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庆历新政的背景:宋朝内忧外患倒逼了政府改革

庆历新政的背景:宋朝内忧外患倒逼了政府改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996 更新时间:2023/12/30 17:04:22

积贫积弱

立国后,为了维护中央集权、防止地方割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政治上,于内庭设“中书门下”(政事堂),由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掌管民政权,为限制宰相权力,增设副宰相“参知政事”;军事上,废除统领禁军大权的殿前都点检,增设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由“三帅”分别统领禁军,为限制三帅的权力过大,又在中央设枢密院,掌控调兵权。财政上,设置三司(盐铁、

度支、户部),三司使由皇帝亲信担任,掌控财政大权。为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官员的权力,实行一职多官,同时由于大兴科举、采用恩荫制、奉行“恩逮于百官唯恐其不足”的笼络政策,导致官员多贪恋权位,,行政效率低下官僚机构庞大而臃肿,各级官员缺乏进取心,“冗员”问题突出。

为稳定社会秩序,抵御北方民族的南侵,宋初实行守内虚外策略,奉行“养兵”之策,废除府兵制,改为招募。至仁宗时,总人数已达140万,形成了庞大的军事体系,养兵的费用,竟达到全部赋税收入的十分之七八;同时为了防止武将专权,在军队中实行“更戍法”,使得兵将不相习,兵士虽多但不精,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对外作战时处于不利地位,从而形成“冗兵”。

军队、官员的激增导致财政开支的增加,使得本就拮据的政府财政更加入不敷出,同时,在对西夏辽的战争中,宋代统治者也常付出大量金银和布匹,以金钱财富买得一时平安,再加上统治者大兴土木、修建寺观等,形成了“冗费”。三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最终形成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内忧外患

北宋朝自建立到宋仁宗庆历年,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社会危机也在发展。宋代建国后,不但不抑制兼并,而且纵容功臣、大将们兼并土地。土地买卖与典卖相当普遍,土地集中的趋势加速,农民失去土地的数字在增加,“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种,有田者无力可耕”。宋代人民的负担很沉重。全国的居民有主户和客户之分。纳税户除按规定的数量纳税,还有“支移”和“折变”等负担。在两税之外,还有丁口赋、各种杂变之税、徭役和差役。这是赋税之外的又一项沉重的负担。993年,王小波在四川发动起义,12月,顺在成都建立“大蜀”政权,沉重打击了宋朝政府。咸平三年(1000年),王均的起义又爆发了。

同时,外敌的侵扰给北宋政权带来巨大的生存压力。北宋建国以后,就与东北边境的契丹族和西北边境的党项族连年发生战争,由于北宋政治腐败和军队软弱涣散,虽然耗费了巨额的财力和人力,但每每以失败告终。

标签: 庆历新政宋仁宗范仲淹

更多文章

  • 庆历新政简介:宋仁宗时期由范仲淹主导的改革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庆历新政,宋仁宗,范仲淹,

    中国宋代仁宗庆历年间进行的改革。宋仁宗时,官僚队伍庞大,行政效率低,人民生活困苦,辽和西夏威胁着北方和西北边疆。庆历三年(1043),范仲淹、富弼、韩琦同时执政,欧阳修、蔡襄、王素、余靖同为谏官。范仲淹与富弼提出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等10项以

  • 印度教中有天堂和地狱吗 印度教是怎么描述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印度教,宗教

    天堂与地狱之说对印度教徒的生活是有重要影响的。其他宗教也非常重视天堂与地狱的存在。这意味着人们在死亡和再生的过程中不是经过天堂就是通过地狱。对天堂的描述使得每个人都喜欢去那里,而地狱则是一个人人都想躲避的地方。印度教的经典里说,阎王殿里的死神Chitragupta保存着每一个人行为善与恶的记录。以此

  • 婆罗门教是印度最古老的宗教吗和印度教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印度教,婆罗门教,宗教

    印度教(Hinduism)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不像基督教、回教、佛教等宗教,印度教并没有创教者,主要的精神源头可追溯到一套古老而作者不详的吠陀经(Vedas)。吠陀经乃源自亚利安游牧民族(北欧人的共同祖先)吟唱的崇拜圣歌。亚利安人大约在摩西带领以色列百姓出埃及的时候,也就是西元前一千五百年左右,进

  • 佛教与印度教关系 佛教对印度教产生了哪些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佛教,印度教,印度

    在婆罗门教的圣典中,记载种姓制度中的婆罗门是由梵天的口生出,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分别由梵天的双臂、两腿及足下生出。种族之间不能通婚,而且只有前三种姓才有资格加入婆罗门教。这种在种姓制度下形成的种族歧视,直到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提出“四姓平等”的主张,才给数千年来被奴役的印度人民带来光明。佛陀处在当时的

  • 印度教教义有哪些内容 印度教起源于什么时候?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印度教,宗教

    西元前十六世纪,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开始了印度本土的古老文明。就像其他原始部落对自然山川的敬畏与崇拜,雅利安人为了保障自己的生存,也必须膜拜、礼赞、歌颂一切自然神只,且将赞歌编为圣典,相互传颂。到了后期,与人们生活关系较为密切的神只,受到最多的崇拜,雅利安人便由“多神信仰”逐渐转向“主神信仰”的模式。

  • 印度教主要的神祇介绍:什么是三女神组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印度教,神祇

    梵天,毗湿奴和湿婆的配偶相应地也被称为三女神组合。梵天的妻子萨拉斯瓦蒂是诗歌和艺术,集美貌和智慧与一身的女神,传说她是由梵天创造出来的,后来和梵天相爱并且结合,而这就犯下了乱伦之过,为此梵天付出了代价失去了一个头(梵天为何会失去一个头成为四首有很多种传说,不过一般都认为这个头是湿婆出手毁掉的),看过

  • 印度教主要的神祇是谁 什么是印度教三大神?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印度教,神祇

    创造神梵天(Brahma)在吠陀神话中的身份是祈祷神,而在印度教神话中正式得名梵天,并且直接和宇宙最高意志“梵”联系起来,一般认为宇宙中的一切都来自于梵天,而毁灭时又重新归于梵天,梵天就是宇宙最高意志的人格化体现,在印度教神话中被认为是宇宙的创造者,也被称为“世界之主”。但是实际上梵天受到的崇拜远不

  • 世界三大宗教中佛教为什么在中国的影响最大?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佛教,

    佛教自从公元前2年传入中国以来,到现在已经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比起其他的两大宗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佛教在中国的影响显而易见是最大的。那么,佛教和禅宗究竟有着什么样的魅力,它为什么能够在中国的大地上生根结果呢?自东汉时期进入中国以来,经过魏晋的初步传播,到了东晋十六国的时候佛教得到了很大的推广。

  • 佛祖为何成宗教信仰?佛教是如何宣传信仰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佛教,佛祖,宗教

    释迦族早期修行者互相传送或者传抄“佛陀”涅槃前的言论,北魏太和元年 铜鎏金释迦牟尼像后来随流离王所灭后大部分真言都丢失,现今仅存一些会所存有部分“真言”如桔梗会所等。最著名的是佛开示:即使你没有财富,也可以给人七种布施!一、为和颜施:对于别人给予和颜悦色的布施。 二、为言施:向人说好话的布施,存好心

  • 佛教的开创者是释迦摩尼吗?揭开中土佛教来源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佛教,释迦摩尼

    释迦牟尼佛诞生于三千年前的中印度,佛陀在降生之前为一生补处菩萨,于兜率释迦牟尼佛天说法,号「白幢天子」,后因诸佛以天乐等各种庄严,劝请佛陀:如过去燃灯佛所授记,贤劫千佛之第四尊佛——释迦牟尼佛,您降生世间、说法度众、示现成佛的时机已到,请您以过去生于燃灯佛前,以诸佛殷切之劝请,佛陀遂生起降生世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