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汗血宝马在中国的发展:马种曾经被数次引入

汗血宝马在中国的发展:马种曾经被数次引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454 更新时间:2024/1/5 7:12:11

日本马匹研究人员清水隼人在东京大学举行的马匹研究会议上,宣称他在中国新疆天山附近发现“汗血宝马”。

从他所提供的照片可以发现,那匹被称为“汗血马”的肩膀处确实流出鲜血一样的液体。据清水介绍,那匹马在高速疾跑后,肩膀位置慢慢鼓起,并流出像鲜血的汗水。

这与中国汉代司马迁所著《史记》中记载,"汗血宝马"不但能日行千里,更会从肩膀附近位置流出像血一样的汗液极为吻合。此言一出,一时中日两国的专家学者、新闻媒体议论纷纷。其实“汗血马”从未消失,只是在中国很少见到而已。

在土库曼斯坦俄罗斯都保存有比较大的种群数量,总数在两千匹以上。不过在当地所谓的“汗血马”被称哈马,全称为阿哈尔捷金马。这种马是土库曼斯坦的两大国宝之一。1951年,我国为了改良骑兵部队的马匹,曾从前苏联引进种马,其中包括52匹阿哈马。

这群阿哈马饲养在内蒙古锡林格勒盟的种马场。可惜,当时未能建立完整的谱系管理制度,引进的阿哈马自然繁殖并与当地的国产马进行了杂交。虽然这样做可以改良国产马的品质,但不可避免的造成了阿哈马的退化,短短几十年后,我们在内蒙古锡林格勒盟已经见不到阿哈马了。

素有“腾昆仑,历西极”之美誉的伊犁是天马的故乡。据史书上说,汉武帝时外国曾进献乌孙马,武帝见此马神俊挺拔,便赐名“天马”;后来又有人进贡了西域大宛的汗血马(据说这种马出的汗是血红色的),于是他又将乌孙马更名为“西极马”,而称汗血马为“天马”。这里所说的“天马”、“西极马”都是伊犁哈萨克马的先祖。伊犁马外貌俊秀,体格魁伟,抗病力强,是我国培育的优良马种之一。

新疆有首民歌中就唱道:“骑马要骑伊犁马”。伊犁马外表清秀灵活,眼大眸明、头颈高昂、耳小而灵敏、四肢强健有力

,步履稳健,并且全身披着闪光的枣骝色的细。人骑在这种高头大马上,真是神气十足。

伊犁马不仅有若人喜爱的外表,而且有跑得飞快、拉得货物多的特点。据测定,伊犁马跑800米,只用1分15秒2

。伊犁马还是泌乳产肉的良马,其成年马除供幼驹哺乳外,每日还可挤乳6-7公斤。

除此之外,伊犁天马的马肉味道较于其它马肉鲜美,可加工制成人人爱吃的熏马肠.

伊犁的伊宁马鞍也随着“天马”名闻遐迩,它是由鞍架、皮具制作和雕刻、镶嵌等几个工艺组成,是一件精美绝伦工艺品。

标签: 汗血宝马大宛国中亚

更多文章

  • 汗血宝马的历史传说:为何汉武帝要寻访汗血马?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汗血宝马,大宛国,中亚,

    汗血宝马的传说最早始于汉武帝时期,汉使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带来了有关西域诸国的情报,其中就包括大宛宝马的传说。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秋,有个名叫“暴利长”的敦煌囚徒,在当地捕得一匹汗血宝马献给汉武帝。汉武帝得到此马后,欣喜若狂,称其为"天马"。并作歌咏之, 歌曰:“太一贡兮天马下,沾赤汗兮沫流

  • 汗血宝马的特点:为什么汗血宝马一直备受追捧?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汗血宝马,大宛国,中亚,

    汗血宝马,学名阿哈尔捷金马(拉丁学名:Akhal-teke horses),原产于土库曼斯坦速度在古代文学著作中,汗血宝马能够“日行千里,夜行八百”。一般来说,马的极速是每天150公里左右,最多也不过200多公里。汗血宝马的最快速度记录为,84天跑完4300公里。 经测算,汗血宝马在平地上跑1000

  • 汗血宝马简介:汗血宝马为何被称为“汗血马”?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汗血宝马,大宛国,中亚,

    汗血宝马,学名阿哈尔捷金马(拉丁学名:Akhal-teke horses),原产于土库曼斯坦。汗血宝马的皮肤较薄,奔跑时,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容易被看到,另外,马的肩部和颈部汗腺发达,马出汗时往往先潮后湿,对于枣红色或栗色毛的马,出汗后局部颜色会显得更加鲜艳,给人以‘‘流血’’的错觉,因此称之为汗血马。

  • 北宋女名医张小娘子简介 著名的女外科医生(中国古代十大女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北宋,女名医,张小娘子,名医,中国古代十大女医

    张小娘子是北宋嘉祐年间的著名民间女医师,相传其神奇医术为山中仙人所授,并受赠《痈疽异方》。其貌美心慧,精通百草,扶危救弱,声名远播朝野,为我国古代四大女医师之一。得人真传苦钻研 精通外科成名医宋代的张小娘是个外科医生,据说是一位银鬓老郎中传给她的医术,还赠给她一部《痈疽异方》,经过不断的钻研与实践,

  • 女名医鲍姑简介 第一位女针灸家鲍姑(中国古代十大女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鲍姑,女医,名医,晋朝,中国古代十大女医

    鲍姑,名潜光(约公元309-363年),上党(今山西长治)人,是中国古代4位(晋代鲍姑、西汉义妁、宋代张小娘子、明代谈允贤)女名医之一。她是晋代著名炼丹术家、精通灸法,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位女灸学家。耳濡目染 学有所成鲍姑出生于一个官宦兼道士之家。父亲鲍靓,亦名静,字玄,禀性清慧,学通经史,修身养性,

  • 义妁简介 历史上唯一一位女御医义妁的传奇人生(中国古代十大女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女医,义妁,汉朝,中国古代十大女医

    义妁,汉武帝时河东人,今永济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女医生,被誉为巾帼医家第一人。因医术高超被召入宫,专为皇太后治病。是中国古代4位(晋代鲍姑、西汉义妁、宋代张小娘子、明代谈允贤)女名医之首。身世坎坷 矢志不渝汉武帝时期,义妁父母遭到太医院最高长官太医令丞崔府志的陷害,双双身亡,刚刚出世不久的

  • 解密:北非古国迦太基是如何被古罗马终结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迦太基,北非,强国,

    公元前149年,罗马人为免迦太基回复元气,决定先发制人,围攻迦太基。迦太基人在顽强抵御三年后,于公元前146年春被罗马军统帅 - 埃米利安·科尔内利乌斯·西庇阿所攻灭。此役后,罗马决定把迦太基城夷为平地,并且血洗迦太基,挨房搜索,将所有居民找出杀死。而迦太基港口亦被毁灭,从此迦太基作为国家的阶段成为

  • 迦太基最重要的支柱:支撑两次布匿战争的巴卡家族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尼拔,迦太基,哈米尔卡,

    巴卡家族(Barca)是迦太基贵族,也是迦太基中后期最重要的家族,父子两代一直支撑着迦太基的对外战争。其家族名“巴卡”在腓尼基语中的意思为“闪电”。巴卡家族的知名成员包括:哈米尔卡·巴卡(前275年-前228年),迦太基在西班牙的开拓者,育有三子三女。哈米尔卡生于迦太基的一个贵族家庭,其家族掌管迦太

  • 解密:北非古国迦太基是如何称雄于地中海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迦太基,北非,强国,

    据现有仅存的资料显示,迦太基的建城时间比罗马要早,但确切时间无从考据。而较为广泛接受的说法是在奥林匹克运动会前38年(即公元前814年),腓尼基(Phoenicia)一城邦推罗的移民横渡地中海来到北非,向当地人买下一块土地,在当地土著人的同意下,建立了迦太基,籍以作为大量贩卖奴隶及海上贸易的中转站。

  • 安息国的经济发展:安息国是如何与中国联系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安息帝国,帕提亚王国,丝绸之路,

    经济安息领土基本上都在以前的波斯帝国范围之内,虽然版图比波斯小,但在民族语言及文化上来说,安息可算是波斯帝国的后继者。安息内部存在着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两河流域的农业、手工业及商业比较发达,而伊朗山区及里海沿岸进行的是狩猎及游牧,差别悬殊。在希腊化时代,塞琉古人的希腊文化已广受近东民众接纳,而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