是由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创作于1599年至1602年间的一部悲剧作品。戏剧讲述了叔叔克劳狄斯谋害了哈姆雷特的父亲,篡取了王位,并娶了国王的遗孀乔特鲁德;哈姆雷特王子因此为父王向叔叔复仇。《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所有戏剧中篇幅最长的一部,也是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剧本,具有深

  • 什么是屯田制?曹操为什么实行屯田?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曹操,屯田,屯田制

    屯田制指的是利用士兵和农民垦种荒地,以取得军队供养和税粮。其中兵屯好处很明显,不打仗和操练的时候就去开荒种田,相当于充分利用劳动力,不浪费薪水,而且自己自作供应粮草。而屯田制就是以屯田为目的而建立的一种制度。 既可解决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之下自力更生,又可使兵力在守防时亦不白花人力,乃一举两得之构想。但

  • 庚戌土断在什么背景下实施的?有哪些措施以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庚戌土断,刘裕,南朝,东晋

    土断这两个字的含义就是在东晋时期实行的废掉之前的侨置郡县,开始将暂居在当地的流民也编加进当地郡县户籍的方法。当时正处于桓温担任大司马并且掌管朝政的时期,为了可以改变国家的财政状况,所以实行了土断法,并且根据实行的事件称这次事件为庚戌土断。而之所以实行这种方法和当时庚戌土断的背景也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

  • 庚戌土断:国家控制的户口大量增加,赋税收入增多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庚戌土断,刘裕,南朝,东晋

    土断是东晋废除侨置郡县、使侨管土著编入所在郡县户籍的办法。东晋曾在其管辖地区内用北方地名设立郡县(即侨置郡县),安置北方士族,保持其封建特权。当时侨置郡县无一定的边界,不征租税徭役。这些士族广造田园,兼并激烈,影响朝廷财政收入。咸康七年(公元341年),晋成帝司马衍为了整理户籍,增加财政收入,命侨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