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北朝时期沈约笃志好学的故事 沈约瘦腰由来

南北朝时期沈约笃志好学的故事 沈约瘦腰由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512 更新时间:2024/1/14 4:53:33

沈约

沈约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武康人,著有《晋书》《宋书》等多部史书,在著作的过程中开创了史书“家传”的先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颇有成就的史学家;沈约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开创的试客体裁“永明体”促成了中国诗歌向近体诗的转变。关于沈约的生平事迹,在《沈约传》中有较为清晰的记载。

沈约所著《宋书》

家世渊源

南朝注重门阀,士族子弟享有特权,朝中官职也多被士族子弟垄断,而沈约就出生于江南豪强士族,当时“有江东之豪,莫强周、沈”之说,可见沈氏一族的地位比一般士族更高。沈约的父祖都是南朝宋国的大臣,祖父是宋国的大将军,父亲则是一方太守,因罪被杀,所以沈约虽家世显赫,但自幼孤贫流离。

沈约与梁武帝

梁武帝萧衍在称帝之前也颇爱附庸风雅,经常与一班文士相往来,当时的南齐竟陵王喜欢招揽名士,梁武帝和沈约、谢朓等八人经常出入于竟陵王府,被称为“竟陵八友”。沈约和梁武帝关系密切,后来萧衍取代南齐皇帝自立为帝,据说也是沈约和“竟陵八友”的另一位名士范云“劝说”的结果。可以这么说,在梁武帝当皇帝之前,沈约与梁武帝既是朋友也是“战友”,关系非同一般。

沈约之死

沈约有着高贵的出身,同时具有不凡的才名,后人总喜欢将沈约想象成一个俊美潇洒的美男子,也总是喜欢从史书上找到蛛丝马迹来证明他的风流倜傥。事实上,沈约有才不假,但他只是一个普通的人。所以,当他不再受到梁武帝信任,并且受到庶族官僚排挤的时候,他病了,人也越来越瘦,没过多久就在忧惧中死去,结束了他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沈约笃志好学

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文风繁盛,不仅士大夫阶层以吟诗作赋为时尚,还出现了像“竟陵八友”这样的风流雅士,沈约是其中文学成就较高者之一。沈约文采斐然,为后世所推崇,但这绝非天生,而是与沈约笃志好学分不开。

沈约雕像

沈约出身于南方豪族世家,但早年丧父,因此“孤贫”。但是没有父亲管教的沈约既没有像其他世家子弟一样不务正业,也没有自暴自弃,他酷爱读书,每天都读书到很晚。沈母担心儿子积劳成疾,常常劝他早点休息,但沈约手不释卷,仍旧挑灯夜读。尽管让母亲多操了点心,但刻苦的沈约的没有白费功夫,往往白天读过的书,晚上就能背诵出来。

沈约喜欢吟诗作文,尤其对史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一生著作有《晋书》《宋书》等多部史学作品,可惜的是除了《宋书》以外,沈约的史学作品大多没有流传到后世。《宋书》文风清逸,除了史学价值之外,还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由于沈约本人在宋齐梁三朝都做过官,而《宋书》又在宋齐梁三朝期间分阶段完成,所以书中“为尊者讳”的地方很多,后世学者评价宋书“讳莫如深”。

除了在史学方面的成就之外,沈约在诗歌方面也有较高的造诣。沈约开创的“永明体”使中国诗歌开始由古体诗向近体诗转变,他本人的诗歌作品《悼亡诗》是中国诗歌史上著名的四首悼亡诗之一。

沈约瘦腰

“沈约瘦腰”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风流轶事,不了解出处的人常因此认为主人公沈约乃风流潇洒人物,就如同后世因为“唐伯虎点秋香”的戏文就误以为唐寅的“风流”才子一样。事实上,沈约瘦腰的来历和“风流”二字扯不上半点关系,相反它含有病体消瘦之意。

后人想象中的沈约形象

“沈约瘦腰”的典故来自沈约的传记,在《梁书》《南史》中均见载。原文大意如下:沈约想当宰相,大家都觉得很合适,而梁武帝却始终不允许。于是,沈约就请求外调,梁武帝又不答应。沈约于是心灰意冷,想告老还乡,但是又担心皇帝有所不满,所以写了一封信给与他交好的徐勉。信里说道,自己年老多病,腰肢每月要缩小半分,皮带常常要缩紧,希望能告老还乡。

沈约之后,关于沈约瘦腰的说法开始流传,并被赋予了其它含义。在诗文中,“瘦腰”大多时候是写一个人因忧愁所致,身体逐渐消瘦,有时候也借以描写男子身材苗条,具有赞美其仪表之意。同时,也有人将“瘦腰”二字借来描述细细长长的物体,比如人的皮带之类。另外,“沈约瘦腰”在后世被戏曲和艳情小说广泛引用,以指男女因相思不得,形容日渐消瘦。繁此诸类,常因作者的用意不同而衍生出不同含义。

在历史上,除了沈约瘦腰的典故为人熟知之外,亦有其它不少因病致瘦的记载,以南梁为最。如沈约昭明太子传记云:“体素壮,腰带十围,至是减削过半”。南梁简文帝萧纲所作《赋得当垆》诗云:“欲知心恨急,翻令衣带宽”。可见,以“瘦腰”形容病体日渐消瘦在当时很是流行。

沈约墓

公元513年,一代文豪沈约病逝,享年72岁,谥号“隐”,世称“梁隐候”。那么,沈约死后魂归何处,沈约墓在哪里呢?

沈约画像

据清朝史料记载,沈约墓在今德清县武康镇。据《德清县志》载,沈约的墓地与战国名相蔺相如的庙堂在同一个地方,即武康镇蔺村。蔺村因是蔺相如庙和沈约墓所在而为人所知。近年来,随着各地“文化节”的兴起,蔺村也开始举办文化节,这使得原本静谧的村庄名声大噪,大批游客纷至沓来,为的是瞻仰古代名人;也有不少考古专家和文化名人纷涌而至,想在这里找到他们想要的遗迹或灵感,更有不少沈约后人也来此寻根问祖。

遥想当年,沈约身为“竟陵八友”之一,文采斐然,他的诗歌和所著史书皆有创新之处,直接影响到后世的史书和诗歌创作。但沈约不仅是文士,也是政客,他的政治身价随着梁武帝的登基而抬高,最终做到尚书令。不过,自古伴君如伴虎,沈约本来和梁武帝关系密切,但萧衍一朝称帝,二人身份也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萧衍自负才名,但实际上的才学造诣远不如沈约,因此对沈约生了妒忌之心。再加上沈约看重门第,屡屡强调门阀的优越性,以至于出身不如沈约的梁武帝对这位昔日老友的忠义之心产生了怀疑。沈约深知梁武帝心机深重,因此忧惧不已。虽然梁武帝没有直接杀掉沈约,但沈约却得了心病,不久便死了。于是,便有了今日所见的沈约墓。

标签: 沈约沈约瘦腰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五大美男之沈约 沈郎腰瘦是怎么回事?(沈约瘦腰)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沈约,美男,沈约瘦腰

    中国古代五大美男之沈约:南唐后主、著名词人李煜词中有“沈腰潘鬓消磨”的句子,“沈腰”指的是南朝齐梁时时的一位美男“沈约”,他“一时以风流见称,而肌腰清癯,时语沈郎腰瘦”,从此以后“沈腰”就被作为腰围瘦减的代称。沈约(441 --513年),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沈约从

  • 高穷帅司马相如是如何追求白富美卓文君的?(相如窃玉)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司马相如,相如窃玉

    司马相如大家已是耳熟能详了,那么佳人卓文君呢,她又是一个怎样的女人?当年作为豪门寡妇的她为何要与穷小子司马相如半夜私奔呢?“当垆沽酒”的典故又是从何而来?卓文君这个女人不简单,在历史上有着比较重要的地位,不仅被评为“蜀中四大才女”,还被评为“中国古代四大才女”,可想而知其一定是有相貌和才华的。那么,

  •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私奔之谜:其私奔地在哪里?(相如窃玉)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私奔,相如窃玉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司马相如(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17年),西汉文学家,当时蜀郡成都(四川成都)人。他文笔很好,写了《子虚赋》,后来汉武帝看到了,非常喜欢,于是被升任中郎将。司马相如后来还出使过西南地区,对融洽中原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做出过贡献。司马相如的文学成就在辞赋方面,他的作品很有

  • 琴挑卓文君——揭秘司马相如的千古爱情骗局(相如窃玉)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司马相如,相如窃玉

    司马相如琴挑卓文君,在文学史上是件很浪漫的事。然而有好几个古人,比如扬雄等,偏要煞风景,说相如同志很无耻,无非看中了卓文君家的财产,是窃财劫色的骗子。如果我赞同这种看法,就要应付四下里飞来的无数板砖。天下总有一些无聊人,把某些古人当偶像,比自己的爹妈还上心。我是惹不起的,只好虚与委蛇,在外围谈谈。网

  • 细数兰开斯特王朝的历代国王,到底谁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兰开斯特王朝,英格兰

    兰开斯特王朝兰开斯特王朝(House of Lancaster),金雀花王室的幼支。在15世纪中出现3位英格兰国王--亨利四世 、亨利五世和亨利六世 。1267年亨利三世的幼子驼背埃德蒙( 1245~1296 )被封为兰开斯特伯爵时 ,这个家族的名称第一次出现。历代国王亨利四世(英文名Henry I

  • 兰开斯特王朝爆发的战争——红白玫瑰战争,结果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兰开斯特王朝,红白玫瑰战争

    兰开斯特王朝(House of Lancaster),金雀花王室的幼支。在15世纪中出现3位英格兰国王--亨利四世 、亨利五世和亨利六世 。1267年亨利三世的幼子驼背埃德蒙( 1245~1296 )被封为兰开斯特伯爵时 ,这个家族的名称第一次出现。红白玫瑰战争指英国兰开斯特王朝(House of

  • 兰开斯特王朝什么时候建立的?兰开斯特王朝的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兰开斯特王朝,英格兰

    兰开斯特王朝(House of Lancaster),金雀花王室的幼支。在15世纪中出现3位英格兰国王--亨利四世 、亨利五世和亨利六世 。1267年亨利三世的幼子驼背埃德蒙( 1245~1296 )被封为兰开斯特伯爵时 ,这个家族的名称第一次出现。在埃德蒙的第二个妻子阿图瓦的布朗歇所生的儿子中,有

  • 意大利著名学者、诗人——彼特拉克,彼特拉克的生平简介(文坛三杰)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意大利,彼特拉克,学者,诗人,文坛三杰

    弗兰齐斯科·彼特拉克(意大利语:Francesco Petrarca)(1304年 - 1374年7月19日),彼得拉克 是意大利学者,诗人,和早期的人文主义者,被认为是人文主义之父。他以其14行诗著称于世,为欧洲抒情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后世人尊他为"诗仙"。他与但丁、薄伽丘齐名,文学史上称他们为"

  • 文艺复兴前期出现的文坛三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艺复兴,意大利,文坛三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

    文坛三杰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前期出现了"文坛三杰",分别是被誉为"意大利最伟大诗人"的但丁,"人文主义之父"的彼特拉克和意大利民族文学奠基者薄伽丘。但丁阿利盖利·但丁(1265-1321),13世纪末,意大利诗人、作家,现代意大利语的奠基者,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开拓人物之一,以长诗《神曲》留名后世。他被

  • 人文主义杰出作家——乔万尼·薄伽丘,薄伽丘的经典巨著及人文思想(文坛三杰)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人文主义,乔万尼·薄伽丘,薄伽丘,意大利,文艺复兴,文坛三杰

    乔万尼·薄伽丘(Giovanni Boccaccio,1313年--1375年12月21日),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杰出代表,人文主义杰出作家。与诗人但丁、彼特拉克并称为佛罗伦萨文学"三杰"。其代表作《十日谈》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它批判宗教守旧思想,主张"幸福在人间",被视为文艺复兴的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