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意大利著名学者、诗人——彼特拉克,彼特拉克的生平简介(文坛三杰)

意大利著名学者、诗人——彼特拉克,彼特拉克的生平简介(文坛三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63 更新时间:2024/1/14 4:11:21

弗兰齐斯科·彼特拉克(意大利语:Francesco Petrarca)(1304年 - 1374年7月19日),彼得拉克

是意大利学者,诗人,早期的人主义者,被认为是人文主义之父。他以其14行诗著称于世,为欧洲抒情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后世人尊他为"诗仙"。他与但丁、薄伽丘齐名,文学史上称他们为"三颗巨星"。

人物经历

彼特拉克出生在意大利佛罗伦萨附近的雷佐,是一个公证人的儿子。他的童年是在一个靠近佛罗伦萨的名为Incisa的乡村中度过的。他的父亲,瑟·彼特拉克(Ser

Petracco),和但丁一起于1302年被黑手党政权从佛罗伦萨放逐。他与其家人追随从1309年教会分裂中迁居亚维农的教宗克莱孟五世迁至亚维农居住,他的早年生活就在那里度过。

1316年到1320年他在法国的蒙彼利埃就学,1320年到1326年在意大利北部的博洛尼亚学习。尽管他父亲希望彼特拉克学习法律和宗教,但是他的主要兴趣却在于写作和古罗马文学。与他的朋友薄伽丘分享他的(创作)激情。为了搜寻拉丁语写成的经典和手稿,他不惜穿梭于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随着他的第一个大型作品的出炉,《阿非利加》(Africa,一部关于大西庇阿拉丁文的史诗),彼特拉克成为了欧洲的一个名人。

1326年,他父亲过世后,彼特拉克又回到了亚维农。在那里,他在无数不同事务所工作。作为一个学者和诗人,他很快就变得非常出名。1341年在罗马,他获得了诗人桂冠。作为一个大使他在欧洲旅游甚广,是一个多产的作者。旅行时他收集古人的手稿,这样做是为了重现古罗马和希腊作者的知识。他是这个活动一个主要的发动者。他说:"每一个我所重新发现的古代著名作者,都是上一代的一个新的罪证和又一个不光彩行为的证明。他们不仅不满足于自己的无耻的无所作为,还任由别人思想的硕果和祖先辛苦的劳作和缜密的观察写就的作品因为他们令人不堪容忍的忽视而消亡。"。就这样,他创造了"黑暗世纪"的概念。

在1336年4月26日,彼特拉克和他的兄弟以及另外两个同行者爬到了Mont

Ventoux的山顶(1,909米;6,263英尺)。他记述了这次旅行,很久以后他把它写成一封信给他的朋友Dionigi di Borgo San

Sepolcro。

在那时,登山本身没有其他原因是不太寻常的。因此1336年4月26日被认为"阿尔卑斯主义"的诞辰日。他本人也被称为"阿尔卑斯主义之父"。

他的后半生作为一个国际级的学者和著名的旅行家在意大利的北部旅行。他一生未婚,但是他却和一个或者几个女人一共生有三个孩子(后人不清楚到底是几个女人)。一个儿子,Giovanni,在1337年生于亚维农。一个女儿,Francesca,在1343年生于沃克吕兹省。Giovanni

在1361年的瘟疫中离世。Francesca和Francescuolo da

Brossano(他后来成为彼特拉遗嘱的执行人)结了婚。在1362年,他们的第一个女儿Eletta出生后不久,为了躲避当时肆虐部分欧洲的瘟疫,他们到威尼斯与彼特拉克团聚。彼特拉克的第二个孙子(女),Francesco,生于1366年,但是不到两周岁夭折。

彼特拉克在1367年左右在帕多瓦定居。在那里,他的生在宗教沉思中度过。1374年7月18日,彼特拉克在Euganean

Hills的Arquà离世。

与世长辞

1349年,彼特拉克与意大利另一位著名的人文主义者薄伽丘相识。薄伽丘比他小九岁,是他的狂热崇拜者。两位志同道合的人一见如故,结下了终生友谊。1351年,彼特拉克毅然辞去教皇秘书的职务,由薄伽丘荐举,到刚刚成立的佛罗伦萨大学讲学。在这里,这两位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通力合作,相互帮助。在他们的热心支持下,一位名叫里昂古奥·彼拉多的希腊人把荷马史诗全部译成拉丁文。

彼特拉克的后半生是在自己的祖国度过的。他行踪不定,时而出现在这个城市,时而出现在那个城市,常常为各个城邦做些外交方面的事情,希望他们能够团结起来。

彼特拉克是处于新旧时代交替时期的人物,因此表现出很大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他鞭挞教廷的虚伪,但又长期在教廷担任要职;大胆追求爱情和幸福,但有时又认为这是邪恶;热爱祖国和人民,但又轻视和脱离群众;主人类之爱,但又有浓厚的个人主义色彩。这些都是早期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的特征。

1374年7月18日夜幕降临后,彼特拉克在一个名叫阿克瓦的小村庄与世长辞,享年70岁。当人们来到他的房问时,发现他的头还埋在维吉尔的手稿中。反动的教会势力对彼特拉克恨之入骨,将他暴尸示众,手段卑劣而又残忍。然而,彼特拉克的历史功绩是永远也抹煞不了的,在他死后不久,人类文明史上伟大的文艺复兴运动蓬勃兴起,尊称他为"文艺复兴之父",就是最好的证明。英国著名诗人拜伦在游历意大利时,留下了光辉的诗篇,赞美彼特拉克的"名声传遍各国"。

更多文章

  • 文艺复兴前期出现的文坛三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艺复兴,意大利,文坛三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

    文坛三杰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前期出现了"文坛三杰",分别是被誉为"意大利最伟大诗人"的但丁,"人文主义之父"的彼特拉克和意大利民族文学奠基者薄伽丘。但丁阿利盖利·但丁(1265-1321),13世纪末,意大利诗人、作家,现代意大利语的奠基者,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开拓人物之一,以长诗《神曲》留名后世。他被

  • 人文主义杰出作家——乔万尼·薄伽丘,薄伽丘的经典巨著及人文思想(文坛三杰)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人文主义,乔万尼·薄伽丘,薄伽丘,意大利,文艺复兴,文坛三杰

    乔万尼·薄伽丘(Giovanni Boccaccio,1313年--1375年12月21日),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杰出代表,人文主义杰出作家。与诗人但丁、彼特拉克并称为佛罗伦萨文学"三杰"。其代表作《十日谈》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它批判宗教守旧思想,主张"幸福在人间",被视为文艺复兴的宣

  • 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诞生(文坛三杰)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但丁,文坛三杰

    阿利盖利·但丁(意大利语:Dante Alighieri,1265年6月5日—1321年)13世纪末,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前夜佛罗伦萨诞生了位伟大的男性诗人,这就是被恩格斯誉为 “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也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的阿利盖利·但丁(1265—1321)。意大利诗人,现代意大利语的奠基者

  • 东突厥是现在的哪里?隋唐朝时期东突厥的发展史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隋朝,唐朝,突厥,东突厥

    北齐后主天统三年(567),突厥汗国分裂成东突厥、西突厥两部,东突厥(583年~630年)大体上以金山(今阿尔泰山脉)为界,与西突厥划分汗国原来的疆域。但是,随着两国势力的消长,所辖范围也时有伸缩。在东突厥汗国内,突厥分布在南部,铁勒诸部则在北方。强盛时势力范围囊括阿尔泰山到大兴安岭之间的整个蒙古高

  • 东突厥如何被唐朝消灭的?当时唐朝有多强大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东突厥

    贞观三年,天怒人怨的东突厥汗国已是内外交困,一直处于守势的唐帝国开始转守为攻。唐朝册立薛延陀部的夷男为真珠毗伽可汗,相约共击突厥。时年十一月唐军精锐尽出,大将李靖,李绩,李道宗,柴绍,卫孝节,薛万彻等分道出师北征突厥,兵锋所至,攻无不克。次年,主帅李靖亲率精骑突袭突厥牙帐成功,斩首数万,俘获无数,更

  • 唐朝名将裴行俭:击破反唐东突厥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裴行俭,唐朝名将,东突厥

    唐朝名将裴行俭:击破反唐东突厥之战唐永隆二年(681年),唐礼部尚书裴行俭率军在今山西北境长城内外,击破反唐的东突厥阿史那伏念、阿史德温傅军的作战。唐攻东突厥黑山之战后(参见朔州、黑山之战),突厥余众再围云州(治今山西大同),被代州都督窦怀愆、右领军中郎将程务挺率部击破。二年正月,突厥又攻原(治今宁

  • 唐太宗如何收编东突厥:中原王朝的第二次收编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世民,东突厥,唐太宗

    收编东突厥唐朝的疆域三面都靠着海,东到大海,西到咸海,南到南海,东北到外兴安岭、库页岛,极盛的时候是1600万平方公里,可惜只维持了三年。咸海虽叫海,实际上是一个湖,在今天的哈萨克斯坦境内;外兴安岭,今天叫斯坦诺夫山脉,在俄罗斯境内;库页岛今天叫萨哈林岛,也在俄罗斯境内。隋唐时期,中央王朝的统治者,

  • 唐初名将王方翼:击败西突厥平定西域的股肱重臣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唐初,王方翼,平定西域,,西突厥

    王方翼(625年-687年3月18日),字仲翔,并州祁(今祁县)人,唐朝名将。唐高宗李治第一任妻子王皇后的堂兄。少号孝童,唐太宗时为右千牛。唐高宗时随裴行俭讨伐李遮匐,为副将,兼检校安西都护,修筑碎叶城。永淳初年(682年),西突厥阿史那车薄带兵围困弓月城,王方翼率军与其在伊犁河交战,大获全胜。突厥

  • 室点密简介 南北朝西突厥汗国的创立者室点密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室点密,南北朝,西突厥创立者

    室点密(''Istami'')(?-576年),亦作室点蜜,阿史那氏,突厥大汗土门之弟,西突厥汗国的创立者。早年号莫贺咄叶护,在阿尔泰山一带游牧。552年,其兄土门率突厥主力东征,灭亡柔然,室点密留守故地,向南臣服了高昌。室点密(''Istami'')(?-576年),亦作室点蜜,阿史那氏,突厥大汗

  • 四场血战扫荡西突厥:且看大唐军队如何征服西域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大唐,唐朝历史,唐朝战争,唐朝外交,西突厥

    导读: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五月十八日,一代军神李靖薨于家,享年七十九,册赠司徒、并州都督,给班剑四十人、羽葆鼓吹,陪葬昭陵,谥为“景武”,备极哀荣。就在人们为帝国失去了一位无敌的名将而哀思不已的时候,短短十一天后却又传来一个让整个帝国都为之休克的消息。五月二十六日,太宗皇帝天可汗李世民崩于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