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绝世才子司马相如靠什么俘获美人芳心?(西汉二司马)

绝世才子司马相如靠什么俘获美人芳心?(西汉二司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785 更新时间:2023/12/23 0:43:25

臣闻楚有七泽,尝见其一,未睹其余也。臣之所见,盖特其小小者耳,名曰云梦。云梦者,方九百里,其中有山焉。其山则盘纡岪郁,隆崇嵂崒,岑崟参差,日月蔽亏。交错纠纷,上干青云。罢池陂陀,下属江河。其土则丹青赭垩,雌黄白坿,锡碧金银。众色炫耀,照烂龙鳞……

——节选司马相如《子虚赋》

司马相如在中国历史上一位很有名气的才子,他被班固刘勰称为“辞宗”,被林文轩、王应麟、王世贞等学者称为“赋圣”。同时,他出使西南夷,将西南夷民族团结统一于大汉疆域,被称之为“安边功臣”,名垂青史。特别是司马相如与卓文君演绎的经典爱情,流传至今。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段“凤求凰”美丽爱情故事。

司马相如,字长卿,蜀郡成都人,年少时喜爱读书与剑术,因为崇拜战国时的蔺相如,于是改名相如。汉景帝时任武骑常侍,景帝不好辞赋,梁孝王刘武来朝,司马相如才得以结交邹阳、枚乘、庄忌等辞赋家。后来他因病退职,前往梁地与这些作家相交数年,期间作《子虚赋》。

令司马相如没有想到的是,这首饱含真情的《子虚赋》一经出台,竟然很快红遍大江南北,司马相如之名一时间名扬四海。在当时那个没有网络、报纸、电视的时代,能凭借这样一首辞赋一传十、十传百地打出这么大的名气来,实在难能可贵。

当然,我们可能都认为这是司马相如的这首词写得太好,文采太好,然而,等下等你看到司马相如是如何包装、如何炒作、如何捕获绝世美人卓文君的芳心的,你就一定会对司马相如发出这样的感慨来:司马相如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会包装和炒作的一个文学家。

话说司马相如因一首《子虚赋》一炮而红后,并没有给他的仕途带来好运,相反,霉运在没有任何征兆的前提下降临了。原因是梁王刘武死了。刘武是因为争取太子之位末遂,郁闷而死的。而他的死导致的后果是司马相如等一干文人都光荣地下岗了。因为新继任的梁王和汉景帝一样,不喜欢文人骚客。

就这样“净身出户”的司马相如不得不回成都老家,家徒四壁,一贫如洗,司马相如走投无路之下,想起了自己的朋友临邛县令王吉。司马相如年少求学时,曾与王吉同窗,两人的关系铁得不能再铁。两人都曾承诺,将来不管谁富贵发达了,不相忘。

果然,面对司马相如的到来,王吉不但“不相忘”,随即出台的“建设家园”的计划,令司马相如感动得眼泪横流。

王吉为司马相如“建设家园”的计划分两步走:

第一步,“建设家园”就必须得有住的地方。王吉给他安排了“三星级”的地方住——都亭。这虽是一个临时的家,但好歹司马相如不用再风餐露宿、夜宿街头了。再说这个“都亭”就是临邛县里一个亭子,是属于“公共场所的公共建筑”,供常人挡雨避风、供达官显贵休闲品茶、供情人花前月下之用。但因为王吉是这里的父母官,说白了司马相如等于初来乍到就来了个“占亭为家”,不可谓不牛逼。

第二步,“建设家园”就必须得有个“贤内助”。没有老婆,那算是啥家?司马相如落魄到这种地步,现在能有这个住宿的地方,就已经感到是“前世修来的福”了。然而,王吉却并不满足,都说送佛送上天、帮人帮到底,他决定帮自己的好友帮到底——给司马相如找个老婆。

然而,凭司马相如他现在这个穷酸模样,能混口饭就应该很满足了,居然还异想天开娶老婆,这简直是白日做梦。然而,事实证明,司马相如不但白日做了梦,而且还梦想成真了。

第一步计划王吉不费吹灰之力就实现了,王吉的第二步计划马上便付诸实际行动了。按照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原则,王吉的身份马上由县令转为“媒婆”了。

司马相如虽然现在“穷酸”,但长得并不寒酸,他身高八尺,面如冠玉,眉清目秀,一表人才,怎“英俊”两个字能形容得了?因此,“男媒婆”王吉给他物色的对象便是临邛县城第一美人——卓文君。

卓文君年方二八,长得那个眉如远山、面似芙蓉、肤如凝脂、手如柔荑,怎“漂亮”两个字可以形容?

由此可以推断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属于“金童玉女”型。但要想撮合这对“金童玉女”走到一起,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卓文君不但拥有“年轻漂亮”先天独厚的优势,还拥有另一大优势:富裕。

卓文君的父亲卓王孙在当地有绰号——临邛第一富豪,连王吉这个县令都“唯卓是尊”,由此可见卓家之富豪程度。

按理说一贫如洗的司马相如如果想高攀富得流油的卓文君,无异于“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然而,事在人为,接下来王吉对司马相如的包装和炒作堪称经典,为后世泡妞之秘籍。

自从司马相如入住新家——都亭后,司马相如便深居简出,王吉放下堂堂一县之令的架子,每天都是去都亭“问候”。

就这样,临邛县出了一条爆炸性新闻,新闻的标题大致是:都亭住神秘天外来客,县令这般优待为哪般?

这条新闻自然也很快传到了临邛县第一富豪卓王孙耳朵里,这位富豪在临邛县里也算是数一数二的风流人物了,王县令虽然对自己一直“毕恭毕敬”,但也没有到这种“每天必去问候”的地步啊。都亭里终究住着哪位神仙,这是大家心里的疑问,也是卓王孙心里的疑问。一来是疑问;二来是不服,卓王孙便决定宴请这位神秘来客到家里来做客,以识“庐山真面目”。

王县令等的就是卓王孙的主动上钩。至此,王县令的包装和炒作已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接下来就看司马相如的表现了。

司马相如等的就是卓王孙的家宴。当然,饶是如此,他还是故意“推托”了几次,直到卓王孙第三次派人来请他,他才勉强答应。

当然,他去之前,还要进行一番形体上的包装。他拿出当年梁王刘武赏给他的唯一两件值钱的东西:鹔鹴裘和绿绮琴。

鹔鹴裘披在身上,绿绮琴拿在手中,再加上王吉派来的马夫和轿子,司马相如马上变成了一个风度翩翩的阔少爷。

宴席上,卓王孙自然对这位仪表出众衣着华丽的阔少“另眼相看”。酒过三巡,该是司马相如一展才干的时候了,他抱起“绿绮琴”,手指微拂,淡淡的旋律悠然四起,轻柔过后,琴声骞地骤变,便如滔滔之江水惊涛拍岸,绵绵不休。

琴声豪放,如屈大夫的鸿篇;

琴声豪迈,如曹孟德的短歌;

琴声豪壮,如嵇叔夜的绝唱。

司马相如边弹边唱道: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皇兮皇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这是一首司马相如即兴发挥的《凤求凰》,按理说大厅里都是浓眉大眼的大爷们,司马相如唱这样一曲表达男女爱情的婉约词曲,只怕有点不合时宜吧?

然而,事实证明,司马相如的选择却是非常对的,卓王孙的女儿卓文君早已被司马相如美妙的琴声吸引过来了,正躲在屏风后朝司马相如“频频暗瞥”,见司马相如相貌堂堂神采飞扬,已是芳心蠕动。此时再听得司马相如唱起这段《凤求凰》,她不由满面红晕,目迷神摇……

良久,宴席散去,卓文君仍然不能自已,沉醉在司马相如的“挑琴”之中。一琴之威,如此之大,不得不令人感叹司马相如的“功力”之深。

此时,司马相如早已用重金买通了卓文君的侍女,侍女马上就对卓文君进行了“攻心”。卓文君本来就已经动了心、动了情,听说司马相如很“中意”自己时,更是觉得“缘来时得把握,缘去时莫后悔”。思来想去,最后便来了个“月夜出走”,直奔司马相如所住的都亭。于是成就了一段“露水夫妻”。

第二天,司马相如便带着“挑琴”而来的妻子卓文君私奔了,当然,私奔后的卓文君才知道她所找到的如意郎君原来是穷光蛋一个,卓文君最终选择了“回头路”,重回临邛县,当然,跟她一起来的还有司马相如。

卓王孙虽然不同意这门门不当户不对的婚事,但无奈此时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生米已煮成熟饭,由不得他不答应啊。

从此司马相如不但抱得美人归,而且过上了锦衣玉食、荣华富贵的生活,羡煞了外人。

更多文章

  • 揭秘:司马相如与才女卓文君的爱情谜局?(西汉二司马)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汉武帝,司马相如,卓文君,卫子夫,西汉二司马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历来是千古流传的爱情佳话,司马相如藐视贫富差距,追求富豪女,卓文君甘愿舍弃荣华富贵,跟随落魄文人,二人长相守直到白头偕老。但是今天有人对司马相如与卓文君这段爱情提出了质疑,质疑主要人物是司马相如,内容无非是认为司马相如善用潜规则,追求卓文君是为了钱,与好友一起导演一场“凤求

  • 揭秘:文学家司马相如《长门赋》中的皇后陈阿娇(西汉二司马)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武帝,陈阿娇,卫青,卫子夫,西汉二司马

    汉武帝皇后陈阿娇其真实的名字正史上没有记载,我们只能知道她姓陈,是西汉开国功臣陈婴的后代,其母是大长公主刘嫖。陈皇后在汉景帝的时候嫁给了太子刘彻,成为太子妃。据说刘彻能成为太子这个功劳刘嫖非常大,刘启就是在亲姐姐刘嫖的劝说下对刘荣和栗姬产生不满。陈皇后是侯门贵女,深得窦太后的喜爱,因此陈皇后的性格是

  • 玫瑰战争的第一个节点:两派之间暂时达成了妥协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玫瑰战争,英国,继承,

    尽管国王亨利和约克公爵理查的支持者之间的武装碰撞之前就发生过,但玫瑰战争的主要武装冲突阶段发生在1455年和1485年之间。1455年5月22日,约克公爵理查领一支小部队前往伦敦,在伦敦北面的圣艾班斯碰到赶来的亨利六世的部队。相对规模较小的圣艾班斯第一次会战是内战的第一次公开冲突。理查表面上的目的是

  • 玫瑰战争的背景:英国王位继承出于一个混乱阶段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玫瑰战争,英国,继承,

    两个家族之间的对立始于英王理查二世被他堂弟,兰开斯特公爵亨利·博林布鲁克(Henry of Bolingbroke)在1399年推翻。根据先例,理查二世立了爱德华三世的次子莱昂纳尔的外孙罗杰·莫提梅(Roger Mortimer)之子埃德蒙为王位继承人。作为爱德华三世的第三子约翰(John of G

  • 玫瑰战争简介:英国王位继承战为何以玫瑰命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英国,王位,继承,,玫瑰战争

    玫瑰战争(又称蔷薇战争;英语:Wars of the Roses;1455年─1485年)是英王爱德华三世(1327年-1377年在位)的两支后裔: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的支持者为了争夺英格兰王位而发生断续的内战。两大家族都是金雀花王朝王室的分支,约克家族是爱德华三世的第四子的后裔、兰开斯特家族是爱

  • 历史上被称为明初三杰的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初三杰,刘基,李善长,徐达

    刘基、李善长、徐达合称“明初三杰”。三人都是明代开国功臣。刘基是元末明初的军事家、道家、政治家、文学家,与章溢、宋濂、叶琛并称为四先生。在民间传说中与诸葛亮齐名。李善长先后担任右丞相、左丞相,为百官之首。徐达是杰出的军事家,1368年率军北伐,攻大都,灭元朝。1370年,被封为魏国公。刘基(1311

  • 明开国功臣李善长简介 他是怎么死的?(明初三杰)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善长,明初三杰

    李善长,生于公元1314年,卒于公元1390年,字百室,濠州定远人,明朝开国功臣。朱元璋定滁州后,便跟随朱元璋四处征战,出生入死,其功绩可比肩汉代丞相萧何。李善长小的时候就体现了智计谋略上的长处,学习法家著作,对事实的推断论述上,常常都是对的。他向朱元璋建议要重视民心的作用,不要乱杀人,这样才易成就

  • 揭秘:刘基到底是谁?刘基都有哪些大的成就(明初三杰)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基,朱元璋,明朝,明初三杰

    刘基又称为刘伯温,他是我国元末明初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更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的很多文学作品流传至今,广受传颂。刘基从小就是一名神童他12岁就考中了当地秀才,在短短数年内他就受教于当时元朝的几大著名学府,所以刘基从小就有很深的文学造诣。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从这里可以看出,

  • 被黑了600多年的事情 名将徐达非朱元璋所杀(明初三杰)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徐达,朱元璋,明初三杰

    徐达是明朝第一名将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此人是朱元璋的老乡,从朱元璋发动起义就跟着朱元璋鞍前马后。但是有一个说法流传了600多年,那就是朱元璋赐给徐达蒸鹅的故事。但是这件时期如果认真分析的话既不符合朱元璋的办事风格,更不符合常理。即便是朱元璋真的要杀徐达,也不会在那个时间段动手。客观的说,徐达的死对朱

  • 徐达简介 明代开国第一大将徐达的一生简述(明初三杰)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徐达,明代,简介,明初三杰

    徐达简介:徐达(1332—1385),字天德,濠州(今安徽凤阳)人。农家出身。元至正十三年(1353),参加朱元璋起义军,与常遇春同称才勇。十五年,随朱元璋渡长江,克采石,下集庆(今南京)。十七年,率兵东进,屡败吴王张士诚军。二十三年秋,在鄱阳湖大败陈友谅。二十七年九月,攻陷平江(今苏州)灭吴,俘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