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解密:强大的阿拉伯帝国有着什么样的经济形势?

解密:强大的阿拉伯帝国有着什么样的经济形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839 更新时间:2023/12/28 22:34:18

出产

富饶的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等“粮仓”,为帝国提供了充裕的产品,主要作物包括小麦、大麦、稻米、椰枣橄榄,园艺作物也相当丰富,有椰枣、橄榄、、桃、杏、桔、苹果、西瓜、葡萄和各种蔬菜。。在阿拔斯朝期间,耕地面积和产量由于灌溉工程的发展而得以大幅增加。在阿拉伯半岛南部,由于地处绿洲,盛产椰枣、谷物和蔬菜。阿拉伯民族自身就是游牧民族,阿拉伯半岛以及其他沙漠半沙漠地带盛产羊,马和骆驼。

此外,各省还提供了丰富的矿产资源:来自努比亚的黄金、兴都库什山脉的白银、伊斯法罕的铜以及中亚和西西里岛的铁,还有帝国境内丰富的宝石蕴藏。

在工业方面,各地出产制造的亚麻布、棉、绒毯、陶器等制品(有时还有丝绸)既有利于本地消费,又有利于出口。阿拉伯人还从在751年怛罗斯战役中俘虏的中国战俘那里学会了造纸术。

商贸

商业在阿拉伯帝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首都巴格达不仅是阿拉伯帝国的政治中心,也是商业码头。此外,巴士拉、安条克、开罗、亚历山大、凯鲁万、撒马尔罕等城市也都是东西方中介贸易的重要商埠。

早在伊斯兰教创立时期,穆罕默德就认为,“商人是世界的信使和安拉在大地上的忠实奴仆”,并断定忠实的穆斯林商人在复生日将“居于安拉宝座的荫影之下”。《古兰经》也明确规定鼓励和保护商业是所有穆斯林必备的义务和道德。随着帝国的形成,商业贵族也成为上层统治阶级的重要组成。化传统、地理位置、商人的社会地位和商业的巨大收益,使阿拉伯帝国出现了与当时东西方封建文明不尽相同的工商业繁荣局面。很多穆斯林商人活跃于亚欧非三大洲,从事以中介贸易为主的商业活动。阿拉伯商人的活动范围从东南亚的苏门答腊、马来亚到南亚印度,再到西南欧的西班牙、北非的摩洛哥,甚至北欧波罗的海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都有。当时,中国的广州、泉州、扬州等地也聚居着大批穆斯林商人。这些阿拉伯商人成为了中国回族的族源之一。中国的丝绸、瓷器,印度和马来群岛的香料、矿物、染料、蔗糖,中亚的宝石,东非的象牙、金砂,北欧和罗斯的蜂蜜、黄蜡、皮和木材等都是阿拉伯商人经营的商品。

大规模的阿拉伯商业贸易,促进了亚欧非兰大洲各个封建文明区域间的经济文化交往,推动了中世纪印度洋区域海上贸易的繁荣与发展。

阿拉伯人对地中海东部的征服,打破了罗马时代以来地中海商贸圈,导致西欧依赖的东方商道被切断,间接导致了欧洲西部经济文化的衰落,而与拜占庭不断的海上争锋又使作为第三方的意大利商人得到了发展。

海运

阿拉伯人的海上航行在发展航海业、造船业和帆船驾驶技术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促进了航海所必需的地理知识和其他知识的积累。阿拉伯海员在长期的航行过程中,研究和详细记述了印度洋上的季风,并且在航行中巧妙地利用了这种季风从而大大缩短了航行所需的时间。在古代阿拉伯的地理书籍中也记录了大量的海洋地理资料。

13—15世纪,阿拉伯人的航海技术得到了新的发展。十五世纪初,当中国明朝的郑和的船队到达印度之后,郑和雇用了阿拉伯国家导导航来继续前往东非的航行。一个世纪之后,卓越的阿拉伯航海世家的后代伊本·马吉德(自称“怒海之狮”)以熟谙如在红海和印度洋的惊涛骇浪中航行而闻名,后被阿拉伯海员奉为“保护神”。正是在他的指引下,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的船队才顺利渡过印度洋,开辟了通往印度的新航路。这一时期,阿拉伯海船上的装备也更加先进,从事远洋航行船只已拥有整套的航海仪器,如指南针、测岸标方位的等高仪、测太阳和星体高度的量角仪、水陀等,还绘制了标有岸上方位物坐标、水深和风向的海图和对景图。阿拉伯航海家的活动范围也日益扩大。在西欧沿海,非洲的东岸、北岸和西北岸,亚洲的南岸和东南海域,包括菲律宾、马来半岛和马鲁古群岛,都留下了阿拉伯海员和商人们的足迹。

更多文章

  • 解密:阿拉伯帝国是如何同中土进行交流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阿拉伯帝国,阿拉伯,伊斯兰国家,

    据说,穆罕默德曾经告诫他的弟子们说:“知识即使远在中国,亦当往求之。”据《旧唐书·西域传》记载,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阿拉伯帝国第三任正统哈里发奥斯曼派遣使节抵达长安与唐朝通好,唐高宗即为穆斯林使节赦建清真寺。此后双方来往频繁。在中国史书的记载中,大食使节来访次数达37次。751年,阿拉伯帝国

  • 解密:阿拉伯帝国执行着什么样的政治体制?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阿拉伯帝国,阿拉伯,伊斯兰国家,

    除保持伊斯兰教神权统治原则外,阿拉伯帝国吸收以巴比伦波斯文明国度的制度,形成一种伊斯兰世界所特有的、政教合一的君主专制政体。阿拉伯帝国的继承制度既不同于中国的宗法制,也不同于西方的长子继承制或是被某些地方所采用的幼子继承制。穆罕默德生前并未规定伊斯兰政权首脑的产生方式,但倾向于选举制。阿拉伯帝国的最

  • 解密:阿拉伯帝国是如何从衰落走向最后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阿拉伯帝国,阿拉伯,伊斯兰国家,

    庞大的阿拉伯帝国是阿拉伯贵族借武力征服而建立的多民族、多宗教、多信仰的集合体。不同民族与不同信仰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隔阂与矛盾;广大人民群众与贵族官僚、富商阶级之间存在着无法调和的阶级矛盾;穆斯林内部也因复杂的矛盾而四分五裂;特别是封建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又从帝国内部培植起离异的势力。因此,9世纪中叶,哈

  • 解密:阿拉伯帝国是如何达到自己国力的巅峰?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阿拉伯帝国,阿拉伯,伊斯兰国家,

    747年,阿拔斯的后裔阿布·阿拔斯利用波斯籍释奴阿布·穆斯林在呼罗珊的力量,联合什叶派穆斯林,于750年(一说752年)推翻了倭马亚王朝的统治,建立了阿拔斯王朝。阿拔斯王朝建立之初,大肆捕杀倭马亚余党,杀害了阿布·穆斯林,并残酷地镇压了呼罗珊人民起义。阿拔斯王朝旗帜多为黑色,故中国史书称该王朝为黑衣

  • 解密:阿拉伯帝国是如何成为一个稳固的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阿拉伯帝国,阿拉伯,伊斯兰国家,

    661年,倭马亚家族的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即位哈里发,以大马士革为首都,建立了倭马亚王朝。他将哈里发改为世袭,实际上成为了帝国的君主,令当时的阿拉伯社会开始进入鼎盛时代,阿拉伯语成为帝国的官方语言,政府文件必须用阿拉伯语书写。但同时造成穆斯林社会中不少纷争,部分穆斯林学者认为此举长远来说是弊大于利。8

  • 解密:阿拉伯帝国早期形成什么特殊的共和制?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阿拉伯帝国,阿拉伯,伊斯兰国家,

    阿拉伯帝国形成之后,作为先知继承者的哈里发们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并满足阿拉伯人对商路和土地的要求,掀起了长达一百多年的扩张运动。在鹰旗旗帜下,沙漠中的阿拉伯人游牧民族开始征服世界的行动。阿拉伯人以惊人的速度崛起于拜占庭和波斯的南部边疆。他们不断扩张,建立了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封建军事帝国。鼎盛时

  • 解密:阿拉伯帝国是如何在阿拉伯半岛兴起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阿拉伯帝国,阿拉伯,伊斯兰国家,

    狭义的阿拉伯民族是指源于阿拉伯半岛沙漠和半沙漠地带的游牧民族,不论是根据犹太教的《圣经》和伊斯兰教的《古兰经》中的记载,都认为他们和犹太人有血缘关系,语言分类中也同属于闪含语系。原来都是一些分散在阿拉伯半岛中的以家族为基础的部落。从6世纪后半叶开始,由于埃及的混乱以及拜占廷和波斯之间的连年战争,使得

  • 阿拉伯帝国简介:阿拉伯人建立的伊斯兰帝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阿拉伯帝国,阿拉伯,伊斯兰国家,

    阿拉伯帝国(阿拉伯语:الامبراطورية العربية‎,632年—1258年)是中世纪时地处阿拉伯半岛的阿拉伯人所建立的伊斯兰帝国,唐代以来的中国史书均称之为大食,而西欧则习惯将其称作萨拉森帝国。阿拉伯帝国历经626年,主要有四大哈里发时期(632年—661年)和倭马亚王朝(661年—75

  • 汉朝十大名将之一:汉武帝麾下名将冠军侯霍去病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汉朝,名将,霍去病,,汉朝十大名将

    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西汉名将、军事家,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霍去病是名将卫青的外甥,善骑射,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善于长途奔袭、闪电战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初次征战即率领800骁骑深入敌境数百里,把匈奴兵杀得四散逃窜。在两次

  • 汉朝十大名将之一:汉武帝麾下名将长平侯卫青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朝,名将,卫青,,汉朝十大名将

    卫青(?—前106年),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西汉时期名将,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的弟弟,汉武帝在位时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卫青的首次出征是奇袭龙城,揭开汉匈战争反败为胜的序幕,曾七战七捷,收复河朔、河套地区,击破单于,为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重大贡献。卫青善于以战养战,用兵敢于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