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二次工业革命经过:电器用品开始广泛的应用

第二次工业革命经过:电器用品开始广泛的应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068 更新时间:2023/12/7 0:47:01

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器的广泛应用最为显著。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出现了一系列的重大发明。

1866年,德国人西门制成了发电机;到70年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

电器开始用于代替机器,成为补充取代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新能源。随后,电灯、电车、电影放映机继问世,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科学技术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另一项重大成就,是内燃机的创新和使用。

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诞生,90年代柴油机创制成功。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问题。80年代德国人卡尔·弗里特立奇·本茨等人成功地制造出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内燃汽车、远洋轮船、机等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工工业的生产。

1870年,全世界生产大八十万吨石油,而1900年的年生产量猛增到了二千万吨石油。

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带动了电讯事业的发展。

19世纪70年代,美国人贝尔发明了电话,90年代意大利人可尼试验无线电报取得了成功,都为迅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和化联系进一步加强。

要特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首先,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密地结合起来,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更为重要的作用,它与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其次,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其他国家工业革命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超过一国的范围,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最后,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有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如日本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它们来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它们既可以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又可以直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也比较快。

更多文章

  • 第二次工业革命背景:人类对于电的使用逐渐深入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电气时代,工业革命,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指19世纪中期,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19世纪70年代,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保障.大机器生产下的资本积累和对殖民地的商品输出和掠夺积累了大量资金.自然科学突破性

  • 第二次工业革命简介:世界从此进入“电气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电气时代,工业革命,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指19世纪中期,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19世纪70年代,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的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和生产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大大加强

  • 第三次科技革命经过:第三次科技革命有什么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科技,

    第三次技术革命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技领域的重大革命。空间技术的利用和发展是这次技术革命的一大成果。1957年,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创了空间技术发展的新纪元,也极大地刺激了美国。1958年,美国也发射了人造地球卫星。但1959年苏联就取得了一项新成就:苏联发射的“月球”2号卫星

  • 第三次科技革命背景:二战后国际局势发生变化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科技,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新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和发展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新科学技术革命,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为代表,还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这次科技革命被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

  • 第三次科技革命简介:二战后科技发展进入新阶段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科技,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

  • 解密:威斯特伐利亚条约有着什么深远的历史影响(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欧洲,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the Peace Treaty of Westphalia)是象征三十年战争结束而签订的一系列和约,签约双方分别是统治西班牙、神圣罗马帝国的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和法国、瑞典以及神圣罗马帝国内勃兰登堡公国、萨克森选侯国、巴伐利亚等诸侯邦国。改变了欧洲政治力量对比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的

  • 奠定欧洲格局的威斯特伐利亚条约有什么具体内容(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欧洲,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the Peace Treaty of Westphalia)是象征三十年战争结束而签订的一系列和约,签约双方分别是统治西班牙、神圣罗马帝国的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和法国、瑞典以及神圣罗马帝国内勃兰登堡公国、萨克森选侯国、巴伐利亚等诸侯邦国。1.重申1555年的《奥格斯堡宗教和约》和1

  •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简介:奠定近现代欧洲国家版图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欧洲,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the Peace Treaty of Westphalia)是象征三十年战争结束而签订的一系列和约,签约双方分别是统治西班牙、神圣罗马帝国的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和法国、瑞典以及神圣罗马帝国内勃兰登堡公国、萨克森选侯国、巴伐利亚等诸侯邦国。而在1648年10月24日签定的西荷和约,正

  • 解密:欧美国家基督教宗教改革是如何进行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基督教,宗教,改革,,宗教改革

    改革的发起者简单的说,基督教教会历史上重要的改革都是宗教教义的改革而非宗教制度的改革。更严谨的说,即便是宗教制度改革,也是奠基于教义改革基础上的制度改革。基督教教会自使徒时代末期就逐渐堕落俗化,后来虽然也出现过护教人士如犹大,还有“独一神观”者在公元三世纪—四世纪对“三位一体观”的对抗,这些改革最后

  • 基督教宗教改革的背景:罗马教会权威被质疑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新教,基督教,宗教改革,

    文化背景一. 政治上,欧洲民族主义观念勃然兴起,要求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打破天主教的控制。二. 经济上,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成长起来,要求打破天主教神学的精神束缚,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三. 文化上,文艺复兴倡导个人自由、平等、欲望、人性至上,提倡竞争进取和科学求知,为人们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