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化革新的背景:日本大和国对政权的完全一统

大化革新的背景:日本大和国对政权的完全一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160 更新时间:2024/2/21 12:07:16

日本是由几个大岛若干小岛组成的国家。在古代,这种岛国的特点之一是内部矛盾必须自己来解决,外部势力很难加以干涉,大海在那时还是人们与外界交往的最大障碍,所以自身的改革极其必要。公元3世纪以后,日本本州地区出现了一个较大的政权——大和国。大和国原来局限于本州岛中部的大和地区。在不断的扩中,大和国逐渐占领邻近地区,领土越来越大。5世纪时,这个国家已经统一了如今日本的大部分地区,今天的日本国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和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天皇。

大和国家在扩张过程中,不断占有周围的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民,并将其分配给皇室成员和大贵族。大和国家把土地分为屯仓和田庄两部分,前者属于皇室,后者属于贵族。同时劳动人民也被分成两部分,一小部分是奴隶,主要用于家内劳动,另一部分是部民,主要用于生产劳动。

部民是日本国家形成过程中的特殊现象。在大和国家外征服的过程中,一些归顺的部落和被征服的部落被集体安置下来,保留了原来的部落组织,在原有土地上继续生活,有许多仍保留着原来的原始血缘关系;此外还有一些专门从事专业生产的部,其劳动者也称作部民。按照分类,从事农业生产的称作田部、米部,在手工业或其他行业从事生产的总称作品部,在品部内又按照行业的不同分为衣缝部、锻冶部等。在大贵族田庄从事特殊劳动的部民是以其主人的氏命名的。部民有自己的家庭和生产工具,可以有少量的家庭财产。主人不得随意杀害或买卖部民,但可以象对待奴隶一样把他们作为礼物送给他人。所以部民和奴隶区别不大。

在当时,部民和奴隶大约占日本人口的一半以上。在贵族和部民之间是大批平民,他们的地位由于财产的变化也在变化,时刻有沦为部民的危险。大和国家在基本上统一了全国之后,失去了继续向外扩张的地理环境,内部开始了争夺。一些较大的贵族极力想独自控制中央政权,从中获得更大的利益。

6世纪之前,比较强大的物部氏控制朝政。后来新兴的苏我氏强大起来,打败了物部氏,夺得了中央的控制权,扶植有利于自己的天皇。苏我氏家族不可一世,下面的中小贵族也在疯狂地兼并土地,残酷地剥削部民,许多平民的土地也被剥夺,土地和财富不断集中,社会矛盾空前尖锐。在这种情况下,奴隶、部民和平民纷纷起来造反,抗税逃亡。公元6世纪,整个社会已处于混乱状态。统治阶级不得不考虑如找出更好的统治方法,以取代过时的部民制。于是在日本出现了吸取别国的改革。改革是从上层开始的。苏我稻目(约506—570年)是改革的代表人物。他曾任两朝天皇的大臣,在朝廷中掌管财政。他本人与别国的来日人员交往很多,且与大陆的移民有着良好的关系。

早在公元5世纪,日本就与中国南朝的刘和朝鲜的百济交往密切,亚洲大陆上的先进化和科学技术不断被吸入日本。苏我稻目于555年在吉备五郡设立过屯仓,但部民逃跑的很多。后来他试用了编制户籍的办法,取得了良好效果,部民很少逃跑。这种作法得到了天皇的奖赏。采用建立户籍的办法,使过去以部为单位受奴役的田部民,变成以户为单位的小生产者。这些小生产者直接向国家交纳年贡,实际上成了自由的国家农民。

但是改革的主张遭到了朝廷中顽固势力的反对。物部氏的物部尾舆是掌管军事的大贵族,他极力维护旧有的统治方式。引起双方直接冲突的事件是佛教信仰问题。522年,百济献给日本佛像和佛经。在朝廷上,钦明天皇询问群臣可否崇拜佛教。稻目主张崇拜佛教,以佛教来统一全国的思想,尾舆坚决反对,认为佛教会给日本带来灾难,不如仍然崇拜原来各个氏族的神。半个世纪之后,两个对立的势力再次交锋。

587年,用明天皇死,因皇位继承问题,稻目之子苏我马子和尾舆之子物部守屋进行了决战。在衣折战役中,物部氏被打败。苏我马子控制了朝廷。先是立泊濑天皇,后又在592年拥立自己的外甥女为推古天皇。593年,推古天皇立用明天皇的遗子厩户为太子,临朝摄政,即圣德太子。圣德太子对中国文化极为了解,如中国的大一统国家体制。主张加强皇权,并积极准备改革。603—604年,进行了“推古改革”,先后制定了冠位十二阶和宪法十七条。冠位十二阶按才能和功绩授个人,是非世袭的官位,排挤了那些世袭的贵族,使天皇的权力增大,同时使国家的政府官僚体制有了雏形。其中明确规定,“国非二君,民无两主,率土兆民,以王为主”。宪法中还主张以和为贵,减少阶级对立。

594年,由天皇下诏,提倡佛教,圣德太子在与别国如中国加强来往的同时,不以臣或朕等等相称,而是采取对等的称呼。他还向中国派遣大批交流生。但是圣德太子的改革只是一个准备,并没大力推广开来,顽固势力还相当强大。622年,在圣德太子死后,苏我氏害怕进一步的改革损害苏我氏独揽朝政,于是杀死了圣德太子的儿子山背大兄皇子,使刚刚开始的改革夭折。

标签: 大化革新日本古代

更多文章

  • 大化革新简介:日本古代史上的一次政治与经济改革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大化革新,日本,古代

    大化改新,又作大化革新,是645年6月发生的古代日本政变。其主要内容是废除大贵族垄断政权的体制,向中国隋唐政治经济体制学习,成立古代中央集权国家。给日本历史上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大化改新以前,苏我氏等大贵族控制政权,天皇家族没有什么实权。公元645年6月,皇室中大兄皇子(后成为天智天皇)联合贵族中臣镰

  • 马歇尔计划的背景:欧洲在二战后急需复苏动力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马歇尔,欧洲,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The Marshall Plan),官方名称为欧洲复兴计划(European Recovery Program),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面临难题在战争结束六年后,大半个欧洲依然难以

  • 解密:美国所主导的马歇尔计划有哪些主要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美国,马歇尔计划,马歇尔,

    马歇尔计划(The Marshall Plan),官方名称为欧洲复兴计划(European Recovery Program),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计划于1948年4月正式启动,并整整持续了4

  • 马歇尔计划简介:美国所主导的战后欧洲复兴计划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马歇尔,欧洲,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The Marshall Plan),官方名称为欧洲复兴计划(European Recovery Program),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计划于1948年4月正式启动,并整整持续了4

  • 《战争论》的主要思想:战争是政治一种延续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战争论,西方,克劳塞维茨,

    《战争论》是德国军事理论家卡尔·冯·克劳塞维茨在总结以往战争的基础上写成的。其中包含说明、作者自序,及作者在1810年至1812年为普鲁士王太子讲授军事课的材料、关于军队的有机区分、战术或战术学讲授计划和提纲等附录,全书一共3卷8篇124章,约70余万字。被认为是,军人必读的战略学圣经 一、战争是政

  • 战争论的历史背景:普鲁士在拿破仑铁蹄下颤抖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战争论,西方,克劳塞维茨,

    克劳塞维茨所生活的时代,正是近代欧洲工业革命、民族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相继发生的时代。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的实践,宣告了封建专制主义陈腐落后的旧战争学说的彻底破产,在军事上引起了巨大的变革。法国大革命、历次拿破仑战争和19世纪初欧洲各国人民的名族解放运动,对于克劳塞维茨世界观、军事观的形成,产

  • 战争论简介:克劳塞维茨撰写的西方军事圣经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克劳塞维茨,战争论,军事,

    《战争论》是德国军事理论家卡尔·冯·克劳塞维茨(Carl Von Clausewitz)在总结以往战争的基础上写成的。其中包含说明、作者自序,及作者在1810年至1812年为普鲁士王太子讲授军事课的材料、关于军队的有机区分、战术或战术学讲授计划和提纲等附录,全书一共3卷8篇124章,约70余万字。被

  • 应仁之乱的影响:旧势力的没落以及新兴势力的抬头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应仁之乱,日本,战国时代

    1467年3月,47岁的日本水墨画画圣雪舟搭乘遣明船自博多港出发,一路往浙江省宁波航行。两年后回国时,京都和大坂均因战乱尽为焦土。旧势力的没落以及新兴势力的抬头,贯穿室町时代的关键词就是,‘旧势力的没落以及新兴势力的抬头’。从镰仓时代后期开始,以名门武家、公家为首的旧势力不断被随生产力上升而壮大的国

  • 应仁之乱的经过:战国各大将军大名间的大战爆发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应仁之乱,日本,战国时代

    室町幕府统治时,三代将军足利义满、四代足利义持时不但平定了守护大名的叛乱,还成立了拥护将军统治的宿老政治,但1441年嘉吉之乱中6代将军足利义教被杀,7代将军同母兄的足利义胜9岁便接替了将军一位。义胜仅任不到一年便去世,结果义胜的二弟义政管领的富山持国被推选,8岁继承了将军的职位。义政在母亲日野重子

  • 应仁之乱的背景:战国大名们互相混战的战国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应仁之乱,日本,战国时代

    1449年,足利义政成为室町幕府第8代将军,他耽于酒色,不理政事,导致社会动荡,各地不断发生德政暴动,将军权力逐渐衰落,幕府实权旁落重臣和实力强大的守护大名细川胜元、山名持丰(又名山名宗全)等手中。足利义政早年无子,1464年以弟足利义视为继嗣、以细川胜元为保护人。次年其妻日野富子生子足利义尚,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