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法兰西第二帝国简介:拿破仑二世建立的帝国

法兰西第二帝国简介:拿破仑二世建立的帝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877 更新时间:2023/12/28 4:27:40

法兰西第二帝国于1852年12月2日建立,1870年9月4日被法兰西第三共国取代。1860年代,普鲁士的崛起令法国深感不安,最后两国因1870年的7月危机酿成战争,国民议会被人入侵,共和派代表莱昂·甘必大在巴黎大会堂宣布帝国灭亡,成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皇后欧仁尼逃离杜伊勒里宫,到达英国,正式结束了被废除的帝国。国号法兰西帝国。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总统路易·拿破仑·波拿巴于1851年12月2日发动政变。翌年1月14日颁布宪法,加强总统权力,削弱议会的立法权。1852年11月7日,元老院颁布法令建议恢复帝制。随即举行公民投票,绝大多数表示赞成。12月2日宣布恢复帝国,波拿巴为法兰西人皇帝,称拿破仑三世。

根据多次补充的帝国宪法,皇帝是国家元首,统率军队,有宣战、媾和、结盟、订立商约和特赦,任命政府与地方官员,批准公共建设工程,决定是否将法案送交立法团讨论等权力。帝国立法体制分成3部分:参政院由皇帝任命,约50人组成,任务是维护宪法与保证皇帝统治,它准备法案和审查法令修正案;凡年满21岁并在某地居住超过半年的法国男子皆有选举权,立法团由选举产生的200多名议员组成,它的主席和副主席由皇帝任命,立法团仅有权讨论和表决法案;元老院由皇帝任命,由约100名亲、元帅、主教组成,批准立法团通过的法令。大臣们执行皇帝命令,各自对皇帝负责。参政院对省长实行监督。地方政权掌握在省长手中,他们领导全省警察,控制社会舆论。帝国时期重要官员有内政大臣C.-A.-L.莫尔尼,财政大臣A.-M.富尔德,军事大臣A.J.圣尔诺,后期有E.鲁埃和┵.奥利维埃。

第二帝国经历了由专制统治自由主义、议会政治演变的过程。帝国初期,拿破仑三世实行个人专权,致力于巩固资产阶级秩序。政府在一些省内实行戒严,封闭共和派俱乐部,解散工人组织,查禁进步报刊,利用天主教会加强控制学校。1852年后,法国工人运动一直处于低潮。60年代,人民不满情绪日益增长,反动专制制度难于继续维持。因此帝国后期开始实行改革,逐渐向自由主义政策演变,以求缓和国内矛盾,例如议员可得到请愿权利,官方“公报”公布议会辩论记录,皇帝经立法团同意方可批准追加拨款,废除禁止工人罢工和结社的《勒霞白列法》等。1870年初,奥利维埃奉命组织自由主义内阁。4月元老院受到削弱,变为普通上院,议会权利有所扩大。

经济方面,帝国实行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经济政策,建立了大工业,重工业中机器生产普遍代替手工劳动,生产不断集中,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法国完成了工业革命。金融资本的发展尤为突出、巴黎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在G.-E.奥斯曼领导下,巴黎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

为了改变1815年以来法国的孤立状态,争夺欧洲大陆优势和进行海外殖民侵略,拿破仑三世进行多次对外战争。法国在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联合英国、奥斯曼帝国与撒丁王国反对俄罗斯帝国,击败俄国后确立了在欧洲大陆的优势。后又联合意大利反对奥地利,得到萨瓦和尼斯。1860年签订《法英商约》,实行自由贸易。50~60年代第二帝国还派遣军队侵略中国、叙利亚、墨西哥、印度支那和非洲,掠夺大量财富,建立了若干殖民地。

克里木战争后至60年代初是第二帝国发展的顶点。但是,劳动人民深受剥削压迫,工人运动重新高涨,共和派加强斗争。第二帝国支持罗马教皇阻挠意大利统一、武装干涉墨西哥以及在普奥战争中支持奥地利等一系列失策,使法国陷入困境。为了摆脱国内危机和重夺欧陆优势,1870年7月19日法国以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为借口对普鲁士宣战,法军战败,9月2日拿破仑三世在色当投降。4日巴黎发生革命,宣布推翻帝国,成立共和国。

更多文章

  • 亚历山大:称霸了半个世界却因离奇生病英年早逝(亚历山大帝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亚历山大,大帝,亚历山大帝国

    古代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堪称西方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之一,在他担任马其顿国王的短短13年中确立了希腊统治地位,灭亡了波斯帝国,建立了横跨欧亚的庞大帝国,创下了前无古人的辉煌战绩,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经济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马其顿是个小国家,但在亚历山大大帝的领导下

  • 揭秘:亚历山大大帝是死于疟疾还是死于暗杀?(亚历山大帝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亚历山大大帝,,亚历山大帝国

    亚历山大大帝开创的亚历山大帝国地跨东南欧、西亚、北非、中亚、南亚,鼎盛时期国土面积达到52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2020万人。然而,这位年轻的帝王却在33岁生日到来前突然连续高烧死了。根据巴比伦的记录,亚历山大大帝死于公元前323年6月10日晚至6月11日晚,地点为巴比伦的尼布甲尼撒二世皇宫。马其顿

  • 亚历山大和城市希腊化:世界第一规模化城市建设(亚历山大帝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希腊,亚历山大,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

    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356年7月20日——前323年6月10日),古马其顿帝国国王,亚历山大帝国皇帝,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是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四大军事统帅之首(亚历山大大帝,汉尼拔,恺撒大帝,拿破仑)。20岁甫一继位,就发动隆隆战车,以其雄才大略,先后统一希腊全境,进而横扫中亚,荡平波斯

  • 解密:东罗马帝国为何又被称为拜占庭帝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君士坦丁堡,

    拜占庭帝国的正式名称是Ρωμανία(Rōmanía,“罗马”),或者Βασιλεία Ρωμαίων(Basileía Rōmaíōn,“罗马帝国”)。这是拉丁语Imperium Romanorum(罗马帝国)的希腊语翻译,也是拜占庭帝国的自称。为了与同样自称为罗马帝国的神圣罗马帝国区分开,因此在

  • 东罗马帝国简介:罗马分裂后产生的国家(拜占庭帝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君士坦丁堡,

    拜占庭帝国(395年—1453年)即东罗马帝国,是一个信奉东正教的帝制国家。核心地区位于欧洲东南部的巴尔干半岛,领土也曾包括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极盛时领土还包括意大利、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高加索、西班牙南部沿海和北非的地中海沿岸。是欧洲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 解密:黑暗的拜占庭皇室为什么能玩出繁荣的帝国?(拜占庭帝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拜占庭,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

    拜占庭是一个古希腊城市,为现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旧名。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领属包括小亚细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以及美索不达米亚和南高加索的一部分,首都为拜占庭旧址君士坦丁堡,故又称东罗马帝国为拜占庭帝国。1453年5月29日奥斯曼帝国攻陷了首都君士坦丁堡,历时一千余年

  • 解密:强大的神圣罗马帝国是如何解体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第一帝国,皇权,

    神圣罗马帝国,全称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或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是962年至1806年地跨西欧和中欧的封建君主制帝国,版图以日耳曼尼亚为核心,包括一些周边地区,在巅峰时期包括了意大利王国(原属中法兰克王国)和勃艮第王国还有弗里西亚王国(今低地国家)。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神圣罗马皇帝利奥波

  • 神圣罗马帝国的象征:头顶皇冠的双头鹰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第一帝国,皇权,

    神圣罗马帝国国徽是头顶皇冠的双头鹰图案。双头鹰图案是沿袭古罗马帝国图腾,意即帝国是古罗马的正统继承者。中间的耶稣受难图则表明帝国神圣性,帝国皇帝即是罗马天主教会和整个西方基督教世界的保护者。双头鹰翅膀上则绘上七大选帝侯国和德意志各大诸侯的旗帜,代表帝国的普世性和广大疆域。国歌《天佑吾皇弗朗茨》(德语

  • 神圣罗马帝国简介:为何又称德意志第一帝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第一帝国,皇权,

    神圣罗马帝国, 全称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或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德语: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拉丁语:Sacrum Romanorum Imperium nationis Germanicae),是962年至1806年地跨西欧和中欧的封

  • 孙子兵法的成书经历:孙子兵法到底是由谁写就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孙子兵法,孙子,春秋战国,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处处表现了道家与兵家的哲学。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孙武辗转到吴国时,适逢公子光政变。吴光即位后,伍子胥听说其才能,向吴王推荐。孙武带着这13篇晋见吴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