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解密: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有何思想内容

解密: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有何思想内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849 更新时间:2024/1/2 15:18:52

《牡丹亭》成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据作者说,其题材来源是多方面的,其中明代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影响最大。显祖对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的加工改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突出杜宝等人的卫道士立场;二是改变杜、柳门当户对的关系;三是改话本杜丽娘封建淑女色彩为叛逆女性;四是强调追求自由爱情的艰难曲折。使这一传统的“还魂”母题具有了崭新的思想内容。

《牡丹亭》是一部爱情剧。少女杜丽娘长期深居闺阁中,接受封建伦理道德的熏陶,但仍免不了思春之情,梦中与书生柳梦梅幽会,后因情而死,死后与柳梦梅结婚,并最终还魂复生,与柳在人间结成夫妇。剧本通过杜丽娘柳梦梅生死不渝的爱情,歌颂了男女青年在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上所作的不屈不挠的斗争,表达了挣脱封建牢笼、粉碎明理学枷锁,追求个性解放、往理想生活的朦胧愿望。从内容来说,《牡丹亭》表现的还是古老的“爱欲与明的冲突”这一主题,不过,在《牡丹亭》里,“文明”具有特殊的内涵,那就是明代官方所极力宣扬的理学、礼教。杜丽娘对爱情的向往是天生的,尽管她被长期看管,但仍然免不了强烈的思春之情,并最终获得了爱情。《牡丹亭》的意义在于用形象化的手法肯定了爱欲的客观性与合理性,并对不合理的“文明”提出了强烈批判。《牡丹亭》在思想上与《西厢记》有类似之处,但是,《西厢记》是先情后欲,《牡丹亭》则是先欲后情;《西厢记》描述的是情感的自然发展,更多的是表达“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美好愿望,而《牡丹亭》则特别突出了情(欲)与理(礼)的冲突,强调了情的客观性与合理性。这种不同,是时代的差异造成的。

《牡丹亭》的爱情描写,具有过去一些爱情剧所无法比拟的思想高度和时代特色。作者明确地把这种叛逆爱情当作思想解放、个性解放的一个突破口来表现,不再是停留在反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一狭隘含义之内。作者让剧中的青年男女为了爱情,出生入死,除了浓厚浪漫主义色彩之外,更重要的是赋了爱情能战胜一切,超越生死的巨大力量。戏剧的崭新思想是通过崭新的人物形象来表现的,《牡丹亭》最突出的成就之一。无疑是塑造了杜丽娘这一人物形象,为中国文学人物画廊提供了一个光辉的形象。杜丽娘性格中最大的特点是在追求爱情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坚定执着。她为情而死,为情而生。她的死,既是当时现实社会中青年女子追求爱情的真实结果,同时也是她的一种超越现实束缚的手段。

作为影响极大的主情之作,《牡丹亭》虽然表现出激情驰骋、辞采华丽的浪漫主义戏剧风格,但也必须看到,《牡丹亭》其实还未从根本上跳出“发乎情,止乎礼义”的传统轨道。特别是后半部戏在总体上还是遵理复礼的篇章,作者并没有彻底实现其以情代理的哲学宣言。他的个性解放思路尚未从根本上脱离封建藩篱,而只是对其中某些特别戕杀人性、极其违背情的地方进行了理想化的艺术处理。乞灵于科考得第、皇上明断,这也是戏曲的常套之一。尽管如此,汤显祖还是封建时代中勇于冲破黑暗,打破牢笼,向往烂漫春光的先行者。《牡丹亭》也成为古代爱情戏中继《西厢记》以来影响最大、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杰作,杜丽娘已经成为人们心中青春与美艳的化身,至情与纯情的偶像。

标签: 汤显祖剧作家明朝牡丹亭

更多文章

  • 解密: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有哪些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汤显祖,剧作家,明朝,,牡丹亭

    《牡丹亭》表现出来的进步的光辉的思想,具体体现在一系列生动而鲜明的艺术形象的创造上。杜丽娘——是《牡丹亭》中描写得最成功的人物形象。在她身上有着强烈的叛逆情绪,这不仅表现在她为寻求美满爱情所作的不屈不挠的斗争方面,也表现在她对封建礼教给妇女安排的生活道路的反抗方面。作者成功地细致地描写了她的反抗性格

  • 解密: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有何具体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牡丹亭,汤显祖,明朝,

    《牡丹亭》,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1598年。全名《牡丹亭还魂记》,即《还魂记》,也称《还魂梦》或《牡丹亭梦》,传奇剧本,二卷,五十五出,据明人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而成,明代南曲代表作。共55出,描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它与汤显祖的另外三部作品并称为“临川四梦”。舞台上常演的

  • 桃花扇的创作过程:孔尚任是如何写出戏剧桃花扇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桃花扇,清朝,三言二拍,

    从琉璃厂西街西口往北,有一条斜向通往宣武门内大街的胡同叫“海柏胡同”,因胡同内有庙宇“海波寺”,明清时称“海波巷”、“海波寺街”。三百多年前,在这条不起眼的小胡同里,孔尚任在他的“岸堂”寓所,创作了《桃花扇》,并让“伶人”在此进行了“首演”,在北京的戏剧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孔尚任早年在家乡时,就听

  • 桃花扇的创作背景:南明王朝在内忧外患中崩塌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桃花扇,清朝,三言二拍,

    《桃花扇》是一部表现亡国之痛的历史剧。故事背景桃花扇一事主要在侯方域的家乡商丘(今商丘)和李香君的家乡金陵(今南京)两地之间演绎。历史背景当时正处于明朝末年,李闯王攻陷北京,崇祯皇帝上吊自杀殉国。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攻下北京,中国北方大乱。凤阳总督马士英在南京拥立福王为皇帝,取年号“弘光”建立南明。当

  • 解密:洪昇的戏剧《长生殿》有何艺术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长生殿,戏剧,洪昇,

    《长生殿》,汉族戏曲昆曲经典剧目,后亦为京剧传统剧目。清初洪昇创作,共二卷,五十出。历十余年始成。这部剧本以宫廷生活为主线,穿插社会政治的演变,情节跌宕起伏,有几个高潮。并让苏州音乐家徐麟帮助他严格地按照曲律填词,使整个音乐布局与曲辞密切配合,风格各异,与人物场景配合的恰如其分。杨玉环酒醉后用《南扑

  • 《长生殿》的艺术成就:该如何评价《长生殿》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长生殿,戏剧,洪昇,

    《长生殿》的思想内容十分丰富。虽然重点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但是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描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歌颂生死不渝的爱情《长生殿》传奇共五十出,其中第一出《传概》写了作者创作此剧的目的,是"借太真外传谱新词,情而已。"《沁园春》讲述了故事梗概:"天宝明皇

  • 解密:洪昇的戏剧《长生殿》讲述了什么样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长生殿,戏剧,洪昇,

    《长生殿》演的是唐明皇与杨贵妃的历史故事,习称天宝遗事。 故事描写唐玄宗宠幸贵妃杨玉环,终日游乐,将其哥哥杨国忠封为右相,其三个姐妹都封为夫人。但后来唐玄宗又宠幸其妹妹虢国夫人,私召梅妃,引起杨玉环不快,最终两人和好,于七夕之夜在长生殿对着牛郎织女星密誓永不分离。为讨杨玉环的欢心,唐玄宗不惜耗费大量

  • 解密:剧作家洪昇的《长生殿》有着哪些情节?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洪昇,长生殿,剧作家,

    昆曲经典剧目,后亦为京剧传统剧目。清初洪昇创作,历十余年始成。曾三易其稿,初名《沉香亭》,继改称《舞霓裳》,三稿始定今名。有稗畦草堂原刊本、文瑞楼刊本、《暖红室汇刻传奇》本及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排印的徐朔方校注本(1983年新版)等流传。剧本从多方面反映社会矛盾。将百姓的困苦和宫廷的奢华生活作了

  • 解密:儒家著作《荀子》有着哪些名言警句?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儒家,荀子,名言,,《荀子》

    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大巧在所不为,大智在所不虑。——《天论》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劝学》神莫大于化道,福莫大于

  • 《荀子》的主要思想主张:荀子有哪些思想和主张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荀子,儒家,学说,,《荀子》

    荀子的生平事迹,史书记载都很简略。我们可从太史公《荀子传》、刘向《孙卿书录》、应劭《风俗通义》、清代谢墉《风俗通》、《荀子·强国篇》等中略知,荀子曾经去过齐、秦等地,而且游学稷下时成就了其名声。荀子据《韩非子·显学》篇记载是孔子之后儒家八派中的一荀学派代表人物,是继孟子之后的又一儒学大师。据谢墉《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