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安庆保卫战的经过:安庆是如何被淮军攻克的?

安庆保卫战的经过:安庆是如何被淮军攻克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474 更新时间:2023/12/9 23:20:14

1860年夏,清军围攻安庆。洪秀全调陈玉成、李秀成西征武昌,以解安庆之围。次年西征失败,陈玉成回救安庆,并派兵入城助守。太平军和清军各派援兵,双方层层交战。9月因太平军城外援军失利,城内弹尽粮绝,安庆陷落,守城太平军一万余人全部战死。

安庆是一八五三年二月二十四日被太平军占领的。同年三月二十日,太平军攻克南京。定为天京。从此,安庆就成为天京的西大门。清王朝于是派重兵围

攻。当时,清军的战略是:第一步攻武汉,第二步陷安庆,第三步夺大京。由于安庆得失关系着天京安危,所以太平军决心保卫安庆。

一八五九年冬,清王朝派湘军领袖曾国藩坐镇指挥,分四路围攻安庆。一八六零年五月,清军水师提督杨载福率水师猛攻安庆下游的重镇枞阳。太平军叛将韦志俊(韦昌辉之弟)挖开枞阳附近的罗德洲和下首的堤坝,引水进入后湖,使得清军得以水陆并进。太平军守将连添福、万宗胜率师奋战,相继阵亡。六月二十日,枞阳沦陷,安庆危急。

英王陈玉成驰援安庆。陈玉成是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支柱,当时年仅二十三岁。他十四岁加入太平军,参加过很多战斗,被天王洪秀全誉为“一身是胆的好将领”。一八六零年十一月,陈玉成率军十万多人,自桐城南下,在垌城西南三十里的挂车河与清军李继宜部展开激战.多隆阿指挥的两万清军骑兵主导了战场,陈玉成无法击退遮蔽在安庆与桐城之间的多隆阿骑兵,只得放弃南下。

这时,太平天国的重要领导人对安庆的形势进行了分析。天王洪秀全决定;英王陈玉成率长江北岸各路太平军,经太湖、英山、霍山等地进军湖北;忠王李秀成率长江南岸各路太平军,经江西沿江直上而入湖北。两路大军成钳形前进,直捣清军老巢——武汉。

一八六零年秋冬之间,忠王李秀成率南路大军从太平县出发,经繁昌、石台而入黟县,离曾国藩设于祁门的指挥部只有六十里路。曾国藩惊恐万状,写了一封遗书,准备兵败自刎。可惜。李秀成没有乘胜直捣祁门,也没有按预定的路线向湖北进军,却擅自挥师浙江,转向江西去了,结果失去了良好战机。

一八六一年三月,英王陈玉成率北路太平军从桐城出发,所向披靡,仅用了十二天时间,就连下英山,霍山,进入湖北,十八日攻克黄州。当太平军接近武昌对,城内清军慌作一团,主管粮台的阎敬铭(1817年-1892年)急的欲上吊自杀。驻守安撤太湖的湘军将领胡林翼,在湘军中素有“萧何”之称,也心急如火,料定武昌必失。这时,英国海军提督何伯、参赞巴夏礼打着“保障外商贸易”的幌子,使用外交和武力两手进行干涉阻挠太平军前进,使清军取得了喘息机会,不久又加紧了对安庆的围攻。

一八六一年五月末,清军趁陈玉成到天京请求救兵,不在军中的机会,集结重兵向太平军阵地赤冈岭(在集贤关北五华里,群众称为陈家岭)发动进攻。一周后,四千太平军守军孤立无援,粮绝,营垒被攻破,湘军未留一名活口。紧接着,清军又向菱湖北岸的太平军营垒进攻,八千守军粮食耗尽后向曾国荃投降,全部被斩首。清军直扑安庆城下。

陈玉成从天京回到桐城,八月二十五日,他亲临前线,把军队排成扇形,十路挺进,对安庆进行最后一次救援。太平军将士每人背负着一束茅草,冲到清军的壕沟前,一面砍杀,一面用茅草把沟填平。清军据垒顽抗,集中所有的炮火向太平军密集轰击。太平军前仆后继。壕沟里的尸体一层压着一层,和茅草混在一起,把壕沟都填平了。安庆城中的守将吴定彩,趁陈玉成攻击清军后壕之机,带领一批精锐将士,打开西门,绕过清军的壕沟,向东猛攻清军的新垒。主攻安庆的清军将领曾国藩亲自命令督战部队排在营垒的后方,对后退清军一律格杀,以阻挡太平军前进。如此激战了几个昼夜,安庆城外尸横遍野,连河水也被鲜血染红了。

标签: 安庆保卫战太平天国曾国藩

更多文章

  • 安庆保卫战的背景:太平天国久攻江南大营不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安庆保卫战,太平天国,曾国藩,

    十年夏,正当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和东征苏州、常州之际,曾国藩和湖北巡抚胡林翼,统率湘军水陆师5万余人,乘机自湖北大举东犯,连陷太湖、潜山之后,以太平军所必救的安庆为主要目标,命道员曾国荃率陆师万人会同提督杨载福水师4000人围城,并命副都统多隆阿、按察使李续宜率马步2万打援。安庆自咸丰三年为太平军占领

  • 安庆保卫战简介:太平天国最终灭亡的序曲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安庆保卫战,太平天国,曾国藩,

    公元1860年。关系到太平天国命运的安庆保卫战拉开了序幕,两年前的1858年秋天,进军皖北的湘军名将李续宾三河一战,全军覆没。这一战导致了安庆之战拖后两年,也使得太平天国迟灭亡两年。由于三河战役的结局,导致已经包围安庆的都统德兴阿,鲍超又退回了出发地--宿松。安庆是天京的最后一道门户,天京的物资,粮

  • 东京保卫战经过:宗泽是如何组织军队抵抗金军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东京保卫战,宗泽,开封,

    东京之战即东京保卫战是两宋之际以宗泽等抗战派将领为首的宋朝军民抗击金军侵略、保卫首都开封的重要战争,虽然宋军多次打退金军的进攻,但由于朝廷内部以高宗为首的妥协投降派不积极抗战、打击抗战派将领,使宋军未能保住东京开封,未能将敌军赶往黄河以北,以致后来金军多次南侵,并占领中原地区。宋、金在黄河、长江内外

  • 东京保卫战背景:宗泽为首的抗战派组织抗金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东京保卫战,宗泽,开封,

    东京(开封)之战即东京保卫战 ,指的是两宋之际以宗泽等抗战派将领为首的宋朝军民抗击金军侵略、保卫首都开封的重要战争。宣和七年(1125年),金朝统治者借口宋朝破坏双方订立的海上盟约,南下侵掠宋朝。这年十月,金军分兵两路,西路军以粘罕为主将,由大同进攻太原;东路军以斡离不为主帅,由平州攻燕山。两路金军

  • 东京保卫战简介:南宋初年宗泽指挥部队包围开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东京保卫战,宗泽,开封,

    东京之战即东京保卫战是两宋之际以宗泽等抗战派将领为首的宋朝军民抗击金军侵略、保卫首都开封的重要战争,虽然宋军多次打退金军的进攻,但由于朝廷内部以高宗为首的妥协投降派不积极抗战、打击抗战派将领,使宋军未能保住东京开封,未能将敌军赶往黄河以北,以致后来金军多次南侵,并占领中原地区。宋、金在黄河、长江内外

  • 假道伐虢之战经过:晋国军队是如何一举灭两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假道伐虢,三十六计,成语,,假道伐虢之战

    假途灭虢之战,是春秋初年晋国诱骗虞国借道,一石双鸟,先后攻灭虢、虞两个小国的一次作战。可是,晋国要顺利实现这一目的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虢、虞两国虽然地狭人稀,国力弱小,但却是同姓毗邻,结有同盟。晋国同其中任何一国开启战端,都意味着要同时 和两国之师相抗衡。如何拆散虢、虞两国的同盟关系,使自己避免陷于两

  • 假道伐虢的经典战例:楚文王熊赀率军借蔡灭息(假道伐虢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假道伐虢,三十六计,成语,,假道伐虢之战

    假道伐虢春秋时期,晋国想吞并邻近的两个小国:虞和虢,这两个国家之间关系不错。晋如袭虞,虢会出兵救援;晋若攻虢,虞也会出兵相助。大臣荀息向晋献公献上一计。他说,要想攻占这两个国家,必须要离间他们,使他们互不支持。虞国的国君贪得无厌,我们正可以投其所好。他建议晋献公拿出心爱的两件宝物,屈产良马和垂棘之壁

  • 三十六计之假道伐虢:晋献公假道伐虢是怎么回事?(假道伐虢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假道伐虢,三十六计,成语,,假道伐虢之战

    “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壁,假道于虞以伐虢。公曰:‘是吾宝也。’对曰:‘若得道于虞,犹外府也。’公曰:‘宫之奇存焉。’对曰:‘宫之奇之为人也,懦而不能强谏,且少长于君,君昵之,虽谏,将不听。’乃使荀息假道于虞,曰:‘冀为不道,人自颠转,伐鄍三门。冀之既病,则亦唯君故。今虢为不道,保于逆旅,以侵敝

  • 徐河之战的战后影响:大宋军民再次士气高涨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徐河之战,宋朝,古代战役

    尹继伦战后以功领长州刺史,虽然辽方的纪录掩盖了战败的事实,但是宋朝从辽方逃归的孙崇柬再次证实了辽军的战败,以及辽人的一些恐慌的反应“太宗询以边事,极言徐河之战契丹为之夺气,故每闻继伦名,则仓皇不知所措。”辽人纷纷相戒,当避“黑面大王”而黑面大王就是黑脸尹继伦,当宋太宗得到了孙崇柬的证实后尹继伦再次得

  • 徐河之战的战役经过:契丹大军的全面溃败告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徐河之战,宋朝,古代战役

    打击补给线是辽军耶律休哥的老战术了,此番故伎重演企图一洗唐河战败的耻辱。但他这次面临的是个可怕的对手李继隆。李继隆显然对整个行动作了周密部署,由于整个部队规模适中才一万人,故保持了相当的机动性和隐蔽性,宋军的行动迅速而敏捷,以至于耶律休哥的阻击计划彻底落空,等到耶律休哥来到后宋军已经胜利完成补给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