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六刘七起义的结局:刘六刘七起义有何影响?

刘六刘七起义的结局:刘六刘七起义有何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24 更新时间:2023/12/11 4:57:00

农民军的失败原因,一是与明军相比,势单力薄,六军队虽号称数万人,但多是无以为生的贫苦农民,没有作战经验,真正拥有战斗力的极少。二是农民军长期流动作战,虽具有机动灵活的特色,可以出其不意,并取得了一些胜利,但由于缺乏牢固的根据地后方,士兵疲于奔走,兵员和军需补给都有一定困难,影响了战斗力的发挥。三是两支较大的起义军独立作战,缺乏配合,更没有和当时在四川的农民起义军取得联系共同抗敌,致使明政府便于集中兵力,各个击破。

刘六、刘七领导的这次起义,前后持续3年,转战河北、山东、河南、湖北、江苏数省,沉重地打击了统治阶级。为了镇压起义,明政府动用了大量财力,耗尽了府库之银。起义军所到之处,地打击了当地贪官污吏、地主豪绅。这次起义给明统治者一个沉重而深刻的教训,使明朝统治者认识到仅凭高压政策难以维持长久统治,必须要采取有力措施缓和社会矛盾。

起义失败的第二年,明政府下令减免京畿、山东、河南等地税粮,并宣布“流民复业者,官给廪食、庐舍、牛种,复五年”。朝廷内部也加以整顿,进行了廷和领导的改革,罢免了部分宦官,裁撤冗官,清查皇庄、官庄,退还给农民一部分土地。明朝出现了嘉靖初年较为清明的政治局面。

更多文章

  • 刘六刘七起义的经过:这场起义是怎么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响马盗,明朝,刘六刘七民变,,刘六刘七起义

    明朝正德年间由刘六、刘七兄弟及杨虎等领导的农民起义。刘六名宠,刘七名晨,霸州文安县(今河北文安)人,农民出身。为人任侠好义,骁勇善骑射。因不堪地主豪强的兼并和压榨,同齐彦名等在霸州等地打家劫舍,时称“河北响马”。正德四年(1509),明朝政府增派监察御史驻守天津、真定等地,“专理捕盗”。刘六、刘七家

  • 刘六刘七起义背景:明朝的马政实施日益艰难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响马盗,明朝,刘六刘七民变,,刘六刘七起义

    明朝正统年间(1436—1449)以后,政治黑暗腐败,土地兼并加剧并高度集中,人民流离失所,阶级矛盾日趋激烈,各地农民起义连绵不断。爆发于河北的刘六、刘七起义就是这种历史背景的产物。明朝中叶,河北农民深受政府的马政之害。为保证明军边马的供应,自明初以来,明政府强令河北等地农民充当养马户。马户的徭役负

  • 刘六刘七起义简介:明朝中叶一场大规模农民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响马盗,明朝,刘六刘七民变,,刘六刘七起义

    刘六刘七起义又称刘六刘七民变是指明中叶爆发于明朝北直隶(今河北地区)的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刘六和刘七最初是劫富济贫,被称为“响马盗”,他们于正德五年(1510年)十月,在霸州发动起义,数千农民响应。次年,起义军由河北攻入山东,以后又由山东回攻京畿。起义军纪律严明,不妄杀人,使起义军迅速发展到数万人。

  • 汗血宝马在中国的发展:马种曾经被数次引入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汗血宝马,大宛国,中亚,

    日本马匹研究人员清水隼人在东京大学举行的马匹研究会议上,宣称他在中国新疆天山附近发现“汗血宝马”。从他所提供的照片可以发现,那匹被称为“汗血马”的肩膀处确实流出鲜血一样的液体。据清水介绍,那匹马在高速疾跑后,肩膀位置慢慢鼓起,并流出像鲜血的汗水。这与中国汉代司马迁所著《史记》中记载,"汗血宝马"不但

  • 汗血宝马的历史传说:为何汉武帝要寻访汗血马?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汗血宝马,大宛国,中亚,

    汗血宝马的传说最早始于汉武帝时期,汉使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带来了有关西域诸国的情报,其中就包括大宛宝马的传说。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秋,有个名叫“暴利长”的敦煌囚徒,在当地捕得一匹汗血宝马献给汉武帝。汉武帝得到此马后,欣喜若狂,称其为"天马"。并作歌咏之, 歌曰:“太一贡兮天马下,沾赤汗兮沫流

  • 汗血宝马的特点:为什么汗血宝马一直备受追捧?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汗血宝马,大宛国,中亚,

    汗血宝马,学名阿哈尔捷金马(拉丁学名:Akhal-teke horses),原产于土库曼斯坦速度在古代文学著作中,汗血宝马能够“日行千里,夜行八百”。一般来说,马的极速是每天150公里左右,最多也不过200多公里。汗血宝马的最快速度记录为,84天跑完4300公里。 经测算,汗血宝马在平地上跑1000

  • 汗血宝马简介:汗血宝马为何被称为“汗血马”?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汗血宝马,大宛国,中亚,

    汗血宝马,学名阿哈尔捷金马(拉丁学名:Akhal-teke horses),原产于土库曼斯坦。汗血宝马的皮肤较薄,奔跑时,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容易被看到,另外,马的肩部和颈部汗腺发达,马出汗时往往先潮后湿,对于枣红色或栗色毛的马,出汗后局部颜色会显得更加鲜艳,给人以‘‘流血’’的错觉,因此称之为汗血马。

  • 北宋女名医张小娘子简介 著名的女外科医生(中国古代十大女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北宋,女名医,张小娘子,名医,中国古代十大女医

    张小娘子是北宋嘉祐年间的著名民间女医师,相传其神奇医术为山中仙人所授,并受赠《痈疽异方》。其貌美心慧,精通百草,扶危救弱,声名远播朝野,为我国古代四大女医师之一。得人真传苦钻研 精通外科成名医宋代的张小娘是个外科医生,据说是一位银鬓老郎中传给她的医术,还赠给她一部《痈疽异方》,经过不断的钻研与实践,

  • 女名医鲍姑简介 第一位女针灸家鲍姑(中国古代十大女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鲍姑,女医,名医,晋朝,中国古代十大女医

    鲍姑,名潜光(约公元309-363年),上党(今山西长治)人,是中国古代4位(晋代鲍姑、西汉义妁、宋代张小娘子、明代谈允贤)女名医之一。她是晋代著名炼丹术家、精通灸法,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位女灸学家。耳濡目染 学有所成鲍姑出生于一个官宦兼道士之家。父亲鲍靓,亦名静,字玄,禀性清慧,学通经史,修身养性,

  • 义妁简介 历史上唯一一位女御医义妁的传奇人生(中国古代十大女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女医,义妁,汉朝,中国古代十大女医

    义妁,汉武帝时河东人,今永济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女医生,被誉为巾帼医家第一人。因医术高超被召入宫,专为皇太后治病。是中国古代4位(晋代鲍姑、西汉义妁、宋代张小娘子、明代谈允贤)女名医之首。身世坎坷 矢志不渝汉武帝时期,义妁父母遭到太医院最高长官太医令丞崔府志的陷害,双双身亡,刚刚出世不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