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京保卫战经过:宗泽是如何组织军队抵抗金军

东京保卫战经过:宗泽是如何组织军队抵抗金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646 更新时间:2023/12/15 21:34:57

东京之战即东京保卫战是两宋之际以宗泽等抗战派将领为首的宋朝军民抗击金军侵略、保卫首都开封的重要战争,虽然宋军多次打退金军的进攻,但由于朝廷内部以高宗为首的妥协投降派不积极抗战、打击抗战派将领,使宋军未能保住东京开封,未能将敌军赶往黄河以北,以致后来金军多次南侵,并占领中原地区。宋、金在黄河、长江内外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战争。

战争开始

建炎元年(1127年)六月,宗泽前往抗金前哨京师充任东京留守。他六月十日接到朝廷任命,立即出发,十七日即到了汴京。宗泽,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靖康元年初,金兵第一次围攻开封撤退后,宗泽入京任台谏之职。八月,金兵第二次南侵,他出知磁州(今河北磁县),并任河北义兵都总管。他不仅在磁州击退金兵,还主动出击,获取一些战果,使磁州军势声震河朔。这时,钦宗派赵构(康)前往金营求和,到达磁州时,宗泽劝阻赵构使金,使其免当金军俘虏。金兵第二次围攻开封时,钦宗任命宗泽为河北兵马副元帅,协同兵马大元帅赵构等人救援京师。他力主向开封进军,并不顾赵构、汪伯彦等人的阻挠,率兵奋战,多次挫败金兵,虽由于势力单薄,未能解京师之围,但有力打击了金军的气焰。

战争经过

这次宗泽留守京师,独当大敌,他更加积极地投入到防卫京城的艰苦斗争中。他上任后,立即着手整顿社会秩序,稳定市场物价,疏浚河道,恢复交通。经过努力,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宗泽就把开封这个经过金兵洗劫,残破不堪的城市,整顿成为抗金前线的坚强堡垒。在社会秩序初步安定之后,宗泽又着力修建京城防御设施。在京城四壁,各置统领守御使臣,随处设置教场,日夜加紧训练义兵。根据城外地理形势,建立坚固壁垒24所,随其大小,驻兵数万。宗泽尤为重视黄河防线,沿河防务分给各县守卫,并在河的南岸设置障碍物,以阻止敌骑突入。沿河走向,依次建立连珠寨,相互支援策应。宗泽总结与金兵作战失利的原因,即我军步卒经不住敌骑冲突,往往是一冲即溃。他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制造了“决胜车”1200辆。其体制是:1人驶车,8人推车,2人扶轮;3人执牌辅车,20人持长枪辅车,18人以神臂弓随枪远射,每辆战车共用55人。每10车差大使臣1员总领,编为一队。行则为阵,止则为营,专门对付敌人骑兵的进攻。建炎元年冬至二年(1128年)春,金军多次渡过黄河,骚扰濒河州县,以及滑州以南的沿河诸寨,作试探性的进攻。宗泽坐镇开封,从容调兵遣将,多次打退金军的进攻。宗泽保卫开封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没有坐守孤城,而是打出去。当金军渡河时,东京留守司有的官吏主张拆去黄河上的浮桥,阻止敌人来犯。宗泽则派统制刘衍开赴滑州,刘达开赴郑州,各领兵2万,战车200乘,打出去牵制敌人。并告诫诸将不得轻动,要保护桥梁,以待敌军过河来犯,相机消灭之。金兵见宗泽戒备森严,乘夜切断河梁,以阻止追兵,仓皇逃跑。金军不甘心失败,不久,又从郑州进犯,前军抵达白少镇,离京城只有20公里左右,宗泽镇定自若,一方面安定京城士庶人心,另方面派遣精锐力量支援刘衍。正月十五灯节之夜,宋军大败金兵于板桥,乘胜收复了延津、河阴,胙城等县,一直追到滑州。刘衍又分兵夜袭滑州西15公里处的金兵营寨,尽得其辎重粮草。这场保卫京城的战斗以宋军大获全胜而告结束。渡过黄河,相机收复河东、河北地区,是宗泽保卫开封的有机组成部分。1128年春天,宗泽在巩固开封防务的同时,积极联络北方抗金义军,各地农民起义军,以及若干支溃兵游勇,积极作渡河的准备,尤其是六月份,天气炎热,金军兵马疲乏,正是大举北伐的良机。这时,王彦的八字军奉宗泽之命,移屯滑州。五马山的首领马扩,也携带信王赵榛的信,前来留守司。他们3人共同制定了渡河作战的军事计划:

王彦自滑州渡河直取怀、卫、濬、相等州;马扩等军由大名府攻打洺州、庆源府、真定府;杨进、李贵、王善、丁进等部都分头并进,与两河义军约定时日,里应外合。另外,宗泽自到开封后,先后向高宗上了24道奏疏,恳请他“回銮”东京,鼓舞士气,号召军民报国仇、复故疆。

战争结果

此时年已古稀的宗泽,满怀对宋朝的忠心,日夜盼望朝廷批准他的渡河作战计划和高宗回銮的请求。但左等右等,杳无音讯,只好深长地叹息道:我的心愿恐怕难以实现了。终于,他心力交瘁,忧愤成疾,终于一病不起。将领们前来探望,宗泽勉励他们奋勇抗金,完成自己未酬的壮志。死前一日,念及未竟事业,长吟“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诗句。临终时,没有一句话提及家事,只是大声疾呼:“过河!过河!过河!”开封城内军民听到宗泽去世的消息,奔走相悼,太学生撰文祭奠,工商为之罢市。宗泽任东京留守一年来,气势正盛的金军的几次进攻,均被打退,取得了开封首次陷落以来少有的胜利,充分说明了宗泽的抗金主张和抗金措施收到了成效。

战争后续

建炎二年(1128年)七月宗泽死后,宋高宗杜充继任东京留守,他的所作所为与宗泽完全相反,宗泽招抚的抗金义军纷纷离之而去,不久开封陷落。

标签: 东京保卫战宗泽开封

更多文章

  • 东京保卫战背景:宗泽为首的抗战派组织抗金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东京保卫战,宗泽,开封,

    东京(开封)之战即东京保卫战 ,指的是两宋之际以宗泽等抗战派将领为首的宋朝军民抗击金军侵略、保卫首都开封的重要战争。宣和七年(1125年),金朝统治者借口宋朝破坏双方订立的海上盟约,南下侵掠宋朝。这年十月,金军分兵两路,西路军以粘罕为主将,由大同进攻太原;东路军以斡离不为主帅,由平州攻燕山。两路金军

  • 东京保卫战简介:南宋初年宗泽指挥部队包围开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东京保卫战,宗泽,开封,

    东京之战即东京保卫战是两宋之际以宗泽等抗战派将领为首的宋朝军民抗击金军侵略、保卫首都开封的重要战争,虽然宋军多次打退金军的进攻,但由于朝廷内部以高宗为首的妥协投降派不积极抗战、打击抗战派将领,使宋军未能保住东京开封,未能将敌军赶往黄河以北,以致后来金军多次南侵,并占领中原地区。宋、金在黄河、长江内外

  • 假道伐虢之战经过:晋国军队是如何一举灭两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假道伐虢,三十六计,成语,,假道伐虢之战

    假途灭虢之战,是春秋初年晋国诱骗虞国借道,一石双鸟,先后攻灭虢、虞两个小国的一次作战。可是,晋国要顺利实现这一目的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虢、虞两国虽然地狭人稀,国力弱小,但却是同姓毗邻,结有同盟。晋国同其中任何一国开启战端,都意味着要同时 和两国之师相抗衡。如何拆散虢、虞两国的同盟关系,使自己避免陷于两

  • 假道伐虢的经典战例:楚文王熊赀率军借蔡灭息(假道伐虢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假道伐虢,三十六计,成语,,假道伐虢之战

    假道伐虢春秋时期,晋国想吞并邻近的两个小国:虞和虢,这两个国家之间关系不错。晋如袭虞,虢会出兵救援;晋若攻虢,虞也会出兵相助。大臣荀息向晋献公献上一计。他说,要想攻占这两个国家,必须要离间他们,使他们互不支持。虞国的国君贪得无厌,我们正可以投其所好。他建议晋献公拿出心爱的两件宝物,屈产良马和垂棘之壁

  • 三十六计之假道伐虢:晋献公假道伐虢是怎么回事?(假道伐虢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假道伐虢,三十六计,成语,,假道伐虢之战

    “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壁,假道于虞以伐虢。公曰:‘是吾宝也。’对曰:‘若得道于虞,犹外府也。’公曰:‘宫之奇存焉。’对曰:‘宫之奇之为人也,懦而不能强谏,且少长于君,君昵之,虽谏,将不听。’乃使荀息假道于虞,曰:‘冀为不道,人自颠转,伐鄍三门。冀之既病,则亦唯君故。今虢为不道,保于逆旅,以侵敝

  • 徐河之战的战后影响:大宋军民再次士气高涨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徐河之战,宋朝,古代战役

    尹继伦战后以功领长州刺史,虽然辽方的纪录掩盖了战败的事实,但是宋朝从辽方逃归的孙崇柬再次证实了辽军的战败,以及辽人的一些恐慌的反应“太宗询以边事,极言徐河之战契丹为之夺气,故每闻继伦名,则仓皇不知所措。”辽人纷纷相戒,当避“黑面大王”而黑面大王就是黑脸尹继伦,当宋太宗得到了孙崇柬的证实后尹继伦再次得

  • 徐河之战的战役经过:契丹大军的全面溃败告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徐河之战,宋朝,古代战役

    打击补给线是辽军耶律休哥的老战术了,此番故伎重演企图一洗唐河战败的耻辱。但他这次面临的是个可怕的对手李继隆。李继隆显然对整个行动作了周密部署,由于整个部队规模适中才一万人,故保持了相当的机动性和隐蔽性,宋军的行动迅速而敏捷,以至于耶律休哥的阻击计划彻底落空,等到耶律休哥来到后宋军已经胜利完成补给任务

  • 宋辽徐河之战的背景:宋辽两国之间的拉锯战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徐河之战,宋朝,古代战役

    端拱一年辽帝国南下连破宋军,幸得宋将李继隆违诏出战,会战于唐河,重创耶律休哥率领的辽军,斩首万余级。但辽军也还以颜色攻占了几度反复的易州,并将其牢牢控制,宋军仍然没有扭转颓势。次年七月(端拱二年公元公元989年)威虏军(遂城一带)乏粮,宋军准备运送补给前往,而耶律休哥此时得到了确切情报已于是派出军队

  • 望都之战的简介:宋辽之间的有一次强势碰撞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望都之战,宋朝,古代战役

    在中国战争史上宋,辽两个庞大帝国在几十年残酷战争中发生过多次主力重兵集团之间的强烈野战对抗。咸平六年也就是公元1002年发生的望都之战是宋辽澶渊战役签订和约前的最后一次主力兵团野战对抗,这场战争对宋辽政治,战争的取向,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应该说在徐河之战耶律休哥被重创后河北的战况较为平静。但宋太宗死

  • 解密:天京保卫战的双方是由哪两位统帅指挥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太平天国,李秀成,李鸿章,,天京保卫战

    李秀成(1823-1864年)是汉族客家人。父李世高,弟李明成。自幼家境贫寒,曾随舅父读过三年私塾,所用教材乃当时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三国演义”。十岁后便要工作帮补家计,到了廿六至廿七岁间,才听过洪秀全传教的事,李秀成也信了教。金田起义后,太平军路过李秀成家乡时,李秀成一家烧了自己的房屋,加入太平军