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解密:天京保卫战的双方是由哪两位统帅指挥的?

解密:天京保卫战的双方是由哪两位统帅指挥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652 更新时间:2024/1/5 1:26:55

李秀成

(1823-1864年)是汉族客家人。父李世高,弟李明成。自幼家境贫寒,曾随舅父读过三年私塾,所用教材乃当时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三国演义”。十岁后便要工作帮补家计,到了廿六至廿七岁间,才听过洪秀全传教的事,李秀成也信了教。金田起义后,太平军路过李秀成家乡时,李秀成一家烧了自己的房屋,加入太平军。1853年,李秀成被升为军帅,同年改任监军,其后屡次升职,1858年天王洪秀全再设五军主将,李秀成被封为后军主将,1859年洪秀全封他为忠王。1860年,李秀成在击破清军的江南大营后,乘胜攻下江苏南部多个地方,于苏州建忠王府。1861年底,李秀成攻下杭州,浙江巡抚王有龄悬梁自尽,太平军陆续攻占浙江大部份地区。1862年李秀成率军攻上海,在清军和洋人联合抵抗下,太平军虽然有些进展,兵至现今上海思南路一带,久攻之下仍未能占领上海。1864年初,湘军完全包围天京,7月攻陷天京,李秀成带领幼天王突围,失散后走到南京城外的方山之上,因财物露眼而被人发现,最后被人捉拿送到曾国荃的清军那里。曾国荃动用割其臂股肉的残酷刑罚,未能使李秀成降服。后在曾国藩的劝说下,李秀成写下了“供词”即留传后世的《李秀成自述》。1864年8月7日他被曾国藩杀害南京江宁,时年42岁。在临刑前,李秀成毫无戚容,谈笑自若,并写有10句绝命诗,“叙其尽忠之意”。

曾国藩

(1811-187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从湖南双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以一介书生入京赴考,中进士留京师,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37岁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紧接着因母丧返乡,恰逢太平天国起义巨澜横扫湘湖大地,他因势在家乡拉起了一支特别的民团湘军,历尽艰辛为清王朝平定了天下,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死后被谥“文正”。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转而为没落、衰败,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动荡年代,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力挽狂澜,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曾国藩正是这一过渡时期的重心人物,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产生了令人瞩目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作用于当时,而且一直延至今日。从而使之成为近代中国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天京保卫战简介:湘军主力攻破太平天国国都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天京,太平天国,洪秀全,,天京保卫战

    太平天国之攻占南京,是癸好三年二月十五日(清咸丰三年二月十一日,1853年3月20日)的事,而南京被改名为天京,成为太平天国的首都,则在此9天后。定都后仅两天,从广西一直追击到南京的清钦差大臣向荣部就赶到城下,并在城东孝陵卫建立江南大营,此后直到1860年,天京城大部分时间处于清军包围中(1853年

  • 解密: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是如今的哪个城市?(天京保卫战)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天京,太平天国,洪秀全,,天京保卫战

    天京即今日的南京。明清两代交替期间,南京城并未遭到什么破坏,清政府在此设立了两江总督衙门,管辖江苏、江西和安徽3省,仍然保持了南京作为东南重镇的地位。在清代前期,南京的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特别是丝织业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清政府特设江宁织造署来管理丝织业,著名小说《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上就曾经先后担任江

  • 太平天国北伐简介:挺进华北的一次战略尝试(太平军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太平天国,北伐,洪秀全,太平军北伐

    中国清朝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天国癸好三年)至五年间,太平天国派兵挺进华北、企图攻取北京的一次重大战略行动。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1814-1864)在广西金田村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1853年3月19日太平军占领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都天京后派林凤祥、李开芳、吉文

  • 斯巴达克起义的经过:斯巴达克起义是如何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斯巴达克,起义,罗马,,斯巴达克起义

    斯巴达克 (约前120年~公元前71)色雷斯人。在反抗罗马征服的战争中负伤被俘,沦为卡普阿角斗士训练学校的角斗奴。前73年春夏之交密谋暴动,事泄后领70余名角斗士逃往附近的维苏威山起义。远近各地逃亡奴隶和破产农民纷纷响应, 起义军迅速发展到数千人。斯巴达克被推为领袖,克里克苏和恩诺麦伊为其副手。起义

  • 解密:斯巴达克的职业罗马角斗士是怎么回事?(斯巴达克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斯巴达克,起义,罗马,,斯巴达克起义

    “我敢打赌,拿长剑的准能得胜。”“拿匕首的能赢,瞧,他体格多健壮!我赌20塔仑。”观众席上的罗马贵族们正在热闹地争论着。两名年轻的角斗士被带进比赛场,开始残酷的格斗。他们用盾牌护着身子,寻找机会,用手中的武器刺向对方。突然,一方被刺,鲜血从他的肩部流了下来。“好,好!”“再来一刀,再来一刀!”观众台

  • 斯巴达克起义的背景:角斗士持续遭受着生命威胁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斯巴达克,起义,罗马,,斯巴达克起义

    在古罗马,到处都有大规模使用奴隶劳动的大庄园,奴隶被称之为“会说话的工具”。奴隶主为了取乐,建造巨大的角斗场 ,强迫奴隶成对角斗 ,并让角斗士 手握利剑、匕首,相互拼杀。一场角斗戏下来,场上留下的是一具具奴隶尸体。奴隶主的残暴统治,迫使奴隶一再发动大规模武装起义。公元前73年,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一次

  • 亚历山大东征经过:强大波斯帝国是如何崩溃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亚历山大东征,波斯,亚历山大,

    亚历山大乘胜率远征军沿小亚细亚西海岸南下,先后占领吕底亚、卡里亚、吕基亚等地,随后北上安哥拉(今安卡拉),东进卡帕多细亚,再南下奇里乞亚。前333年10月,远征军在西利西亚东部的伊苏斯之战中击败大流士三世所率12~13万大军,打开了通往叙利亚、腓尼基的门户。大流士逃过幼发拉底河收拾残部,同时派出使者

  • 亚历山大东征背景:亚历山大觊觎波斯帝国的领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亚历山大东征,波斯,亚历山大,

    公元前4世纪,希腊各城邦内部及各城邦之间矛盾错综复杂,冲突持续不断。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乘机运用外交手段、金钱利诱和军事进攻等手段插手希腊事务。前337年,腓力二世确立对全希腊的霸权后,在科林斯召开各邦大会,宣布各邦间停止战争,建立以他为盟主的泛希腊同盟,并以“复仇”为借口决定对波斯宣战。前336年夏

  • 亚历山大东征简介:亚历山大帝国从此开始建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亚历山大,东征,马其顿,,亚历山大东征

    亚历山大东征是指公元前334~公元前32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对东方波斯等国进行的侵略战争。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国征服希腊各邦。前334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率军进攻波斯,开始了亚历山大东征。历时十年,经过伊苏斯之战、高加米拉战役、吉达斯普河战役,亚历山大征服了波斯、埃及、小亚细亚、两河流域。最终建

  • 十字军东征的历史影响:该如何评价十字军东征?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十字军东征,基督教,耶路撒冷,

    十字军远征总体上说是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参加者的社会成分繁杂不一,武器装备上极不统一。身裹甲胄的骑士装备的是中等长度的剑和用于刺杀的重标枪。一些骑马或徒步的骑士除剑外,还装备有锤矛或斧子。大部分农民和市民装备的是刀、斧和长矛。十字军采用的是骑士军战术,战斗由骑士骑兵发起,一接战即单个对单个的决斗,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