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戚继光是怎么死的 戚继光品质有哪些(戚继光抗倭)

戚继光是怎么死的 戚继光品质有哪些(戚继光抗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191 更新时间:2023/12/15 23:56:59

提起戚继光,应该没有多少人对他的名字感到陌生,原因无二,只因他不但曾经大败倭寇,还建立了明代最为强悍的一支军队--戚家军,那么在明朝举足轻重的戚继光怎么死的呢?

戚继光雕像

明代是一个重不重武的朝代,文官在明朝是很受器重的,而与此相对的武官在朝中无论是地位还是比例都是远远不如文官的,而戚继光身为一名武将很自然的一开始并不被看重,但是抗击倭寇的这几场战争让他发掘出了自己军事才能,而戚继光自己也知道武将的弱势,所以他和朝中一位手握实权的文官搭上了线,这个人就是皇帝的老师张居正,在得到了张居正的支持后,戚继光才能在朝中稳稳地掌握兵权、积极应战,也因此他才能完成全面抗击倭寇、北上对抗蒙古等成就,但是这一切随着张居正的去世,全都回到了原点,一直欺压武官的文官门在张居正的势力被迫认同武官,这对从明太祖时期就一直在朝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官而言无疑是一种耻辱,所以在张居正死后,戚继光也被文官们大肆打压,就连皇帝都不再承认这位英雄的以往勋功,而是对他贬了又贬,连戚继光自己辞职都被皇帝用撤职作为对他的处分,最终这位风光一时英雄晚年只能独归故里。

戚继光回到故里后没过几年,就在对朝廷中的心灰意中,贫病交加的死去了。

提到戚继光怎么死的让后世人都比较惋惜,可惜英雄生错了时代,才会在落魄中不甘的死去。

戚继光是什么朝代的人

戚继光是哪个朝代的呢?戚继光生于公元1528年,卒于公元1588年。从历史时间来推测,戚继光生活在明代嘉靖年间和明朝万历年间。众说周知,戚继光是位著名的抗倭英雄,他的英勇事迹至今深入人心。戚继光之所以能在对抗倭寇上取得重大胜利,还得从戚继光生活的朝代说起。

戚继光雕塑

从时间来看,戚继光出生于明代嘉靖年间。明朝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衰弱,已经在嘉靖年间初见端倪。嘉靖皇帝努力地想要逆转明朝的危机,但是仍然无法阻止明朝陷入积贫积弱的危机。公元1546年,戚继光亲眼看见倭寇对沿海百姓生活的骚扰,他们抢夺百姓财产,并杀害手无寸铁的沿海百姓。戚继光非常愤怒,写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经典名句。七年之后,戚继光在张居正的推荐下,担任指挥佥事一职,在山东一带对抗倭寇。戚继光生活的明朝中后期,倭寇四处横行,让戚继光卓越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发挥。

其次,戚继光生活的明朝实施了海禁制度。海禁制度在明太祖年间已经颁布和实施了,到了嘉靖和万历年间,依然还在奉行。永历年间,明成祖为了显示明朝强大,让郑和率领军队三次下西洋。沿途的国家们都知道明朝是个地大物博的国家,都想来此分一杯羹。明朝越是执行严苛的海禁制度,倭寇们就越想来沿海抢夺百姓财产。生活在明朝中后期的戚继光,一直致力于对倭寇的抗击,由此,他也成为沿海百姓们的保护神。

关于戚继光的评价

戚继光是明朝功不可没的将军,他为中国所做的贡献一直延续到今天。我们提起这个英雄,对戚继光的评价首先是赞颂他的军事思想,他所建造的兵器手刃敌人绰绰有

戚继光雕像

但这样一个爱国将领到底是怎样炼成的呢?对戚继光的评价到底是如来的呢?这跟他的家庭是分不开的,他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喜爱军事,立志要做一个为国为民的好将军。成年后他便继承了父亲的职务,开始了他腥风血雨的一生。一个人到底要有多么坚定的内心,才能将一个梦想坚持数十年。戚继光做到了,并且他的成就大大超过他的父亲。他一生为国,有胆识有才能,可以说是当时明朝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倭寇是日本的残兵败将,他们在中国境内打家劫舍,无恶不作。也正是有了戚继光才能使百姓免于倭寇的侵扰。歼灭日寇,使戚继光一夜之间成为了民族英雄,但是这样的称号他受之无愧。百姓们爱戴他,他是我们人民的英雄。如果放在今天,他便是一个打鬼子的大英雄。应该被给予至高无上的荣誉,但是当时的戚继光是非常低调的。伐寇之后他又转去修整了长城,并且亲力亲为。

这样一个统领将军跟士兵们同吃同睡,一同劳作,不分待遇。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精神,但是戚继光却习以为常,他不把自己看成一个领袖人物,在他思想里他也只是一个与祖国荣辱是一体的普通人而已,正是因为这样的思想才成就了这个英雄不平凡的一生,这样的英雄我们当然要给予极高的评价。

戚继光斩子的故事

在我国古代的蓬莱地区有一位我们大家所熟知的著名将士,他姓戚名继光,他是我国众所周知的民族英雄。

戚继光斩子图片

戚继光斩子说的是他为了严整军中的纪律而拿自己的儿子杀鸡儆猴。戚继光他从小就生活在将军家庭,所以成为一个抵御外敌的主将在所难免。他从小就写过一首诗表达了他对国家不太平但却对自己身份无法掌控的无奈,他斩子的故事可以充分证明他是一个出色的军事家。他的这一个事迹还被我国许多的民间艺术家改编成了戏剧剧本,从此广为传唱。

戚继光在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带兵打仗,抵御倭寇外敌。有一次戚继光在台州抵御外来的倭寇的时候,他发现这次来的倭寇太多了,在沿岸抢劫的大多有三千余人,戚继光见情况不妙于是差遣自己的孩子戚印在前面埋伏着,等到戚继光先在前面假装自己失败要逃跑把倭寇引到他们埋伏的地方时,再下令告诉戚印他们攻打倭寇,可是那时候戚印年轻气盛,想要和对方交战的心情太迫切,于是还没有等到戚继光下达命令就擅自带兵开始攻打倭寇,正因如此导致了还有一部分的倭寇逃跑了,戚继光回到根据地之后因为儿子没有遵循军纪导致这一仗没有大获全胜,将戚印拉出去斩首示众了。这就是著名的戚继光斩子的故事。

戚继光能够做到这种地步说明他是个真正的大丈夫,为了国家的安危不惜牺牲自己儿子,到现在戚继光斩子的故事还被人们所传颂。

戚继光品质

戚继光是中华民族长河中不会暗淡的星辰,文武双全的戚继光出生在倭寇动乱的明朝,当时中央朝廷重文轻武的现象十分明显,在国家动荡之际,戚继光断然选择弃文从武,在好友的劝阻下,戚继光选择参军入伍,这一步也决定了戚继光一生注定与风餐露宿的军旅生活有关,同时也失去了世俗人渴望的荣华富贵;在荣华富贵面前选择马革裹尸,深知民族大义也是戚继光的品质之一。

戚继光雕像

忠贞不二、为民族誓死而战也是戚继光的品质之一,与很多民族英雄一样,戚继光在军事方面有着不同寻常的天赋,在他的带领下,横行的倭寇屡遭打击,多场战斗中利用自己的排兵布阵击败占有绝对优势的倭寇,戚继光的名字响彻在神州大地;对于戚家军的应用善战,倭寇也是无策,最终想出了诏安计策,给予戚继光用不完的荣华富贵,但是以民族存亡为己任的戚继光断然放弃倭寇开出的一切条件,誓死保卫华夏大地的每一寸领土。

创新、大胆、敢于实践的不屈不挠也是戚继光的品质之一,戚继光的队伍中都是一些没有军事素养的农民,国难当头,戚继光大胆编制农民队伍,戚家军在戚继光的调教下,在战场上十分应用,在与倭寇长达十几年的对峙中,戚继光屡次告诫,未尝一败;除此之外,戚继光针对倭寇的武器和排兵布阵改良武器,生产可以克制对手的新武器,阵法也是有着很大的突破。

戚继光名言介绍

戚继光是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戚继光一生致力于抗击倭寇,他常年驻扎在东南沿海一带,为保卫明朝海事领域安全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戚继光不但是位出色的军事家,他还是位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在文学上,戚继光留有大量的名言警句,后来成为激励世人前进的座右铭。

戚继光画像

“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是戚继光名言之一。从这句话中可以得知戚继光对读书做学问的真知灼见。戚继光认为,要想修养身心最好的办法就是清心寡欲,而人生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读书带来的欢愉。这句话是戚继光在实践出总结出来的道理,和佛教主张的修行思想一样,如果一个人想要有建康愉悦的身心,那么就要忘却名利追逐。只有个体没有了欲望,心里的负担才会变轻,随之也会带来身体上的畅轻。古语有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在戚继光看来,读书是一件无比享受和愉快的事情。能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自在的徜徉,的确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这句名言也是戚继光的座右铭,他时刻提醒自己要对知识有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

除此之外,“男儿铁石志,总是报国心”也是戚继光名言之一。同时,这句话是戚继光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在戚继光看来,身为好儿郎,应该有一颗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雄心。在戚继光身上也看到了他对这名言的践行。

更多文章

  • 戚继光简要介绍 戚继光的名言有哪些(戚继光抗倭)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戚继光介绍,戚继光的名言,戚继光抗倭

    提起戚继光很多人都曾经听说过他抗击倭寇的英勇事迹,他本来是山东地区的蓬莱人,也有人说他是安徽的人,出生的时候是在济宁地区。在明朝时期倭寇不断袭击的时候,他成功的带领将士们进行过多次的抗击战争,是当时非常伟大的军事家。关于这个人物的信息在戚继光简介中有着详细的介绍,那么戚继光简介中是如何介绍这个人物的

  • 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是怎么死的(戚继光抗倭)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戚继光抗倭

    提起戚继光,应该没有多少人对他的名字感到陌生,原因无二,只因他不但曾经大败倭寇,还建立了明代最为强悍的一支军队--戚家军,那么在明朝举足轻重的戚继光怎么死的呢?戚继光雕像明代是一个重文不重武的朝代,文官在明朝是很受器重的,而与此相对的武官在朝中无论是地位还是比例都是远远不如文官的,而戚继光身为一名武

  • 明朝戚继光的戚家军有多厉害?戚家军有何神威(戚继光抗倭)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戚继光,戚家军,明朝,戚继光抗倭

    明朝辰光,戚继光的两个儿子和侯继高一同到东海来打倭寇。戚继光的大儿子长得高大魁梧,大家叫他大戚;小儿子长得端庄秀丽,人们叫他小戚。兄弟俩杀敌都很骁勇,倭寇一听到戚家兄弟的名字,就吓得发抖。一天,小戚带着部分战船出海巡逻,碰到了一小股倭寇,小戚把红旗一挥,战船就像一群梭子鱼似的呼呼呼扑了上去,倭寇纷纷

  • 深度解析北宋杯酒释兵权的过程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杯酒释兵权

    建隆二年(公元961年)七月初九日晚朝时,宋太祖把石守信、高怀德等禁军高级将领留下来喝酒,当酒兴正浓的时候,宋太祖突然屏退侍从叹了一口气,给他们讲了一番自己的苦衷,说:“我若不是靠你们出力,是到不了这个地位的,为此我从内心念及你们的功德。但做皇帝也太艰难了,还不如做节度使快乐,我整个夜晚都不敢安枕

  • 深度解析北宋杯酒释兵权的背景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杯酒释兵权

    在结束五代十国局面的过程中,北宋统治者着重考虑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如何重建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使唐末以来长期存在的藩镇跋扈局面不再继续出现;二是如何使赵宋王朝长期巩固下去,不再成为五代之后的第六个短命王朝。 建隆元年(公元960年)末,宋太祖平定李筠及李重进叛乱后的宋太祖赵匡胤一天,召见赵普问道:“

  • 宋太祖为何杯酒释兵权 陈桥兵变与杯酒释兵权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为什么宋太祖要杯酒释兵权为什么宋太祖要杯酒释兵权,因为宋太祖赵匡胤是靠陈桥兵变登上皇位的,他怕他的手下也会像他这样黄袍加身。为此,赵匡胤一直忧虑这件事。在一次酒会上,赵匡胤向这几个老部下说出了自己的忧虑。宋太祖画像这几个老部下本来是不太情愿辞去职务的,但是宋太祖赵匡胤已经掌握了大部分的禁军,他们手中

  • 为何世人只知大禹治水却不知还有一个鳖灵治水?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大禹治水,鳖灵治水

    “大禹治水”是家喻户晓的故事。大禹也因此得到舜的赏识,为他最后得天子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禹治水”大家都很清楚,还有一位,也是以治水得到天子的赏识,最终成为天子的古人,他叫鳖灵。《蜀王本纪》是这样介绍他的。说古代楚国有个叫鳖灵的人,有一天不小心失足落水,结果被淹死。但是,他的尸首不是顺流而下,而是

  • 《水浒传》阮氏三雄之一——阮小二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阮小二,阮氏三雄

    立地太岁阮小二,在梁山好汉中排名第二十七位,梁山四寨水军头领第四位。阮小二 、阮小五、阮小七三兄弟,是梁山泊旁边石碣村人,个个武艺出众,义气当先,敢为兄弟赴汤蹈火。赤发鬼刘唐浪迹江湖,探听到生辰纲消息 ,吴用说服阮氏三兄弟撞筹,与晁盖一起,在黄泥冈用蒙汗药麻倒杨志,抢了生辰纲。济州府派何涛到郓城县捉

  • 水浒传中阮氏三雄指的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水浒传,阮氏三雄

    “阮氏三雄”是中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阮氏三兄弟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的并称。阮氏兄弟原是北宋末年山东济州府石碣村的渔民,三人功夫出众,胆气过人,在江湖上很有名望。后来三人受“智多星”吴用之邀,与晁盖为首的一群好汉劫取了送给太师蔡京的“生辰纲”。案发后,众好汉一同上了梁山,打家劫舍

  • 《水浒传》中提到的官职相当于现在的什么职务?(阮氏三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水浒传,官职,阮氏三雄

    《水浒》中常提到的一些官职(如提辖、禁军教头、押司、都头等),到底相当于现在的什么职务(级别)呢?为了方便阅读,对全书加深了解,我们不妨做一次古今官职对照。施耐庵先生生于元末明初,此时离北宋已过去了几百年,我们看到施先生在安排《水浒》人物中的官职时,也不是很准确,或者说与北宋真实情况有较大出入。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