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水浒传中阮氏三雄指的都是谁?

水浒传中阮氏三雄指的都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78 更新时间:2023/12/29 14:36:54

“阮氏三雄”是中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阮氏三兄弟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的并称。阮氏兄弟原是北宋末年山东济州府石碣村的渔民,三人功夫出众,胆气过人,在江湖上很有名望。后来三人受“智多星”吴用之邀,与晁盖为首的一群好汉劫取了送给太师蔡京的“生辰纲”。案发后,众好汉一同上了梁山,打家劫舍,劫富济贫,后世留下了他们许多脍炙人口的英雄故事。三人的事迹最早可追溯到南宋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赞》、元朝《大宋宣和遗事》。

立地太岁阮小二,在梁山好汉中排名第二十七位,梁山四寨水军头领第四位。阮小二

、阮小五、阮小七三兄弟,是梁山泊旁边石碣村人,个个武艺出众,义气当先,敢为兄弟赴汤蹈火。赤发鬼刘唐浪迹江湖,探听到生辰纲消息

,吴用说服阮氏三兄弟撞筹,与晁盖一起,在黄泥冈用蒙汗药麻倒杨志,抢了生辰纲。济州府派何涛到郓城县捉拿晁盖等,幸亏有宋江事先通知,众好汉避到石碣村,官军追到时,被阮小二兄弟在芦苇港全部消灭干净。高俅等几次攻打梁山泊,阮小二兄弟率水军大出风头,建立奇功伟业。征方腊时在乌龙岭水路兵败自刎。死后追封:忠武郎。

阮小五,绰号“短命二郎”,梁山排行中第二十九位,梁山八大水军头领第四位。阮小五在阮氏三兄弟中排行第二。他从小生长在石碣村,打渔谋生,在黄泥冈劫了生辰纲,因官军追捕逃回梁山泊,与兄弟一起打败何涛。高俅率大军围断梁山,阮小五水中奋勇杀敌。他与童威一起驻守梁山东北水寨。后随宋江征讨方腊时做细作,却被娄丞相所杀。是梁山战死的最后一条好汉。

阮小七,绰号“活阎罗”,是梁山英雄中第三十一条好汉,梁山水军八员头领第六位。阮小七在阮氏三兄弟中年纪最小,跟随两个哥哥行走江湖,干下了许多惊天动地的大事。在黄泥冈和晁盖等用药酒麻倒青面兽杨志,劫了生辰纲。浔阳江上救宋江,打败官军。梁山泊里驾舟踏浪,先打败何涛,再打败高俅,水中的功夫,令梁山好汉们刮目相看。他与童猛一起驻守梁山泊西北水寨。受招安后,阮小七被封为盖天军都统制,因穿着龙袍戏耍被剥夺官职,贬成平民。阮小七就和老母亲回梁山泊石碣村打鱼去了,60岁寿终。另外在京剧《打渔杀家》中阮小七化名萧恩,与女儿萧桂英打渔为生。史书记载的阮小七是宋江起义军的三十六个头领之一。

标签: 水浒传阮氏三雄

更多文章

  • 《水浒传》中提到的官职相当于现在的什么职务?(阮氏三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水浒传,官职,阮氏三雄

    《水浒》中常提到的一些官职(如提辖、禁军教头、押司、都头等),到底相当于现在的什么职务(级别)呢?为了方便阅读,对全书加深了解,我们不妨做一次古今官职对照。施耐庵先生生于元末明初,此时离北宋已过去了几百年,我们看到施先生在安排《水浒》人物中的官职时,也不是很准确,或者说与北宋真实情况有较大出入。所以

  • 呼延灼的祖先是谁?呼延灼为什么上梁山?(梁山一百零八好汉)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呼延灼,梁山一百零八好汉

    呼延灼是中国古典名著,也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中的人物。祖籍并州太原,原是汝宁郡都统制,善使两条水磨八棱钢鞭,有“双鞭”呼延灼之称。其本人武艺高强,自言有“万夫不当之勇”。受朝廷任命为征寇大将军前往讨伐梁山军之时,虽然前期杀伐果敢,为朝廷带来诸多场胜利,但是到后来却先后中宋江、吴用等人的奸计,最

  • 柴进为什么会上梁山?柴进的绰号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叫?(梁山一百零八好汉)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柴进,梁山一百零八好汉

    《水浒传》中的小旋风柴进,是后周世宗嫡派子孙,家中还有太祖皇帝御赐丹书铁券。此人喜好结交朋友,并且仗义疏财,被誉为当世孟尝君,绰号小旋风,世人称其为柴大官人。作为一位皇室后裔,虽然此时并不是自己的王朝,但是柴进还是有些名声在的。这样一个人,最后为什么会被逼上梁山呢?人老老实实的过日子,虽然有些时候会

  • 梁山一百单八将”无恶不作 怎么成了“英雄”呢?(梁山一百零八好汉)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一百单八将,梁山一百零八好汉

    另说梁山“一百单八将”《水浒》里塑造的所谓梁山“一百单八将”,长期以来被人们推为“英雄”“道义”的化身,但他们身上流露或包藏的诸多恶习,标志着他们委实算不上英雄。如果还抬举这样的人为英雄,甚至会惑乱到人们的视听。谨此历数一下梁山“一百单八将”的“不是”,并籍以说一说自己心目中的英雄。概而言之,梁山“

  •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李清照个人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清照,中国古代四大才女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

  • 历史上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才女的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才女,蔡文姬,李清照,卓文君,上官婉儿,中国古代四大才女

    中国文化博大精神,在中国华夏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能够名垂史册的“才女”是寥寥无几。而谈到中国古代四大才女:蔡文姬、李清照、卓文君、上官婉儿。她们是中国赫赫有名的女子,才华横溢、德才兼备,令多少后人无比向往、敬仰。这些红颜,真正揭示了一句话——谁说女子不如男。不可否认的是,蔡文姬、李清照、卓文君、上

  • 东晋丞相王导和“书圣”王羲之之间是什么关系?(书中四贤)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王导,王羲之,东晋,书法,书中四贤

    王导,出生于当时十分显赫的家族琅琊王氏,东晋初年的丞相,历仕过三代皇帝,是东晋政权的奠基者之一。王导一度权倾朝野,宅心仁厚,性情温和,为人颇有远识,极具政治才干。此外王导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也是一位颇具知名度的书法家。王导一生在政界建立诸多功绩,最初帮助司马睿建立东晋政权,为他出谋划策,全心全意

  • 王羲之为何写《兰亭集序》?《兰亭集序》简介(书中四贤)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王羲之,东晋,兰亭集序,书中四贤

    东晋初年,宰相王导的兄弟王旷有个爱子,叫王羲之。他从小受到父亲舞文弄墨、爱好书法的熏陶,也喜欢上了书法。十几岁时,常在父亲书房里翻弄前人的书迹、碑帖。王旷见儿子如此心诚,就以一本《笔说》为教材,教他笔法、笔势、笔意。过不了多久,王羲之的书法已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后来,王羲之的书法出了名,许多人都以得到

  • 王羲之与王献之有何关系 王羲之与王献之的故事(书中四贤)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王羲之,王献之,东晋,书中四贤

    一次,王羲之吃饭时,用筷子在桌上划字,把酒杯撞翻了。他就用手指头蘸(站Zhàn)着酒写字,饭都忘了吃啦。他的第七个小儿子王献之见到哈哈大笑,说爸是个“字疯子”。他妈听见了,说道:“儿呵,只要功夫深,‘泰山顶,高不过脚面儿’。你爸苦苦下功夫,书法一定会胜过古人的呵。”这时,王献之认为自己的字已经写得很

  • 关于郡国并行制的主要意义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郡国并行制,郡国并行制的意义

    就华夏历史而言,西汉的前身是大秦帝国。由秦始皇建立的大秦帝国实施的政治制度并不是周朝时的分封制,而是分为了两部分实施,即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地方则实行郡县制的。郡国并行制图片秦三世而亡,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其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归结于项羽和刘邦对天下的争夺。而在项羽和刘邦争夺天下时,刘邦曾经为了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