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成语凿壁偷光的故事简介 凿壁偷光的主角是谁?

成语凿壁偷光的故事简介 凿壁偷光的主角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208 更新时间:2023/12/25 17:57:15

凿壁偷光,成语、典故。描写的是西汉匡衡勤学苦读的故事,最终成为大学问家。现在人们一般用此成语来形容勤学苦读。

匡衡

凿壁偷光,成语、典故。描写的是西汉匡衡勤学苦读的故事,最终成为大学问家。现在人们一般用此成语来形容勤学苦读。

学典故:

1.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选自汉卷二》)

译文

西汉时期,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匡衡就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大学问家。

这篇寓言写了匡衡少年时读书的一件事。它赞扬了匡衡勇于战胜困难的决心勤奋读书的精神;为我们树立刻苦读书的好榜样。

标签: 凿壁偷光的故事成语

更多文章

  • 吕蒙三国第一名将 擒拿关羽勇斗张辽举世无双!(吴下阿蒙)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吕蒙,关羽,张辽,吴下阿蒙

    《三国志》等史书记载,吕蒙在孙权当政时受到重用,他曾计擒郝普、勇斗张辽、击败关羽、智取三郡,不仅功勋卓著,在当时还是发奋读书、勤能补拙的好榜样,“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吴下阿蒙”等成语都与他有关。据记载,春秋初年吕国灭亡后,吕氏子孙逃散到邻近的郑、晋、齐、鲁、卫等国。如今,吕姓人在全国均有分布

  • 吕蒙是怎么死的 吕蒙是否死于关羽亡魂索命?(吴下阿蒙)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吕蒙,关羽,吴下阿蒙

    吕蒙之死《三国演义》里名将的死法各有不同,除自然原因死亡(老死、 病死)外,中箭致死是最多的,如太史慈、甘宁、庞统、黄忠、徐晃、 张郃等。其次,有各种死亡,忧死如诸葛亮、陆逊;气死如周瑜、王 朗;战死如夏侯渊、典韦;被斩如吕布、关羽;被刺杀如孙策、张飞; 自杀如荀彧、姜维。但有一个人的死却非常蹊跷,

  • 成语吴下阿蒙的含义 吴下阿蒙的典故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吕蒙,孙权,周瑜,吴下阿蒙

    【拼音】吴下阿蒙 wú xià ā méng【字词解释】吴下:长江下游江东一带,以三吴地区为核心的一片区域。阿蒙:即吕蒙,吴人极喜加“阿”字,至今依然如此。吕蒙原本出生行伍、没有文化,经孙权劝学后渐有学识,以白衣渡江智胜关羽而名扬天下。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意思是泛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比

  • 苏武牧羊的秘密:如何在匈奴的地界生活这么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朝,苏武,苏武牧羊

    苏武牧羊根据历史记载应该是十九年,苏武出使匈奴的时候是四十岁,回国的时候已将近六十。苏武牧羊在匈奴的时候,匈奴被汉朝霍去病打败平息了好几年。匈奴虽然嘴上说与汉朝友好相处,实际上老是想攻占汉朝国土。当时匈奴也派很多使者来汉朝求和,而汉朝使者却有时候被匈奴扣押。后来汉武帝打算出兵攻打匈奴,这时候匈奴却把

  • 慈禧曾因忌听"羊"字禁止在宫中演出《苏武牧羊》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慈禧,苏武,戏剧,,苏武牧羊

    在中国古代,演员被称为戏子,由于古代的艺术形式大多是戏曲,因此戏子也是古代戏曲演绎者的通称。早在汉代,史籍中就有了百戏的记载。然而,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皇帝贵为九五之尊,连当朝皇帝的名字人们都不能说不能写不能用,冒犯皇帝的名讳属“大逆不道”要被治罪,甚至被“诛杀九族”。那么,古代戏子可以演皇帝吗?

  • 元朝“苏武”郝经:被南宋扣押16年不变节(苏武牧羊)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元朝,苏武,南宋,,苏武牧羊

    江声行——郝经雁啼月落扬子城,东风送潮江有声。 乾坤汹汹欲浮动,窗户凛凛阴寒生。 昆阳百万力一蹴,齐呼合噪接短兵。 铁骑突起触不周,金山无根小孤倾。 起来看雨天星稀,疑有万壑霜松鸣。 又如暴雷郁未发,喑呜水底号鲲鲸。 只应灵均与子胥,沈恨郁怒犹难平。 更有万古战死骨,衔寃饮泣秋涛惊。 虚庭徙倚夜向晨

  • 匈奴为何要囚禁苏武与张骞?为什么不杀了他们(苏武牧羊)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匈奴,苏武,张骞,汉朝,苏武牧羊

    张骞,丝绸之路的开拓者。被誉为“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他将中原文明传播至西域,又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物种到中原,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作为东西方文化的纽带,匈奴曾经扣押他很久。扣押期间他曾出逃,但是逮到他之后匈奴单于并没有杀他,原因一起来揭秘:为瓦解张骞斗志

  • 匈奴为何始终不放苏武归国?苏武的价值何在(苏武牧羊)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汉朝,匈奴,苏武,苏武牧羊

    直到‘武帝驾崩、昭帝即位后,汉才改善了与匈奴的关系,两国开始外交谈判。但匈奴一直拒绝承认苏武还活着。当时,匈奴的单于已经换了好几茬,两国和议也达成了,为什么还不愿释放苏武?苏武牧羊的故事令古今各代的中国人感动,苏武不屈的英雄形象也起着对后来很多封建王朝对待北狄蛮族的垂范作用——对单于和酋长们“以礼谕

  • 苏武的故事:揭秘苏武被匈奴扣押19年的真实原因(苏武牧羊)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苏武,,苏武牧羊

    《汉书·苏武传》里“苏武牧羊”的故事令古今各代的中国人感动,苏武不屈的英雄形象也起着对后来很多封建王朝对待“北狄”蛮族的垂范作用——对单于和酋长们“以礼谕之”、“以节斥之”,这样的大汉使者们虽然不一定能够完成外交使命,但在“声名”上总会有加分,至少可以达到“立言”的效果。《苏武传》里,大汉的使节苏武

  • 千古传诵的智慧化身:蜀汉丞相诸葛亮(蜀汉三杰)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蜀汉,丞相,诸葛亮,蜀汉三杰

    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人称卧龙,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曰忠武侯;后来的东晋政权为了推崇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成都有武侯祠。汉末徐州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