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奥匈帝国的发展期:和奥斯曼土耳其欧陆争霸

奥匈帝国的发展期:和奥斯曼土耳其欧陆争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354 更新时间:2023/12/18 15:40:55

15世纪末,日益强大的法国发现自身领土被哈布斯堡的家族领土所包围,于是在1494年发动意大利战争,先后夺取了米兰、萨伏依等地,但对那不勒斯国的侵略却被挫败,此后两个世纪,那不勒斯王国一直受哈布斯堡统治。1513年,哈布斯堡转入反攻,夺取米兰。1525年,查理五世于帕维亚战役大败法国,生擒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1529年,米兰划归哈布斯堡。1544年,查理五世围攻巴黎,虽因奥斯曼帝国进逼维也纳而撤军,但仍帮助萨伏依重获独立。1557年,哈布斯堡于圣康坦战役中击溃法国,双方签定卡托-康布雷齐约,结束了绵延半个世纪的意大利战争,哈布斯堡将法国势力彻底逐出意大利,巩固了在南意大利的统治,获得了米兰以及法国东北部的一些土地。

在东边,奥地利则要面对更加强大的敌人——奥斯曼帝国,在苏莱曼一世的领导下,奥斯曼进入到鼎盛时期,先后击败匈牙利-波希米亚、波兰立陶宛联邦以及中东强国波斯,让整个基督教世界都大感威胁。

查理五世的敌人们组成了“渎圣同盟”,由信奉天主教的法国和信奉伊斯兰的奥斯曼帝国共同领导。1526年,苏莱曼一世亲征匈牙利,击溃波希米亚—匈牙利联军,占领匈牙利大部,并于1529年和1532年两次率军围攻维也纳,从侧翼支援法国,但是均被天主教同盟击退。这场战争后,由于波希米亚—匈牙利国王战死,查理五世加冕匈牙利国王和波希米亚国王,获得了匈牙利北部和整个波希米亚。

1540年,查理五世攻打布达,试图夺回匈牙利中部地区,遭到失利,被迫承认瓦几内亚公国和摩而达维亚公国成为苏丹的附庸国。1542年,奥斯曼军队登陆法国南部,帮助法国防守南线。1544年,查理五世进逼巴黎,奥斯曼帝国则试图再度围攻维也纳,法国却因无法继续作战而讲和。此后双方边境大体稳固,但奥斯曼帝国西进之路受到奥地利阻挡,不得不将欧洲的进攻方集中在斯拉夫人的区域,与俄罗斯和波兰立陶宛联邦矛盾激化。

海上的竞争则更加激烈,西班牙举世著名的无敌舰队和热那亚海军联合,重创了奥斯曼—法国联合舰队海军,但突厥人仅仅只用了一年时间,便建造了一支比以前更为庞大的舰队。1535年,查理五世率军征讨北非,从苏莱曼一世手中夺得突尼斯。1538年,西班牙舰队在普雷韦扎战役中被海雷丁帕夏击败,突尼斯再次易主,从此奥斯曼在地中海称雄33年。1571年,腓力二世与威尼斯共和国结盟,在勒班陀海战击败突厥人,重获地中海主导权,但是哈布斯堡也为此付出了重大代价(损失大型战船16艘,8000人战死,21000人受伤),奥斯曼帝国则损失了二百多艘战船,失去了3万多名士兵。

标签: 奥匈帝国欧洲强国

更多文章

  • 奥匈帝国的最终确立:联姻确定了最后的版图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奥匈帝国,欧洲,强国,

    1454年,奥地利公爵艾伯特和利奥波德签定协议,将国家一分为二,交由他们的子孙分别掌管,北部是统治上奥地利地区的奥地利公国,南部则是斯提里亚公国,君主同时兼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453年,英法结束了百年战争,法国开始着手国家的统一,大举进攻西欧的大国勃艮第。勃艮第公国名义上属于法兰西王国,但在百年战

  • 奥匈帝国的诞生:奥地利建立了哈布斯堡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奥匈帝国,欧洲,强国,

    东法兰克王国经过一系列扩张,于公元962年改称神圣罗马帝国,该帝国是一个联邦性质的帝国,最初是由拥有实权的皇帝进行统治。其疆域鼎盛之时,包括了今德国、奥地利、捷克、丹麦南部,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意大利北部和中部,以及法国东北部和中部的一些领土。在德语中,奥地利意为“东部边区”,起初只是一个模糊的地

  • 奥匈帝国简介:当时欧洲面积第三大的庞大帝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奥匈帝国,欧洲,强国,

    奥匈帝国(德语:Österreich-Ungarn;匈牙利语:Osztrák–Magyar Monarchia),又名双元帝国(Duale Monarchy)、二元帝国,正式名称是[帝国议会所代表的王国和皇室领地以及匈牙利圣史蒂芬王冠领地]德语:Die im Reichsrat vertretene

  • 大韩帝国光武改革:朝鲜一段时间内发展迅速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大韩帝国,朝鲜,光武改革,

    大韩帝国是日、俄势力在朝鲜半岛处于相互牵制的均衡状态下由高宗李熙自主建立的。在这种状况下,韩国所受的外部压力,使其暂时处于危机状况之后的一种弛缓期。高宗为首的大韩帝国政府也意识到这种状况,因此对外采取势力均衡策略,通过列强间的互相牵制来维系国家独立,并以永久中立化为目标;对内则延续甲午更张以来的近代

  • 大韩帝国成立的背景:朝鲜逐渐脱离清朝控制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大韩帝国,朝鲜,独立,

    大韩帝国是朝鲜王朝第26代国王李熙在光武元年(1897年)建立的近代君主制国家,通常被认为是朝鲜王朝历史的一部分,也是朝鲜半岛历史上第一个帝国。现今韩国的历史学家为区别后世的大韩民国,又称这一时期为“旧韩国”(구한국)或“旧韩末”(구한말)。大韩帝国的疆域与朝鲜王朝相同,相当于当代朝鲜和韩国面积的总

  • 大韩帝国简介:日本操纵下的朝鲜李氏皇朝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大汉帝国,李氏皇朝,朝鲜高宗,,大韩帝国

    大韩帝国(朝鲜语 :대한제국;英语 :Korean Empire,1897年—1910年)是一个位于亚洲东部朝鲜半岛上的以朝鲜族为主体民族的君主制国家。1897年10月12日,朝鲜王朝的第26代国王李熙 (朝鲜高宗 )自称皇帝,改国号为“大韩帝国”。大韩帝国延续了13年,到1910年8月22日,由韩

  • 托勒密王朝的衰落:托勒密王朝是如何最终终结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托勒密王朝,埃及,继承人战争,

    在公元前221年,托勒密三世逝世并把王位传给托勒密四世,托勒密四世是个昏庸且沉迷于享乐的君主,王国因而开始衰弱。他即位之初就杀了母亲和其他王室成员,他轻易就听信那些受他宠爱之人的言语,还让他们把持政府的朝政。在他统治期间,政治衰败而使埃及人发动叛乱,让王国更为衰弱。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希腊语:

  • 托勒密王朝的建立:托勒密在继承人战争占据埃及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托勒密王朝,埃及,继承人战争,

    托勒密是亚历山大大帝麾下的一位将军。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在巴比伦病逝,他的军官们为了帝国继承权爆发冲突。佩尔狄卡斯担任亚历山大同父异母的哥哥腓力三世的帝国摄政;亚历山大的妻子罗克珊娜生下遗腹子,男婴,是为亚历山大四世,佩尔狄卡斯便担任亚历山大四世和腓力三世的帝国摄政。佩尔狄卡斯在巴比伦分封协

  • 托勒密王朝:亚历山大死后以埃及为中心的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亚历山大,马其顿,埃及,,托勒密王朝

    托勒密王朝(希腊语:Πτολεμαϊκὴ βασιλεία)(公元前305-公元前30年),或称托勒密埃及。是在马其顿君主亚历山大大帝死后,其将军托勒密一世所开创的一个王朝,统治埃及和周围地区。王国建立者托勒密一世在公元前305年自立为国王并宣称自己是埃及法老。托勒密王朝统治埃及直到前30年埃及女王

  • 倭马亚王朝的发展:倭马亚王朝是如何开疆拓土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倭马亚王朝,阿拉伯帝国,穆斯林,

    伴随倭马亚王朝的建立,其最大的反对派力量伊斯兰什叶派勃然兴起。什叶派不承认倭马亚王朝哈里发地位的合法性,坚持认为哈里发一职只能从先知女婿阿里的后代中产生。由于阿里的长子哈桑主动放弃哈里发地位并在穆阿维叶一世统治时期被人毒死,什叶派转而支持阿里的次子侯赛因成为哈里发。侯赛因又在公元680年(叶齐德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