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解密: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有哪些人物?

解密: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有哪些人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137 更新时间:2024/1/2 15:25:32

《牡丹亭》表现出来的进步的光辉的思想,具体体现在一系列生动而鲜明的艺术形象的创造上。

杜丽娘——是《牡丹亭》中描写得最成功的人物形象。在她身上有着强烈的叛逆情绪,这不仅表现在她为寻求美满爱情所作的不屈不挠的斗争方面,也表现在她对封建礼教给妇女安排的生活道路的反抗方面。作者成功地细致地描写了她的反抗性格的成长过程。杜丽娘生于名门宦族之家,从小就受到严格的封建教育。她曾经安于父亲替她安排下的道路,稳重,矜持,温顺,这突出表现在“闺塾”一场。但是,由于生活上的束缚、单调,也造成了她情绪上的苦闷,引起了她对现状的不满怀疑。《诗经》中的爱情诗唤起了她青春的觉醒,她埋怨父亲在婚姻问题上太讲究门第,以致耽误了自己美好的青春。春天的明媚风光也刺激了她要求身心解放的强烈感情。终于,她在梦中接受了柳梦梅的爱情。

梦中获得的爱情,更加深了她对幸福生活的要求,她要把梦境变成现实,“寻梦”正是她反抗性格的进一步的发展。在现实里,作者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成功地表现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幻梦中的美景,现实里难寻。正因梦境不可得,理想不能遂,杜丽娘牺牲了。但是作者并没有以杜丽娘的死来结束他的剧本,他有独特的艺术构思,又以浪漫主义的手法描写杜丽娘在阴间判官询问她梦中的情人姓柳还是姓梅,她的游魂还和柳梦梅相会,继续着以前梦中的美满生活。这时,杜丽娘已经完全摆脱了满足一游魂来和情人一起生活,她要求柳梦梅掘她的坟墓,让她复生。为情人而死去,也为情人而再生;为理想而牺牲,也为理想而复活。她到底又回到了现实世界,到底和柳梦梅成就了婚姻。

这番过程充分说明了杜丽娘在追求爱情上的大胆而坚定,缠绵而执着。明人思任在《牡丹亭序》中说:“杜丽娘隽(同隽)过言鸟,触似羚羊,月可沉,天可瘦,泉台可冥,獠牙判罚可狎而处;而‘梅’‘柳’二字,一灵咬住,必不肯使劫灰烧失。”他这话时抓住了杜丽娘性格上的特点的。

由唯唯喏喏的官宦之家的千金小姐,发展到勇于决裂、敢于献身的深情女郎,这是杜丽娘性格的第一度发展。一度发展是如此的迅捷,升华得如此强烈,梦醒之后与现实的距离和反差又是如此之巨大,以致杜丽娘不得不付出燃尽生命全部能量的代价,病死于寻梦觅爱的徒然渴望之中。但杜丽娘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能为情而死,还表现在死后面对阎罗王据理力争,表现在身为鬼魂而对情人柳梦梅一往情深,以身相慰,最终历尽艰阻为情而复生,与柳梦梅在十分简陋的仪式下称意成婚。这是杜丽娘性格的第二度发展与升华,所谓“一灵咬住”,决不放松,“生生死死为情多”。

杜丽娘性格的第三度发展表现在对历经劫难、终得团圆之胜利成果的保护与捍卫。面对亲爹爹再三弹压她那状元夫君的淫威,回应老父亲在金銮殿上指着嫡亲女儿“愿吾皇向金阶一打,立见妖魔”的狠心,杜丽娘在朝堂之上时而情深一叙,时而慷慨陈词,把一部为情而死生的追求史演述得那般动人,就连皇上也为之感动,甚至亲自主婚,“敕赐团圆”。这正是社会对生死之恋与浪漫婚姻的承认与礼赞。

但是杜丽娘并没有能完全摆脱封建伦理观念的影响。回生以后还是想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来最后完成他和柳梦梅的婚姻。她要柳梦梅去探望杜宝,就含有以期取得父亲同意的意思。她鼓励丈夫获取功名富贵,也含有促使父亲承认他们婚姻的心思。但这些都不足以损害她的整个性格。杜丽娘形象有着相当高的典型性,她的遭遇和愿望有着广大的代表性。显祖的诗集中就提到娄江女子俞二娘读了《牡丹亭》断肠而死;传说杭州女伶商小玲也因爱情上受压抑,演出《牡丹亭》伤心而死。因此,杜丽娘的形象几百年一直活在人们心里,并不是偶然的。

柳梦梅——是一个富有才华的青年,但又存在着较浓厚的功名富贵的庸俗思想。他在爱情上确是始终如一的。他一看到杜丽娘的画像和题诗,就被吸引住了。他为她敢于冒开棺处死的危险;在烽火连天、刀兵遍地的日子里,不畏艰险到淮阳替她探望父母。在得悉自己中了状元还被吊打的情况下,第一个念头就是叫人赶紧送信给杜丽娘,让她高兴。这些描写也是生动的、同时他不畏强暴、刚强的反抗性格也是突出的。他敢于在金銮殿上揭露和嘲笑权高势重的岳父。他始终相信自己和杜丽娘的行为是正确的,理直气壮,义正词严。这种性格与杜丽娘交相辉映,使他们的爱情发出了更大的光彩。

春香——是一位活泼可爱的丫鬟形象。从某种意义上说,春香正是杜丽娘性格中调皮、直率层面的外化。闹学的主角是她,而后台则是杜丽娘。尽管杜丽娘还是用“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格言去教训春香,但她本人又尝不想与丫环一块去玩耍呢?发现后花园的是春香,而在后花园中演出一幕男欢女爱、惊神泣鬼的梦中喜剧的正是小姐本人。春香的导引与陪衬,使得杜丽娘更为仪态万方、内涵丰富。这一对少女珠连壁合般的联袂登场,与后来舞台本中花神圣母般的形象交相辉映,将女性美的群体阵容渲染得靓丽如画。

杜宝——是封建家长制度的代表,是坚决的正统主义者,他用严格的封建教育来教养女儿,为了使女儿他日嫁到人家“知书识礼,父母光辉”。在婚姻问题上,他坚持门第观念,以致耽搁了女儿的青春、甚至在知悉女儿生病的真正原因后,还故作镇定,以致断送了女儿的生命。他认为女儿私招柳梦梅玷辱了他的门第,女儿婚姻不由父母做主,更是败坏了杜氏家风。这些地方都表现了他的酷面目。但另一面他又以封建社会“忠心耿耿”的大臣面目而出现,他勤政爱民,公而忘私,为国忘家。正因如此,他必然要坚定不移地维护封建制度重大支柱之一的封建礼教。为了维护封建制度,他在政治上清廉正直;也是为了维护封建制度,他在家庭中断送了女儿的青春和幸福。从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道德体系的不合理。

陈最良——作者笔下的陈最良是一个十足的迂腐、庸俗、虚伪、自私的道学先生,他严格遵守封建教义,言谈行动充满着酸溜溜的味道。有名的“闺塾”出描写这个人物的道学气最传神。在这个人物身上暴露了封建社会一般知识分子的很多弱点,结合明代嘉靖以后人生活和精神面貌的实际情况来看,陈最良这个形象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对这个形象的批判,也正好体现了作者反封建礼教的民主精神。陈最良形象不仅在当时有现实意义,对后世文学作品中塑造同类型的知识分子,也有影响。

标签: 汤显祖剧作家明朝牡丹亭

更多文章

  • 解密: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有何具体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牡丹亭,汤显祖,明朝,

    《牡丹亭》,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1598年。全名《牡丹亭还魂记》,即《还魂记》,也称《还魂梦》或《牡丹亭梦》,传奇剧本,二卷,五十五出,据明人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而成,明代南曲代表作。共55出,描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它与汤显祖的另外三部作品并称为“临川四梦”。舞台上常演的

  • 桃花扇的创作过程:孔尚任是如何写出戏剧桃花扇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桃花扇,清朝,三言二拍,

    从琉璃厂西街西口往北,有一条斜向通往宣武门内大街的胡同叫“海柏胡同”,因胡同内有庙宇“海波寺”,明清时称“海波巷”、“海波寺街”。三百多年前,在这条不起眼的小胡同里,孔尚任在他的“岸堂”寓所,创作了《桃花扇》,并让“伶人”在此进行了“首演”,在北京的戏剧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孔尚任早年在家乡时,就听

  • 桃花扇的创作背景:南明王朝在内忧外患中崩塌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桃花扇,清朝,三言二拍,

    《桃花扇》是一部表现亡国之痛的历史剧。故事背景桃花扇一事主要在侯方域的家乡商丘(今商丘)和李香君的家乡金陵(今南京)两地之间演绎。历史背景当时正处于明朝末年,李闯王攻陷北京,崇祯皇帝上吊自杀殉国。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攻下北京,中国北方大乱。凤阳总督马士英在南京拥立福王为皇帝,取年号“弘光”建立南明。当

  • 解密:洪昇的戏剧《长生殿》有何艺术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长生殿,戏剧,洪昇,

    《长生殿》,汉族戏曲昆曲经典剧目,后亦为京剧传统剧目。清初洪昇创作,共二卷,五十出。历十余年始成。这部剧本以宫廷生活为主线,穿插社会政治的演变,情节跌宕起伏,有几个高潮。并让苏州音乐家徐麟帮助他严格地按照曲律填词,使整个音乐布局与曲辞密切配合,风格各异,与人物场景配合的恰如其分。杨玉环酒醉后用《南扑

  • 《长生殿》的艺术成就:该如何评价《长生殿》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长生殿,戏剧,洪昇,

    《长生殿》的思想内容十分丰富。虽然重点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但是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描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歌颂生死不渝的爱情《长生殿》传奇共五十出,其中第一出《传概》写了作者创作此剧的目的,是"借太真外传谱新词,情而已。"《沁园春》讲述了故事梗概:"天宝明皇

  • 解密:洪昇的戏剧《长生殿》讲述了什么样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长生殿,戏剧,洪昇,

    《长生殿》演的是唐明皇与杨贵妃的历史故事,习称天宝遗事。 故事描写唐玄宗宠幸贵妃杨玉环,终日游乐,将其哥哥杨国忠封为右相,其三个姐妹都封为夫人。但后来唐玄宗又宠幸其妹妹虢国夫人,私召梅妃,引起杨玉环不快,最终两人和好,于七夕之夜在长生殿对着牛郎织女星密誓永不分离。为讨杨玉环的欢心,唐玄宗不惜耗费大量

  • 解密:剧作家洪昇的《长生殿》有着哪些情节?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洪昇,长生殿,剧作家,

    昆曲经典剧目,后亦为京剧传统剧目。清初洪昇创作,历十余年始成。曾三易其稿,初名《沉香亭》,继改称《舞霓裳》,三稿始定今名。有稗畦草堂原刊本、文瑞楼刊本、《暖红室汇刻传奇》本及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排印的徐朔方校注本(1983年新版)等流传。剧本从多方面反映社会矛盾。将百姓的困苦和宫廷的奢华生活作了

  • 解密:儒家著作《荀子》有着哪些名言警句?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儒家,荀子,名言,,《荀子》

    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大巧在所不为,大智在所不虑。——《天论》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劝学》神莫大于化道,福莫大于

  • 《荀子》的主要思想主张:荀子有哪些思想和主张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荀子,儒家,学说,,《荀子》

    荀子的生平事迹,史书记载都很简略。我们可从太史公《荀子传》、刘向《孙卿书录》、应劭《风俗通义》、清代谢墉《风俗通》、《荀子·强国篇》等中略知,荀子曾经去过齐、秦等地,而且游学稷下时成就了其名声。荀子据《韩非子·显学》篇记载是孔子之后儒家八派中的一荀学派代表人物,是继孟子之后的又一儒学大师。据谢墉《荀

  • 《荀子》简介:战国后期儒家学派最重要的著作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荀子,儒家,学说,,《荀子》

    《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最重要的著作。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后期赵国人,时人尊称为荀卿,汉时避汉宣帝刘询讳称为孙卿。年五十,始游学于齐国,曾在齐国首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的稷下学宫任祭酒。因遭谗而适楚国,任兰陵(今山东苍山县)令。以后失官家居,著书立说,死后葬于兰陵。著名学者韩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