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正史里的荒诞故事:盘点《隋书》里的神魔鬼怪

正史里的荒诞故事:盘点《隋书》里的神魔鬼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793 更新时间:2024/1/2 6:03:56

《隋书》是魏徵等人写的南北朝、隋朝历史,由于有一个“以史为鉴”的主导思想,里边收录了很多古代帝王不好好治国导致各种报应的事情,用来吓唬唐太宗以及其继任者们。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其中甚至有些封建迷信的部分,搞得很吓人,尤其是其中的“五行·下”。

正史里出现这类东西是挺好玩的事。我把里边比较有意思的摘译了一些:

隋文帝时,上党地区有人的房屋后面每天夜里传出人的呼叫声,四处找都没有找到什么。这人在宅子附近找,离房一里左右的地方,找到一棵人参,枝叶繁茂。挖开之后,根有五尺多长,与人的形状一模一样。从此之后呼叫声就消失了,原来这是个草妖,它的出现说明有人心眼不清楚。那时候正是晋王杨广阴谋夺嫡,文帝被迷惑的时候。

南梁中大同元年,邵陵王萧纶在南徐州的大厅里坐着,有几百只野鸟,长的像鸢,飞到屋梁上,用弹弓射,却怎么也打不中,几分钟后,忽然全都不见了。京房《易飞候》里解释:“野鸟入君室,其邑虚,君亡之他方。”果然不久后萧纶就被湘东王袭击,逃亡到西魏,在西魏被杀。

北周大象二年二月,忽然有很多秃鹙飞落在洛阳宫太极殿。就在这一年,皇帝死了,后宫常虚。

大业末年,京师皇宫当中,总是有无数只鸿雁之类的鸟飞来飞去,赶也赶不走,没多久长安陷落。大业十三年十一月,乌鸦和喜鹊在江都隋炀帝所居的帐子上筑巢,轰走了还回来,没多久,炀帝就被下属杀了。

南梁天监十五年七月,荆州市杀死刑犯,人被杀死后身体不僵,脑袋掉到地上,嘴还在动,眼睛睁开,颈子里的血象箭一样往上冲出一丈有余,然后如雨一样纷纷落下。这年荆州大旱,是因为冤气导致的。

南陈太建十四年三月,皇帝御座上蓦然出现一物,如车轮,颜色大红。不久皇帝患病,无故大叫数声而死。

至德三年十二月,有红色的东西掉在太极殿前,刚下来时,所有钟都自己发出响声。后来宫里喝白色饮料,忽然间变成了血。然后又有莫名其妙的血沾染大殿的台阶,一滴一滴地一直到了御榻前面。不久,国就亡了。

后齐河清二年,太原下红色的雨。刘向曾说:“血者阴之精,伤害之象,僵尸之类也。”果然第二年,北周的士兵和突厥攻入并州,大战城西,伏尸百余里。河清四年三月,有神秘物体掉在大殿前庭,红色,形状像是好几个量米的斗器,周围还有一堆一起掉下来的如小铃一般的东西。四月,娄太后死了。

武平中,有神秘的血点地,自咸阳王斛律明月宅一直到太庙。后来这名大将就因为遭遇谗言而被皇帝杀了。

南梁天监四年十一月,晴朗的天儿,西南忽然有电光,并打了两声雷。《易经》里说:“鼓之以雷霆。”这属于鼓妖的一种。《洪范五行传》曰:“雷霆托于云,犹君之托于人也。君不恤于天下,故兆人有怨叛之心也。”这一年,交州刺史李凯举兵反。

大业中期,滏阳石鼓经常自己发出声音。后来,天下大乱,兵戎并起。

南梁大同十年三月,皇帝去朱方玩,至四堑中,在玄武湖上,很多鱼冒出水面,仰着头向着皇帝的方向,好像在看乘船的人一样。皇帝回宫就被杀了。

隋开皇十七年,大兴城(也就是长安城)西南四里,有个叫袁村的地方,开佛会。会上来了一个老翁,白头发,白衣服,来吃了斋就走了。大家都不认识他,就跟着看,走了二里左右,老头忽然不见了。旁边一个池塘中,有一条白鱼出现,长一丈有余,周围无数小鱼随行。围观的人争着拿出弓箭来射,好多人弓折弦断。后来有个人竟然射中了,拉上来剖开鱼腹,看到粳饭,才知此鱼就是刚才那个老翁。过了些天,漕渠发大水,凡是向鱼发过箭的人全都淹死了。

隋开皇二十年十一月,京都刮大风,吹倒房屋,拔出大树,秦、陇一代压死千余人。地大震,鼓都自己响。净刹寺钟自动鸣了三声,佛殿门锁自己开,铜像自己跑到了户外。钟鼓自鸣,就是鼓妖。扬雄认为当皇上的不聪明,为众中所惑,则鼓妖见。

北周大象二年,尉迟炯败于相州,他的党羽数万人被坑杀与游豫园,那个地方经常听到鬼夜哭声。范洪《五行传》说:“哭者死亡之表,近夜妖也。鬼而夜哭者,将有死亡之应。”第二年,周氏王公全都被杀了,周室也亡国。

仁寿年中,仁寿宫及长城之下,老听到鬼哭声。不久献皇后及隋文帝先后在仁寿宫病死。大业八年,杨玄感造反的时候,尚书樊子盖在洛阳长夏门外坑杀了数万杨玄感党羽,到大业末年,这里就老听见鬼哭,还有呻吟之声。此后越王杨侗就在洛阳被杀了。

南梁太清元年,丹阳有一个姓莫的,妻子生了个男孩,眼在头顶上,大如两岁儿。掉在地上就说话:“儿是旱疫鬼,你不能养。”母说:“你得让我过得去呀。”疫鬼说:“我也有头儿管着啊,不能自由。母亲可赶紧作一顶红帽,应该可以安全。”母来不及做帽子,用红绳系住头发。从这时起大旱二年,扬、徐、兖、豫几州尤甚。莫家的乡邻,都因为带了红绳红帽而安全度过,但其他地方用同样方法就无效。

南陈至德三年八月,建康城有家人的一个丫鬟死了,埋了之后9天,又复活了,有牧牛的人听见坟里的动静把她挖了出来。祯明二年,江上有一艘船漂下,听见里头传出人声:“明年乱。”有人把船拦住看,发现里面是一个死婴儿,长二尺,无头。第二年陈就灭了。

大业四年,雁门宋谷村有妇人生一肉蛋,大如斗,赶紧给埋了。过后数日,所埋处云雾尽合,一声霹雳,云雾散到天上。再看洞穴,里边埋的蛋已经不见了。两年后,赵郡李来王家的丫鬟怀孕,生下一个东西,又是一个肉蛋。这年正月,就有人穿白衣白裤,手持香花,入建国门要做乱,幸而被齐王遇到给杀了。

南梁大同十年夏,有天夜里打雷,一条龙掉进延陵一人家井中,第二天早上查看,跟驴一般大。用戟刺之,立刻见院中和室中各出现一条大蛇,跟大船一样大,吓得家人四处奔逃。

隋文帝时,大将韩擒虎家邻居的母亲有一天见韩擒虎门下很多卫兵,好像接送王者一样,这位大妈很奇怪,就问怎么回事。其中一个人说:“我来迎王。”然后忽然不见了。又有人病重,忽然自己起来奔走到韩擒虎家说:“我来见大王。”左右问:“什么王?”答曰:“阎罗王。”韩擒虎家丁要揍他,韩喊住了,说:“生为上柱国,死作阎罗王,斯亦足矣。”当晚就病倒了,数日后去世,时年五十五。

新安、永嘉、建安、遂安、鄱阳、九江、临川、庐陵、南康、宜春等数郡,往往畜蛊,而宜春尤甚。方法是五月五日聚百种虫,大的到蛇,小的到虱,一起放在一个容器中,让它们互相吃,直到最后剩一只。如果剩的是蛇则叫蛇蛊,剩的是虱则叫虱蛊,用来杀人。想法让人吃到肚里,这虫会食其五藏,人死后,这人的财产就会转移到蛊主之家。如果三年没用它来杀人,畜蛊者自己会被蛊吃掉。这方法传了很多代,子孙相传不绝,也有随女子嫁的。侯景大乱后,蛊家大多死于战乱,蛊既无主人,就飞游到道路之中,慢慢也就死了。

顺便说一句:《隋书》不是唯一收录这种奇谈怪论的正史,二十四史里几乎每本都会有一些。

标签: 封建迷信神魔鬼怪隋书

更多文章

  • 解密:二十四史中的《旧唐书》有何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二十四史,旧唐书,史书,

    尽管《旧唐书》存在着缺陷,但其同时也具有了不可抹杀的价值。它保存了丰富的史料,记事比较详细,便于读者了解历史事件的过程和具体情况,因而受到重视。比如对唐顺宗朝王叔文集团当政时期的政治改革措施记载比较具体。唐穆宗以后的本纪,虽然内容芜杂,但也记载了不少有价值的史料,如在《懿宗本纪》、《僖宗本纪》里较详

  • 解密:史书《旧唐书》对于中国历史有何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旧唐书,二十四史,史书,

    《旧唐书》共200卷,包括《本纪》20卷、《志》30卷、《列传》150卷,原名《唐书》,宋祁、欧阳修等所编著《新唐书》问世后,才改称《旧唐书》,成书于后晋开运二年(945年)。赋税制度《旧唐书》在研究我国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等方面,也是一部十分重要的史书。关于唐朝的均田制、租庸调制和两税法,都有比较翔

  • 旧唐书的历史评价:该如何评价旧唐书一书?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旧唐书,二十四史,史书,

    因为《新唐书》的作者宋祁、欧阳修,都是文坛大家,后人一般也都沿袭他们的看法,对《旧唐书》贬责颇多,明末顾炎武评之为“颇步繁芜”。的确,它本身有不少缺点。但平心而论,应当说《旧唐书》在如实保存史料方面,有着它巨大的功劳。这一点是应该给予充分肯定的。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是在《旧唐书》里,保存了唐朝的第一

  • 解密:二十四史中的《旧唐书》有何显著特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二十四史,旧唐书,特点,

    《旧唐书》共200卷,包括《本纪》20卷、《志》30卷、《列传》150卷,原名《唐书》,宋祁、欧阳修等所编著《新唐书》问世后,才改称《旧唐书》,成书于后晋开运二年(945年)。本纪高祖至代宗,基本脱胎于吴兢、韦述等《唐书》帝纪;德宗至文宗,大体围绕相关实录多寡加减、编纂而成,与前半部已有现成帝纪可以

  • 《旧唐书》简介:唐朝的史书为何有新旧之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旧唐书,二十四史,史书,

    唐朝历代修有实录。自唐初以来便在实录基础上撰写国史,以吴兢、韦述所撰最为有名。吴兢撰成《唐书》六十五卷(一说九十八卷),韦述又补遗续缺,撰成国史一百一十二卷。此后,柳芳等人又有续作。但武宗实录不全,以后历朝实录没有修成,史事缺略。后梁、后唐两代都曾下令广泛征集唐史资料。后晋时,贾纬以所搜集的遗文和故

  • 元史的编纂过程:有哪些人参与了元史的编纂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元史,元朝,史书,

    明太祖朱元璋十分重视修史工作,他即位的当年,即元朝灭亡的当年,1368年,便下诏编修《元史》。洪武二年(1369)二月丙寅(初一),在南京的天界寺(今南京朝天宫东)正式开局编写,以左丞相李善长为监修,宋濂、王袆为总裁,征来山林隐逸之士汪克宽、胡翰、赵埙等十六人参加纂修。明朝初年的著名文学家宋濂是主要

  • 解密:二十四史中的《元史》记述了哪些具体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二十四史,元史,元朝,

    《元史》的本纪,以记载忽必烈事迹的《世祖本纪》最为详尽,有十四卷之多,占本纪篇幅的三分之一;其次是《顺帝本纪》,有十卷之多。这是因为元世祖和元顺帝在位时间都长达三十多年,原始史料丰富,所以对他们的记述就比较详细。这体现了《元史》编纂中的实事求是的精神,材料多就多编,材料少就少编。像蒙古建国前后的史料

  • 《元史》简介:二十四史中记述元朝历史的史书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元史,元朝,史书,

    《元史》是系统记载元朝兴亡过程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成书于明朝初年,由宋濂(1310~1381年)、王袆(1321~1373年)主编。全书二百一十卷,包括本纪四十七卷、志五十八卷、表八卷、列传九十七卷,记述了从蒙古族兴起到元朝建立和灭亡的历史。元朝是我国境内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的封建王朝。

  • 明史的修订过程:明史的修订分成了哪几个阶段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明史,二十四史,断代史,

    《明史》是二十四史最后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它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自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百多年的历史。第一阶段主要是当时政治上不稳定的原因。《明史》的正式开馆修纂始于清顺治二年五月初二(1

  • 明史的创作背景:顺治年间由大学士冯铨提议修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史,背景,顺治,

    清朝入主中原后,顺治二年(1645年)四月癸亥(十一日),御史赵继鼎奏请纂修《明史》(注:赵继鼎奏请纂修《明史》的记载,见于《清世祖实录》卷15,何冠彪《顺治朝〈明史〉编纂考》一文首揭此事。但清廷何时决议纂修,尚无确切史料证实。清代官书中亦不见有关纂修《明史》的诏令,《清世祖实录》中仅见几位总裁于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