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晋权贵王导多次偷偷娶妾遭北方名门蔡谟嘲笑(京都三明)

东晋权贵王导多次偷偷娶妾遭北方名门蔡谟嘲笑(京都三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631 更新时间:2023/12/13 6:18:27

“江北派”中,司马睿要寻找的就是非王氏势力的,也找到了一个,就是蔡谟。蔡谟出自北方的名门世家,司马越曾想用他,被蔡谟拒绝。北方大乱后,他逃到江南,虽然也跟随过王敦,但主要是在司马睿手下任职,相当于他的秘书。他和王导关系并不是太好。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门派。东晋朝廷虽然王家一派独大,但还有其他小门派,比如“江南派”、“江北派”、“皇族派”。司马睿就是要在王家势力之外悄悄“捡漏”,让势单力薄的皇室变得人才济济、兵强马壮,取代王家成为真正的盟主。

戴渊成为司马睿心腹

“江南派”就是南方士族。在朝中本来已经渐渐失宠,打入到冷宫。司马睿此时顾不上了,又和刚到江南时一样,再次屈身献起了殷勤。但江南大族不会再轻易上当了。

他们很清楚,“王、马”之争是北方“家事”,外人何必来趟这个浑水。因此,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他们一个个装病卧床,或者沉默是金。

但其中总有想建功立业的,那就是戴渊。

戴渊是广陵郡(今江苏扬州)人,他的爷爷在三国孙吴时官至左将军,父亲做到会稽太守。所以他也是“官二代”。

但他年轻时,和周处一样是个街头混混。组织了一帮小痞子,在长江、淮河之间抢劫商人、旅客。但他本人风度翩翩,为人豪爽,有时又劫富济贫,仗义救难。就像电影中那些侠盗。

一次陆机度假后回洛阳,行李很多,运上船时,戴渊看中这块肥肉,让手下的小喽啰去抢。他自己坐在岸边的折叠椅上,潇洒指挥,很像一个气度不凡的老大。陆机看他与众不同,在船舱里远远地对他说:你有这样的才能,还要做强盗吗?

有时千言万语敌不过一句话,千招万招不如点住穴道。在心灵的最深处,戴渊是想有所作为的,浪迹江湖是因为没有得到高人的指点。在这特定的地点、特定的时间,一句话戳到了他的泪点。

戴渊和周处一样,刹那间大彻大悟,前尘往事皆成云烟,他扔掉了剑向陆机道歉。陆机和他促膝长谈,越发觉得他是个好坯子,两人当即成知心好友。这个故事后来被称为“戴渊投剑”。

陆机写了一封信推荐他,戴渊拿着信过江投军。后来也在司马越手下任过职,在军中作战勇敢。司马睿出镇建邺时,召戴渊为镇东将军、右司马。东晋建立后,戴渊任中护军,转任护军将军、尚书仆射等官职。

一般浪子回头,都有强烈的报国心。戴渊也一样,忠于朝廷,是皇室的坚定支持者。

蔡谟还嘲笑过王导

“江北派”中,司马睿要寻找的就是非王氏势力的,也找到了一个,就是蔡谟。

蔡谟出自北方的名门世家,司马越曾想用他,被蔡谟拒绝。北方大乱后,他逃到江南,虽然也跟随过王敦,但主要是在司马睿手下任职,相当于他的秘书。他和王导关系并不是太好。

王导一次请客安排了歌舞女,还让她们坐在身边,蔡谟很是看不惯,脸色一摆起身就走了,王导也不挽留他。王导有个爱妾姓雷,经常干预朝政,收受贿赂。蔡谟戏称她为“雷尚书”。

王导的老婆叫曹淑,醋劲大,对王导检查很严。禁止他身边有任何婢女,即使男仆,曹淑也要仔细瞅瞅。如果长得俊美,曹夫人也会发火,痛骂王导,然后把这些美男辞退。

但物极必反。王导只好在外面偷偷“包二奶”,在外面建了别墅,纳了几个小妾,生了不少儿女。有一次,曹淑外出,远远地看到几个小孩骑着羊,长得特别好看。就对身边的婢女说:去问问这是谁家的孩子,太可爱了。

婢女跑过去,答话的人又搞不清她们是谁,就说:这是王丞相第四房、第五房妾的孩子。

曹淑一听,真是五雷轰顶,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她带着20多个婢女驾车,人人带着菜刀,出门去找那些小妾。

王导得到消息后大惊失色,赶紧出门驾牛车去追。嫌牛跑得太慢了,他左手抓住车上的栏杆,右手拿着拂尘帮助车夫打牛。一路飞驰,总算比曹淑先到了别墅,把小妾们安全转移。

高官的风流韵事传播速度总是很快的。蔡谟听到后,对王导说:朝廷恐怕要为您加“九锡”了。

王导没想到他在嘲笑,以为是真的。但他低调,没有说话,只是谦恭地走开。蔡谟又说:我没听说过别的什么东西,只知道有短辕的牛车、长柄的拂尘。

王导这才明白蔡谟的本意,大怒,对人说:我和诸位贤能一起在洛阳游玩时,哪里听说过蔡克(蔡谟父亲)有这个儿子!

皇族的力量太弱

然而,蔡谟只能说和王家关系一般,还谈不上深仇大恨。而且他们也知道门第和王家相比还是差远了,在大是大非上很难和王家抗衡。

其他还有一股势力,那就是“皇族派”。但司马氏大多是“扶不起来的阿斗”,人才凋零。况且这些人威胁到皇权,也是有资格做皇帝的。司马睿大多是晾到一边。

所以虽然有了几个帮手,但没有领军人物。司马睿继续寻寻觅觅,终于找到两个忠心耿耿的一流高手,成了左膀右臂。

标签: 东晋王导名门京都三明

更多文章

  • 卫青一生经历过几次有名的战争?结局又如何(冠军二侯)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卫青,汉朝,冠军二侯

    卫青后又被任命为太中大夫,秩比千石,掌议论。从建元三年到元光六年,是卫青成长最快的九年,卫青从皇帝左右,出入禁中,与闻朝政,后又成为太中大夫,足见其才干深得武帝信任,为后来七征匈奴、甚至任大司马大将军为内朝参决政事,秉掌枢机打下良好基础。元光二年,汉武帝策划了主动对匈奴诱敌歼灭的马邑之围。打破了西汉

  • 霍去病与卫青有何关系 霍去病与卫子夫有何关系(冠军二侯)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霍去病,汉朝,卫青,卫子夫,冠军二侯

    自古英雄出少年“匈奴未灭,无以家为。”霍去病无疑是这个梦想的践行者。少年将军英姿勃发,因该是许许多多少年男女的偶像。说起霍去病这个少年无疑是个传奇,命运总是爱开一些无关紧要的玩笑,霍去病的外祖母曾与一个郑姓男子私通,生下他舅舅,对,他的舅舅就是汉王朝的大将军——卫青。无比巧合的是,霍去病也是私生子,

  • 探寻风华正茂的少年将军霍去病突然离世的真相(冠军二侯)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武帝,霍去病,卫青,卫子夫,冠军二侯

    霍去病是西汉著名的抗匈将领,也是一位少年天才,他一生数次指挥大军与匈奴会战,每一仗均是深入险境,孤军奋战,每一仗均是以寡敌众,大胜而归!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将才,却在他二十三岁的时候突然划上了生命的句号。千百年来使无数后人为之扼腕叹息!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代战神霍去病的死亡之迷。与霍去病同一时代的司马

  • 宋朝十大名将之一:宋太祖麾下名将中书令李继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太祖,名将,李继隆,,宋朝十大名将

    李继隆(950年—1005年3月17日),字霸图。祖籍上党(今山西长治)。北宋名将,李处耘长子,以荫补供奉官。善骑射,晓音律,好读《春秋左氏传》,以礼待儒士,多智谋,谦虚谨慎。参与平定后蜀、江南,有军功。李继迁扰边,与田仁朗等率兵击败。从曹彬征幽州,破契丹兵。雍熙三年(986年),迁侍卫马军都虞侯,

  • 宋朝十大名将之一:宋仁宗麾下名将面涅将军狄青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朝,名将,狄青,,宋朝十大名将

    狄青(1008年-1057年),字汉臣,汾州西河(今山西)人,面有刺字,善骑射,人称“面涅将军”。他出身贫寒,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为延州指挥使,勇而善谋,在宋夏战争中,他每战披头散发,戴铜面具,冲锋陷阵,立下了卓越的战功。朝廷中尹洙、韩琦、范仲淹等重臣都与他的关系不俗。范仲淹授以《左氏春秋》

  • 宋朝十大名将之一:宋太祖麾下名将枢密使曹彬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朝,名将,曹彬,,宋朝十大名将

    曹彬(931年-999年),字国华,真定灵寿(今属河北)人,北宋开国名将,在北宋统一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曹彬是郭威妃子郭氏的外甥,后周显德五年(958年),奉诏出使吴越,累官至引进使;严于治军,尤重军纪。乾德二年(964年)率军灭后蜀,以不滥杀著称,升宣徽南院使。开宝七年(974年)率水陆军10万攻

  • 宋朝十大名将之一:宋度宗麾下名将太师孟珙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度宗,宋朝,孟珙,,宋朝十大名将

    孟珙(1195年—1246年10月13日),字璞玉,号无庵居士 。原籍绛州(今山西新绛),南宋优秀的军事家、统帅,民族英雄,抗金抗蒙名将。曾祖孟安是岳飞部将,祖父孟林亦是岳飞部属,随军至随州,定居于随州枣阳(今湖北枣阳)。南宋中期宋蒙战争爆发后,孟珙曾以一人之力统御南宋三分之二战线上的战事,由于其在

  • 宋朝十大名将之首:宋高宗麾下名将武穆王岳飞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朝,岳飞,名将,,宋朝十大名将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安阳汤阴县)人,南宋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一。他于北宋末年投军,从1128年遇宗泽起到1141年为止的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1140年,完颜兀术毁盟

  • 唐朝咸安公主一生四嫁 永保历史记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咸安公主,李适

    咸安公主,她是唐德宗李适的第八个女儿,也是唐朝第二位踏上远嫁之路的天子真女。相比较于她的姑奶奶宁国公主,她的和亲之路可就要不幸坎坷得多了。而且,她还创下了一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千百年年来未曾有人超越的和亲记录。那就是在她从788年到808年20余年间,历嫁回纥祖孙三代、两姓,先后成为四位可汗的可敦

  • 远嫁外番的汉族公主 咸安公主的悲惨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咸安公主,李适,唐朝

    在历史上,每一位远嫁外番的汉族公主,除了要担负起朝廷赋予的安邦重任外,还必须要经受住异国风俗的挑战。语言不通、水土不服,她们可以渐次学会,逐步适应;而身体要被几个男人们轮番占有规矩,可不像学发音、穿兽皮、吃腥肉那样所能够欣然接受的。史籍中关于汉族公主历嫁两辈、数任外番国王或可汗的例子,不胜枚举。如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